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听大师论道(14)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134字


从前,晋文公和楚军作战,大获全胜,烧毁楚国的营垒,大火三天都没有熄灭。晋文公收兵后,神色忧惧。侍从问他:您大胜楚军,脸上却有忧惧的神色,这是为什么呢?晋文公说:我听说打了胜仗能够心安理得的人,大概只有圣人吧!至于运用计谋打了胜仗的人,没有不危险的。我因此感到忧惧。这就是春风得意时担心自己骄傲的人。


从前,齐桓公得到管仲、隰朋,欣赏他们论事的口才,喜欢他们讲述的道理。正月上朝时,齐桓公命令准备祭品,祭祀祖先。齐桓公行朋友之礼,面向西边站着,管仲、隰朋面向东面站着。齐桓公祷告说:自从我有机会听到二位先生的教诲,更加耳聪目明。我不敢独占,愿把二位先生的妙论推荐给祖先。这就是听到聪明的道理却担心自己不能实行的人。


如果功成名就了,心里还有这三个担心,大概不会有危险吧!


第二,专心于事业,不做无益之事。


有一位作家说,自从他迷上写作后,无论与人交谈,看电视,出门旅行,或做其他事情,随时会想到写作方面的事,或者想到某个选题,或者记下某个素材。所以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


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如果进取心强,也有这种特点。


春秋时,楚庄王特别喜欢打猎。大臣们担心他荒废正业,劝告说:晋国和楚国是敌对国家,楚国不想图谋晋国,晋国必定会图谋楚国。您怎么能沉溺于享乐之中吗?


楚庄王说:我怎么敢忽视晋国的存在呢?我打猎是为了寻求人才,那入傣丛刺杀虎豹的人,我知道他是勇士;那徒手搏击犀牛的人,我知道他是力士;狩猎结束后能够与人分享猎物的人,我知道他是仁士。依靠这种方法,可以选拔到三种人才,楚国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楚庄王不愧为一代霸主,他即使在娱乐时也不忘事业,这样的人时时处于进步中,根本没到身退的时候。


第三,不挡他人之路。


假如有人比自己能干,因为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进行压制,是很危险的事情。这等于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敌。于公于私,都应该举贤荐能,必要时,甚至还需要主动给贤才让出路来。


秦穆公花五张羊皮买来了身为奴隶的百里奚,经过交谈,觉得他就像圣人一样。


宰相公孙枝听说这件事,马上回去拿了一只雁,向秦穆公表示祝贺,说:您得到了能安定社稷的圣臣,我祝贺国家的洪福。


秦穆公很高兴地收下了。


第二天,公孙枝要求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百里奚,并说:秦国地处偏僻,人民没有见识,愚昧无知,这是国家危亡的根源。我知道自己不配处在上位,请允许我让贤。


秦穆公不同意。公孙枝又说:君王没有用接待嘉宾的礼节,却得到了安定社稷的圣臣,这是您的福份;我能见到贤士并有机会让贤,这是我的福份。现在您已经得到了福份,难道忍心让我失去福份吗?请满足我这个心愿吧!


秦穆公还是不同意。公孙枝又说:我才德低微却处于高位,是您违反了政道。我才德低微又让您违反政道,这是我的过失。起用贤能的人,罢免不贤能的人,方能体现您的英明。现在我占据这个位置,败坏了您的美德,又违背了做臣子的美德,如果您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要逃走了。


秦穆公才接受了他的请求,任命百里奚为上卿,管理国家,公孙枝当他的副手,协助他工作。这两位贤臣相得益障,秦国大治。


如果别人的才能更适合自己所干的工作,与其占住位置,最后被人想方设法搬走、踢走,不如主动让贤。很多人惹上灾祸,甚至连累家人、家族遭殃,并不是他命中当有此劫难,而是不知进退,自己招来的祸患。如果能像公孙枝一样为贤才让路,怎么可能会有危险呢?


功成而不居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应当作的事。作过了,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作,或作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