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友今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4
|本章字节:10940字
武三说得很诚恳,太子弘肚子也饿了,武则天一行便随车到了武三家里。女主人没有见过世面,出门迎接贵客的是老两口的女儿玉兰。她是个十四五岁的姑娘,白得像玉一样洁净,经受风吹日晒的脸和手有些粗糙,却照样白里透红。两线柳叶眉,圆圆的一张脸,眼珠子犹如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亮,显得沉静而清秀。客人进屋坐下后,她就忙开了。一会儿,烙饼和汤菜端到了热炕的食案上。太子弘爱吃烙饼,武则天也吃得津津有味,傻大哥多喝了两碗汤,外加三个窝窝头,才撑饱肚子。撤席后,玉儿又上了荼。武则天见玉兰长得好,手脚麻利,带着风趣的口吻夸奖道:“玉儿又殷勤又勤快,可以找个好婆家。”
玉兰好像吃了一惊似的,脸刷地红了。躲到了坐在后门边的母亲的背后。“她想进城,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武三说。“我帮找个好地方,怎么样?”“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留在我身边呢?”“更好。”
“你们信得过我?”“先头听小公子说,你好像比我长一辈,自家人嘛。”
“不错。”
武则天露出一种庄重的神情,“玉儿得叫我做姑奶奶。如果你们真的愿意,我明天就叫你们县太爷来接她。”
“县太爷听你的?”“我请他做个证人,会同意的。”
武三满脸喜色,唤道:“玉儿,快来见过姑奶奶,她要带你去享谊”伯玉兰出来朝武则天福了一福,显得有点不大好意思,低着头,站到了武则天的身旁。武则天一行在武三的陪同下,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仅仅看见了一座私塾,教舍破旧不堪,老先生的样子严肃古板,翘起下巴上的一撮白胡子,在教几个学生读子曰诗云,其中没有一个女学生。武则天皱了皱眉头,觉得这地方闭塞、落后,没有很好的开发。县衙的老爷管收不管种,也不下乡体察民情,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回去我得找文水县令谈一谈,给他一点压力,一点动力。”
她这样想着,随口问武三道:“你们这地方,女主人都不见客,不陪客人吃喝?”“一般都是这样子,习以为常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打老婆吗?”“打。”
武三朴直地说,“有的人凶,打得可狠嘞。”
“你呢?”“不惹急了,无缘无故不打她。”
“你错了,她打不打你?”武三掀动着鼻翅,翻了翻眼睛:“姑奶奶,你真会开玩笑,世上哪有老婆打老公的。”
“错了也不能教训?”“埋怨几句不稀奇,打老公我可没见过。”
武则夭没再问下去了。太阳偏西了,她急于赶回去,看李治的病好转没有,还要召见县令,吩咐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兴学校,移风易俗,通商惠工,开发经济。路过临汾时,她看见了一种改良的铁耙,很适用,效果很好,既省力,又提高了工效,可以移到文水,乃至在并州推广开来。回到文水行宫,又停留了三天。县令把武玉兰接来了,武则天赏赐了武三纹银三百两,布帛一百匹。武三这才知道她就是当今皇后,惊奇得不知所措,双膝跪倒在地,反复叩头谢恩。他眼里闪着泪花,结结巴巴地说:“娘娘,你对俺一家的大恩大德,这辈子没法报答,下辈子变牛变马,好好报答你。”
“这是由于你好,忠厚老实,会做人,换来的。不用谢啦,起来吧。”
武则天挥了挥手。“今后有谁说娘娘六亲不认,俺可不答应。”
“坛子口封得住,人的嘴巴闭不住。有话尽管让人说,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
“谁说娘娘的坏话,俺跟他没完。”
“怎么还不起来?起来说话。”
武三又叩了一个头,站起身来:“玉儿,你好好侍侯娘娘,爹回去啦。”
跨出门坎时,他又回头看了看,止不住的热泪扑簌簌地流到了布满皱纹的脸颊上,又顺着纹沟滚进了乱草般的花白胡子里。李治的病好转后,武则天传旨继续北上。御驾到达并州治所山西太原市,她和李治住进了行宫。阳光煦和,地面解冻,原野开始脱去枯黄的外衣。万物复苏,草木嫩芽的清香味,混合着被雪凌沤烂了的枯草败叶的腐臭味,以及土地发出的沉郁醉人的气息,随风飘散开来。新绿初上柳梢,斑斑点点,毫不显眼,犹如诗人所形容的那样:“轻烟渗柳色。”
从远处观望,很有可能产生错觉,把它当作丛林中冒出来的缕缕烟雾。然而仔细一瞧,那一溜溜像波浪一样荡漾的枝条,变得柔韧而有弹性了,吐青泛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李治偕武则天驾幸晋祠,瞻仰圣迹。李唐从太原起兵时,高祖李渊曾到该祠上香,祈祷神灵保佑义举顺利,早遂心愿。晋祠位于城西南五十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修建。鄄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晋祠即唐叔虞祠。两侧有难老、善利二泉,难老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像洗澡水一般热,清澈见底。李治和武则天在鱼沼泉上的板桥来回走动了一气。李治用手扶着勾栏,对武则天说:“这座桥形制特殊,平面呈十字形,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托,桥下清泉流淌。你可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鱼沼飞梁。”
武则天牵动了一下嘴角,“郦道元水经注中说,结飞梁于水上,即指此桥。”
“世上好多的事,朕还从来没有难倒过你。”
“晋祠可以说是并州的标志,臣妾小时候就常常听父亲说起它,因此印象很深。”
他们边说边走,由南至北走下桥,穿过隋槐和周柏,在唐叔虞祠的东南方,见到了宝翰亭。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撰写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便立在其内。碑高约六尺,宽三尺六寸,厚九寸,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全文一千二百零三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颇有王右军书意。刻工也十分精细而洗炼,可以说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了唐朝。李世民即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特到晋祠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方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永葆大唐的千秋基业。李治触景生情,感慨深深地说:“先帝在跟房玄龄、魏徵等大臣问对时,十分赞赏魏徵的创业艰、守业更难的对答,希望我做一个守成天子。”
“治国好比逆水行舟广武则天提出了异议,“不进则退,守是守不住的。如果不吐故纳新,除弊兴利,最终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利与弊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顺民心则兴,违背民心定败无疑,这便是利弊。先帝说得好,百姓如同水,君王如同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难怪你老劝我出外巡幸,观民问俗。”
“臣妾还有一个想法,”武则天长长的眼睫毛忽闪了一下,“既然到了北都太原,很有必要多跟臣民接触一下,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些琐碎事用不着扯我,你自个儿去料理好啦。”
眩晕症长期困扰着李治,病体恹恹,他不愿意多理事。武则天忙里忙外,准备就绪后,在行宫殿堂设宴招待家乡的亲戚、故旧和邻居,男人的筵席在外殿,妇女的设在内殿。她仅仅接受了朝拜,便免除了其余礼仪。音乐声中,她频频举杯敬酒,满面春风,态度亲切而热情,并依照不同的等级,分发赏赐。武则天的特殊优待,使沾亲带故的人们简直受宠若惊,不知如何谢恩为好。尤其她老家文水县南徐村的父老乡亲,逢人便夸武皇后不忘根本。接着,她亲自拟诏,由李治颁发诏书:“并州妇女八十岁以上的,都授以郡君的封号。”
郡君是一种荣誉头衔,有官名而无实职,但此次却是破天荒的赏赐给平凡的普通妇人。武则天优渥故乡百姓,同时又提髙了妇女的地位,深受父老乡亲的称颂。说来也巧,废后王氏也是并州人,她的家乡就在文水东边的祁县,相邻的两县相继出了两个皇后,而当年的王皇后却从来没有回乡省过亲,更没有给民众带来过什么荣耀和恩宠。就在这时候,朝鲜半岛三国又爆发了战争。百济王国倚仗高丽王国的支持,一再侵犯新罗王国。新罗王国抵御不住,国王金春秋不得不向唐朝上表求救。当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失败,在李治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新罗是唐朝的附属国,唐朝有义务保护他们,必须发兵援救。朝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发兵救援,有的主张按兵不动,有的认为至少得出面调停一下,有的却奏请以此为借口征服高丽,彻底解决三国纷争。李治莫衷一是,拿不定主意。武则天分析了国家内外的形势,决断地说:“髙丽长期为患,不断挑起战争,实属可恶。常言道,长痛不如短痛,不如调兵遣将,先剪灭百济,然后再对高丽展开全面进攻。”
“有把握打赢吗?”李治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如今兵强马壮,国库充实,又拥有一批能征贯战的将帅,只要调度得法,战则必胜。”
“辽东环境恶劣,雨水多,泥泞路滑,还没有到冬天就开始落雪。先帝御驾亲征,并没有打败仗,败是败在天气的手里。那里八九月就进人了寒冻期,草枯水冻,军粮将尽,不得不下令班师。”
“你说出了一定的道理,那年的寒冻比常年来得早,事先没有预料到,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先帝听从了长孙无忌的万全之策,集中兵力打安市,久攻不下。要是分兵袭取建安或者乌骨城,绕过安市进攻都城平壤,出奇制胜,那样就主动了”“你对军事蛮有研究呀。”
“研究谈不上,倒是先帝东征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给了我不少启示。打仗嘛,统帅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战争的胜负,就看皇上如何用人?”“讲具体些,你想挑选谁带兵东征。”
“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当之无愧的帅才,任命他当神丘道行军总管,与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统领十万人马,水陆并进,攻击百济。另外,诏命新罗国王金春秋当峭夷道行军总管,出动本国兵马,与苏军相呼应,夹攻百济。”
“你考虑得真周到,就这么定下来好啦。”
李治和武则天从并州返抵洛阳,重新装修八关宫,改称合璧宫,驾幸合璧宫。其时奚部落滦河上游发生了叛乱,李治采纳武则天的意见,诏命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居延州都督李合珠和左武侯将军延陀梯真,同时担任冷岍道行军总管,各率所部人马讨伐,由尚书右丞崔余庆充当指挥使,总领三路大军。奚部落三面临敌,抵挡不住,不久就派出使者请求投降。武则天又建议李治任命阿史德枢宾当沙砖道行军总管,以胜利之师进击契丹部落辽河上游的叛军,生擒契丹松漠都督耶律阿卜固,押送洛阳。李治和武则天自合璧宫回到洛阳宫,接受献俘。苏定方领兵自成山山东荣城市东北出港,横渡黄海,直航朝鲜半岛。百济王国以重兵固守熊津江锦江口拒抗,唐军强行登陆,双方发生激战,百济军阵亡数千人,余部溃散逃走。苏定方兵分水陆两路,同时并进,直向百济都城泗沘城进发。距城二十多里时,百济全国动员出战,苏定方传令三军猛攻,大破百济,阵斩一万多人。唐军追击,进逼都城的外郭。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逃到北方边境。唐军团团围住都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宣誓继承王位,率领军民固守。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跟左右官员商议说:“国王和太子都还健在,我叔父竟拥兵自称为王,即令能击退唐军,我父子也难保性命。”
“我们不如反了,”众人异口同声地喊道,“把王位夺过来。”
“大军压境,都城不保,不如出城投降。”
众人都表示赞同。扶余文思带着亲随和亲近官员越城出降,百姓也纷纷追随,扶余泰制止不住。苏定方命令士卒登上城墙,竖起旗帜。扶余泰窘困急迫,魂魄俱丧,只好打开城门向唐军请罪。扶余义慈和扶余隆,以及各城城主都先后归顺唐朝。百济原有五部,分别统辖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李治下诏将百济国土并入中国版图,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任命他们的酋长当都督、刺史。征战的胜利,李治和武则天都非常高兴。可是武则天并没有高兴得忘乎所以。当她看到八岁的太子弘显得那么幼小瘦弱时,便联想到了比弘大十岁的废太子梁王忠。虽然忠已被贬为房州刺史,但她觉得对于弘来说,始终构成一种严峻的威胁和精神压力。李忠随着年龄逐渐长大,内心也愈来愈忧惧不安,有时私下穿上妇女的衣裙以防备刺客。又不断占卜箅卦,向神灵询问吉凶。武则天得到举报,立刻转告李治,免除了李忠的官爵,贬作平民,押往黔州四川彭水县,囚禁于废太子李承乾原来的住宅中。在这栋房子里,承乾病故,长孙无忌自缢身亡。李忠自知凶多吉少,眉毛拧在一起,脸色像黄昏一样阴沉,萎蘼不振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李治愈想愈不是滋味,日子愈长,愈感到下手过重,听从了武则天的话,对自己的儿子也如此无情。挨到冬天,他的老毛病―眩晕头痛症一恶化了,非常痛苦,视力减退,连奏折都看不得了。自永徽五年以来,他的眩晕症时伏时起,又患风湿病,头昏、头痛、头重。去年得到长孙无忌的死讯,由于伤心过度,发病猛烈,差点晕了过去。这一次,病势更加重了,仿佛天旋地转一般,病了多日,经太医细心诊治,才有所好转。由于病未痊愈,又身体虚弱,李治不能召见群臣,即使坐朝,也是无精打采的。他的身体日益虚弱,而武则天却非常健康,精力特别旺盛。阴盛阳衰,夫妻的体质和精神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后百司奏事,李治就让武则天裁决。武则天便以皇后的身份开始“垂帘听政”,坐在御榻右侧垂下的翠帘后面,代替李治主持朝政。李治从太子时代开始,李世民便带着他跟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政务,并于贞观二十二年赐予帝范一书,教他如何君临天下,驾驭臣民。然而李治生性恬淡,好静而不好动,不愿意也不适合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