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你没商量(二十九)

作者:孙福海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5

|

本章字节:3652字


孙福海著


能编能演相声的老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演唱》编辑部收到了一篇相声稿件,这篇相声的名字是《中秋月饼》。当时该杂志的主编刘梓钰和相声编辑高玉琮作为大事,立即向市文化局汇报,并都表示惊讶。为什么?原来这篇相声作者的署名是老舍。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在“文革”开始后,不堪***,已于1966年8月24日自沉太平湖逝世。过了20年,怎么又见到了他的稿件?是真是假?为了慎重起见,市文化局责成编辑部,尽快与他的家属联系。最后得到了证实,这篇相声确实是他的遗作。这时,上下都很振奋,便决定立即发表。因为,老舍先生是在为相声“添产业”中,贡献最大的文人。而且,由天津首先发表他的相声遗作,其意义又非同一般。


老舍,1899年出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位于伦敦市中心西部的荷兰公园圣詹姆斯花园,是一片幽静的住宅区,31号是老舍于1924至1929年旅英留学期间的住所。在这里居住期间,他协助英国汉学家克莱门特·埃杰顿将中国古典长篇《金瓶梅》译成了英文,并创作了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半部《二马》。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生涯。


老舍非常喜欢曲艺。他的夫人胡絜青在《老舍与曲艺》一文中说:“也许是由于老舍出生在满族家庭里的缘故,他从小对曲艺就很爱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在武汉、重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当时他说:“人家要什么,我写什么。我只求尽力,而不考虑自己应当写什么,假若写大鼓书词有用,好,就写大鼓书词。艺术么?自己的文名么?都在其次。抗战第一。我的力量都在一枝笔上,这枝笔须服从抗战的命令。”他为了写鼓词,就向富少舫学习,创作了鼓词《新拴娃娃》、《文盲自叹》、《王小赶驴》、《陪都重庆》等;他喜欢相声,就创作了《欧战风云》、《卢沟桥战役》、《樱花会议》、《中秋月饼》、《骂汪精卫》、《新对联》等相声段子,被誉为抗战相声,影响颇大。而且,有一次举办募款劳军大会,老舍和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连续两天在会上说相声,第一天老舍“逗哏”,梁实秋“捧哏”,第二天互换“捧、逗”。演的是传统相声段子《新洪羊洞》、《一家六口》。演出前,两位大师认真地进行排练,老舍深谙相声的表演技巧,一再嘱咐梁实秋:“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力气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


老舍会说相声,会写相声,更懂相声,而且非常关心相声,所以,1949年他刚从美国回国时,下榻北京饭店,侯一尘得知,便约了侯宝林、刘德智、罗荣寿、于世德等前往拜访。当谈到大家思想消极时,老舍对刘德智说:“你说了好几十年相声,怎么会带头胡思乱想起来?我就不信,相声一点前途没有啦?我同意宝林他们几位的意见,大伙抱成一个团儿,都出主意改嘛!”接着又说:“早些时候有段相声说这个庙、那个庙的,叫什么来着?”侯等回答:“《地理图》。”老舍说:“对。还有《报菜名》……”他一连气提起了十几段相声。在历数了这些传统节目之后说:“依我看,这些东西把骂大街、贫嘴废话去掉,加上些新内容、新知识,既有教育意义,还有笑料,大家照样受欢迎。”最后他自告奋勇地说:“大家回去,把这些本子找来,我给改改,先蹚蹚道儿,改出几段大家先演着,不过大家都得动手才行哪!”侯宝林也曾谈过拜访老舍一事,并回忆了老舍先生说过的一段话:“说实在的,要讲究倒弄相声,你们各位才是行家,我是外行,尤其是编排逗乐的‘包袱儿’,那就更不成啦。我常说,在民间的杂耍里,相声可算是最难创作与改编的了……。这次,我愿意与诸位合作,应该是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在语言、文字上,我多下些功夫,在逗乐、编排‘包袱儿’上,得看你们的。我看相声的前途是光明的,希望本组(相声改进小组)的儿童学员,要加紧学习,努力进步,担负起改革相声的长久事业。”


老舍的话鼓舞了大家的信心,而且他说到做到,以一个平民化作家的身份,亲自动手改编了《菜单子》、《对对子》、《文章会》、《铃铛谱》、《地理图》等传统相声段子,演出后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