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卫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本章字节:2892字
听大师论道
道家的精神是:以入世的姿态出世,以出世的姿态入世。
道家的入世,是一个游戏的开始,喜乐随心,顺其自然;道家的出世,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洗尽尘心,安然入梦。始终保持自由的心态,可出可入,无为无不为。
生命的沉潜与腾飞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逍遥游》开头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者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修到相当的程度,一变,就升华高飞了。
经典回放
选自《庄子·逍遥游》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有几千里宽。它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滚滚的乌云。这只鸟啊,在大海翻腾的时候,它就乘风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池。
大师释疑
庄子名周(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北冥:北海。冥:一作溟,海水深黑为溟。
怒:振奋。这里指鼓动翅膀。
垂天:犹言天边。垂同陲,边际。
海运:海波翻腾。旧说海动时必有大风,此喻大鹏乘风而行。
学道一得:机会属为野心而准备的人
庄子《逍遥游》中所讲的鲲化为鹏,是一个对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神话传话。但庄子的目的不是讲故事,而是阐述道。关于道,有各种解释,南怀瑾大师认为,有三种含义:一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或可引申为方法、技巧;二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三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含义可用我们比较熟悉的自然规律或客观规律等名词来表达。
有人认为,道是惟一,是不可逆转的真理。即使庄子本人也有这种想法,所以他经常嘲笑、鄙视那些营营于名利之间的俗人,好像他们的追求都是有缺陷的,只有自己的追求才是对的。由此可见庄子的修为境界并不高,对道的理解还未臻完善。他更像一个文学家而不是一个思想家。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并不是惟一,而是变化无穷。打个不那么准确的比方,假设道是北京城,从北京出发,向东南西北任何方向出发都是依道而行。所以庄子追求无为,庄子批评的人追求大有作为,都不能说是错的,关键在于是否依道而行而已。
但庄子的鲲化为鹏的寓言,确实发掘了人生发展之道,其中的关键是一个化字。鲲不是一天就化成鹏的,它住在北海,到底沉潜了多久呢?不一定。反正要沉潜到化为鹏之时,方能一飞冲天。
人生也是如此啊,你想腾飞,必须沉潜,在默默的努力中积聚能量。但我们有一个常识,鱼是不能化成鸟的,鱼越大越不可能化成鸟。从科学上来说,如果鱼需要化成鸟,或者鸟需要化成鱼,通过长期进化,都是可能的,却不是此生能完成的事。那么庄子的比喻是否合乎逻辑?实际上,庄子笔下的鲲,不是一条鱼,而是一颗博大的心,或者说一个远大的志向。当你心中有鲲,你的生命就极可能发生鹏的蜕变,而一飞冲天。
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的智者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认为人生的腾飞首先在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