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卫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本章字节:3152字
m
鲜灵活泼即是道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一切不为太过,太甚。此心此身,仍然保合太和而澄澄湛湛,活活泼泼,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但虽说是澄澄湛湛,必须若存若亡,不可执著。我即非我,谁亦非谁,只是应物无方,不留去来的痕迹,所谓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如此而已。
经典回放
选自《道德经》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以空为用,从来没有装满的时候,真是太深远了啊!好像是万物的源头。没有人能感受到它的锐气,它却自然而然地把一切安排得很好。它存在于光一样虚幻的事实中,也存在于尘土一样微细的事物中,真是太微妙了啊!它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它好像还是天帝的先人。
大师释疑
冲:南大师解为虚而不满。
或不盈:从没有装满的时候。
渊:深远。
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纷乱。
和其光,同其尘:隐藏在光中,与尘土混合在一起。
湛: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
学道一得:随遇而安,不强求结果
《道德经》第四章,是对道的描述,让后世学道者大伤脑筋。学过西方哲学的现代人,用自然规律来理解道,就很简单了。
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切都包含在自然规律之中,没有什么能把它填满。
似万物之宗,一切都在按自然规律产生、发展和消亡,它好像是万物的源头。
挫其锐,解其纷,谁也看不见、感受不到自然规律是如何在发挥作用的,它却把一切安排得很好,几乎是按需分配。人长两条腿走路比较方便,所以长了两腿,而不是三条。两只眼睛看东西比较方便,所以是两只眼睛,而不是三只或一只。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和其光,同其尘。自然规律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无论这个东西多么虚幻、细微。甚至人的梦境中也有自然规律存在。
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自然规律好像存在,又没有人见过它,找也找不到;又好像不存在,它却时刻在发挥作用。万物因自然规律而生,那么自然规律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不仅老子不知道,我们现代人也不知道。老子打了一个比方: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它好像还是天帝的先人。也就是说,早在天地诞生之前它就存在,天地也是依自然规律而生。
以上观之,老子对道的描述跟我们现代人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几乎是一样的,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能达到这种认识高度,确实不简单,令人敬佩。但后世修道者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往往有偏差,所以在修炼过程中,也难免有一些不合道的行为。
对冲而用之一语,有的人理解为无求无欲,这已偏于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点。宋代理学家在借鉴佛、道思想的基础上改进儒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完全违背了老子的自然之道。因为欲望本来发乎自然,勉强去灭掉它,就不自然了。但过度的欲望也不自然。好比男女之欲,一夫一妻非常自然,帝王却占有那么多女人,完全超过自身所需,就违反天之道了!
如何运用冲而用之的规律呢?虚心而已。对人、对事物不存偏见,就为智慧留出了空间,使你能随时获得新知;不满足现状,不固守一隅,就为事业留出了空间,使你随时能从事感兴趣的工作。
对挫其锐,解其纷一语,有的人理解为隐藏自己的锋芒,不与人争斗。这就像只要黑夜不要白天一样。老子强调的只是顺其自然,根据目前的状况和自身拥有的条件,该怎样做就怎样去做,不勉强为之而已。假如形势有利,因为害怕出头而退避不前,等于勉强不为,也不符合自然之道。
对和其光,同其尘,有的人理解为隐藏光芒、混同于世俗。所以历史上不少能人异士放弃表现机会,退而为隐士,甚至混迹于市井之间,与普通人无异。这就像用紫檀木做猪栏,有点浪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