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黎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9:50
|本章字节:2836字
李敏
按说,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莫过于自己的生日。不过,关于我的生日却有诸多说法。有说1936年农历八月的,有说1936年冬季的,也有说是1937年初。总之,从年份到月份、日期都有争议。其实,生日清楚与不清楚也无关大局。反正,我在那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上,和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哇哇啼哭了,活下来了……
所以,下面我要谈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人过生日要图个整数,国家也是一样。在我生命中有那么几个重要的日子,恰巧是在国庆度过的。
1949年春天,我和岸青哥哥一起,由来华负责《毛泽东选集》俄文版编纂工作的苏联哲学家尤金教授带领,从沈阳来到北平,在香山双清别墅,我们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亲——毛泽东。
“过来,这就是你们的爸爸,给你发电报的毛主席。快叫爸爸,快叫呀!”——旁边有叔叔笑着对我说。
“爸爸!”我扑上前去叫道。爸爸把我抱了起来,“娇娃!……”我除了笑,还是笑。爸爸说的是中国话,而且还有浓重的湖南口音,我一句也没有听懂——因为刚从苏联回来不久,那时只习惯于俄语。
尽管语言不通,但这并不影响父女的感情交流。我终于又见到了爸爸!他就是我离别八年的爸爸!去苏联找妈妈贺子珍的时候,我还是个三岁的幼儿,现在已是十二岁的女孩子了。
那时,爸爸正忙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大事。香山的家里,只剩岸青哥哥、我,还有爸爸身边工作人员的几个孩子。像所有父亲一样,爸爸心里总是惦记着我们。一到会议休息,他就打电话问问,或派人回来看看,报个平安。尽管每天会议结束他都回家,可还是放不下心来。
到了夏天,我随爸爸搬到城里的中南海,住进了丰泽园菊香书屋。此后,爸爸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1959年,国庆十周年,对于毛家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年头。这一年,爸爸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韶山,祭扫了父母坟墓,然后在庐山与分离二十二年的我的妈妈贺子珍见了面,下山后又为我主持了婚礼。
我的婚礼是夏天在中南海家中举行的。来宾有三十多人——其中有爸爸妈妈的老战友蔡妈妈、邓妈妈,爸爸尊敬的表哥和老师王季范,还有爸爸身边的工作人员。爸爸委托管理员采办三桌酒席,每桌八个菜。除了鸡鸭鱼肉和几个素菜外,没有别的。当时我和爱人孔令华都在上学,没有收入。所以我就觉得太让爸爸破费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那天爸爸特别高兴,亲自主持婚礼。他举着酒杯向我和令华祝福道: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特别对女婿说了一句:“不用忧来不用愁,二人心意两相投。”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爸爸的心意我懂:他把对妈妈的关心和思念全部给了我,尽到了而且超越了一位做父亲的责任。只要我过得好,妈妈就高兴。妈妈高兴,爸爸也就从中得到宽慰。
比较特别的是,这一年还为爸爸过了六十六岁生日。据说,这个岁数是很吉利的,说是“六六大寿”应该祝贺。为老人祝寿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过,以前无论我们怎样劝说,都被爸爸拒绝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次正逢爸爸生日。餐桌上除了与往日相同的几样小菜以外,还有刚刚煮好的面条汤。保健医生王医生陪爸爸一起吃饭,爸爸对他说了这样几句话: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天堂在线书库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