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你没商量(十五)

作者:孙福海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5

|

本章字节:3426字


相声的奇闻趣事


姜昆著


十五、“老江湖”马三立也受骗


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面开始,当时的社会极为动荡、混乱。天津的市面很萧条,每天都是宵禁戒严,相声艺人们的生意自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落千丈。于是就纷纷改辙,各奔所谓的前程。比如刘桂田(周德山的徒弟)会唱京剧,就进了戏班;刘宝瑞住进了师父张寿臣的家;常宝堃和赵佩茹去了北京。可巧奉天的“翔云阁”茶社到天津约请相声艺人,有人就介绍了马三立,说好来回的路费由茶社管,到了奉天,茶社管吃管住,所有收入按三七劈账,茶社拿整个收入的三成,马三立拿七成。照理说这种条件是相当不错了,可是对京津的相声艺人来说,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倒不是故土难离,而是因为李德钖在奉天死了,死得很惨。这个阴影一直在许多相声艺人的脑海中徘徊,而且也都知道闯关东难,特难!所以马三立也是犹豫不定。可是天津的时局如此不好,不如去奉天挣点钱,就是挣不到也没关系,反正对方负责来回的路费。对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马三立还是记忆犹新,说当时也不是不知道去了凶多吉少,可还是去了。他妻子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给了他,穷家富路,家里一共也只有八元钱,他要把钱都带走,家里怎么办?于是,只带了两块钱和妻子给他烙的四个杂合面的饼子,还有茶社留下的火车票,坐上了开往奉天的火车。


当时,出了山海关就是“满洲国”了,不时有日本宪兵、汉奸、伪军上车盘查,弄得人心惶惶。他也被盘查过。一个伪军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他马上起立回答:“我是说相声的。”显然那个伪军不懂得相声,伸手就给了他一个嘴巴:“啥说相声的!你是哪国人?”他没有犹豫就说:“我是中国人啊?”没想到,他又挨了一个巴掌:“放屁!什么的中国人?”他捂着被煽红的嘴巴,就说:“噢,我是日本人……”他的脸上落下了第三个耳光:“你小子贼大胆啊?敢冒充日本人?”他又挨了打,憋出了一句话:“我是法国人……不,我不是人,行了吧?”当时车上有四五个伪军,两个日本汉奸,听了就“扑哧”笑了。


总算到了奉天,他还挺高兴,因为茶社来了车接他,把他和他的搭档耿宝林安顿在了一家小旅馆里。他琢磨:行,茶社真有诚信,说话算话。当晚,他们就演出了。一是因为早些年一些艺人来过这里;二是这对搭档“使活”真好,沾“包袱儿”就响,火了。自从这一晚开始,“翔云阁”座无虚席,每天都是客满。几天后茶社的老板和“票头”(就是“管事的”,代替老板管理茶社的人)还到后台来看过他们,除了说他们的玩意儿好,观众爱看,茶社的生意真不错,还说就在这里多干些日子,一定会大红大紫。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提“杵头子”(即钱)的事。他就琢磨:不对呀,这老板怎么不提钱呢?不是当初说好了三七劈账……别再出什么幺蛾子?


转过天来,马三立见到了“管事的”,就有了一番对话。


马三立客客气气:“哦,您看咱也该结一回账了吧?”


“管事的”堆了一脸的笑:“是啊是啊,您二位现在还欠点钱……”


马三立是一头的雾水,问:“您说什么?我们欠钱?”


“管事的”依然笑眯眯的,说:“可不是嘛,您琢磨呀,从天津卫到这的火车票钱,从火车站接您到园子的车钱,加在一起可是不少。您二位今天是……”


马三立打断了他的话:“不对呀,找我们要车票钱?您当时到天津卫约我们,不是说好了,茶社管我们来回的火车票?”


“管事的”脸上笑没退:“没错儿,当时就是这么定的,茶社是‘管’您二位来回的火车票,可得听明白了,茶社是‘管’买,这买票的钱嘛,还得您二位自己掏腰包儿。”


得,一个“管”字竟让“老江湖”马三立无言答对了。无可奈何,也只能接着干,又干了近三个月,“欠”的钱算是还清,也有了回天津卫的路费,于是就取道营口,坐上了返回天津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