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作者:金满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8 09:36

|

本章字节:7488字

伴随着呜呜吹响的号角声,赵军大营巨大沉重的木门依次推开,四十五万赵军迈着齐整的步伐缓缓而出,列成前锐后张的巨大战阵。


鼓槌一下下擂向鼓面,大军跟随着鼓点的节奏隆隆向敌阵推进,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天地间充斥着澎湃的杀气。


两军尚未完全接近,自双方战阵中腾起一大一小两团箭云——大的由赵军射发,小的由秦军射发。箭云在空中交错而过,扑向对方的前锋队形。秦军伤亡比赵军惨重。


几轮对射完毕,两军前阵相隔已不足二百步。赵括一挥手,无数战车由第二梯队开出,越过前锋线后直冲秦军方阵。秦军战阵中亦冲出车阵,与赵军战车绞杀在一起。一个时辰过后,秦车阵不敌,向后退缩,赵车阵趁势直追。


秦军内鸣金声一响,整个大阵集体后缩。


赵括手中令旗一翻,号角跟随响起。赵军穿插跑动,两翼向后梯次配备的阵形变为向前梯次配备,呈v形向已现出败象的秦阵压去。


赵括面色如铁,心下暗忖:秦军若接战,两翼会迅速包抄,将秦阵包裹,而后他再派出骑兵冲击分割秦军大阵,分块歼灭。


秦军并未迎战,金钹声响得愈发激烈,二十万秦军飞速向西南面撤退。


赵括抢过鼓手手中的鼓槌,在大鼓上擂出激烈的鼓点。四十五万赵军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追击依然保持着阵形的秦军。


在秦军退过乌岭、空仓岭一线要道和羊肠坂、天井关一线要道之前,赵括还有一丝迟疑;待秦军错过最后一条退路,向绝地长壁疾退的时候,赵括的心落了下来,命大军全数压上,将秦军堵进长壁。


赵军追至长壁壁垒之下,前锋回报:“溃退的秦军依托地形构筑防线,大军攻势受挫!”


副将建言:“此地壁垒似为秦军预先修筑。我大军已追出百里,远离我丹朱岭大营,是否应退回营寨?”


赵括答道:“秦军退无可退,依山地险隘固守在意料之中。长壁绝地,不在此处全歼秦军更待何时?下令大军全力攻破长壁壁垒!”


整个长壁狼烟滚滚,杀声震天,恍如一座火与血的炼狱一般。


项离立于山巅,俯瞰着四十五万全力进攻中的赵军,唇角扬起一丝冷酷的笑容:“传我将令:预伏于赵军两翼的两万五千奇兵,快速包抄至赵军后方,截断赵军退回丹朱岭大营的归路;五千黑翼骑士,趁赵军进攻间隙突入赵军壁垒之间,乱其后阵,并封锁其粮道!”


随后的几天,赵军一次次地冲击长壁防线,非但没有攻破秦军壁垒,反被周围不断出现的小股轻装秦军疲扰。至此战局陷入混沌,秦军被赵军堵在长壁尾端,赵军亦被秦军断绝归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赵括仍然没有放弃全歼秦军的打算,直至秦国的四十万大军悄然开至长平。


赵括的手肘支在案上,撑着头假寐。这几日他衣不解甲,实在困乏了,就这样小睡片刻。人明显黑瘦了。


“上将军!”副将闯至帐口,却被赵括的贴身亲兵拦住,示意低声,不要搅扰了将军休憩。


“这都什么时候了!”副将一把推开亲兵,“上将军!出大事了!”


赵括猛然惊醒,倏地起身问道:“何事?”


“秦国增兵赶至长平,已封住长平谷地各处险口!”


赵括一惊,“有多少人马?”


“以末将判断,不会少于四十万!”


赵括如闻雷霆之声,身子颓然跌坐,“四十万……”


“上将军!怎么办?”副将焦急问道。


赵括强打精神,“返回大营的道路是否打通?”


“尚未打通,秦军又增强了兵力!”


“马上停止攻击,就地构筑车城营垒,全军严防死守,以待援军!”


“诺!”副将领命出帐。


赵括心中一片茫然。原想替赵国立下盖世功业,以笑傲父亲与世人的小觑,孰料弄巧成拙,竟将赵国之根本带入万劫之地。自己身死命殒倒是小事,若这四十五万赵军覆灭于自己手中,又有何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又如何向赵国的历代先王交代?自己将是赵国的千古罪人!


“来人!”赵括一声大喝,亲兵进到帐中。


“速选一千精锐骑士,趁夜突出重围,往邯郸报信求援!”


一千死士浴血突围,只剩十人存活。十骑飞速奔往邯郸的同时,秦军信使一样在日夜兼程赶往咸阳。


“长平战报——长平战报——”


咸阳宫寝宫内嬴稷正坐卧不安,马蹄声和信使的高喊声,从宫门外远远传来。


一张单薄的羊皮阴书,在嬴稷手中却重逾万钧,他浑身抑制不住地战栗,口中喃喃说道:“胜了……我秦国胜了……”


“大王……”一边的景德哭出了声。


嬴稷几步跑出殿门,对着浩瀚的星空仰面嘶吼:“王兄!母后!秦国的历代先王!你们看见了吗?秦国战胜了赵国!天下就要被我秦国统一了……”


嬴稷的声音越过夜色中无数耸立的屋脊,在静谧的咸阳城中久久回荡。


“奴婢代天下百姓恭贺大王!”泪流满面的景德跪在地上,朝嬴稷砰砰地叩头。


“不,赵军只是被围,还没有死……寡人要干点什么,干点什么……”嬴稷拍着脑门来回踱步。


“何处还有兵可调?何处还有兵?寡人要助项离……”嬴稷用力拍着自己的头。秦国目前除必须留守的兵马,所有可调之兵都已在长平战场。


“备车……”嬴稷指着景德,“不,换马……换马!寡人要马上赶去河内!”


赵国紧急征调的援军尚未开至邯郸,噩耗传来,断绝了赵丹和所有赵人的希望——秦王嬴稷亲赴河内,赐河内百姓升爵一等;当地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征召入伍,开赴长平战场,占据丹朱岭一线,隔断了邯郸与长平的联系。


赵国援军、粮草通往长平的通道被彻底切断。邯郸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灰暗绝望的情绪。与提早预知结局的邯郸百姓不同,被围困在长壁的四十五万赵军还在充满希望地等待着——等待援军,等待粮草,等待回家……这一等,就是四十六天!


“将军,吃一点儿吧……”亲兵跪在赵括面前哭劝,手中捧着一鼎热气腾腾的马肉。军中早已断粮,军卒们无奈,宰杀了珍爱的战马。


赵括坐在地上,背靠着条案,一双眼深陷了进去,“有没有援军的消息?”


这句话上将军一日内已问了无数次。亲兵的心一阵阵的绞痛,“还没有……但大王一定会想法子救咱们出去的!”亲兵顿了一下,“将军,您就是不为自己,也得为这几十万弟兄保重身体啊!您吃一点儿吧……”


赵括虚弱地摆摆手,无力地说道:“我不饿,分给将士们吃吧……”


亲兵把肉鼎放在赵括面前,呜呜地哭了起来。


“别哭。”赵决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我赵国的男儿,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将军……我们还能回去吗?”亲兵压抑着抽泣。


“倘若不能回去,你和弟兄们会怪我吗?”赵括黑瘦的脸上,一双眼中透着歉疚。


“将军,我……我想回家。”


赵括深望着亲兵尚有些稚嫩的脸庞,微微叹了口气。


“上将军!”副将进到帐中。


“何事?”赵括眼中闪出光来。


“有数百名兵卒在闹事。”


赵括眼中的光亮又消失了。


赵括赶至闹事的几座营帐,见数百兵卒分成两拨儿,剑戟相向。


见赵括来了,放下了手中兵器。


“何故滋事?”赵括威严的目光扫过。


“他们捉了我们几名弟兄!”一名士卒喊道。


赵括的目光投向另一边的兵卒,“为何要捉人?”


兵卒们低下了头。


“把人放了。”赵括的声调不高,却有着不可抗拒的威慑力。


兵卒们沉默。


“我说把人放了!”赵括一声暴喝。兵卒们兵器落地,纷纷跪倒。


“上将军!”刚进军帐检查的副将一脸惊骇。


赵括推开校尉,一掀布帘进到帐中,眼前的一幕不禁让他倒抽一口凉气——几具赵卒的尸首躺在角落,身上的肉已被剔得只剩下了骨架;军帐正中吊着一口大锅,锅中正烹着肉块,飘出缕缕肉香。


几个跟进来的将领不禁一阵干呕——纵是他们身经百战,也从未见过人吃人。


赵括僵硬地走出军帐,强压着愤怒和悲伤说道:“绑起来,斩首示众!”


“上将军饶命!我们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地上的百来名兵卒哭喊着讨饶。


赵括语调低缓沉重,“赵括将你们带至如此境地,罪不容诛,我自会向大王和赵国谢罪。但你们违背天道人伦,活食人肉,吃的还是自己的弟兄。赵括决不能饶了你们!”


赵括挥挥手,一百多兵卒被刀斧手拖下,少顷传来一片惨叫之声。


赵括闭上眼睛,两行清泪滑落。再有几日,这几十万勇猛的赵军,就算不战死,也要被活活饿死。赵括决心已下,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赵括睁开眼睛,神情恢复了平静,“宰杀战马,让弟兄们饱食一顿,丑时全军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