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北平和平解放(1)

作者:张帆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11

|

本章字节:8360字

聂荣臻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平津战役中,采取“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战法,将傅作义的基本队伍消灭,在天津全歼守敌之后,傅作义对自己部队的消失,感到悲痛,何去何从?思想斗争很激烈。他偶然见到月份牌上印的蝴蝶,给了他以启发,他决定由毛虫变成蝴蝶,走和平解决北平之路。这条路是从战火中找到的,是要以最大的爱国热忱,敢冒3个死才确定下来的光辉之路。


跟随傅作义多年的总参议张濯清在傅作义的基本部队被消灭后,来安慰他。


两人一见面,傅作义倒心情开朗地说:“军队被消灭,自然,我和你们同感沉重,不过,从全局来看,从未来看,这未始不是一种战场上的移交。”


“什么?战场上的移交?”张濯清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这是傅作义创造的名词。


傅作义没有回答亲信的问话,两只眼睛却看着墙上的月份牌上的蝴蝶,若无其事地说:“你看蝴蝶……”张濯清还不知老上级何所指,两眼转动了一下,有些发愣。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未始不是我们新的政治生活的开始。”


这下张濯清懂了。他听说,傅作义要管理军官眷属团供应工作的亲信跟他走。那个亲信问到哪去?带多少钱?傅不答。他包了一架飞机,临上飞机时,又决定不走了。说:“过几天再说吧。”他还听说,郑介民是奉命来平调查和谈的。……


“邓宝珊副总司令,出城谈得怎样?”亲信张濯清不安地问。


“我在等他回来,报告情况。我心里很着急。”傅作义说。


北平重围之后,傅作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解放军大军兵临城下,蒋介石三次派要员劝他到华东就任。美帝愿直接援助他,以保障他在华北的利益。蒋系军队高级将领不愿和谈,而社会舆论呼吁和谈一浪高过一浪。有的长辈对他说:蒋介石下野,南京政府和和谈,你已落后了。时至今日,万万不可三心二意,胡思乱想,今日和谈资本,虽远不如过去,但和议达成,北平免遭战火,是得人心的。和共方协议,咱们还是有光明前途的。有的至亲好友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和谈成功,宜生本人也不失为一个英雄。


可是和谈,谈何容易?打仗,是多少年来的本行,而和谈却是费尽了心机。


“你听到什么动向吗?”傅作义询问张濯清。


“有人说,北平既非涿州,又非天镇。包围北平的既不是奉军,也不是西北军,而是。蒋介石以全国之力‘围剿’都失败了。日本鬼子都打不了,傅作义怎么能打得了呢?自己有光明前途,何苦不走呢?”张濯清说,“‘围而不打’,就是给咱们留有余地,给咱们一条路子走。”


傅作义点头,表示他早已听说过这种劝导。


张濯清接着说:“有人说,傅作义是杀头将军,他是宁肯杀头,也不肯投降的。如果再拖延下去,和谈不成功。数十万大军一进攻,北平指日可下,宜生不投降,也得当俘虏。现在,时不我待,不能一误再误了,不可徘徊或拖延了。否则,一旦城破,岂不罪上加罪。”


傅作义在室内绕行。他心里在想,有人说张学良是虎子,胆大包天。傅作义没有那么大胆量!可他们哪里知道北平有蒋嫡系40万大军,实力比我的部队多得多,是难于控制啊!何况,张学良的下场是可悲的啊!


这时,邓宝珊从通县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回来。傅作义一见,马上引到密室,急问和谈情况。


“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的负责人说,天津已解放。傅作义将军应该坚定下来。可以给他留下一个加强警卫团,其余的军队,调往指定地点,到一定时期,全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进城,这就叫做和平解放北平。傅作义将军带领部队起义。”邓宝珊说完,又补充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你的老友们说的,宜生可以不作俘虏,也可以不投降,更不需要自杀,只要当机立断,接受和谈,率部队起义,就有光明的前途。”


“还有什么?”傅作义急欲知道协议的具体内容。


“哦,哦。还有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给你的一封公函。”


傅作义打开信一看,其中写到:


……北平被匿业已月余,人民痛苦日益增重。本军一再推迟攻击时间,希望和平解决,至今未获结果。贵将军身为战争罪犯,如果尚欲获得人民谅解,减轻由战犯身份所应得之罪责,即应在此最后时机,遵照本军指示,以求自赎。办法如下:(1)自动放下武器,并保证不破坏文化古迹,不杀戮革命人民,不破坏公私财产、武器弹药及公文案卷……(2)如果贵将军及贵属不愿意自动放下武器,而愿意离城改编,则本军为保全北平不受破坏起见,也可以允许这样做……上述两项办法,任凭贵将军及贵属自由选择。本军并愿再一次给予贵将军及贵属以考虑及准备之充分时间。此项时间规定由1949年1月17日凌晨1时起,至1月21日夜12时止。如果贵将军及贵属竟敢悍然不顾本军的提议,欲以此文化古城及200万市民生命财产为牺牲,坚决抵抗到底,则本军为挽救此古城免受贵将军及贵属毁灭起见,将实行攻城。攻城时,本军将用精确战术,使最重的打击落在敢于顽抗者身上;而对于不愿抵抗之贵属,则不给任何打击,并予以宽待。城破之日,贵将军及贵属诸反动首领,必将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


傅作义仔细看了信之后,把它折起放在口袋里,在室内踱步,突然停下来,说道:“这是最后通牒。”


“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说是写给蒋介石的。”邓宝珊说道,“你不是看过经过双方修改同意的《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吗?这个协议共14条,开头就阐明,为迅速缩短战争,获致人民公议的和平,保全工商业基础与文物古迹,使国家元气不再受损伤,以促进全国彻底和平早日实现,经双方协议公布下列各项……这里所说的促成全国彻底和平之早日实现,不是说给蒋介石听的吗?至于14条款,如成立联合办事机构,处理有关军政事宜,部队调出城外实行改编等。我看就是你说的战场移交。不过也增加了地方移交的内容。这就是所说的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义笑了笑,没有说话。邓宝珊高兴地离去。


机要秘书送来一份电报,傅作义打开一看,是蒋介石来的加急电报。大意说,相处多年,彼此深知,你厄于形势,自有主张,无可奈何。我今只要求一件事,于18日起派飞机到平运走十三军少校以上军官和必要的武器,约需一周。望念多年之契好,予以协助。盼复。


看完后,他立即让人拟出“遵照办理”的复电,并召王克俊秘书长来看蒋电及拟发的复电。


王克俊在向解放军送交傅作义草拟的起义通电稿后,在返回中南海路经南池子时,遭到特务的枪击。幸好,车行迅速,冲了过去。现在,他拿着两份电报,请示傅作义如何处理。


傅作义只是在室内踱步,并不回答。


王克俊完全理解傅作义的心事。傅用人,历来是:“不让你办的事,你不要过问,让你办的事,你就主动地办。”对此,王克俊深知底细。于是,他在傅作义的办公桌上,取出一张便条,草拟了一张给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报,告诉蒋来电内容,要求阻止蒋横着陆。


傅作义看了说,为保密起见,还是用你的名字好。王克俊马上将电文上款改为周北峰兄请转解放军司令部,落款改为王明德。他把便条送给傅作义。傅看了笑了笑,一挥手,示意可发。


机要室因无傅作义的签名,不予拍发。王克俊拿上便条请傅签发。傅立即签名,伸出大拇指,对王克俊在紧要关头的机智,表示赞赏。傅作义决定召开两次高级将领会议。为此,他首先在中南海居仁堂召集所有的嫡系将领开会。


嫡系将领们在沙发上坐定,总参议张濯清和王克俊相随进来,坐在他们对面的椅子上。


傅作义从另一个门进来,围着中间会议桌走了一圈,问道:“北平已经被围了,你们说怎么办?”


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没有人回答。他又连问了几声,仍无人答话。于是他依次地问,前几个人都站起来不说话。只有第四个人脱口而出:


“打!”这是第九十一团团长张英军的声音。


“你能打几下?”傅作义问道。


“能打一下半!”


“什么叫一下半?”


“我们三一一师,可以参加一次大纵深的出击,回来还可以守城,就这么一下半。”


傅作义追问:“一下半打光了呢?”


“不成功便成仁!”


傅作义正颜厉色地说:“我们打仗就是为了死?要想死,办法很多,为什么非要打仗死呢?”


团长张英军无言以对了。


全场沉默起来。被问的人都不说话了。


傅作义转到桌边,用诚挚的口吻,对跟随他多年奋战的将领们说出他思考多日的结论:“北平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和平。用军事已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了。”


全场沉寂,鸦雀无声。他接着以敏锐的目光,扫过每个人,以沉着冷静的话语说:


“和平并不是失败。如果说是失败,那也只是我傅作义一个人的失败。对你们来说,我把你们从绝境中带到生路上来。”


团长张英军突然插话说:


“既然这样,总司令为什么不在一年前领导我们走这条路呢?”


“一年前我说今天的话,会有人掏枪打死我,也许就是你!只有今天,我才能跟你们说,你们才肯跟上我走。”


张英军点头称是。所有的将领多日心中的石头落地了。他们以喜悦的心情离开会场,赶回部队,报告绝境逢生的消息。


1月21日,傅作义又召集高级将领会议,宣布《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到会的有李世杰、郭宗汾、梁述哉、张濯清和蒋系将领李文、石觉等人。


王克俊读完条文后,傅作义征求到会人对条文的意见。


石觉和李文互相看了一下,不正面反对,石觉用旁敲侧击的手法回答:“我们说不出什么意见,只是克俊你的部下有意见。”


“我一个文职人员,何来部下?”王克俊说。


“我们部队的政工处长,不都是你政工处长管的人吗?他们对和平解放有意见。”李文把同石觉商量过的话说出来,以此作梗,出难题,自鸣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