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

作者:李延寿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19

|

本章字节:71774字

李弼曾孙密宇文贵子忻恺侯莫陈崇子颖崇兄顺王雄子谦


李弼,字景和,陇西成纪人。六世祖振,慕容垂黄门郎。父永,魏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乱,谓所亲曰:“大太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以求仕。”初为别将,从尔硃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封石门县伯。又与贺拔岳讨万俊丑奴、万俊道洛、王庆云,皆破之。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


及天光赴洛,弼隶侯莫陈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周文帝自平凉讨悦。弼谏悦,令解兵谢之。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周文帝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是日,弼密通于周文,许背悦。至夜,弼乃勒所部,云悦欲向秦州,命皆装束。弼妻,悦之姨也,时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皆散走。弼慰辑之,遂拥以归周文。悦由此败。周文谓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


大统初,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从平窦泰,斩获居多。周文以所乘骓马及泰所著牟甲赐弼。又从平弘农。与齐神武战于沙苑,弼军为敌所乘。弼将其麾下九十骑横截之,贼分为二,因大破之。以功进爵赵郡公。四年,从周文东讨洛阳,弼为前驱。东魏将莫多娄贷文率众至谷城,弼倍道而前进,遣军士鼓噪,曳柴扬尘。贷文以为大军至,遂走。弼追斩贷文,传首大军。翌日,又从周文与齐神武战河桥,身被七创,遂为所获,阳陨绝于地,睨其傍有马,因跃上得免。历位司空、太保、柱国大将军。废帝元年,赐姓徒何氏。六官建,拜太傅、大司徒。及晋公护执政,朝之大事,皆与于谨及弼等参议。周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赵国公,邑万户,前后赏赐巨万。


弼每征讨,朝受命,夕便引路,略不问私事,亦未尝宿于家。兼性沈雅,有深识,故能以功名终。薨于位,明帝即日举哀,比葬,三临其丧。发卒穿冢,给大路、龙旗,陈军至墓。谥曰武。寻追封魏国公,配食文帝庙庭。


子曜居长,以次子晖尚文帝女义安长公主,故遂以为嗣。


初赐爵义城郡公,尝卧疾期年,文帝忧之,赐钱一千万,供其药石之费。魏恭帝二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岐州刺史。从文帝西巡,率公卿子弟别为一军。后袭赵国公,改袭魏国公。天和六年,进位柱国。建德元年,出为梁州总管。时渠、蓬二州生獠积年侵暴,至州绥抚,并来归附。玺书劳之。


晖弟衍,字拔豆,少专武艺,慨慷有志略。仕周,为义州刺史,封真乡公。王谦作乱,以行军总管从梁睿击平之,进上大将军。隋开皇元年,以行军总管讨平叛蛮,进位柱国。后拜安州总管,以疾还京,卒。子仲威嗣。


衍弟纶,最知名,有文武才用。以功臣子少居显职,位至司会中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河阳郡公。为聘齐使主,卒。


子长雅嗣,尚隋文帝女襄国公主,位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


纶弟晏,开府仪同三司、赵郡公,从平齐,殁并州。子憬,以晏死王事,即袭其官爵。


曜既不得嗣,朝廷以弼功重,封曜邢国公,位开府。


子宽,干略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领,位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


弼弟摽,字云杰,长不盈五尺,性果决,有胆气。魏永安元年,以兼别将从尔硃荣破元颢。荣诛,随尔硃兆入洛。及魏孝武西迁,摽从都督元斌之兴齐神武战,败,遂与斌之奔梁。后得逃发,进封晋阳县子。寻为周文帝帐内都督,从复弘农,破沙苑。


摽时跨马运矛,冲坚陷隐阵,隐身鞍甲之中。敌人见之,皆曰“避此小兒”。不知摽之形貌,正自如此。周文初亦闻摽骁悍,未见其能,至是方嗟叹之。谓曰:“但问胆决如何,何必要须八尺之躯也。”以功进爵为公。武成初,从豆卢宁征稽胡,进爵汝南郡公。出为总管延绥丹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卒官。


无子,以弼子椿嗣,位开府仪同大将军、右宫伯,改封河东郡公。


密字法主,蒲山公宽之子也。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少袭爵蒲山公。养客礼贤,无所爱吝。与杨玄感为刎颈交。后更折节耽学,尤好兵书,谓皆在口。师事国子助教包恺,受史记、汉书。恺门徒皆出其下。大业初,授亲卫大都督,以疾归。


及玄感有逆谋,召密,令与弟玄挺赴黎阳,以为谋主。密进三计曰:“今天子远在辽外,公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战而禽,此计上也。又关中四塞,卫文升不足为意,今率众务早入西,万全之势,此计中也。若随近先向东都,以引岁月,此计之下也。”玄感曰:“公下计乃上策矣。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密计不行。玄感既至东都,自谓功在朝夕。及获韦福嗣,既非同谋,设筹皆持两端。玄感后使作檄文,固辞不肯。密揣知其情,请斩之。玄感不从。密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欲胜,吾属今为虏矣。”后玄感将西入,福嗣晚亡归东都。时李雄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以问密,密以为不可。玄感笑而止。及宇文述、来护等军且至,玄感谓密计将安出。密曰:“元弘嗣统强兵于陇右,今可扬言其反,遣使迎公,因此入关,可得绐众。”玄感遂用密谋号令。西至陕县,围弘农不拔,西至阌乡,追兵至,玄感败。密间行入关,与玄感从叔询相随,匿冯翊询妻家。寻为邻人告,被捕,与其党俱送帝所。在途,与其众谋逃。其徒多金,密令出示使者曰:“吾等死日,此金留付公,幸用相瘗,其余即皆报德。”使者利金,遂相许。及出关,密每夜宴饮。行次邯郸,夜宿村中,密等七人皆穿墙而遁。与王仲伯亡抵平原贼帅郝孝德,孝德不甚礼之。备遭饥馑,削树皮而食之。仲伯潜归天水。密诣淮阳,舍于村中,变姓名称刘智远,聚徒教授。经数月,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诗成,泣下数行。时人有怪之,以告太守赵他,下县捕之。密亡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从子怀义后告之,密得遁去,君明竟坐死。


密投东郡贼帅翟让,乃因王伯当以策干让。遣说诸小贼,所至辄降,让始敬焉,召与计事。密以兵众无粮,劝让直趣荥阳,休兵馆谷,然后争利。让从之,乃掠下荥阳。太守郇王庆及通守张须陀以兵讨让。让数为须陀败,将远避之。密劝让列阵以待,密以奇兵掩击,大破之,斩须陀于阵。让于是令密建牙,别统所部。复说让以廓清天下为事,令掩据兴洛仓,发粟以振穷乏。于是兴让以义宁元年春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振百姓。越王侗遣武贲郎将刘长恭讨密。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身免。让于是推密为主。密城洛口周回四十城以居之。让上密号为魏公,设坛场即位,称元年。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拜让为司徒,封东郡公。长白山贼孟让掠东郡,烧丰都市而归。密攻下巩县,获县长柴孝和,拜为护军。武贲郎将裴仁基以武牢归密,密因遣仁基与孟让袭破回洛仓,据之。俄而德韬、德方俱死,笔以郑颋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


柴孝和说密令裴仁基守回洛,翟让据洛口,身率精锐,西袭长安,不然他人我先。密曰:“此诚上策,然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恐不肯西入。”孝和请间行观隙,乃与数十骑至陕县,贼归之者万余人。密时兵锋甚锐,每入苑与官军连战。会密为流矢所中,卧于营内,东都出兵击之,密众大溃,弃回洛仓归洛口。孝和之众闻密败,各分散而去,孝和轻骑归密。炀帝遣王世充率江淮劲卒五万讨密,败之。孝和溺洛水,密甚伤之。


世充营于洛西,与密相拒百余日。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相、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平原贼帅郝孝德并归密,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周法明举江、黄之地以附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太守赵他等前后款附以千百数。


翟让所部王儒信劝让为太宰,总众务以夺密权。兄宽复谓让曰:“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作,我当为之。”密闻,恶之。会让拒世充,军退数百步,密与单雄信等赴之,世充败走。让欲乘胜破其营,会日暮,固止之。明日,让与数百人至密所,欲为宴乐。其所将左右各就食,诸门并设备,让不觉。密引让入坐,令让射。引满将发,密遣壮士蔡建自后斩之。遂杀其兄宽及儒信等,从者亦有死焉。让部将徐世勋为乱兵所斫,中重创,密止之,仅得免。雄信等皆叩头求哀,密并释而慰之。于是诣让营,遣王伯当、邴元真、单雄信等告以杀让意,令世勋、雄信、伯当分统其众。


世充夜袭仓城,密拒破之,斩武贲郎将费青奴。世充复营洛北,于洛水构浮桥,悉众击密。密拒之,不利而退。世充因薄其城下,密击之,大溃,争桥,桥陷,溺水者数万人。武郎将杨威、王辨、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皆没于阵。世充仅而获免,不敢还东都,遂走河阳。其夜大雪,余众死亡殆尽。密乃修金墉故城居之,众三十余万,攻上春门。留守韦津出战,被执。其党劝密即尊号,密不许。及义师围东都,密出军争之,交绥而退。


俄而宇文化及弑逆,自江都北指黎阳,密拒之。会越王侗称尊号,遣使授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令先平化及,然后入朝辅政。化及至黎阳,徐世勋守仓城不下。密共化及隔水语,密数之曰:“卿本匈奴阜隶破野头耳,父与兄弟皆受隋恩,岂容躬行杀虐?今若速来归义,尚可全后嗣。”化及默然,俯仰良久,乃嗔目大言曰:“共你论相杀事,何须作书传雅语!”密谓从者曰:“化及庸懦如此,忽欲图帝王,吾当折杖驱之。”知其粮且尽,在伪与之和。化及大喜,恣其兵食,冀密馈之。会密下有人获罪,亡投之,具言密情。化及大怒,又食尽,与密战于童山下。自辰达酉,密中流矢,顿于汲县。化及掠汲郡,北趣魏县,以辎重留于东郡,遣其刑部尚书王轨守之。轨以郡降,密以轨为滑州总管。


密引兵而西,遣记室参军李俭朝于东都,执弑帝人于弘达以献越王侗。侗以俭为司农少卿,使召密入朝。密至温县,闻世充已杀元文都、卢楚等,乃归金墉城。世充既擅要权,乃厚赐将士。时密兵少衣,世充乏食,乃请交易。邴元真等各求私利,遽劝密,密许焉。初东都绝粮,人归密者日有数百,至此得食,降人益少。密悔而止。密虽据仓,无府库,兵数战不赏,又厚抚初附兵,于是众心渐怨。时邴元真守洛口仓,性贪鄙。宇文温每谓密曰:“不杀元真,公难未已。”密不答。而元真知之,谋叛。杨庆闻而告密,密因疑焉。会世充悉众来战,密留王伯当守金墉,自就偃师,北阻芒山以待之。世充令数百骑度御河,密遣裴行俨等逆之。会日暮,行俨、孙长乐、程咬金等骁将十数人皆重创,密甚恶之。世充夜潜,诘朝而阵,密方觉之。狼狈出战,败绩,驰向洛口。世充夜围偃师,守将郑颋为其部下,翻城而降世充。密将入洛口仓城,元真已遣人引世充。密阴知之,不发其事,欲待世充兵半度洛水,然后击之。密候骑不时觉,比将出战,世充军悉已济。密引骑而遁,元真以城降世充。


密众渐离,将如黎阳。人或曰:“杀翟让之际,徐世勋几死,其心安可保?”密乃止。时王伯当弃金墉城,保河阳,密自武牢济,归之。谓曰:“久苦诸君,我今日自刎以谢众。”众皆泣,莫能仰视。密复曰:“诸君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身虽愧无功,诸君必保富贵。”其府掾柳燮曰:“明公与长安宗族,有畴昔之遇,虽不陪起义,然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国不战而得京师,此公之功也。”众咸曰:“然。”密遂归朝,封邢国公,拜光禄卿。寻奉使出关安抚,至熊州而逃叛,见杀。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徙居夏州。父莫豆干,保定中,以贵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贵母初孕贵,梦老人抱一子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兒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为博士也!”魏正光末,破六韩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邕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后从尔硃荣禽葛荣于滏口,加别将。又从元天穆平邢杲,转都督。元颢入洛,贵率乡兵从尔硃荣有功,封革融县侯。除郢州刺史,入为武卫将军、关内大都督。从魏孝武西迁,进爵化政郡公。贵善骑射,有将帅才。周文帝又以宗室,甚亲委之。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长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将尧雄、赵育、是云宝率众二万攻颍川。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雄等去颍川四十里,东魏行台任祥又率众四万,将与雄合。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若贺若一陷,吾辈坐此何为?”遂入颍川。雄等稍进,贵率千人背城为阵,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任祥闻雄败,遂不敢进。贵乘胜逼祥,败之。是云宝亦降。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令公卿射中者即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


宕昌王梁弥定为宗人獠甘所逐,来奔。又有羌酋傍乞铁忽,因梁gc定反后,据有渠株川,拥隶数千家,与渭州人郑五丑同反。周文令贵与豆卢宁、史宁讨之,贵等禽斩铁忽及五丑,史宁又别击獠甘破之。乃纳弥定,并于渠株川置岷州。朝廷重功,遂于粟坂立碑,以纪其绩。


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易反于盐亭,攻围隆州;而隆州人李拓亦聚众反,开府张道应之。贵乃命开府叱奴与牧隆州,又令开府成亚击拓及道降之,并送京师。除益州刺史,未就拜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周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旧爵回封一子。迁大司空,行小冢宰,历大司徒,迁太保。


贵好音乐,耽奕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薨。赠太傅,谥曰穆。


子善嗣。善纮厚有武艺。大象末位上柱国,封许国公。隋文帝受禅,遇之甚厚,拜其子颖上仪同。及善弟忻诛,并废于家。善未几卒。


颖,大业中,位司农少卿,后没李密。善弟忻。


忻字仲乐,幼而敏慧,为童兒时,与群辈戏,辄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者。年十二,能左右驰射,骁捷若飞。恆谓所亲曰:“自古名将,唯以韩、白、卫、霍为美谈,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使与仆并时,不令竖子独擅高名。”年十八,从周齐王宪讨突厥,以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韦孝宽以忻骁勇,请与镇玉壁,以战功加开府,进爵化政郡公。从武帝攻拔晋州。齐后主亲总兵,六军惮之,欲旋。忻谏曰:“以陛下之圣武,乘敌人之荒纵,何往而不克?若齐人更得令主,君臣协力,未易平也。”帝从之,乃战,遂大克。及帝攻陷并州,先胜后败。帝为贼所窘,挺身而遁。诸将多劝帝还,忻勃然曰:“破城士卒轻敌,微有不利,何足为怀?今破竹形已成,奈何弃之而去!”帝纳其言,明日复战,拔晋阳。齐平,进位大将军。寻与乌丸轨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进位柱国,除豫州总管。


隋文帝龙潜时,与忻情好甚协,及为丞相,恩顾弥隆。尉迟迥作乱,以忻为行军总管,隋韦孝宽击之。时兵顿河阳,帝令高颎驰驿监军,与颖密谋进取者,唯忻而已。迥遣子惇盛兵武陟,忻击走之。进临相州,迥遣精甲三千伏野马冈,忻以五百骑袭之,斩获略尽。进至草桥,迥又拒守,忻以奇兵破之,直趋鄴下。迥背城结阵,大战,官军不利。时鄴城士庶观战者数万人,忻谓左右曰:“事急矣,吾当以权道破之。”于是时观者走之,转相腾籍,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复振,齐力急击之,迥军大败。及平鄴,以功迁上柱国。文帝谓“尉迟迥倾山东之众,连百万之师,公举无遗算,策无全阵,诚天下英杰也。”进封英国公。


自是每参帷幄,出入卧内,禅代之际,忻有力焉。后拜右领军大将军,宠顾弥重。忻解兵法,驭戎齐整,当时六军有一善事,虽非忻建,在下辄相谓曰:“此必英公法也。”其见推服如此。后改封祀国公。上尝欲令忻击突厥,高颍曰:“忻有异志,不可委以大兵。”乃止。忻既佐命功臣,频经将领,甚有威名,上由是微忌之,以谴去官。与梁士彦昵狎,数相往来。士彦时亦怨望,阴图不轨。忻谓士彦曰:“帝王岂有常乎?相扶即是。公于蒲州起事,我必从征,两阵相当,然后中连结,天下可图也。”谋泄伏诛,家口籍没。忻弟恺。


恺字安乐,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公。恺少有器局,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文,多伎艺,为名公子。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隋文帝为丞相,加上开府,近师中大夫。及践阼,诛宇文氏,恺亦将见杀,以与周本别,又兄忻有功,故见赦。后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庙成,别封甑山县公。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及决渭水达河以通运漕,诏恺总督其事。后拜莱州刺史,甚有能名。坐兄忻诛,除名于家,久不得调。


会朝廷以鲁班故道,久绝不行,令恺修之。既而上建仁寿宫,右仆射杨素言恺有巧思,于是检校将作大匠。岁余,拜仁寿宫监,授仪同三司,寻为将作少监。文献皇后崩,恺与杨素营山陵。上善之,复爵安平郡公。炀帝即位,迁都洛阳,以恺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都制度,穷极壮丽。帝大悦,进位开府,拜工部尚书。及长城之役,诏恺规度之。时帝北巡,欲夸戎狄,令恺为大帐,其下坐数千人。帝大悦,赐物千段。又造观风行殿,上容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帝弥悦,前后赏赐不可胜纪。


是时将复古制明堂,议者皆不能决。恺博考群籍,为明堂图样奏之。又以“张衡浑象用三分为一度,裴秀舆地以一寸为千里,臣之此图以一分为一尺,推而演之”。又引于时议者,或以绮井为重屋,或以圆楣为隆栋,将为臆说,事不经见。今录其疑难,为之通释,皆出证据,以相发明。为议曰:


臣恺谨按《淮南子》曰:“昔者神农之御天下也,甘雨以时,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燥湿不能伤,迁延而入之。”臣恺以为上古朴略,创立典刑。《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注云:“唐虞之天府,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之明堂,皆同矣。”《尸子》曰:“有虞氏曰总章。”《周官考工记》曰:“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博四修一。”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合堂修十四步,其博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博十七步半也。”臣恺案:三王之世,夏最为古,从质尚文,理应渐就宽大,何因夏室乃大殷堂?相形为论,理恐不尔。《记》云:“堂修二七,博四修一。”若夏度以步,则应修七步。注云:“今堂修十四步。”乃是增益《记》文。殷、周二堂,独无加字,便是义类例不同。山东《礼》本辄加二七之字,何得殷无加寻之文,周阙增筵之义?研穷其趣,或是不然。雠校古书,并无“二”字。此乃桑间俗儒,信情加减。《黄图》议云:“夏后氏益其堂之大百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杼间。”马宫之言,止论堂之一面。据此为准,则三代堂基并方,得为上图之制。诸书所说,并为下方,郑注《周官》,独为此义,非直与古违异,亦乃乖背《礼》文。寻文求理,深恐未惬。


《尸子》曰:“殷人阳馆。”《考工记》曰:“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注云:“其修七寻,五丈六尺。放夏周,则其博九寻,七丈二尺。”又曰:“周人明堂,度和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之庙,复庙重檐。”郑注云:“复庙,重屋也。”注《玉藻》云:“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礼图》云:“于内室之上,起通天之观,观八十一尺,得宫之数,其声浊,君之象也。”《大戴礼》曰:“明堂者,古有之。凡九室,室有四户八牖,以茅盖,上圆下方。外水曰璧雍。赤缀户,白缀牖。堂高三尺,东西九仞,南北七筵。其宫方三百步。”“凡人疾、六畜疫、五谷灾。生于天道不顺。天道不顺,生于明堂不饰。故有天灾则饰明堂。”《周书》曰:“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博六尺三寸,室居内,方百尺,室内方六十尺,高八尺,博四尺。”《作洛》曰:“明堂、太庙、路寝咸有四阿,重亢重廊。”孔氏注云:“重亢累栋,重廓累屋。”


《礼图》曰:“秦明堂,九室十二阶,各有所居。”《吕氏春秋》“有十二堂。”与《月令》同。并不论尺丈。臣恺案:十二阶虽不与《礼》合,一月一阶,非无理思。


《黄图》曰:“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方象地;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也,圆象天。室九宫,法九州;太室方六丈,法阴之变数;十二堂,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极阴之变数;七十二牖,法五行所得日数;八达象八风,法八卦;通天台径九尺,法乾以九覆六;高八十一尺,法黄锺九九之数;二十八柱,象二十八宿;堂高三尺,土阶三等,法三统;堂四向五色,法四时五行;殿门去殿七十二步,法五行所行。门堂长四丈,取太室三之二。垣高无蔽目之照,牖六尺,其外之。殿垣方,在水内,法地阴也;水四周于外,象四海,圆法阳也;水阔二十四丈,应二十四气;水内径三丈,应《觐礼经》。武帝元封二年,立明堂汶上,无室,其外略依此制。《泰山通义》今亡,不可得而辨也。


元始四年八月,起明堂、璧雍长安城南门,制度如仪。一殿,垣四面,门八观,水外周堤,壤高。四方和会,筑作三旬。五年正月六日辛未,始郊太祖高皇帝以配天。二十二日丁亥,宗祀孝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及先贤百辟卿士有益者,于是秩而祭之。亲扶三老五更,袒而割牲,跪而进之。因班时令,宣恩泽。诸侯宗室、四夷君长、匈奴西国侍子,悉奉贡助祭。


《礼图》曰:“建武三十年作有堂,堂上圆下方。圆法天,方法地。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八窗象八风,八九七十二,法一时之王。室有二户,二九十八户,法土王十八日。内堂正坛高三尺,土阶三等。”胡伯始注《汉官》云:“古清庙盖以茅,今盖以瓦,瓦下藉茅,以荐古制。”《东京赋》曰:“乃营三宫,布政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造舟清池,惟水泱泱。”《薛综》注云:“复重庙覆,谓屋平覆重栋也。”《续汉书祭祀志》曰:“明帝永平二年,祀五帝于明堂。五帝坐各处其方,黄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面,各一犊,奏乐如南郊。”臣恺案《诗》云:“《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我将我享,维羊维牛。”据此,则备大牢之祭。今云一犊,恐与古殊。自晋以前,未有鸱尾,其门墙璧水,一依本图。


晋《起居注》裴頠议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庙宇之制,理据未分。直可为一殿以崇严祀,其余杂碎,一皆除之。”臣恺案:“天垂象,圣人则之。”辟雍之星,既有图状,晋室方构,不合天文。既阙重楼,又无璧水,空堂乖五室之义,直殿违九阶之文。非古欺天,一何过甚!


后魏于北台城南,造圆墙,在璧水外,门在水内迥立,不与墙相连。其堂上九室,三三相重,不依古制。室间通巷,违舛处多。其室皆用凿累,极成褊陋。《后魏乐志》曰:“孝昌二年立明堂,议者或言九室,或言五室,诏断从五室。后元叉执政,复改为九室。遭乱不成。”


宋《起居注》曰:“孝武大明五年立明堂,其墙宇规范,拟同太庙,唯十二间,以应期数。依汉《汶上图仪》,设五帝位,太祖文皇帝对飨。鼎俎簠簋,一依庙礼。”


梁武即位之后,移宋时太极殿以为明堂,无室,十二间。《礼疑议》云:“祭用纯,漆俎瓦樽,文于郊,质于庙,止一献,用清酒。”平陈之后,臣得目观,遂量步数,记其尺丈。犹见焚烧残柱,毁破之余,入地一丈,俨然如旧。柱下以樟木为跗,长丈余,阔四尺许,两两相并,凡安数重。宫城处所,乃在郭内。虽湫隘卑陋,未合规摹,但祖宗之灵,得崇严祀。


周齐二代,阙而不修,大飨之典,于焉靡托。


自古《明堂图》唯有二本。一是宗周,刘熙、阮谌、刘昌宗等作,三图略同。一是后汉建武三十年作,《礼图》有本,不详撰人。臣远寻《经传》,傍求子史,研究众说,总撰今图。其样以木为之,下为方堂,堂有五室,上为圆观,观有四门。


帝可其奏。会辽东之役,事不果行。


以度辽之功,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其年卒官,帝甚惜之,谥曰康。撰《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见行于世。


长子儒童,游骑尉。少子温,起部承务郎。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武川人也。其先魏之别部,居库斛真水。祖元,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父兴,殿中将军、羽林监,后以崇著勋,追赠柱国、太保、清河郡公。


崇少骁勇,善驰射,谨悫少言。年十五,随贺拔岳与尔硃荣征葛荣。后从岳入关,破赤水蜀。又从岳力战,破万俟丑奴。崇与轻骑逐北,至泾州长坑及之。贼未成列,崇单骑入贼中,于马上生禽丑奴,遂大破之。封临泾县侯。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崇与诸将同谋迎周文帝。文帝至军,原州刺史史归犹为悦守。周文遣崇袭归,直到城下,即据城门。时李远兄弟在城内,先知崇来,中外鼓澡,伏兵悉起,遂禽归斩之。以崇行原州事,仍从平悦,别封广武县伯。累迁仪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又另讨平稽胡,累战皆有功,进位柱国大将军。六官建,拜大司空。周孝闵践阼,进封梁国公,加太保。历大宗伯、大司徒。


保定三年,从武帝幸原州。时帝夜还京师,窃怪其故。崇谓所亲人常升曰:“吾比日闻卜筮者言,晋公今年不利,车驾今忽夜还,不过是晋公死耳。”于是皆传之。或有发其事者,帝集诸公卿于大德殿责崇,崇惶惧谢罪。其夜,护遣使将兵就崇宅,逼令自杀。葬礼如常仪,谥曰躁。护诛,改谥曰庄闵。


子芮嗣,位柱国。从武帝东伐,率众守太行道。并州平,授上柱国。仍从平鄴,拜大司马。隋大业初,以谴,诏流配岭南。芮弟颖。


颖字遵道,少有器量,风神警发,为时辈所推。魏大统末,以父军功,赐爵广平侯,累迁开府仪同三司。周武帝时,从滕王逌击龙泉、文城叛胡。颖与柱国豆卢勣分路而进,颖悬军五百余里,破其三栅。先是稽胡叛乱,辄略边人为奴婢。至是,诏胡有厌匿良人者诛,籍没其妻子。有人言为胡村所隐匿者,勋将诛之。颖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行。诸胡固非悉反,但相迫胁为乱。今慰抚,自可不战而定;如即诛之,转相惊恐,为难不细。未若召其渠帅,以隐匿才付之,令自归首,则群胡可安。”勣从之,诸胡争降附,北土以安。迁司武,加振威中大夫。


隋文帝受禅,加上开府,进爵升平郡公。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从秦王俊出鲁山道,与行军总管段文振度江,安集归附。再迁瀛州刺史,甚有惠政。后坐与秦王俊交通,免官。百姓送者莫不流涕,因相与立碑,颂颖清德。后拜邢州刺史。仁寿中,吏部尚书牛弘持节巡抚山东,以颖为第一,上优诏褒扬。时朝廷以岭南刺史县令多贪鄙,蛮夷怨叛,妙简清吏。于是征颖入朝。上与言及平生,以为欢笑,即日进位大将军,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及至官,大崇恩信,人夷悦服。


炀帝即位,颖兄梁国公芮坐事徙边,圾廷恐颖不自安,征还京师。后拜恆山太。其年,岭南、闽越多不附,帝以颖前在桂州有惠政,为南方所信伏,拜南海太守。卒官,谥曰定。子虔会最知名。


崇兄顺,少豪侠有志度。初事尔硃荣为统军。普泰元年,封木县子。后从魏孝武入关。顺与周文帝同里干,素相友善,且崇先在关中,周文见之甚欢,进爵彭城郡公。及梁gc定围逼河州,以顺为大都督,与赵贵讨破之,即行河州事。


大统四年,魏文帝东讨,顺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留镇长安。时赵青雀反,盟及惠达奉魏太子出次渭北。顺于渭桥与贼战,频破之。魏文帝还,执顺手曰:“渭桥之战,卿有殊力。”便解所服金镂玉梁带赐之。南岐州氐苻安寿。遂率部落一千家款附。时顺弟崇又封彭城郡公,遂改封顺河间郡公。六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行西夏州事,改封平原郡公。周孝闵帝践阼,拜少师,进位柱国。其年薨。


崇弟琼,历位荆州总管、上柱国,封修武郡公。


琼弟凯,以军功赐爵下蔡县男。崇以平原州功,赐爵灵武县侯,诏听转授凯。孝闵践阼,进位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天和中,为司会中大夫。建德二年,为聘齐使主。


王雄,字胡布头,太原人也。父崘,以雄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傅、安康郡公。雄仪貌魁梧,少有谋略。魏末,从贺拔岳入关,除金紫光禄大夫。孝武西迁,封临贞县伯。大统中,进爵武威郡公,累迁大将军,行同州事。恭帝元年,赐姓可频氏。周孝闵帝践阼,授少傅,进位柱国大将军。武成初,进封庸国公,邑万户。出为泾州总管。


保定四年,从晋公护东征,至芒山,与齐将斛律明月战。退走,左右皆散,矢又尽,唯余一奴一矢在焉。雄案稍不及明月者丈余,曰:“惜尔,不得杀,但生将尔见天子。”明月反射雄中额,抱马走至营,薨。赠使持节、太保、同华等二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忠。子谦。


谦字敕万,性恭谨,无他才能,以父功封安乐县伯。保定二年,父雄封庸国公,以武威郡公回封谦,安乐伯回封第三弟震。雄死,朝议以谦父殒行阵,特加殊宠,授柱国大将军,袭爵庸国公。建德五年,武帝东征,谦力战,进位上柱国。


六年,授益州总管十八州诸军事。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以梁睿为益州总管。时谦使司录贺若昂奉表诣阙。昂还,具陈京师事。谦以父子受国恩,将图匡复,遂举兵,署置官司。总管长史乙弗虔、益州刺史达奚惎劝谦凭险观变。隆州刺史高阿那肱为谦画三策曰:“公亲率精锐,直指散关,蜀人知公有勤王之节,必当各思效命,此上策也;出兵梁、汉,以顾望天下,此中策也;坐守剑南,发兵自卫,此下策也。”谦参用其中下之策。


梁睿未至大剑,谦先遣兵镇始州。隋文帝即以睿为行军元帅,便发利、凤、文、秦、成诸州兵讨之。谦所署柱国达奚惎、高阿那肱、大将军乙弗虔、杨安、任峻、侯翕、景孱等众号十万,尽锐攻利州,总管、楚国公豆卢勣拒战将四旬。惎等诸军闻睿将至,众遂溃。谦所署大将军苻子英攻巴州,又为刺史吕珍所破。睿乘其弊,纵兵深入。棋、虔密遣使诣睿,请为内应以赎罪。谦不知惎、虔之反己也,并令守成都。谦先无筹略,且所任用多非其才,及闻睿兵奄至,惶惧计无所出,乃自率众逆战,又以惎、虔之子为左右军。行数十里,左右军皆叛,谦奔新都,县令王宝执而斩之,傅首京师。惎、虔以成都降。隋文帝以惎、虔首谋,令杀之于蜀市。余众并散。阿那肱寻亦被诛。


论曰:李弼怀佐时之略,逢兴运之期,缔构艰难,绸缪顾遇,方面宣其庸绩,帷幄尽其谋猷,非唯攀附成名,抑亦材谋自取。密遭风云之会,奋其鳞翼,思封函谷,将割鸿沟,期月之间,众数十万。威行万里,声动四方。虽事屈兴王,运乖天眷,而雄名克振,何其壮欤!然志性轻狡,终致颠覆,固其宜也。宇文贵负将帅之材,蕴刚锐之气,遭逢丧乱,险阻备尝,自致高位,亦云美矣。忻武艺之风,名高一代。及晚节遇祸,虽鸟尽弓藏,然亦器盈斯概,夷戮非为不幸。恺学艺兼该,思理通赡,规矩之妙,参从班、尔,当时缺席,咸取则焉。其起仁寿宫,营建洛邑,要求时幸,穷侈极丽,使文皇失德,炀帝亡身,危乱之原,抑亦由此。至于考览书传,定《明堂图》,虽意过其通,有足观者。侯莫陈崇以勇悍之气,逢战争之秋,轻骑启高平之扉,疋马和长坑之俊。以宏材远略,附凤攀龙,茂绩元勋,位居上衮,而识惭明哲,遂以凶终,惜哉!王雄身参佐命,谦宠列山河,及投袂勤王,志匡社稷,虽忠君之效未宣,与夫怀禄图存者异也。


初,魏孝庄帝以尔硃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周文帝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已前,任者凡有八人。周文帝位总百揆,都督中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今并十二大将军录之于左: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虎。


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李弼。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赵贵。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


与周文帝为八柱国。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淮安王元育。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齐王元廓。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平原郡开国公侯莫陈顺。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雍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高阳郡开国公达奚武。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阳平郡开国公李远。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范阳郡开国公豆卢宁。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化政郡开国公宇文贵。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博陵郡开国公贺兰祥。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陈留君开国公杨忠。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武威群开国公王雄。


是为十二大将军。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自相督率,不编户贯。都十二大将军。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每兵唯办弓刀一具,月简阅之。甲槊戈弩,并资官给。


自大统十六年以前,十二大将军外,念贤及王思政亦拜大将军。然贤作牧陇右,思政出镇河南,并不在领兵之限。此后功臣位至柱国及大将军者众矣,不限此秩,无所统御。六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有以位次嗣掌其事者,而德望素在诸公之下,并不得预于此例。


译文:


李弼字景和,陇西成纪人。六世祖李振,慕容垂的黄门郎。父亲李永,北魏太中大夫,追慕容垂的黄门郎。父亲李永,北魏太中大夫,追李弼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膂力过人。适逢魏末战乱,就对他的亲属说:“大丈夫生在世上,魏末战乱,就对他的亲属说:“大丈夫生在世上,无为而依常规来升官阶。”开始时任别将,随从余朱天光西征,打败赤水蜀,因功封石门县伯。又和贺拔岳一起征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都打败了他们。贼人都害怕地说:“不要阻拦在李将军前面啊。”


当天光被征回洛阳后,李塑隶属于侯莫陈悦,出兵征讨多次取得胜利。当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周文帝从乎凉来讨伐侯莫陈悦。李弼劝谏侯莫陈悦,让他解散军队认错道歉。侯奠陈悦举棋不定,拿不出主意来。李弼知道侯莫陈悦必定失败。周文帝到达,侯莫陈悦放弃秦州向南出走,占据险要地势以图固守。这天,李弼私下和周文帝通信联系,答应背叛侯莫陈悦。到晚上,李弼就集合自己的部下,说侯莫陈悦要向秦州进军,命令大家都整理好行装。李弼的妻子和侯莫陈悦的妻子是姐妹,当时李弼很受侯奠陈悦宠爱信任,大家都相信了他的话,人们分散逃走,李弼安慰招集他们,然后就带着他们归顺周文帝。侯莫陈悦由此而失败。周文帝对他说:“你和我同心,天下能统一了。”


西魏大统初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从平定窦泰,斩杀俘获最多。周文帝将自己所骑的黑白相间的马,以及窦泰所穿戴的头盔衣甲,赏赐给李弼。又随从平定弘农。和齐神武战于沙苑,李弼率领一部分军队在右边,而左边的军队被敌军打败。李弼带领他的部下九十名骑兵将敌人拦腰截断,敌兵分为两部,因此把他们打得大败。因功劳进爵位为趟郡公。大统四年,随从周文帝东讨洛阳,李弼为先锋。东魏将领莫多娄贷文率军至谷城,李弼一日行两日路程迎上前去,叫军士击鼓呼喊,用树枝拖在地上奔跑扬起尘土。贷文以为大军到了,便退走。李弼率军追击并斩杀贷文,将贷文首级在大军中示众。第二天,又随从周文帝和齐神武战于河桥,身受七处创伤,于是被俘获,他佯装坠地死去,斜视身旁有一匹马,跃上马背逃走得免于难。历官司空、太保、柱国大将军。废帝元年,赐姓徒何氏。六官设置时,授太傅、大司徒。晋公宇文护执政时,朝廷的大事,都和于谨以及李弼等人计议。周孝闵帝即帝位,任命为太师,进封趟国公,食邑万户,前后赏赐很多。


李弼每次出兵征讨,早上接受命令,晚上就出发,从不顾私事,也未曾住在家中。加之生性沉稳正直,有深谋,所以能以功名终其一生。死于任上,周明帝当天举哀。等到下葬时,明帝又三临其丧。调发士卒挖墓穴,给大辖车、龙旗,道旁陈列军士一直到墓地。谥号武。不久追封为魏国公,配享周文帝庙庭。


长子李曜,因为次子李晖娶周文帝女儿义安长公主,所以就用李晖作嗣子。


李晖起初赐爵位为义城郡公,曾经卧病在床一年,周文帝担忧他的病情,赏钱一千万,供他作药物的费用。西魏恭帝二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外任岐州刺史。随从文帝到西部巡视,率领公卿子弟另外组成一军。后来承袭赵国公封爵,又改为承袭魏国公封爵。周武帝天和六年,进位柱国。建德元年,外任梁州总管。当时渠州、蓬州生僚长年侵犯暴虐,李晖到州境进行安捻,生僚一齐前来归附。武帝下达加盖皇帝印章的诏书慰劳他。


李晖的弟弟李衍,字拔豆,年轻时专习武艺,慷慨而有志向才略。入仕北周,任义州刺史,封为真乡公。王谦叛乱时,以行军总管身份随从梁睿攻打平定了他,进位上大将军。隋朝开皇元年,以行军总管身份讨伐平定了叛乱的蛮族,进位柱国。后来授安州总管,因病回到京城,去世。儿子仲威继承爵位。


李衍的弟弟李纶,最为知名,有文武才能。因为是功臣之子年轻时就身居显要职位,位至司会中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为河阳郡公。任出使北齐的正使,逝世。


儿子长雅继承爵位,娶隋文帝女儿襄国公主,位至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


李纶的弟弟李晏,位至开府仪同三司、趟郡公,随从平定北齐,死于并州。儿子李憬,因为李晏为国事而死,就承袭他的官爵。


李曜没有继承父亲爵位,朝廷因为李弼功劳重大,封李曜为邢国公,位至开府。


儿子李宽,才干谋略超过常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帅,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弼的弟弟李挂,字云杰,身高不满五尺,性格果断,有胆量气魄。北魏永安元年,以兼别将身份随从余朱荣打败元颢。余朱荣被诛杀后,随余朱兆入洛阳。当魏孝武帝西迁时,李摊随从都督元斌之和齐神武作战,失败后,就和斌之逃奔到梁。后来得以逃归,进封为晋阳县子。不久任周文帝帐内都督,随从收复弘农,攻占沙苑。


李尉当时跨战马舞长矛,冲锋陷阵,藏身于马鞍和镗甲之中。敌人见到他,都说“避开这小孩”。他们不知道李搦的身形相貌,就是这样。周文帝原先也听说李摊骁勇凶悍,但未曾见遇他的武艺,到这时才对他赞叹不已。对他说:“但求勇敢果断如何,何必需要八尺大汉啊。”因功进爵位为公。周明帝武成初年,随从豆卢宁征讨稽胡,进爵位为汝南郡公。外任总管延州、绥州、丹州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死于任所。


没有儿子,以李弼的儿子李椿作嗣子继承爵位,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右官伯,改封为河东郡公。


李密字法主,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他文武兼备,志向高速,他青年时就承袭了蒲山公的封爵。李密收养宾客,礼敬贤士,毫不吝惜钱财。和杨玄感结成生死之交。后来又改变志向,专心读书,尤其爱读兵书,随时诵读。拜国子助教包恺做老师,学习《史记》、《漠书》。包恺的学生们都不如他。隋炀帝大业初年,授亲卫大都督,因病回家休养。


当杨玄感有反叛图谋时,召请李密,让他和自己的弟弟玄挺到黎阳,将他作为谋主共同计议。李密进献三条计策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你带领军队直入蓟州,扼隋军咽喉,前面有高丽军队,后面的退路被切断,可以不须作战就把炀帝擒获,这是上策。其次关中四面高山阻隔,留驻关中的卫文升不值得放在心上,现在率领军队务必早日西进,可保万无一失,这是中策。如果就近先攻打东都洛阳,因而拖延了时间,这是下策。”玄感说:“你的下策实际上就是上策。现在满朝官员的家属都在东都,如果不攻取它,怎么能动摇他们的人心呢?况且经过城池而不攻占,又怎么能显示我们的威力?”李密的计谋没有被采纳。玄感率军到东都后,自认为很快就可以成功。俘获韦福嗣后,任他作心腹,但福嗣并不同心同德,所出的主意往往首鼠两端。玄感后来让他写声讨隋炀帝罪状的檄文,他坚决推辞不肯动笔。李密揣度到他的心思,请求将他斩首,玄感不答应。李密回去后对他所亲近的人说:“楚公喜欢造反而又不想获得胜利,我们将要成为俘虏了。”后来玄感准备西入关中,福嗣终于逃归东都。当时李雄劝玄感赶快建号称帝,玄感以此询问李密,李密认为不能。玄感笑了笑而作罢。当宇文述、来护等率领的隋军将要赶到时,玄感问李密怎么办。李密说:“元弘嗣统领强大的军队驻扎在陇右,现在可以故意宣扬他要谋反,派使者来迎接你,藉此进军入关,可以蒙骗将士。”玄感就根据李密的计谋指挥全军。西进至陕县,围攻弘农没有攻下,又西进至阕乡,隋军追到,玄感失败。李密偷偷入关,和玄感的堂叔杨询一道,躲藏在冯翊杨询妻子的娘家。不久被邻居告发,被捕获,和他的同党一起被押送到炀帝那里去。在押送途中,李密和其它人一起密谋逃跑。这些人身上带着许多金钱,李密让他们拿出来给押送的人看,并说:“我们这些人死的那天,这些金钱就留给你们,希望用来埋葬我们,剩余的就作为对你们恩德的报答。”押送的人贪图金钱,就答应下来。出关后,李密每夜都设宴饮酒。走到邯郫,晚上住在村庄中,李密等七人都穿墙逃跑了。他和王仲伯逃到平原盗贼首领郝孝德那里,孝德不很欢迎他们。他们受尽饥饿之苦,只好剥树皮充饥。王仲伯潜逃回天水。李密到淮阳,住在乡村中,改变姓名叫刘智远,招收学生讲学。遇了几个月,忧郁不得志,作五言诗,诗写好后,流下热泪。当时有人对他有怀疑,将此事报告太守趟他,太守下令让县里逮捕他。李密逃到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那里。君明的侄子怀义后来又告发了他,孪密逃走,君明却因此获罪被处死。


李密又去投奔东郡首领翟让,通过王伯当用谋略打动翟让。派李密游说众多小股造反军,所到之处都来归降翟让,翟让开始敬重李密,请他和自己一起计议重大事情。李密因为军队众多而缺少粮草,就劝翟让率军直接攻打荣阳,休整军队就地积聚粮草,然后再和隋军争天下。翟让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发兵攻下荣阳。太守郇王杨庆和通守张须陁带兵讨伐翟让。翟让多次被须陁打败,打算逃跑。李密让翟让摆开阵势等待敌兵,自己出奇兵对隋军突然袭击,大败隋军,在阵上斩杀了张须陁。翟让于是让李密自立旗号,另外统率一支部队。李密又劝说翟让扫平隋军夺取天下,要他派兵袭击并占领兴洛仓,发放粮食以救济贫苦百姓。于是他和翟让于隋恭帝义宁元年春从阳城出发,向北越过方山,从罗口袭击兴洛仓,攻占了它,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越王杨侗派武贲郎将刘长恭征讨李密。李密一仗将他打败,长恭侥幸逃脱得免。翟让于是推举李密作首领。李密在洛口建立一座周长四十里的城堡以便驻守。翟让为李密上魏公的称号,建立坛场请他即位,称魏元年。李密任命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授翟让为司徒,封为东郡公。畏白山的孟让攻打东都,焚烧丰都市而归。李密攻下巩县,俘获县长柴孝和,授他作护军。隋朝的武贲郎将裴仁基将虎牢关献出归顺李密,李密于是派仁基和孟让攻破了回洛仓,并占据了它。不久德韬、德方都战死,李密又任命郑颠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


柴孝和劝说李密,让裴仁基守护回洛,翟让据守洛口,李密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西进袭占长安,不然别人会抢在我们前面。李密说:“这实在是上策,但是我的部属都是山东人,他们看见未攻下洛阳,恐怕不肯西进。”孝和请求让他悄悄到西面了解情况,李密于是让他带领几名骑兵到陕县,敌归附他的有一万多人。李密的军队当时气势正盛,经常在东都近郊和官军连续作战。适逢李密被流箭射中,躺在军营中养伤,柬都的官兵出军袭击,李密的部队大败溃散,放弃回洛仓回到洛口。孝和的部队听说李密兵败,多解散而去,孝和带领少数轻装骑兵回归李密。炀帝派王世充率领江淮精锐部队五万人讨伐李密,将李密打败。孝和在洛水淹死,李密十分伤心。


世充安营在洛水西岸,和李密的军队相持一百多天。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首领李文相、洹水首领张升、清河首领趟君德、平原首领郝孝德都来归附李密,共同攻破黎阳仓,并占领了它。隋将周法明将江州、黄州等地献给李密表示归附。齐郡首领徐圆朗、任城豪杰徐师仁、淮阳太守趟他等先后来归附的成千上万。翟让的部将王儒信劝说翟让为太宰,总管所有的事务以夺取李密的权力。翟让的哥哥翟宽也对翟让说:“天子应该自己做,怎么能让给别人?你如果不愿做,我可以做天子。”李密听说后,对他们很憎恨。适逢翟让和世充对阵,军队后退了几百步,李密和单雄信等人率兵增援,世充败退。翟让想乘胜攻破世充大营,适逢天色已晚,李密坚决制止了他。第二天,翟让带领敷百人到李密那里,打算宴饮作乐。他带领的身边亲信都被分散到各处吃饭,所有的营门都设警备,翟让却没有觉察。李密领翟让入座,让翟让射箭,翟让拉满弓正准备发射,李密派勇士蔡建从后面将他斩杀。接着又杀了他哥哥翟宽和儒信等人,随从来的人也有被杀死的。翟让的部将徐世绩被乱兵砍伤,伤势十分严重,由于李密阻止,才免于一死。雄信等人都叩头哀求,李密一并免罪并慰问他们。李密到翟让大营,派王伯当、邴元真、单雄信等人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杀翟让,命令世绩、雄信、伯当等分剔统领翟让的军队。


世充乘夜袭击仓城,李密坚守将他打败,杀了武贲郎将费青奴。世充又在洛水北岸建立营垒,在洛水上架设浮桥,卒领全部人马攻打李密。李密和他对抗,因失利退却。世充因而得以进逼李密营下,李密率军反击,世充军大溃败,争渡浮桥,浮桥塌陷,落水者数万人。武贲郎将杨威、王辨、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人都阵亡。世充仅免于死,不敢回东都,于是逃向河阳。这一夜天降大雪,剩余的士卒差不多死光了。李密于是修整金墉旧城驻守,有军队三十余万,发兵攻打上春门。留守韦津出战,被抓获。部属劝李密当皇帝,李密不同意。当李世民兄弟的军队围攻东都时,李密派军队出去争战,两军刚交战就各自退走。


不久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从江都北进攻打黎阳,李密率军抵御。适逢越王杨侗称帝,派使臣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命令他先平定化及,然后入朝辅佐。化及进军至黎阳,徐世绩守卫仓城未被他攻下。李密和化及隔河对话,李密敷落他说:“你原本是匈奴差役姓破野头而已,父亲和兄弟都受隋朝的恩德,怎么能亲手杀害君王?现在如果早些来归顺,还可以保全你的后代。”化及默然无语,时而低头时而仰首,思忖了很久,才瞪着眼睛大声说:“我和你讨论相互攻战的事情,何必说些书本上文绉绉的话!”李密对随从的人说:“化及如此庸俗懦弱,竟然想谋取帝王宝座,我要折根棍子将他赶跑。”李密知道他的粮食快要吃完,因此假意跟他讲和。化及十分高兴,让他的士兵放量大吃,希望李密能送给他粮食。适逢李密部下有人犯罪,逃亡投奔化及,讲了李密的真实意图。化及大怒,但粮食已经吃完,于是和李密在童山下展开大战。从早上一直打到天黑,李密被流箭射中,驻扎在汲县。化及攻打汲郡,向北直趋魏县,将军用物资留在东郡,派他的刑部尚书王轨守护。王轨献出东郡归降,李密任命王轨为滑州总管。


李密领兵西进,派记室参军李俭到东都朝拜,并拘捕杀死隋炀帝的凶手于弘达献给越王杨侗。杨侗任命李俭为司农少卿,并派他召李密入朝。李密走到温县,听说世充已杀死元文都、卢楚等人,就回到金墉城。世充独揽大权后。重赏将士。当时李密军队缺少衣服,而世充军队缺少粮食,于是请和李密交换。邴元真等人各自贪求私利,极力劝告李密,李密同意了。原先东都绝粮,来向李密投降的每天有几百人,到这时有了粮食吃,投降的人越来越少。李密后悔而停止了交易。李密虽然占据粮仓,却没有贮藏财物的府库,将士多次作战却得不到赏赐,又对新来归附的士兵特别优待,因而大家产生怨忿。当时邴元真把守洛口仓,他生性贪婪。宇文温常对李密说:“不杀掉元真,你的祸难就不会排除。”李密听后并不答话。而元真知道后,却阴谋叛变。杨庆听说后来告诉了李密,李密由此怀疑元真。适逢世充率领全部人马来攻打,李密留下王伯当守护金墉,自己率军抵达偃师,向北凭借芒山结营以等待世充。世充命令数百名骑兵渡过御河,李密派裴行俨等人迎战。天晚,行俨、孙长乐、程骁金等骁勇将领十多人都受重创,李密对此很厌恶。世充乘夜偷渡,到天明已摆好阵势,李密才发觉。他匆忙领兵迎战,被打得大败,逃奔洛口。世充连夜包围偃师,守将郑颈被他部下推翻而献城投降世充。李密将要进入洛口仓城,元真已派人和世充勾结。李密暗中知道这事,故意不揭发此事,想等世充的军队一半渡过洛水,然后乘其立足未稳发起攻击。李密派去侦察的骑兵却没有及时发觉世充军,等到将要出战时,世充的军队已全部渡过洛水。李密骑马逃走,元真献城投降了世充。


李密的军队渐渐离散,准备前往黎阳。有人说:“杀翟让的时候,徐世绩也几乎被杀死,他能保证不反叛吗。”李密才打消了去黎阳的念头。当时王伯当放弃金墉城,退保河阳,李密从虎牢渡过黄河,去投奔他。李密对众人说:“长时间劳苦大家,我今天自杀向诸位谢罪。”大家都俯首哭泣,不能抬头相看。李密又说:“幸得诸君不嫌弃我,我们应当一起归顺关中,我本人虽然惭愧没有建立功勋,但诸君必定能保持富贵。”他的魏公府属员柳燮说:“你和长安的皇室宗族,从前有过交往,虽然没有同他们一道起义,然而阻隔东都使隋军不能西进,又断绝了隋的退路,使唐国不需作战就夺得了京师,这是你的功劳啊。’众人都说:“对。”李密于是就归顺唐,被封为邢国公,授光禄卿。不久奉朝廷使命出关安抚,到熊州后逃跑反叛,被杀害。


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后来迁居夏州。父亲莫豆干,北周保定年间,因为宇文贵的功勋被迫赠为柱国大将军、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宇文贵的母亲刚怀上他时,梦见一位老人抱一男孩交给她说:“赐给你这个儿子,使他长寿而且富贵。”当生下后,形貌类似梦中所见,所以用永贵作他的字。宇文贵自小跟老师读书,曾经丢开课本感叹说:“男子漠应当提剑立战功取功名,怎么能追求博士呢!”北魏正光末年,破六韩拔陵围攻夏州,刺史源子邕沿城固守,任命宇文贵为统军。后来随从余朱荣在滏口擒获葛荣,加别将。又随从元天穆平定邢杲,转都督。元颢进入洛阳,宇文贵率领乡兵随从余朱荣作战有功,被封为革融县侯。任命为郢州刺史,又调入京城任武卫将军、合内大都督。随从魏孝武帝西迁,升爵位为化政郡公。宇文贵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之才。周文帝又因为他是宗室,很宠爱信任他。


西魏大统初年,和独孤信一起入洛阳。东魏颖州长史贺若统占据颖川前来归降,东魏派将领尧雄、赵育、是云宝率领两万兵马攻打颖川。宇文贵从洛阳率领雨千步骑兵救援颖川,军队进至阳翟。尧雄等人离颖川四十里,东魏行台任祥又率军四万,即将和尧雄会合。诸将都认为敌众我寡,不能对抗。宇文贵说:“假如贺若统一旦失陷于敌手,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于是进入颖川。尧雄等人前进,宇文贵率领一千人马背城列阵,和尧雄军队会战。宇文贵的战马被流箭射中倒地,他就持剑步战,尧雄大败逃跑,趟育于是投降。任祥听说尧雄战败,不敢再前进。宇文贵乘胜进逼任祥军,又打败了他。是云宝也投降。军队班师。魏文帝在天游园宴请群臣,将金杯放在箭靶上,命令百官有谁能射中的,就将金杯赏赐给他。宇文贵一箭射中。魏文帝笑着说:“养由基的精妙箭法,正和你相当啊。”进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统十六年,升任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


宣星王梁弥定被同族人獠甘所追逐,前来投奔。又有羌人酋长傍乞铁忽,乘梁企定反叛后,据有渠株川,拥有奴隶敷千家,和渭州人郑五丑同时反叛。周文帝命令宇文贵和豆卢宁、史宁讨伐他们,宇文贵等人擒获斩杀了铁忽和五丑,史宁又另外率军打败了獠甘。于是护送弥定回去,并且在渠株川设置岷州。朝廷为表彰其功,在粟扳立碑,记载他们的功绩。


西魏废帝三年,下诏让宇文贵代替尉迟迥镇守蜀地。当时隆州人开府李光易在盐亭起兵反叛,攻打包围隆州;而隆州人李拓也聚众反叛,开府张道响应他。宇文贵命令开府叱奴兴救援隆州,又命令开府成亚进击李拓和张道,李拓和张道投降,将他们一并押送京师。任命为益州刺吏,就地授为小司徒。先前蜀人多强盗,宇文贵招募仗义勇健的人组建成二十四部游军,让他们去追捕,由此强盗多被捕或隐藏。


周孝闵帝即帝位,进位柱国,授御正中大夫。周明帝武成初年,和贺兰祥一起征讨吐谷浑。军队班师,进封为许国公,封食邑万户,旧爵转封给他的一个儿子。升任大司空,代行小冢宰职务,历位大司徒,升迁太保。


宇文贵喜爱音乐,耽溺下棋,乐此不疲。然而好施舍爱人才,当时人因此很称道他。周武帝保定末年,出使突厥,迎接皇后。周武帝天和二年,回归途中到张掖,去世。赠太傅,谥号穆。


儿子宇文善继承爵位。宇文善性格宽弘稳重而有武艺。周静帝大象末年位至上柱国,封为许国公。隋文帝接受周帝禅让即帝位,对待他很优厚,授他的儿子宇文颖为上仪同。到宇文善弟弟宇文忻被诛杀后,父子二人同被罢官回家闲居。宇文善不久就去世了。


宇文颖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位至司农少卿,后来死于李密之手。宇文善的弟弟是宇文忻。


宇文忻字仲乐,小时候就很敏慧,还是儿童时,同一群同龄小孩游戏,总是排成军队的样子,前进后退行列整齐,没有不听他号令的。十二岁时,就能够乘快马左右开弓放箭,勇捷如飞。他常对亲人说:“自古以来的名将,惟有以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几佃人传为美谈,我考察他们的事迹,不值得如此称赞,假使他们和我同时,我不会让这几个人独占盛名。”十八岁时,随从北周齐王宇文宪征讨突厥,因功授仪同三司,赐爵位为兴固县公。韦孝宽因为宇文忻骁勇果敢,向皇上请求让宇文忻和他一起镇守玉壁,因有战功加开府,进爵位为化政郡公。又随从武帝攻取晋州。齐后主亲自统领大军,六军都很畏惧,打算班师。宇文忻劝谏说:“以陛下的神圣英武,乘敌人的荒淫恣纵,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果齐换上一个贤明的君主,君臣上下协力同心,就不容易平定了。”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就决定交战,于是大胜齐军。当武帝攻占并州后,先胜后败。武帝被敌军所困,挺身逃跑得免。众将劝武帝回军,宇文忻勃然大怒说:“攻占城池的士兵轻敌,稍有失利,不值得挂在心上。现在势如破竹,怎么反而离开这里!”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第二天重新开战,攻占了晋阳。北齐被平定后,进位为大将军。不久又同乌丸轨一起在吕梁打败陈将昊明彻,进位柱国,任命为豫州总管。


隋文帝未即皇帝位时,和宇文忻的感情很融洽,到做丞相时,对宇文忻的恩宠眷顾更加深厚。尉迟迥作乱,任用宇文忻为行军总管,随从韦孝宽攻打他。当时军队驻屯在河阳,隋文帝命令高颖乘驿马快速前去监军,和高颊秘密谋划进军攻取的,惟有宇文忻一人而已。尉迟迥派他儿子尉迟惇以大军陈于武陟,宇文忻进攻并打退了他。进军至相州,尉迟迥派精锐三干人埋伏在野马冈,宇文忻带领五百骑兵袭击,几乎将他们尽数斩杀俘获。又进军至草桥,尉迟迥又率军抵御防守,宇文忻出奇兵打败了他,直抵邺下。尉迟迥背城结成阵势,双方展开大战,官军失利。当时邺城的士人庶民观战的有数万人,宇文忻对左右的人说:“情况危急了,我要用权谋打败他们。”于是发箭射观战的人使他们逃走,逭些人相互奔走践踏,叫喊之声如雷鸣。宇文忻让士兵传呼道:“敌人被打败了!”军势重新振作,齐心合力猛烈攻打,尉迟迥的军队大败。平定邺城后,因功升任上柱国。隋文帝对他说:“尉迟迥全数出动山东的部队,连军百万,你神机妙算,料敌如神,攻无不克,实在是天下豪杰。”进封为英国公。


从此以后,经常参预军政事务,出入于隋文帝卧室内,禅让取代的时候,宇文忻出了力。后来授右领军大将军,对他的宠信眷顾更加深厚。宇文忻熟悉兵法,治军整齐有序,当时六军每有好的措施,虽然不是宇文忻所创建,下面的人总是相互说:“这必定是英公的法式啊。”他就是如此受人推重佩服。后来改封为杞国公。隋文帝曾经想让宇文忻领兵攻打突厥,高颊说:“宇文忻有反叛之心,不可以把大军交给他。”隋文帝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宇文忻既是辅佐建立隋的功臣,又多次历任将帅,很有威名,隋文帝因此逐渐猜忌他,因遭贬谪被免去官职。宇文忻和梁士彦亲近,常常相互往来。士彦当时也心怀怨恨,暗中图谋不轨。宇文忻对士彦说:“帝王难道是命里注定的?不过有人扶持就是了。你在蒲州起兵我必定随从出征,两军对阵时,然后我俩合作,就可以谋取天下了。”密谋泄露后被杀,家属被没收作官奴婢。宇文忻的弟弟是宇文堂。


宇文恺字安乐,在北周以功臣之子的身份,三岁时就赐爵位为双泉伯,七岁时进封为安平公。宇文恺年轻时就有才识器量,各位兄长都靠武功而至显达,惟独宇文恺爱好读书。博览书籍奏记,通晓文字,有才艺,是有名望的公子。多次升迁至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隋文帝为丞相后,升任上开府,匠师中大夫。隋文帝即帝位后,诛杀宇文氏,宇文恺也将要被杀害,因为和北周皇族有别,加之他的哥哥宇文忻有功劳,所以被赦免。后来授营造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宗庙建成,另外加封为甑山县公。到迁都时,隋文帝因为宇文恺有灵活巧妙的构想设计,下韶任他为领营造新都副监。高迹虽然总管大事,伹所有规划,都出于宇文恺。到决渭水以通黄河运输时,诏令宇文恺总管监督其事。后来授莱州刺史,很有能干的名声。后来受他哥哥宇文忻被诛杀一事牵连,除名免官回家闲居,长时不被调用。


适逢隋文帝认为鲁班旧有的建筑艺术,久已断绝不流行,命令宇文恺加以修订。过后隋文帝建仁寿宫,右仆射杨素上言宇文恺有巧妙的构思设计,于是任命他为检校将作大匠。一年多后,授仁寿宫监,授仪同三司,不久任将作少监。文献皇后逝世,宇文恺和杨素营造陵墓。隋文帝很满意,于是恢复他安平郡公的封爵。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任命宇文恺为营建东都副监,不久升迁将作大匠。宇文恺揣测炀帝意在宏伟奢侈,于是东都的营建规模布局,极尽壮丽。炀帝大喜,进位开府,授工部尚书。当修筑长城的工程起动时,炀帝诏令宇文恺负责规划测量。当时炀帝到北部边郡巡视,想在戎狄面前夸耀自己,命令宇文恺造一大帐殿,可以坐几千人。炀帝大喜,赐给他锦帛一千段。又建造一座观风行殿,上面可容纳卫十几百人,组合而成,下面安装轮轴,推动转移十分迅速,有如神功,戎狄见到后,无不感到惊奇诧异。炀帝更加高兴,前后赏赐不计其数。


当时打算恢复古代的明堂制度,讨论的人都不能作出明确说法。宇文恺广泛考察各种典籍,作成明堂图样奏上。又以为“张衡的浑天仪图以三分为一度,裴秀的舆地图以一寸为一千里,臣的这幅明堂图以一分为一尺,推算演绎而成”。又引用常时讨论者的说法,有将饰以花纹图案的覆井形作楼,有将圆木横梁作大梁,凭想象说出,又不常见,,记录其疑难之处,作完整解释,都列出证据,以启发明确。于是作奏议说:


臣宇文恺谨依照《淮南子》说:“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雨水及时降下,五谷繁衍生长,春天出苗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贮藏,按月省视考察,年终供献,按时尝食五谷,在明堂祭祀神灵和祖先。明堂出规制,有顶而无四方墙壁,风雨不能侵袭,干湿不能损伤,然后排队进入。”臣宇文恺认为上古之世质朴简略,创立典范。《尚书帝命验》篇说:“帝王承受天命,建立五帝庙以尊重天象,赤帝庙名文祖,黄帝庙名神斗,白帝庙名颖纪,黑帝庙名玄矩,苍帝庙名灵府。”注释说:“唐尧虞舜时的天府,夏代的世室,殷代的重屋,周代的明堂,都是相同的。”《尸子》记载:“有虞氏时名总章。”《周官,考工记》记载:“夏后氏世室,堂进深长二七,宽度增加进深的四分之一。”注释说:“长,是南北方向的深度。夏代用步度量,折合堂进深长十四步,宽度增加进深的四分之一,则堂的宽度为十七步半。”臣宇文恺考证:三王的时代,夏代最为远古,从质朴走向崇尚文采,理应逐渐趋向宽大,为什么夏的世室还比殷的宽大?两相比较而论,情理恐怕不合。《周官,考工记》说:“堂进深二七,宽增加四分之一。”如果夏代用步来度量,则进深应为七步。注释却说:“堂进深长十四步。”这是增加了《考工记》的文字。殷、周雨代的明堂,独独没有加字,便是按规定分类的体例不同。山东所流行的《礼》总是加二七的字样,怎磨会殷代没有附加长度的文字,周代缺少增加的内容?深入探究其原因,或者不是这样。校对古书,并无“二”字。这不过是乡下浅陋的儒生,任意加减。《黄图》评议说:“夏后氏将其明堂增大到一百四十四尺,周代的明堂以此作两柱问的宽度。”马宫的说法,仅仅谈到明堂的一面。根据这个说法作标准,那么三代的明堂基址都是方形的,而堂顶是圆形的结构。诸种书籍的叙述,都说下面是方形,郑玄注解的《周官》,独自持这种说法,并不是和古制不同,也和《礼》的文字记载相连背。寻找记载探求含义,恐怕很不恰当。


《尸子》说:“殷代的明堂称为阳馆。”《考工记》说:“殷代的重屋,堂长七寻,高三尺,四柱重屋。”注释说:“重屋长七寻,合五丈六尺。仿熙夏周两代规制,它的宽就该是九寻,七丈二尺。”又说:“周代的明堂,以一席九尺见方来计算,东西方向有九席八丈一尺,南北七席六丈三尺。堂高一席合九尺,共有五室,每室边长二席合一丈八尺。”《礼记,明堂位》说:“天子的宗庙,复庙重檐。”郑玄注释说:“复庙就是重屋。”他又在《玉藻》篇注释中说:“天子的宗庙和路寝,都按照明堂的规制。”《礼图》说:“在内室的上方,起造通天楼台作乐室,八十一尺,合宫调数目,声不清,是君主的象征。”《大戴礼》说:“明堂,自古以来就有。共九室,每室有四门八窗,用茅草盖顶,上圆下方。明堂外有半圆形水池叫璧雍。门装饰成赤色,窗装饰成白色。堂的高度是三尺,东西宽九仞合七丈二尺,南北长七席合六丈三尺。宫室边长三百步见方。”“凡是人生病,六畜瘟疫,五谷受灾,都是由于天道不顺。天道不顺,是由于明堂不修饰。所以一有天灾就要修饰明堂。”《周书》说:“明堂边长一百一十二尺见方,高四尺,台阶宽六尺三寸,室在明堂内,边长一百尺见方,室内边长六十尺见方,高八尺,宽四尺。”《作洛》篇说:“明堂、太庙、路寝四面都有尾檐,重亢重廊。”孔安国注释说:“重亢足两根中梁,重廊是两个屋顶。”


《礼图》说:“秦代的明堂,九室十二级,各有所用。”《吕氏春秋》说:“有十二堂。”和《月令》的记载相同。都没有说到尺寸。臣宇文恺认为:十二级虽然和《礼》记载不相符合,但一月一级,也不是没有道理。


《三辅黄图》说:“明堂边长一百四十四尺见方,是地的象数,方形象征大地;屋顶圆形,横梁长二百一十六尺,是天的象数,圆形象征天。宫室九间,取法九州岛;太室边长六丈见方,取法阴的变数;十二堂,取法十二个月;三十六门,取法阴的最高变数;七十二窗,取法玉行所得的天数;八连象征八面来风,取法八卦;通天台直径九尺,取法阳以九覆压阴六;高八十一尺,取法黄钟九九之数;二十八根柱子,象征二十八宿;堂高三尺,土阶三级,取法天地人三统;堂四方五种色彩,取法四时五行;殿门离殿七十二步,取法五行各自所行经的数目。门堂边长四丈见方,取太室边长的三分之二。垣墙高大前面没有遮蔽视线的照壁,窗六尺,外面的加倍。殿墙为正方形,在水池里面,取法地阴之象;水池环绕四周,象征四海,圆取法太阳;水面宽二十四丈,对应二十四个节气;水池内直径三丈,对应《觐礼经》。”汉武帝元封二年,在汶上建明堂,无室,其它大略依照这种规制。《泰山通义》现在已经失传,不可能辨别清楚了。


漠平帝元始四年八月,在长安城南门起造明堂、璧雍,制度依照规定。宫殿一座,垣墙四面,门八道,水池外四周是堤,土筑。四方协同建造,三十天建造完毕。五年正月初六日是辛末日,首次在郊外祭天,以太祖高皇帝配祭。二十二日是丁亥日,在明堂祭祀古帝王,以孝文皇帝配祭。以及古代贤人诸侯百官卿士造福百姓者,按官品祭祀。平帝亲自搀扶有德望的老人,袒露上身切割牲口,跪地进献。接着颁布按季节制定的政令,宣布皇家恩惠德泽。诸侯王室、周边各族蛮夷首领、匈奴及西域各国入侍的王子,都奉献贡品助祭。


《礼图》说:“漠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建明堂,明堂上圆下方。圆形取法天,方形取法地。十二堂取法一天十二时辰,九室取法九州岛,八窗象征八面之风,八九七十二,取法当世的帝王。每室有两门,二九一十八道门,取法土王十八日。内堂正坛高三尺,土台阶三级。”胡广注释《汉官》说:“古代宗庙用茅草盖顶,现在用瓦,瓦下面垫茅草,以保存古代规走。”《东京赋》说:“于是营造三宫,颁布政令常法。迭庙楼屋,有八面窗户九间房。在清澈的池面架设浮桥,水面宽广。”薛综注释说:“复庙,指庙宇重叠。重屋,指两根大梁。”《续漠书·祭祀志》说:“漠明帝永平二年,在明堂祭祀五帝。五帝座位按照他们各自所处方位来安排,黄帝排在最末,都依照南郊祭天的位置排列。漠光武帝位在青帝的南面,稍微退后,西面,各放置一牛犊,奏乐依照南郊祭天仪式。”臣宇文恺考查《诗经》说:“《我将》篇,是在明堂祭祀文王的诗歌。我奉献给上帝的祭品,是牛和羊。“根据这个记载,是用的有牛有羊的太牢祭礼。这里说有一头小牛,恐怕和古礼不合。在晋以前,屋脊上没有装饰物,其余门墙和半圆形水池,一概依照《礼图》。


晋朝《起居注》裴颇注释说:“尊崇祖先配享上天,其意义很显著,庙宇的制度,根据不充分。仅仅只建一殿以尊崇庄严的祭祀,其余繁杂琐碎的设施,一概免除。”臣宇文恺认为:“上天垂示天象,圣人效法。”辟雍的星象,已经有图形的,晋朝所造,不符合天文。既缺少重楼,又没有半圆形水池,空间的殿堂违背五室的本义,直宫殿背离了九级台阶的规定,诋毁古人欺骗上天,是多么错误!


北魏在北台城南,建造明堂的圆墙,围绕在半圆形水池外,明堂大门在水池里面挺立,不和墙相连接。堂上有九室,每三室相重叠,不依照古代的制度。室与室之间相通,违背古制的地方很多。宫室都用砖坯垒成,极为狭窄简陋。《魏书,乐志》说:“孝昌二年建明堂,讨论的人有入主张建九室,有人主张建五室,诏令决定依照五室的建议。后来元叉执掌朝政时,又改为建九室。因遭战乱未能建成。”


南朝刘宋的《起居注》说:“孝武帝大明五年建明堂,其墙屋的标准,都仿照太庙,仅有十二室,以对应一年十二个月。依照汉朝的《汶上图仪》,设立五帝的位次,以太租文皇帝配飨。祭祀时用的鼎、砧板、盛稻粱黍稷的篮簋,一概依照宗庙的礼仪。”


梁武帝即帝位之后,将刘宋的太极殿改作明堂,没有室,有十二间房。《礼疑议》说:“祭祀用精美的祭品,漆砧板瓦樽,郊祀时举行仪式,庙祭时简要质朴,祇进献酒一次,用清酒。”平定陈之后,臣得以亲自观察遣址,于是测量步敷,将其各类尺度记录下来。还能看见焚烧后残留的柱子,毁坏后余留的部分,入地面一丈,宛然和从前一样。桂下用樟木为基座,长一丈多,宽四尺左右,两两相并立,一共安了多层。宫城的位置,在郭城内。虽然低下狭小简陋,不合规模,但能使祖宗的神灵得到隆重的祭祀。


北周北齐两代,缺而不建明堂,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礼,在这两代无所依托。


自古以来的《明堂圆》仅有雨本。一本是西周王都镐京的《明堂图》,由刘熙、阮谌、刘昌宗三人制作,三图大致相同。另外一本是柬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明堂图》,《礼图》上有记载,不知道作图本的人。臣远寻经书以及注疏,外求诸子文集以及史书,综合各家说法,制成现在的《明堂图》。其模型用木料制成,下部是正方形明堂,堂有五间,上部是圆形观,观有四门。


炀帝赞成他的奏议,适逢征伐辽东的战事兴起,建造明堂的事情没有实行。


因为征辽的功劳,进位金紫光禄大夫。逭年死于任上,炀帝很是痛惜,谥号康。撰有《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流行于世。


长子名儒童,为游骑尉。小儿子宇文温,为起部承务郎。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郡武川镇人。他的祖先是北魏皇室的分支,居住在库斛真水。祖父侯莫陈元,以清白人家子弟身份镇守武川,因此就在那里定居安家。父亲侯莫陈兴,任殿中将军、羽林监,后来因为侯莫陈崇建立功勋,追赠码柱国、太保、清河郡公。


侯莫陈崇少年时就很骁勇,擅长驰马射箭,恭谨诚实少言语。十五岁时,睫从贺拔岳和余朱荣征讨葛荣。后来跟随贺拔岳入关,打败赤水蜀部落。又跟随贺拔岳奋力作战,打败万俟丑奴。侯莫陈崇又和轻装骑兵一起追击败兵,到泾州长坑追上了敌军。敌兵还没有排列成阵,侯莫陈崇单骑突入敌兵中,在马上将丑奴活捉,于是大败敌人。被封为临泾县侯。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侯莫陈崇和诸将共同商议迎接周文帝。文帝到军中时,原州刺史史归还在替侯莫陈悦守城。周文帝派候莫陈崇袭击史归,直到城下,实时占据城门。当时李远兄弟在城内,预先知道侯莫陈崇领兵前来,于是城里城外击鼓呼叫,埋伏的军队全都出动,将史归擒住斩杀。任用侯莫陈崇代行原州刺史,随从平定侯莫陈悦,另封广武县伯。多次升迁至仪同三司,改封为彭城郡公。随从擒获窦泰,收复弘农,攻占沙苑,战于河桥,又另外讨伐平定稽胡,累次作战都有功劳,进位为柱国大将军。六官设置后,授大司空。周孝闵帝即位,进封为梁国公,加封太保。历任大宗伯、大司徒。


保定三年,随从周武帝到原州。当时武帝夜间返回京城,众人私下都对这一行动感到奇怪。侯莫陈崇对他所亲近的人常升说:“我前几天听占卜者说,晋公宇文护今年不利,皇上现在突然夜间返回京城,不过是晋公的死期罢了。”于是都在传说这事。有人将这事向武帝告发,武帝在大德殿召集众公卿当众责问侯莫陈祟,侯莫陈崇惶恐请罪。这天晚上,宇文护派人领兵到侯莫陈崇家中,逼使他自杀。葬礼按照礼仪,谥号躁。宇文护被诛杀后,改谥号庄闵。


儿子侯墓瞳茵继承爵位,位至柱国。随从武帝东征,率军守护太行道。并州平定后,授上柱国。随从平定邺都,授大司马。隋朝大业初年,因为犯罪被贬官,诏令流放发配到嵚南。侯莫陈芮的弟弟是侯莫隙颖。


侯莫陈颖字遵道,少年时就有器量,风度机警神采焕发,为当时人所推重。西魏大统末年,因为父亲有军功,被赐爵位为广平侯,多次升迁至开府仪同三司。周武帝时,随从滕王宇文迪攻打龙泉、文城反叛的胡人。侯莫陈颖和柱国豆卢绩分兵而进,侯莫陈颖孤军深入五百余里,攻破叛胡三座营寨。先前稽胡叛乱时,总是劫掠边民作奴婢。到这时,韶令胡人有隐藏良民者杀,并将他们的妻子儿女没籍入官。有人说曾被胡村所隐藏的,豆卢绩打算将那些胡人杀掉。侯莫陈颖说:“将在外面,君命有所不受。众胡本来不是尽敷反叛仅是用武力强迫作乱。现在加以慰问安抚,自然可以不战而胜;如果立即诛杀,使他们转而惊恐,为害不小。不如召集他们的首领,将隐藏的良民交给他们,使胡人自己投案自首,那么那些胡族可得安定。”豆卢绩依从了他,胡人争相前来降附,北部边郡得到安定。升任司武,加授振威中大夫。


隋文帝受禅即帝位,加位上开府,进爵位升平郡公。平定陈之战,以行军总管身份随从秦王杨俊从鲁山道进军,和行军总管段文振渡过长江,安抚聚集归附之人。两次升迁至瀛州刺史,很有政绩。后来因为和秦王杨俊交往勾结获罪,被免除官职。百姓来送他的莫不悲伤流涕,因此共同立碑,来颂扬侯莫陈颖的恩德。后来授邢州刺史。隋文帝仁寿年间,吏部尚书牛弘持节巡视山东,以侯莫陈颖政绩为第一,隋文帝发优奖诏书加以表扬。当时朝廷因为岭南的刺史县令大多贪污,少数民族都怨恨叛乱,就精选清廉官吏。于是征召侯莫陈颖入京。隋文帝和他谈到平生事迹,十分高兴,当天就进位大将军,授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当到任后,大力推崇恩义,老百姓和夷人都心悦诚服。


隋炀帝即位后,侯莫陈颖的哥哥梁国公侯莫陈芮因事获罪被流放边地,朝廷担心侯莫陈颖心怀不安,征召他回到京师。后来授恒山太守。当年,岭南、闽赵等地多不归附,炀帝因为侯莫陈颖从前在桂州很有政绩,被南方人所信服,授他作南海太守。死于任上,谥号定。儿子虔会最为知名。


侯莫陈崇的哥哥侯莫陈顺,少年时就英豪义侠而有志向。起初属余朱荣为统军。北魏普泰元年,封为木县子。后来随从魏孝武帝入关。侯莫陈顺和周文帝是同乡,素来相互友好,况且侯莫陈崇原先就在关中,周文帝见到他很高兴,进爵位为彭城郡公。当梁企定包围进逼河州时,任用侯莫陈顺为大都督,和赵贵一起讨伐打败了他,就地代理河州刺史。


西魏大统四年,魏文帝东征,侯莫陈顺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连等人留镇长安。当时赵青雀反叛,王盟以及惠达将魏太子保护出城驻扎在渭北。侯莫陈顺在渭桥和贼兵交战,多次打败他们。魏文帝回来后,拉着侯莫陈顺的手说:“渭桥之战,你有特殊功劳。”随即解下自己所穿戴的金镂玉梁带赐给他。南岐州氐人苻安寿,率领部落一千家诚心归附。当时侯莫陈顺弟弟侯莫陈崇又被封为彭城郡公,改封侯莫陈顺为河问郡公。大统六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代理西夏州刺史,改封为平原郡公。周孝闵帝即位,授少师,进位柱国。当年去世。


侯莫陈崇的弟弟侯莫陈琼,历任荆州总管、上柱国,被封为修武郡公。


侯莫陈琼的弟弟侯莫陈凯,因军功赐爵位下蔡县男。侯莫陈崇因平定原州的功劳,赐爵位为灵武县侯,诏令听从他转让给侯莫陈凯。周孝闺帝即位,进位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位为公。周武帝天和年间,任司会中大夫。建德二年,任出使北齐的正使。


王雄字雄胡布头,太原人。父亲王蝓,因为王雄建立功勋,被迫赠为柱国大将军、少傅、安康郡公。玉壁身材魁梧,少年时就有谋略北魏末年,随从贺拔岳入关,任金紫光禄大夫。孝武帝西迁,被封为临贞县伯。西魏大统年间,进爵位为武威郡公,多次升迁至大将军,代理同州刺史。魏恭帝元年,赐姓可频氏。周孝闵帝即位,授少傅,进位柱国大将军。周明帝武成初年,进封庸国公,食邑万户。外任泾州总管。


周武帝保定四年,随从晋公宇文护东征,到芒山,和齐大将斛律明月交战。明月退走,左右之人都走散,箭又用完,只剩下一仆一箭。王雄估计长矛距明月身体还差一丈多,于是说:“可惜呀,不能杀死你,但我要活捉你去见天子。”这时明月抽箭反射王雄,正中前额,伏在战马身上跑回营中,死去。赠使持节、太保、同州华州等二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忠。儿子王谦。


王谦字敕万,性情恭谨,役有其它的才能,因为父亲的功勋被封为安乐县伯。周武帝保定二年,父亲王雄被封为庸国公,将武威郡公转封王谦,他的安乐县伯转封给他第三个弟弟王震。王雄死后,朝廷认为王谦的父亲死在战阵上,对他施加特殊的恩宠,授为柱国大将军,袭封庸国公爵位。周武帝建德五年,武帝东征,王谦奋力作战,进位上柱国。


建德六年,任益州总管、十八州诸军事。到周宣帝逝世后,隋文帝辅佐朝政,任用梁睿为益州总管。当时王谦派司录贺若昂到朝廷进奏。贺若昂回来后,向他详细陈述京师情况。王谦认为父子雨代都受国家大恩,将要图谋挽救国家的危亡,于是起兵勤王,任命各种官职。总管府长史乙弗虔、益州刺史达奚惹劝告王谦凭险据守以观时变。隆州刺史高阿那肱为王谦出三条计策说:“你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指散关,蜀人知道你有勤王的气节,必定会人人打算效死仑,这是上策;出兵攻打梁州、漠州,以观望天下形势,这是中策;坐守韧南,发兵自卫,这是下策。”王谦参照用他的中下之策。


梁睿还没有到大剑,王谦就先派兵镇守始州。隋文帝既己任命梁睿为行军元帅,就调发利州、凤州、文州、秦州、成州诸州军队讨伐王谦。王谦所任命的柱国达奚惹、高阿那肱、大将军乙弗虔、杨安、任峻、侯翕、景孱等人的军队号称十万,全部出动精锐部队攻打利州,利州总管、楚国公豆卢绩抵御作战近四十天。达奚惹等诸路军队听说梁睿大军将要到来,军队溃散。王谦所任命的大将军苻子英攻打巴州,又被巴州刺史吕珍所打败。梁睿乘他困乏之时,驱兵深入。达奚悉、乙弗虔暗中派人去见梁睿,请求作内应以赎罪。王谦不知道达奚惹、乙弗虔已经背叛自己,命令他们共同防守成都。王谦原先并没有谋略,并且所任用的人多不合适,听说梁睿军队突然来到,惶恐害怕拿不出计策来,于是亲领大军迎战,又任用达奚惹、乙弗虔的儿子为左右军将领。走了几十里,左右军都叛变了,王谦逃奔新都,被新都县令王宝拘捕斩杀,传送首级到京师。达奚悉、乙弗虔以成都投降。隋文帝因为达奚葱、乙弗虔是起兵的主谋,命令将他们在成都市曹斩杀。其余的人都逃散了。高阿那肱不久也被杀。


论曰:李弼怀有辅佐常世的谋略,遭逢时运兴盛的时期,创业艰难,蒙受主上殷勤看顾礼遇,专任一方时能充分显示功绩,参预军事能尽力发挥自己的计谋,不光是依附君主成名,然而也是靠才能谋略自取。李密遭逢英才会聚的时期,奋发其成龙之志,想象隗嚣、刘邦、项羽那样乘乱世割据一方,自立为王,一年之内,就聚众数十万,威势万里,名动四方。虽然事业被兴盛的帝王所屈服,命运离开了上天的眷顾,然而雄名得以振响,是多么的豪壮啊!然而他志向操守轻佻狡诈,终于导致覆灭,原本也应如此。宇文贵身负将帅之才,蕴含刚强勇锐的气概,遭遇战乱时期,历尽艰难险阻,自己达到高贵地位,也可以说是很好了。宇文忻武功兵法的风范,其名声超过一代人。当晚年遭遇祸害,虽说有飞乌尽良弓藏的因素,然而也是量小气节差所致,他的被杀也不能说是不幸。宇文恺才学兼备,思辩宏富,他的制作之精妙,可以参加到鲁班、王尔的行列中去,尝时的建筑,都取法于他。他起造仁寿宫,营建东都洛阳,在于取得当世君主的宠幸,穷尽奢侈极尽华丽,使得文帝失德,炀帝丧命,危亡的根源,可能由此产生。至于考核鉴别典籍,制定《明堂图》,虽然他的意愿超过了他所通晓的程度,但也有可观的地方。侯莫陈崇以勇猛骠悍的气概,遭逢战争年代,率轻装骑兵攻破高平城门,匹马单活捉长坑的能人。以他的宏才速略,依附权贵,成为丰功伟绩的元老重臣,身居高位,而见识却不能明哲保身,终于遭凶死,可惜呀!王雄亲身参预辅佐王命,王谦受宠信有如高山大河,当挥袖动王,立志拯救国家,虽然忠艇君上的效果未能显现,但和那些留恋禄位只图生存的人比较,还是很不同的啊。起初,魏孝庄帝因为余朱荣有拥戴他即位的功劳,授余朱荣为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余朱荣败亡后,这个官位废除。西魏大统三年,魏文帝又因为周文帝建立了中兴的大业,又重新任命这个职务。以后功劳参预辅佐王命,名望和实际都隆重者也身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以前,任这个职务的一共有八人。周文帝的职位是总管国家政务,都督中外军政事务。西魏的广陵王元欣,是皇族元氏的至亲,仅是在官中悠闲自在而已。除此以外的六人,各自督率两位大将车,分别掌管禁军,身当亲信保卫社稷的重托,他们在当时的尊荣显贵,没有人能比。所以今天所谓的门阀,都推重这八柱国家族。现在连同十二大将军记录在下面。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元欣。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趟郡开国公李弼。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趟贵。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园公于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以上七人和周文帝为八柱国。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淮安王元育。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齐王元廓。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平原郡开国公侯莫陈顺。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雍州诸军事、壅州刺史、高阳郡开国公达奚武。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阳平郡开国公李远。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范阳郡开国公里卢宁。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化政郡开国公宇文贵。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剂州诸军事、型州刺史、博陵郡开国公贺兰祥。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陈留郡开国公杨忠。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武威郡开国公王雄。以上是十二大将军。每位大将军督率二开府,共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共是二十四军。每一团,由仪同二人统领。自相督率,不编户口籍贯。由十二大将军统领。每月十五日以前,兵士在宫门和殿侧值勤守卫,白天警备晚上巡夜;十五日以后,则教练旗号演习作战。没有其它赋税徭役。每个士兵备箭弓刀具一套,每月进行检阅。其余衣甲兵器弓箭,一并依靠官府供给。自大统十六年以前,十二大将军之外,念贤和王思政也曾授大将军。然而念贤在陇右做刺史,思政外出镇守河南,都不统领军队。在这以后功臣位至柱国和大将军的就多了,不限定在这个品级之内,没有兵权。入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也右因官职和地位继承掌管他们事务的人,但德行和名望素来就在诸公之下,都不能列入这个序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