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听大师说儒(27)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168字

后来商鞅投奔到秦国,受到重用后,实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还说动了秦孝公,出兵打魏国,使魏国被迫割让河西之地求和,逼得梁惠王不得不迁都大梁以躲避秦国的锋芒。


孟子见梁惠王,正是梁惠王事业最失败、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他倒也想重金招揽人才,重振国威,但他骄傲自负的老脾气还是没变。所以他见到孟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意思是: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能为我的国家带来利益的好主意吗?


人家不远千里而来,他连一句客气的称呼都没有,叟!这个字所透露的心理,跟现代某此老板有钱还怕请不到人的心理一模一样。哪怕公司举步维艰,都快倒闭了,还是觉得老板就是老板,应该由人才来求他,而不是他去求人才。这样能得到什么人才呢?


好在孟子修养高,一心只想推行王道,对自身遭遇并不放在心上。所以他还是跟梁惠王讲了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段道理。可惜再好的道理,讲给一个梁惠王这样的人听,就如一句俗语:鸭子背上泼一勺水。所以说他讲的是废话。


孟子所讲的先义后利理念,多为后世所误解。孟子认为义和利都是重要的,就像忠和孝都重要一样,只是有主有从,有先有后。后世的腐儒却理解为只重义而不重利,并进而引发了公与私的争论。如南怀瑾大师所言:汉唐以来,儒家的义利之辨,大多混淆了私与无私之别,两者分不开来。所以谈义利之辨时,往往在逻辑上就会夹缠不清,而使我们现在的一些人仍然弄不清楚,乃至于产生"儒家思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觉。因为后世受此影响,每谈义利之辨,就成了谈有私与无私之辨。遂进一步牵涉到中国文化思想的中心,乃至牵涉到人类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政治行为的中心公与私之辨的问题。


但孟子的义与利,谈的并不是公与私的问题,而是大利和小利的问题,如果只讲利不讲义,即使得了利,也会失去,这只是小利甚至无利。如果先义后利,就能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利。纵观世界级大企业家,哪个不是先义后利而发展起来的呢?


我们往往把义字想象得很神秘,孟子的解释是:义者,宜也,也就是办事合乎道理,合乎方法。好比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要确定每个人职掌,总之要先把内部的管理搞好,然后才谈到上到市场上去竞争求利。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抓住机会到市场上捞一把,因为内部竞争力不行,以后就难以为继。日本企业家坪内寿夫有一个理念:不做太赚钱的生意。因为太容易赚来的钱很容易使经营者丧失警惕,从而忽略内部管理的漏洞。先从内部提升竞争力着手以求利,就是先义后利。


另外,还要合理分配利益,使员工、客户、合作者等各方面都得到合理利益。俗话说:分赃不匀,打死人!如果利益分配不合理,内外部就纷争不断,大家只顾争利,就没有心情去求利了。所以,华人首富李嘉诚说: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他又说: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台湾企业家林东岩也说:只有双方满意才是一笔成功的生意。如果只有我赚,别人亏,那就是不平等交易,就是一笔不成功的生意。美国企业家、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则说:一笔好的生意应该使买卖双方都受益。美国企业家埃拉斯英·王则说:在靠服务赚钱还是为赚钱才提供服务的问题上,我们选择前者。首先提供周到的服务,把事情办好,其余的自然会来。所有这些讲的都是先义后利。


再者,求利时除了考虑小圈子的利益外,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受到社会欢迎的事往往能够成功,受到社会反对的事最终都会失败。诚如拿破仑·希尔所言:任何不是建立在真理和正义之上的事,既不可能成功,也不可能赚钱。


以上观之,孟子义利之辩,着眼点还是一个利字。可以认为,他讲的并不是一个品德问题,而是一个智慧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透过义字看到大利,缺少的也许不是品德,而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