让他们父子比比,看谁的猪养得壮(3)

作者:张黎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9:50

|

本章字节:2710字

爹爹言传身教是留给我和孩子们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爹爹身为共和国的元帅,生活始终艰苦朴素。他穿的衬衫、裤子、袜子,许多都打了补丁还舍不得丢弃。他吃的饭菜十分简单,以素菜为主,有时只吃点自己腌制的泡菜。他用的一个澡盆比较高,进出很不方便,容易出危险,中南海行政管理部门几次提议给他换个新的,他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趁他生病住院,才请人重装了一个新澡盆。但爹爹一天也没用上,就和我们永别了。


爹爹不止一次对我和孩子们讲:“我不要孝子贤孙,要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直到他临终以前,还谆谆嘱咐我们“要做无产阶级”。


1969年,我的大孩子刘建初中毕业。他热情很高,一定要和同学们去黑龙江农场插队。我却有些不放心。周围许多人也很不理解地问刘建:“你爷爷是解放军的总司令,为什么不去当兵,哪个部队能不要你?!”当孩子征求爹爹的意见时,他老人家非常支持:“中国是个农业国,七亿人口中,六亿是农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懂得革命。”老人家支持刘建到广阔天地里首先上好第一课。


在黑龙江双鸭山农场,刘建被分配养猪。十六岁的他,挑不动猪食,经常把又酸又臭的泔水洒在身上。他泄气地给家里写信,说是想调回北京。爹爹知道后,提笔给他回信,语重心长地教育他:“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打退堂鼓,正说明你非常需要艰苦生活的磨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说来也巧,当时我爱人刘铮在外交部江西干校也当了“猪倌”。爹爹听说后很高兴,让他们父子来一个竞赛,看谁的猪养得肥,养得壮,看谁对国家的贡献大。


就是爹爹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带着我的孩子们到京郊农村去走走。那天,爹爹既没有通知中央警卫局,也不带警卫车,他们爷孙一起乘上一辆普通的小轿车便轻装出发了。在田埂边,爹爹席地而坐,很随意地与正在干活儿的老乡攀谈。他问老乡:每亩收多少麦子?多少交给国家?多少是自己的口粮?北京郊区的农民见多识广,听着爹爹浓重的四川口音,看着他笑容可掬的神情,有的老乡似乎看出了什么,打趣地说:“我怎么看您老长得像朱总司令啊?”爹爹酣畅、爽朗的笑声至今还回响在孩子们的耳边。


当兵的经历对青年人的成长同样是非常必要的一课。刘建在黑龙江建设兵团锻炼了两年后,又去部队当兵。在五六年的时间里,我的五个儿子先后到部队当兵,分散在天南地北。


早在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中,爹爹就是靖国军少将旅长,三十八年后,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元帅。有一位外国记者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时,曾问过爹爹:“朱德元帅,您以为在您身后应该留下什么样的名声?”爹爹的回答竟如此简单:“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这位外国记者不由得肃然起敬,并发表文章称赞中国的朱德元帅完美的人格。“一个合格的老兵”也成了我和孩子们人生的座右铭。


作为朱德的女儿,我时刻感到对社会、对家庭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特别是孩子们与朱德元帅的特殊关系,很容易滋长优越感和特殊化。在这方面,我和老伴儿刘铮一刻没有放松警惕。长期以来,我们用“忠诚老实地做人,认真勤恳地做事”的模范行动影响自己的孩子。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天堂在线书库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