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情义千金(8)

作者:黄晓阳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18

|

本章字节:8152字

王家栋说:“我能不犹豫吗?你信义叔希望我和他一起搬。我们这一扔,两家的规模就会减一半。那时,别说超过美丽雪花膏和松下妆品,我们只有现在一半大,连和他们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


王胭脂道:“如果我们不搬,会是什么结果?”


王家栋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就算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城,他们要不要商业?要不要秩序?如果不要商业不要秩序,中国人会支持他们吗?他们能站得稳吗?如果要商业要秩序,要的将是什么样的商业,什么样的秩序?还有,日本人是长期占领,还是像八国联军一样,和中国政府谈判,得到一些好处,比如赔款,然后撤走?”


王胭脂说:“我听说,日本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中国那么大,他们要多少军队、多少官员,才能占领大半个中国?我敢肯定,日本一定没法占领中国。”


王家栋说:“这是问题之一。之二,就算我们要走,什么时候走比较合适?


像晁信义一样?那是落荒而逃。落荒而逃,损失更大啊。”


王胭脂想了想,说:“美丽雪花膏这么一闹,我们的市场被他们占了很多。如果我们和京西胭脂铺合作,说不定还可以夺回一些市场。现在,京西胭脂铺既然决定停产,凭我们一家的力量,是没办法和美丽雪花膏竞争的。”


王家栋觉得女儿似乎有些想法,便问:“我的儿,你的意思是什么?”王胭脂说:“既然这样,我觉得,我们不如乘机收缩,随时做好走的准备。”王家栋说:“我也正这么想,我们想到一块儿了。”


王胭脂说:“就算日本人真的会打起来,大概也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我们利用这两个月时间,好好地安排,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王家栋说:“好,就这么办。”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宛平城。晁信义离开工厂,独自在城里散步。


自从常家聚护送着晁承志夫妇,晁迎春和四个孩子离开北平到河北之后,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得晁信义亲自动手。宛平的京西胭脂厂已经停产,工人们正按计划对机器进行打包,准备运到武汉去。


这些机器可是晁信义的宝贝,他有些不放心,怕工人粗手粗脚,把机器弄坏了。所以,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宛平城。


正往前走,他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也见到了他,转身就走,似乎想躲开他。


“童爷。”他叫了一声,“怎么见了老朋友要绕开走?”童爷只好停下来,道:“哟,原来是晁掌柜,抱歉抱歉,刚才没看到。”童爷原是被判了流行,劳改的时候被石头砸断了一条腿。他原想,可能这条命就丢在苦役场了,不想大清朝说没就没了,那些被清朝判了刑的犯人,自然也都无罪开释,童爷也就拖着一条跛腿,回到了宛平城。


回到宛平之后,没有了后台的童爷,自然不敢再胡作非为。可他毕竟有武功,以前又有些弟子,便将这些弟子召回来,继续开武馆,倒也过起了本分日子。


晁信义对童爷本人并无仇恨,当年那场争斗,不仅害他坐牢,还害他伤了一条腿,想起来,晁信义多少还是有些内疚的。后来的多年间,两个人偶然在宛平城里见到,倒也客气。晁信义厂里需要保安以及工人,只要童爷的武馆里有人愿来,晁信义从来都不说二话。


晁信义问:“童爷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里?”童爷看了看四周,小声地说:“晁掌柜,你怎么还在宛平?快点走吧。”晁信义一惊,问道:“宛平怎么啦?”


童爷说:“晁掌柜,你不知道。我有弟子在日本人那里做事。他们告诉我,这几天日本人在宛平不断搞军事演习,估计是要动手了。”


晁信义暗自一惊,道:“这是真的?那你怎么不走?”


童爷说:“我是宛平人,我能走到哪里去?何况,我还有几个弟子,又有点功夫,如果日本鬼子真的敢进宛平,我就和他拼了。”


晁信义没料到,这个曾经的地痞,倒有一股豪气。后来,鬼子占领北平后,童爷拉起一支武装,和鬼子对着干,杀得鬼子闻风丧胆。鬼子想尽办法才将童爷抓到,杀死后吊在宛平城头,暴尸多日。当然,这是后话。


和童爷讨论了一下局势,见童爷急着回家做准备,晁信义也无心再散步了,匆匆回到厂里睡下了。他想,局势严峻,搬迁的动作必须加快。糟糕的是,搬迁需要联系车皮,武汉那边,还要联系场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日本人显然不肯给晁信义更多的时间了。


睡到半夜,一阵巨大的响动,把晁信义惊醒了。醒来之后,他感到大地在抖动。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日本人在打炮。显然,童爷所说的事应验了,日本人对中国的进攻开始了。


尽管晁信义早已经知道日本人会攻打北平,却没料到会如此之快。听到枪炮声,晁信义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搬迁计划流产了,而今之计,必须尽快返回北平,安排家事。至于宛平城的工厂,只能暂时放弃了。


他匆忙穿衣,在隆隆的炮声中赶到厂部。此时,厂里的工人也都已经集中过来,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显得很惊惶。


晁信义对厂长说:“你安排一下,暂时放弃工厂,让大家迅速撤出宛平城。”厂长问:“那这里的机器怎么办?”


晁信义说:“现在首要的是人没事就好,哪里还顾得上机器?”


安排了工人,晁信义迅速坐上了汽车。司机见他坐好,问:“东家,去哪里?”


晁信义说:“赶快出城,回北平。”赶到城门口,发现大批的民众,正往城外跑。有几名二十九军士兵在那里维持秩序,大声地喊:“大家不要乱,保持秩序。”


回到家里,晁信义原是准备带着家人迅速撤离的。可是,看当天的报纸,得知卢沟桥事件,原来只是日军演习的时候走失了一名士兵,日军怀疑这名士兵混进了宛平城,要求宛平军方同意他们入城搜查,被中方拒绝,双方因此产生摩擦。


自从日军进驻北平周边,这类摩擦时有发生,甚至不是一年两年了。北平市民乃至所有中国人,对于这类摩擦早已经司空见惯,不太当一回事。当天的报纸也称,中国南京政府正与日方谈判,宛平城的枪炮声已于当天拂晓前停止。


这一变化,让晁信义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毕竟,他虽然提前做了搬迁的准备,实际上并没有搬迁。他想,如果战争还没有这么快打起来,自己应该趁此机会快点搬走,能搬走多少是多少。


晁信义立即派出两个人,一个前往武汉,要求武汉分社在没有找到好的地皮之前,立即租下仓库,以便搬去的东西有地方存放。这件事必须尽快完成。另一个人前往宛平,既然战争已经停止,他希望宛平的工人重新回到工厂,做好搬迁准备。他自己则去火车站联系车皮。


到了火车站才知道,原来,正在悄悄搬迁的并不止是他,还有其他一些厂家。这些人先知先觉,都意识到北平难免一战,因此早就开始了搬迁准备,车皮实在太紧张。


晁信义好说歹说,又是找熟人又是塞钱,总算联系到一个车皮。而这个车皮,还是十天之后。其余二十个车皮被安排到了二十天之后。


从车站回来,晁信义没有进家门,而是直接去了王家。卢沟桥的枪声也令王家栋最后下定了决心。他想,不管结果如何,还是先搬走一部分再说。将来,万一北平有事,自己不至于像当初的晁信义那样,身无分文。当然,他更愿意自己没事。毕竟,自己和儿子都留学日本,懂日语,就算日本人真的打来了,也不是完全没有一条活路吧。


王家栋正在和女儿商量,哪些搬哪些留,晁信义来了。


王家栋立即迎着晁信义。晁信义人还没有坐下,已经开口:“家栋哥,看来,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啊。”


王家栋知道他所指,便说:“会不会像从前那样,只是擦枪走火?”“我也希望是。”晁信义说,“可我越想越觉得不是。我把这几十年来的事,从头至尾都仔细想了一遍,每一个细节都想了,以前很多没有注意的小事都想了。我越来越肯定,为了这一天,小日本已经准备了几十年。而今天,和甲午战争的时候完全不同了。”王胭脂自然还年轻,有许多事她不一定了解,因此问道:“怎么不同?”晁信义说:“胭脂你不知道。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海军舰队那可是世界闻名,亚洲第一。中国的国力呢?经历了鸦片战争,又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朝廷启用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汉人,大举改革,国力已经极大增强。”


王胭脂说:“可是,国民政府的教科书说,那时候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啊。”


王家栋说:“那是他们的政治宣传。”


晁信义说:“不过,也确实有很多问题,经济确实是大繁荣,可政治也越发的黑暗,腐败达到了顶峰。那时候,日本和中国开战,可能是背水一战,都没有太大信心。他们绝对没有意识到,政治的腐败断送了强大的北洋海军。打击了中国人的自信,却让日本人盲目自信起来。其后的几十年,中国一直陷入内乱,经济没有发展,军事更是越来越落后。相反,日本却趁着这个机会做了很多事,比如说,他们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亲日势力。而且,他们也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中国国内形势有可能稳定,而随着那些老的亲日人士退出政治舞台,其他势力可能会增长。那时,他们就更没有机会了。”


王家栋没有说话。晁信义口里的亲日势力,是否包括王家栋?他曾经留学日本,他的儿子也曾经留学日本,对于日本,他有憎恶的一面,也有亲近的一面。


晁信义打住了话头,道:“不说这些了。我来是想问问你,你到底怎么打算?”


王家栋说:“刚才我还在和胭脂商量,准备搬。”


晁信义说:“我刚刚从车站回来。没想到,搬的人还真不少,人家跑到我们前面了。现在车皮非常紧张,我想尽办法才搞到二十个车皮,还是二十天之后。”他并没有刻意提到十天后有一个车皮。


王家栋暗自一惊,同时又想,自己若是要搬,至少也得二十天准备。王家栋问:“你需要二十个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