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陆沉(1)

作者:叶永烈

|

类型:科幻·灵异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29

|

本章字节:12108字

【叶永烈导读】


1997年2月,著名的香港武侠作家金庸在一次谈话中,回顾往事,说道:“我年轻时代最爱读的三部书是《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法国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及其续集(这部书是伍光建先生翻译的,译名是《侠隐记》、《续侠隐记》)。还有一部法国《十五小豪杰》我印象也很深,是十五个法国少年航海及在荒岛历险的故事。”


金庸提到的法国《十五小豪杰》,也就是儒勒·凡尔纳的科幻。


金庸说:“《十五小豪杰》译者是包天笑先生,可惜他用文言翻译,幸好我小时国文程度还可以,文言也读得懂。包先生于五十年代在香港仍继续撰文,年过百岁而逝世,我在香港和他见过面。”


“金大侠”的回忆表明,科幻曾经是他年轻时的最爱。他接着说道:“另有一部科学幻想《陆沉》,把少年时代的我带进入一个浪漫的幻想天地。十多年前在安子介先生家中的一次聚会,谈到少年时的读书,才知这部书竟是安先生翻译的。我还记得书中各种细节。大喜之下和他谈论,才知故事中中国总理发挥作用的一节是安先生自行撰写加入。”


金庸提到的安子介先生,乃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怎么也“自行撰写”起科幻来呢?


安子介先生是“阿拉上海人”,1912年6月26日出生于上海。小时候,母亲教育安子介的启蒙“顺口溜”是:“刀在石上磨,人在人上磨”、“求来的雨不大”、“一事不知,士者之耻”。他勤奋学习,在上海“圣舫济书院”,专攻经济学,打下了他后来作为企业家的理论基础。


1939年,安子介从上海到香港,就职于香港一家进出口商行,从此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1941年他从香港前往重庆,继续经营对外贸易。1945年抗战胜利,即由渝迁沪,旋又返港定居。


安子介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受父亲的影响,有着灵活的“经济头脑”的安子介,从1950年后相继参与创建华南染厂、中南纺织厂、永南纺织厂,开始他的企业家生涯。他在香港纺织业的生意越做越大,从1965年起,担任香港棉纺业同业公会主席。他又相继投资在香港交通、电力业、房地产业。他身兼“和记黄埔”、“九龙汽车”、“香港电视”、“上海商业银行”、“邵氏兄弟影业”、“海南发展”等诸多大公司的董事。由他担任董事会主席的“南职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拥有一万两千职员的大企业。1970年,他进而成为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跻身香港实业巨子的行列。


安子介不仅是成功的企业家,他又富有社会活动能力,是热心的社会活动家。1961年,安子介出任欧洲共同体香港代表团的成员,为了打开香港的纺织品在欧洲的商路,他前往欧洲各国游说,十七天睡了十三张不同的床,终于叩开欧洲的大门。自1983年起安子介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8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相继担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安子介虽然富甲香港,名闻全国,却依然书生本色。他普通话讲得不好,他在政协会议上把“一百五十人”说成“一般不是人”引起哄堂大笑,但是他却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和西班牙语,不仅能而且口语流利。他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发现外国人把方块汉字视为“天书”。尽管安子介商务繁忙,居然挤出时间用英文写就五大册《解开汉字之谜》,达三千二百多页。当时,安子介已年近七十,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他却花费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开创性著作。


在安子介看来,每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安子介对汉字作了这样的解释:“香”——稻(禾)在太阳(日)照射后,散发出宜人的气味;“卯”——状如半开的门,以此借喻农夫开门出耕的辰光——卯时;“卵”——卯字中加两个圆点,意义扩展,借喻母鸡于卯时生下的蛋……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读了《解开汉字之谜》,深为赞赏,致函安子介表示祝贺。


在写作《解开汉字之谜》时,安子介从1984年起又关注起汉字如何输入电脑的问题。他创造了《安子介汉字电脑编码法》。在此基础上,又于1985年推出“安子介写字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这部写字机,能用中、英、日、法、德、俄、葡、西和希腊九种文字写作,汉字中的繁体字与简体字可以互换,而且非常轻便。


安子介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纺织印染方面,也颇有造诣。他还涉猎哲学、美术、文学、音乐,以及考古和医学。


也正因为这样,安子介有着一大堆学术头衔: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汉字现代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在了解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安子介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那就对他涉猎科幻创作容易理解了。


1937年,二十五岁的他在上海与艾维章先生一起“译著”科幻《陆沉》。安子介先生为什么把自己的科幻称为“译著”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书有蓝本,也有创作部分,所以最后一页上印着‘译著’两字。其中三分之二是我写的,三分之一是由合作者艾维章兄捉刀。不幸,他已于一九八六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安子介先生年轻时,是美国amazingsories《惊奇故事》杂志的热心读者。他在杂志上读到美国科幻作家加勒特·p塞尔维斯(garrsepserviss)的科幻《第二次洪水》,便和艾维章打算翻译。


塞尔维斯(1851—1929)是美国早期科幻作家,生于纽约州的萨朗泉。1868年进入康奈尔大学,1872年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取得了律师执照。1874年担任《纽约论坛报》记者,两年后转到《纽约太阳报》工作,直到1892年离开。从1888年起,他不断出版著作,同时为杂志撰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了布鲁克林学院天文系主任,与好友怀特建立了美国天文学会。


塞尔维斯是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虽然作品不多,却影响了欧美整整一代科幻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爱迪生征服火星》(1898年)、《月亮金属》(1899年)、《太空哥伦布》(1911年)、《太空海盗》(1911年)、《第二次洪水》(1912年)和《月球少女》(1913年)。其中的《爱迪生征服火星》颇有影响,塞尔维斯描述了一位发明“电气球”的英雄远征火星,“用致人粉身碎骨的射线消灭了火星上邪恶的领袖们,从而挫败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阴谋”。


安子介和艾维章着手翻译塞尔维斯的《第二次大洪水》,便“加油添醋”。用安子介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当时我们一边有删,一边有加,不是直译,简直是重新创作。”


安子介还说:“那里太多外国科学家而没有一个中国人,所以我杜撰了一位中国科学家叫做李孑民,也叫他贡献一些力量;前后也占了好几章,来描写一个中国天水学者黄铭为科学研究自我牺牲的动人事迹。”


安子介把这部“重新创作”的作品,取名为《陆沉》。


《陆沉》脱稿于1937年,初版于1938年7月,分上、下两册。到了1939年8月,印行第三版,这足以表明,这部科幻在当时相当受读者欢迎。


1984年,安子介的长子安如磐重读父亲的旧作,非常喜欢,复印了二百套,分赠亲友。上海三联书店得知此事,征得安子介先生同意,在1988年再版此书。安子介先生说:“在我说来,真是受宠若惊。一本年轻时代写的东西,过了五十年,竟有机会给我重温旧梦,真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安子介还翻译出版了日本经济学专著《间接成本的研究》。抗日战争期间,安子介在重庆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在防空洞里秉烛翻了巨著《国际贸易实务》,于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3年6月3日,八十八岁高龄的安子介在香港病逝。


一科学家的警告


五月初夏的天气,已是很和暖而烦躁。在某一个星期日的清晨,纽约街上,一般早起的劳动者,和倦游归来过夜生活的人们,在各处街头巷口,触目就能瞧到同样的一幅巨大红字的广告。上面写着:


世界末日!人类空前之浩劫!


大祸临头!及早图存!


天体中发现人类创见之含水星云,直向太阳系席卷而来。不出数月,在不能避免中,地球将投入其怀,结果酿成空前洪水,大陆沉沦,人类将无噍类!


从速准备!切莫迟疑!时已迫睫!迟将莫及!放弃一切世上工作,赶造‘亚克’,此其惟一生路。欲知详情,请驾临纽约第五街三千号,向柯斯莫·凡塞尔询问一切。


纽约市民对于这个耸人听闻、逸出理解范围的警告,在初见之下,未免吃了一惊;但在他们感到现实以后,却纵声大笑起来。一般劳动的人,大都是做一天过一天的,他们以为这种避灾避难,是有钱人做的事,根本和他们不相干的。至于那些过夜生活的绅士们瞧了,更不会发生响应,不过他们很相信这又是一种什么新奇的广告罢了。


但柯斯莫·凡塞尔这个名字倒是怪熟的。不错,有些人记起来了,在美国第一流的报纸上杂志上,时常可以看得到他的著作。他是一个献身于科学的人,按实际说,他在科学界里,凭了他天赋超越常人的智力,确实有不少值得称颂的贡献,所以很有一部分人敬佩他。但有时他发表的学说,却像风一样的玄妙,使别人不能够理会,不能够追随,就是世界上有权威的科学家,也未免要摇头,表示不能够相信。一般的评语,说他虽然有能力,但太痴专了,所以在大众方面,都认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科学家。


他父亲是欧洲南部的人,从小就到纽约来,从报贩做起,渐渐地积蓄起来,经营别种事业。后来在越洋航空事业里挣了不少钱便死了,全部偌大的遗产,就传给柯斯莫一个人享受。他呢,对于经济观念却是非常淡薄,治财一道在他根本不发生兴趣。他惟一的嗜好,便是把他的精神、能力、光阴和金钱,完全消磨在科学的研究中。到现在他已经52岁了,但迄未接近过一个女性,美丽的青春,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过。他从不曾踏进社交的门,知己的朋友也不多,但世界上任何学术团体,他都加入做会员。


纽约市上,发现了这非常的警告以后,几个记忆力强的市民,忽然想到三年前的报上,曾经登载过他的一篇著作,说起洪水要光临的预测。那时大家都以为这是一种绝无价值的预言罢了,所以没有人去注意他。现在他旧事重提,他们可以推测他的警告,并不是绝对无根据的,他们并且猜想得到他经过三年的研究,到现在已得到一个结论了。


这种新奇的事故,最容易吸引一般访事记者们的注意。那天上午10点钟以前,第五街3000号的大门里,已经收纳了不少的各报馆、各通信社电讯社的采访员。他们由柯斯莫的秘书乔若夫·斯密司招待进去,到一间广大、华贵,而且很整洁的接应室里坐了,他便回身向一扇小门里进去,在这一闪的开门机会上,几个目光锐利的记者,可以瞧见里间的情形,里面的面积,并不十分大,一切陈设布置,都很杂乱,所以看起来绝对不像和外间是属于同一主人的。


隔了一会,门启了,一个瘦小的人,走过来很谦卑地向着来宾鞠躬。他生着一个巨大的头颅,上面秃而且平,看起来很像一个充满空气的皂泡。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并生在一起,中间仅隔着一根高耸的鼻梁。从外表上,一看就可以晓得他是个脑部充足思想极有力的人物。他经斯密司介绍以后,便在众人询问之下,陆续发表他关于洪水的谈话。


“大约在三年之前,”柯斯莫起始演述他已往研究的经过,“我曾在日报上发表过地球要遭着洪水的文字,那时虽然没有人肯加以注意,但我认为有研究的必要,应继续工作下去,所以特地建造了观象台,布置了研究室,发明了几种应用的仪器。内中最合用的便是新分光仪。”


他停了一停,接着又说下去:“我借助了这奇妙分光仪的分析目力超外光线的功能,就可以摄到目力所不能瞧见的东西。一方面经我多次的观察和计算以后,我的‘太阳系准确的行动’(propermoionofsorsysem)学说证实了,便推知地球遇着含水星云是有绝对的可能性。那时我觉得我的研究,已经达到成功的初步了。我就向全世界有名的科学家提出讨论。但除了我的至友——现在他是在做我的秘书,担任宣传工作——乔若夫·斯密司君绝对的信任我个人的行径外,竟得不到一个同志;但我决不因此灰心,仍旧埋头继续研究,到前天全部解决了,我便大规模地向民众宣传,使他们在可能范围内,有机会逃出这空前的浩劫。”


在柯斯莫的语气暂时告一段落的当儿,一个记者突然插嘴进来问:


“请问凡塞尔先生,你所说的全部解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前天夜里,我用天文镜察看天象,在武仙(hercules)和天琴(lyre)两星座附近天体里,我注意到众星象都陷入昏暗朦胧的状态,好像有一个鬼影伏着,这是我的经验使我知道的,星云虽然不能给人类瞧见,但它确在这个位置,并且已经到仪器上能够显示出来的程度了。后来经过几次精密的计算,才算出在几个月以内,地球就要碰着这可怕的星云了。那时它里面的水汽就在地球上凝结起来,可以把现在的海面升高三万多英尺——就是在原来的海洋上面,增加六英里厚的水!那时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也要淹没,全球变成一片汪洋,一切生物,除了水族,都将没有生存的余地。”


“依你说,我们人类怎样可以逃出这灾难呢?”


“依照我的设计,建造‘亚克’,(柯斯莫说到这里,各人面上都露着不重视的微笑。)使它浮在水面,等候洪水过后,陆地重现,再上陆创造新世界。”


这时候许多记者们三三两两地在那里窃窃私语,这里面可以分出几种不同的情形来:有的对他们说的露着怀疑的神气,有的抱着敷衍的态度,有的存着轻视的观念,更有几个站在反对的地位,正在搜索几句驳诘他的话。


“诺亚造‘亚克’救人,是传说上的故事,难道你当它做你‘学说’的根据吗?”


“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这瘦小的科学家,对了这有攻击性的问句回答,“我预备建造一艘经过特别设计的大船,使人类住在里面,可以安全避过大难。因为这情形和传说上的故事相仿,所以我就把它唤做‘亚克’。同时我还要劝别人照我样建造许多‘亚克’,那么便有多数的人类得救了。”


“现在所有的船只,难道不可以应用吗?”


“不能应用的,”他回答,“因为它们并不是为了这种特殊航行而设计建造的,所以它们的浮力不够,管理方法不合宜,并且对于原动力(指燃料)和食粮的贮藏量不充分,它们或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维持过去,但不久便要丧失它的抵抗力量,沉到水底下去。”


“那么利用飞机飞船,人类可以在空间避难么?”


柯斯莫用了坚定的笑容,望着这问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