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 第十六章 天命(2)

作者:张叹凤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0

|

本章字节:3226字

 自那次事件以后,我们才比较安定下来,小心翼翼地过着平凡贫苦的乡下人的日子。总算一家和睦,我两口子看着身边儿女们一个个长大起来。


我的妻虽然从来只字不提过去,似乎已经与过去恍若隔世。但唯有我知道,她骨子里唯一不能忘记的过去的生活,就是她曾经有过的孩子。她的白发中,兴许有许多缕是为那个孩子所生。她做的新鞋里,总会多出那么一双,挂在炕头边上,睁眼就能看着,引手就能够着。白天她尚不露行藏,夜半梦回,她时从梦中惊醒,哭叫不已。我追问她时,她只说:孩子,我的孩子,他在哭,他在我耳边一声声哭呢。我不要杀他……我不要……说着她紧紧搂抱着我,神色惊恐之至。我再四追问她时,她苏醒了,咻咻喘息,冷汗淋漓,却是一言不发。总是遮掩说自己是在做一场恶梦。我们曾有盟约,我不过问她的过去。但从良心上说,我真可怜我的妻,不忍心她受到长夜的折磨。我敢断定她有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痛苦牵挂。我为此发誓要帮她了却这份心愿。我想我能够做到,做不到也要去争取。为了我的妻,我在所不惜。


我没有料到,我的这种自作主张与冒险行为,到头来会招致弥天大祸,为此带来我们一家子命运的根本转折、大悲大痛,我妻本来已经复归平静的生活,会再度发生惊天动地的震撼。而我们作为山里乡下小民的平微自由日子,终将一去不返。丢掉的,远比得到的多。


古人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我后来为人侯时,反复咀嚼过这段格言,以及它与我们利苍家的哲理关系。我反思自己的行为,虽然绝不后悔,但自责与抱憾、愧疚之情,没有一天不盘踞与咬噬着我的心。令我寝食难安。


我深知妻有一桩未了却的心事,但拒绝我帮助她。我初以为她是怕我嫉妒,像任何一个丈夫那样在乎妻子过去的行为。自古以来,男子总希望捍卫自己自始自终的占有权。但作为真心爱妻的我,特别是钟壮士那样以性命为代价,将她托付到我家。妻并不知道,为了她,我什么都能承担和牺牲。我是迫切地希望她能够身心解放,从痛苦中走出来。我要帮助她,让她夜间不再有恶梦。我要帮她寻找到那个孩子,让新鞋不再变旧鞋,不总是悬空于墙上,让梦中再没有惊魂的呼叫。虽然我知道,作为一个烧炭夫与徭夫的我,要做到这非常难,难于上青天。但即便是无形的天梯,为了我真爱的妻,我也要去攀登。


在吕后摄政的年代,我曾经时间长短不等地三四次主动应募入都为徭夫,从事我的烧窑师傅工作。皇都大殿,总会有干不完的兴建与培修差事。每一次我入都都怀揣着一个隐秘的希望,能够帮助我妻寻找到孩子。为此希望,我再大的苦都能吃,再大的风险都甘于冒。


但我几乎没有线索。因为我不可能从辛追那儿了解到任何蛛丝马迹。我唯一把握的线索,就是夜梦中她呼叫之间不经意透露出来的,那孩子当年是生在一位薄姓夫人的家中。据我推算,大约生在她十七岁那年,也即到我家的头一年上。但那位薄夫人是否确切地居住长安大都,我则无从知晓。但当初听我妹妹喜鸽说起,她听壮士钟惺赴江前不经意透露,他们一骑由长安而来。一句话,仅凭这么一点儿微薄的知识,要找到云的那个亲生骨肉,利苍我知道,这无异于大海捞针,水中捞月。


但是我不放弃,我抱着希望。不论我卖炭还是烧窑应役,凡到一处,我总会留心打听,抽空专访,有没有薄姓人家。这个姓氏毕竟太少,不同于张王李赵之类的大姓。我想,既称夫人,总是缙绅大户人家。于是几乎能找到的薄姓人氏,我总会上门细加打探一番。请问别人家有没有当年失母的孩子,有没有走失了的年轻女人。当然结果总是让我失望。厉害一些的人家,不仅啐骂我,指我疯子,还放狗咬我。有一次在长安南鼓楼不远我险些被恶狗咬死,而另一次我被当作窃贼痛殴,死里逃生。但我不会放弃。即使寻遍天下薄姓者,我也要查询,矢志不移。既然我妻有子留在薄氏,短短十来二十年,他不应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可能就全无当年的知情者。十来年的时间,我如此这番不休止地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