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卫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本章字节:3128字
小说。 按照法律,惩罚这些农是可以的,似乎也是应当的,因为放纵有可能鼓励类似的行为。但秦穆公出于同情心,放过了这些农夫,结果却为自己带来了一场胜利,岂不是意外之喜?
以上观之,妇人之仁本身非善非恶。但离善很近,离恶也很近。往这边偏一点,是善,往那边偏一点,就成了恶。比如有妇人之仁的项羽,他不幸偏到那边去了。他率兵攻襄城时,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史记·高祖本纪》)阬之就是坑之,把人活埋。因为久攻不下,就把全城男女老少全部活埋,这种事确实令人发指。他因为遇到抵抗而屠城的事应该还做过不少,以至连自己人都看不过意了。一些老将在楚怀王面前批评他说: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后来项羽坑杀俘虏二十万,更是令天下人惊心。项羽为什么要做如此残忍的事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爱惜下属。看见下属因作战而死亡,心里痛苦,竟至于把仇恨发泄到无辜的老百姓身上。在下属眼里,他倒像个好人,可是在天下人看来,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杀人魔王。
项羽在垓下突围时,向一个老乡问路。那老乡故意指给他一条绝路。由这件事,可窥项羽该死的一斑。
现在有些学者和文艺界人士尊项羽而贬刘邦,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的!假如他本人是被项羽活埋的老百姓中的一个,他会不会为项羽唱赞歌呢?假如他的亲人被项羽活埋,他会不会敬佩项羽是个仁义英雄呢?凡事要设身处地想一想,脑子才不会发烧。
如果妇人之仁偏到这一边,就可能是大仁大义。南怀瑾大师说:我认为,古人说"妇人之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人们的慈悲,不要走小路线,要发大慈悲,具大仁大爱,所以才用妇人之仁看见一滴血就尖声惊叫的"仁"来作反面的衬托。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齐宣王看见一头牛发抖不忍宰杀,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
南大师还讲了一个把妇人之仁扩充为大仁大爱的例子:宋朝初兴时,名将曹彬奉命攻打江南的后主李煜。经过半年多苦战,曹彬所部已经占领后唐都城南京的各大要地,只需一战即可大功告成。这时,曹彬却突然生病了。诸将心里着急,都来探视,问他是什么病。曹彬说是心病,并说:我的病医生治不好,只有诸位能医好。
大家忙问治病办法。曹彬说只有一个办法:打进南京后,不许随便杀一个人,不许奸淫掳掠。
诸将发誓决不违令,曹彬于是下令攻城。城破后,果然军纪严明,全城百姓得以保全。
曹彬与项羽的做法正好相反,堪称大仁大义。
在生活中,妇人之仁与大仁大义有时很相似,如何区分呢?当然要从利害关系上来区分。妇人之仁只是施小恩小惠给少数人,对大局没有好处甚至有损害。
有一个故事:春秋时,景差出任郑国宰相时。寒冬的一天,有个人打赤脚涉水渡河,从水里走出来时,小腿已受了寒。景差正好路过那里,见此情景,就下车请那个人坐上自己的车,还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盖好。这件事传开后,大家都夸景差是个好宰相。晋国的叔向听说这件事,讥笑道:景差做一国宰相,不是太不通了吗?我听说好官在一个地方,三月份就把沟渠修好了,十月份就把桥梁造好了,牲畜都不用涉水过河,何况是人呢?
小善是不能掩盖大过的,景差乐于助人,也许称得上一个好人,但他却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离一个好宰相就差得太远。现代有些政府官员在本职工作上多有疏漏,一味地用小善出众,以博取名声。这种人连妇人之仁都算不上,不过是无耻的伪善罢了!
大仁大义是施行善政,使大众公平受益。汉代名相丙吉出巡时,遇到一个凶杀案件,他理都不理,径直而过。后来,他看见一头牛在路边喘气,立即停下来,问牛主人,这头牛为什么喘气?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关心牛命,而不关心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