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五德志第三十四

作者:王符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20

|

本章字节:44860字

【题解】


五德:木德、火德、土德、金德、水德等五种德性。五德志:即记述五德之君的文章。它主要叙述了远古太壕伏羲氏至汉高祖刘邦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主要帝王的兴亡情况,所以它实是一篇上古史纲。


作者在叙述古代帝王兴废更替的时候,虽然也采镰了《尚书》、《周易·系辞》、《左传》、《史记》等典籍中的史料,但同时也大量吸取了当时盛行的纬书之说,而且还和《汉书·律历志》一样,完全接受了战国秦汉以来所流行的五德相生之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术),所以他叙述的上古帝王更替史可大致概括如下:木德之君太睬伏羲氏~火德之君炎帝神农氏~土德之君黄帝轩辕氏~金德之君青阳少睐氏~水德之君撷项高阳氏~木德之君帝誉高辛氏~火德之君唐尧~土德之君虞舜(兼及后代胡公妨满)~金德之君夏禹(兼及后代启、太康、相、少康、架)~水德之君商汤(兼及其祖契、其后代武丁、封、微子、箕子)~木德之君周文王、周武王(兼及其祖弃)~火德之君汉高祖刘邦。


在研究中国上古史时,本篇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已为过去的史学家所重视。但作者在叙述时,有时将德性相同的君王列为同一宗族,如把帝誉、弃、周文王等当作伏羲的后代,把尧当作神农的后代,诸如此类,与《史记》的记载颇不一致。孰是孰非,我们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来下断论。但一般地说,这恐怕是囿于五德终始说而导致的穿凿附会之说,不足为据。当然,文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误记。正如作者所说:“虽多未必获正,然罕可以浮游博观,共求厥真。”故此篇绝不是信史,仅具参考价值而已。


【原文】


五德志〔一〕第三十四


自古在昔〔二〕,天地开辟〔三〕。三皇迭制,各树号谥,以纪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复〔四〕。神明感生〔五〕,爰〔六〕兴有国。亡于嫚以〔七〕,灭于积恶。神微精以〔八〕,天命罔极〔九〕。或皇冯依〔一0〕,或继体育〔一一〕。太□〔一二〕以前尚矣。〔一三〕迪斯用来〔一四〕,颇可纪录。虽一精思〔一五〕,议而复误。故撰古训〔一六〕,着五德志〔一七〕。


〔一〕 ○铎按:大戴礼有五帝德、帝系二篇,此文本之,皆上古兴亡史也。


〔二〕 诗那。


〔三〕 御览一引尚书中候云:“天地开辟。”○铎按:已见卜列篇。


〔四〕 白虎通三正篇云:‘礼三正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


〔五〕 礼记大传郑注云:“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详卜列篇注。


〔六〕 “爰”旧作“爱”。


〔七〕 “以”当作“易”,易、以声近之误。说文云:“嫚,侮易也。”经典通作“慢易”,注见断讼篇。


〔八〕 “以”字误,或当在“精”字上,明忠篇“精微而神”是其例。论衡奇怪篇云:“说圣者以为禀天精微之气。”此文意盖与彼同。


〔九〕 诗维天之命毛传:‘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文十七年左传云:“命之罔极。”


〔一0〕诗閟宫云“上帝是依”,郑笺:“天用是冯依而降精气。”僖五年左传云:“神所冯依。”


〔一一〕史记外戚世家序云:“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


〔一二〕“□”与“●”同。隶书从“皋”之字多作“睾”。


〔一三〕大戴礼五帝德篇云:‘孔子曰:“黄帝尚矣。”’史记三代世表序云:“五帝三代之记尚矣”,索隐:‘刘氏云:“尚犹久古也。”’


〔一四〕犹云“由斯以来”也。○铎按:楚辞九章怀沙:“易初本迪兮。”史记屈原传“迪”作“由”。


〔一五〕史记邹阳传云:“虽竭精思。”一,读“专壹”之“壹”。


〔一六〕诗烝民云:“古训是式。”说文云:“僎,具也。”“撰”即“僎”之借。


〔一七〕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史记三代世表序云:“终始五德之传”,索隐云:‘谓帝王更王,以金木水火土之五德传次相承,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五德之传”也。’


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一〕;其一者或曰燧人〔二〕,或曰祝融〔三〕,或曰女娲〔四〕。其是与非,未可知也。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五〕,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凡斯数〔六〕,其于五经,皆无正文。故略依易系,记伏羲以来,以遗后贤。虽多未必获正,然罕可以浮游博观〔七〕,共求厥真。


〔一〕 淮南子原道训云:“泰古二皇”,高诱注:“二皇,伏羲、神农也。”独断云:“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


〔二〕 尚书大传及礼纬含文嘉。说见风俗通皇霸篇。礼记曲礼疏云:“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数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三〕 礼号谥记。说见风俗通。白虎通亦引之。


〔四〕 春秋运斗枢。说见风俗通。


〔五〕 史记秦始皇纪:‘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索隐云:“泰皇当人皇也。”初学记九引春秋纬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长天下。”御览七十八引徐整三五历纪云:“天皇、地皇、人皇为太古。”


〔六〕 “数”下脱一字。○铎按:邵校本臆补“者”字。


〔七〕 ○俞樾云:‘“然罕”二字绝句,言此义为世所罕闻也。篇中所陈,与太史公五帝纪、三代世表绝异。太史公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然则当时原有异同。今依潜夫说,则舜无娶曾祖姑之嫌,而稷、契皆非尧弟,故自舜始举之,于理为近也。’孙诒让札移八云:‘“


罕”疑当作“幸”。谓冀幸可以浮游博观,与学者共求其真也。’○铎按:俞读固非,孙改恐亦未是。罕,少也。“罕可”盖犹后世言“


少可”、“差可”耳。陶潜感士不遇赋:“罕无路之不涩”,“罕”义与此同,盖汉末、魏、晋时方俗有此语。


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一〕。其相日角〔二〕,世号太□〔三〕。都于陈〔四〕。其德木〔五〕,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六〕。作八卦,结绳为网以渔〔七〕。


〔一〕 御览七十八引诗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又引孝经钩命决云:“华胥履迹,怪生皇牺。”注云:“迹,灵威仰之迹也。”


〔二〕 御览引孝经援神契云:“伏羲氏日角,衡连珠。”五行大义五引孝经钩命决云:“伏羲日角,珠衡,戴胜。”


〔三〕 汉书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张晏曰:“太昊,有天下号也。”按律历志云:‘易曰:“炮牺氏之王天下也。”言炮牺继天而王,为百皇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罔罟以佃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是班氏以太昊为身号,炮牺为世号矣。先儒言身号、世号往往歧异,今就与本书合者录之。


〔四〕 昭十七年左传云:“陈,太●之墟也。”杜注:“太●居陈。”


〔五〕 御览引春秋内事云:“伏羲氏以木德王。”


〔六〕 昭十七年左传。


〔七〕 易系辞下传。○铎按:下系:“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罔罟。”下“作”字涉上衍。王念孙说,见经义述闻。


后嗣帝喾〔一〕,代颛顼氏〔二〕。其相戴干〔三〕,其号高辛〔四〕。厥质神灵〔五〕,德行祇肃,迎送日月〔六〕,顺天之则,〔七〕能叙三辰以周民〔八〕。作乐六英〔九〕。世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雄、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人谓之八元〔一0〕。


〔一〕 钱宫詹大昕云:“太史公三代世表谓尧、舜、禹、稷、契皆出黄帝。稷、契与尧同父,尧不能用,至舜始举之。舜娶尧二女,乃是曾祖姑。此皆昔人所疑。惟潜夫论五德篇谓帝喾为伏羲之后,其后为后稷;尧为神农之后,舜为黄帝后,禹为少昊后,契为颛顼后。少昊、颛顼不出于黄帝,尧不出于喾,则舜无娶同姓之嫌,而稷、契之不为尧所知,亦无足怪。于情事似近之。又考春秋命历序称黄帝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少昊传八世五百岁,颛顼传二十世三百五十岁,帝喾传十世四百岁。然则颛顼非黄帝孙,尧亦非帝喾子。可以正史记之谬,与潜夫论亦相合。”


〔二〕 汉书律历志云:“春秋外传曰,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水生木,故为木德。”


〔三〕 御览八十引春秋元命苞云:“帝喾戴干,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像招摇。”王先生云:‘按元命苞言“厥象招摇”,则“干”当作“斗”,字形相涉而误。戴斗者,顶方如斗也。’


〔四〕 汉书律历志云:“天下号曰高辛氏。”史记索隐:‘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为号。”’


〔五〕 大戴礼五帝德篇云:“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六〕 大戴礼云:“历日月而迎送之。”


〔七〕 大戴礼云:“顺天之义。”


〔八〕 礼记祭法云:“帝喾能叙星辰以着众。”


〔九〕 周礼大司乐疏引乐纬云:“颛顼之乐曰五茎,帝喾之乐曰六英。”注云:“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六英者,六合之英。”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以六英为颛顼乐,御览七十九、八十引帝王世纪又云:“颛顼作乐五英,帝喾作乐六茎。”白虎通礼乐篇则以六茎属颛顼,五英属帝喾,汉书礼乐志同。然此自本乐纬。下云:“颛顼作乐五英”,“英”当为“茎”,盖传写之误。


〔一0〕文十八年左传。“雄”今作“熊”,“狸”作“狸”,“恭”作“共”。○铎按:下四人皆以兽为字,则作“雄”者借字也。帝王世纪:“伏羲曰皇雄氏”,亦作“黄熊”,易林蹇之大过“熊”与“宏”协,是二字音近相通之证。


后嗣姜嫄,履大人迹生姬弃〔一〕。厥相披颐〔二〕。为尧司徒〔三〕,又主播种,农植嘉谷〔四〕。尧遭水灾,万民以济〔五〕。故舜命曰后稷〔六〕。初,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故立以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之兴也,以弃代之,至今祀之〔七〕。


〔一〕 御览一百卅五引春秋元命苞云:“周本姜嫄游閟宫,其地扶桑,履大迹,生后稷。”史记周本纪云:“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二〕 “披颐”宋书符瑞志作“枝颐”。按披、枝并“岐”之误。御览三百六十八引春秋元命苞云:“后稷岐颐自求,是谓好农。盖象角亢,载上食谷。”王先生云:‘按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


岐嶷”即“岐颐”也。岐者,头骨隆起而岐出,嶷嶷然高,故象角亢。’○铎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二十五云:‘元命苞“歧颐”,潜夫论“披颐”,皆即诗“岐嶷”之转借,或本三家诗。’


〔三〕 “司徒”当作“司马”。诗閟宫郑笺云:“后稷生而名弃,长大,尧登用之,使居稷官,民赖其功。后虽作司马,天下犹以后稷称焉。”疏引尚书刑德放云:“稷为司马,契为司徒。”御览二百九引尚书中候云:“稷为大司马。”论衡初禀篇云:“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


〔四〕 书吕刑。“植”今作“殖”。○铎按:农,勉也。言勉植嘉谷也。经义述闻三王念孙说。


〔五〕 系辞云:“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六〕 书尧典。


〔七〕 昭廿九年左传云:“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记祭法云“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郑注:“厉山氏或曰有烈山氏。”此合二书言之。


太妊梦长人感己,生文王〔一〕。厥相四乳〔二〕。为西伯,兴于岐〔三〕。断虞、芮之讼而始受命〔四〕。武王骈齿〔五〕,胜殷遏刘〔六〕,成周道〔七〕。姬之别封众多,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邗、茆、祚、祭,周公之□也〔八〕。周、召、虢、吴、随、邠、方、卬、息〔九〕、潘〔一0〕、养、滑、镐、宫、密、荣、丹、郭〔一一〕、杨、逢、管、唐、韩、杨、〔一二〕觚、〔一三〕,栾、甘、鳞虞〔一四〕、王氏〔一五〕,皆姬姓也〔一六〕。


〔一〕 御览八十四引诗含神雾云:“大任梦长人感己,生文王。”


〔二〕 御览引春秋元命苞云:“文王四乳,是谓含良。盖法酒旗,布恩施惠。”


〔三〕 史记周本纪云:‘古公止于岐,少子季历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说文云:‘●。周文王所封。或从山作“岐”,因岐山以名之也。’


〔四〕 史记刘敬传云:“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齐太公世家云:“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周本纪又云:“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五〕 御览三百六十八引春秋元命苞云:“武王骈齿,是谓刚强。参房诛害,以从天心。”


〔六〕 诗武。


〔七〕 汉书律历志云:“武王伐商纣,水生木,故为木德,天下号曰周室。”五行志云:“昔周公制礼乐,成周道。”


〔八〕 僖廿四年左传。“成”作“郕”,“邗”作“邢”,“茆”作“茅”,“祚”作“胙”。茆,读为“茅”,详交际篇。


〔九〕 “息”旧作“自”,据路史国名纪五、后纪十改。隐十一年左传疏引世本:“息国,姬姓。”说文作“鄎”。


〔一0〕广韵二十六桓“潘”字注云:“周文王子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


〔一一〕僖五年左传云:“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疏引贾逵云:“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按“虢公”僖二年公羊传作“郭”。○铎按:公羊释文云:“郭,音虢,又如字。”


〔一二〕“杨”重见。后纪十载姬国有阳,在杨上。上文“杨”字盖□“阳”之讹。此“杨”字当从手,襄廿九年左传云:“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铎按:左传“扬”当从木,辩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


〔一三〕“觚”疑“狐”。晋语云:“狐氏出自唐叔。”○铎按:狐氏,晋姬姓。见下篇。


〔一四〕“鳞”当作“鲜”。昭十二年谷梁传“晋伐鲜虞”,范宁注:“鲜虞,姬姓,白狄也。”疏云:“世本文。”郑语云:“北有卫、燕、狄、鲜虞”,韦昭注:“鲜虞,姬姓国。”


〔一五〕国名纪、后纪“王”作“主”,以“主”为国名。按太子晋之后为王氏,见志氏姓篇。


〔一六〕○铎按:以上伏羲,木德,后嗣喾、弃。


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一〕,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二〕。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三〕。是始〔


四〕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耨。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五〕。


〔一〕 旧脱“羊”字,“任”作“妊”。御览七十八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又引孝经钩命决云“任已感龙生帝魁”,注云:‘魁,神农名。“已”或作“姒”。’


〔二〕 淮南子时则训云“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赤帝,炎帝,号为神农。”汉书律历志云:‘易曰:“炮牺氏没,神农氏作。”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


〔三〕 昭十七年左传。


〔四〕 “始”旧作“以”,依下文例改。


〔五〕 易系辞。按“揉木为耒耨”,与释文或本同。


后嗣庆都,与龙合婚,生伊尧〔一〕。代高辛氏。其眉八彩〔二〕。世号唐〔三〕。作乐大章〔四〕。始禅位〔五〕。武王克殷,而封其胄于铸〔六〕。


〔一〕 初学记九引诗含神雾云:“庆都与赤龙合婚,生赤帝伊祁尧。”按隶释帝尧碑云:“帝尧者,其先出自块●,翼火之精。有神龙首出于常羊□□□□□□□□□生赤□□□□□□□□□□爰嗣八九,庆都与赤龙交而生伊尧。”成阳灵台碑云:“昔者庆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游观河滨,感赤龙交,始生尧。”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尧母庆都,盖天帝之女。寄伊长孺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河,有赤龙负图而至,奄然阴云,赤龙与庆都合而生尧。”按诱说本春秋合诚图,御览八十引之。


〔二〕 御览引春秋元命苞云:“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历象日月,璇玑玉衡。”


〔三〕 汉书律历志云:“帝尧封于唐。盖高辛氏衰,天下归之。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陶唐氏。”


〔四〕 白虎通云:“尧乐曰大章。”


〔五〕 孟子云:“唐、虞禅。”


〔六〕 礼记乐记云:“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帝尧之后于祝。”郑注:‘“祝”或为“铸”。’续汉书郡国志:“济北郡蛇邱有铸乡城”,刘昭注:“周武王未及下车,封尧后于铸。”按铸、祝声相近。淮南子俶真训:“冶工之铸器”,高诱注:‘铸,读如“唾祝”之“祝”。’


含始吞赤珠,克曰“玉英生汉”,龙感女媪,刘季兴〔一〕。


〔一〕 艺文类聚九十八引诗含神雾云:‘含始吞赤珠,刻曰“玉英生汉皇”,后赤龙感女媪,刘季兴也。’“克”与“刻”同。史记高祖纪索隐引王符云:“太上皇名煓。”此书无之,盖小司马误也。汉书律历志云:“汉高祖皇帝伐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铎按:以上神农,火德,后嗣尧。


大电绕枢照野,感符宝,生黄帝轩辕〔一〕。代炎帝氏。其相龙颜〔二〕,其德土行〔三〕。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四〕。作乐咸池〔五〕。是始制衣裳〔六〕。


〔一〕 艺文类聚二引河图握矩起云:“大电绕枢星,照郊野,感符宝而生黄帝。”御览七十九“符”作“附”,初学记九引诗含神雾同。大戴礼五帝德篇云:“黄帝曰轩辕。”○铎按: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黄帝母曰附宝。”


〔二〕 御览七十九引春秋元命苞云:“黄帝龙颜,得天庭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阴,秉数制刚。”


〔三〕 史记五帝纪云:“有土德之瑞。”汉书律历志云:‘易曰:“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


〔四〕 昭十七年左传。


〔五〕 白虎通云:“黄帝乐曰咸池。”


〔六〕 系辞。


后嗣握登,见大虹,意感生重华虞舜〔一〕。其目重瞳〔二〕。事尧,尧乃禅位,曰:“格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虞永终〔三〕。”乃受终于文祖〔四〕。世号有虞〔五〕。作乐九韶〔六〕。禅位于禹。武王克殷,而封胡公妫满于陈,庸以元女大姬〔七〕。


〔一〕 御览八十一引诗含神雾云:“握登见大虹,意感生帝舜。”史记五帝纪云:“虞舜者,名曰重华。”


〔二〕 御览三百六十六引春秋元命苞云:“舜重瞳子,是谓滋凉。上应摄提,以象三光。”御览多误字,据白虎通圣人篇订正。


〔三〕 论语。“格”今作“咨”,“厥”作“其”。


〔四〕 书尧典。


〔五〕 汉书律历志云:“帝舜处虞之妫汭,尧禅以天下。火生土,故为土德。天下号曰有虞氏。”


〔六〕 白虎通云:“舜乐曰箫韶。”吕氏春秋古乐篇云:“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招”与“韶”同。


〔七〕 礼记乐记云:“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帝舜之后于陈。”襄廿五年左传云:“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王先生云:‘“大姬”下脱“配之”二字。’○铎按:以上轩辕,土德,后嗣舜。


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生白帝挚青阳。世号少□〔一〕。代皇帝氏,都于曲阜〔二〕。其德金行〔三〕。其立也,凤皇适至,故纪于鸟。凤鸟氏〔四〕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尸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夷民者也〔五〕。是始〔六〕作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七〕。有才子四人,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故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恪恭厥业,世不失职,遂济穷桑〔八〕。


〔一〕 初学记十引河图云:“帝挚少昊氏,母曰女节,见大星如虹,下流华渚,既而梦接,意感生白帝朱宣。”御览引帝王世纪云:“


少昊帝名挚,字青阳。”按汉书律历志以挚为黄帝子青阳子孙,与此异。


〔二〕 定四年左传“封于少●之虚”,杜注:“少●虚,曲阜也。”帝王世纪云:“都曲阜。”


〔三〕 汉书律历志云:“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


〔四〕 “鸟”旧脱。


〔五〕 昭十七年左传“凤皇”作“凤鸟”,“利器用”下有“正度量”一句。又云:“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此亦当有之。


〔六〕 “始”旧作“故”。


〔七〕 系辞。


〔八〕 昭廿九年左传无“恪恭厥业”句。


后嗣修纪,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一〕。其耳参漏〔二〕。为尧司空〔三〕,主平水土,命山川〔四〕,画九州,制九贡。功成,赐玄珪,以告勋于天〔五〕。舜乃禅位,命如尧诏〔六〕,禹乃即位。作乐大夏〔七〕。世号夏后〔八〕。


〔一〕 “戎”旧作“我”。御览八十二引尚书帝命验云:“禹白帝精,以星感。修己山行,见流星,意感栗然,生姒戎文命。”注云:“姒,禹氏。禹生戎地,一名文命。”按御览引帝王世纪及宋书符瑞志“纪”并作“己”。孝经钩命决作“纪”,亦见御览。


〔二〕 御览八十二引雒书灵准听云:“有人大口,两耳参漏。”注云:“谓禹也。”白虎通圣人篇云:“禹耳三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决河疏江。”


〔三〕 书尧典。


〔四〕 书吕刑“命”今作“名”。


〔五〕 书禹贡。“珪”今作“圭”。说文云:“古文圭从玉。”


〔六〕 论语云:“舜亦以命禹。”


〔七〕 白虎通云:“禹乐曰大夏。”


〔八〕 汉书律历志云:“伯禹,虞舜嬗以天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夏后氏。”皇侃论语义疏引白虎通云:“夏以揖让受禅为君,故褒之称后。后,君也。”又云:“夏得禅授,是君与之,故称后也。”


传嗣子启。启子太康、仲康更立。兄弟五人,皆有昏德,不堪帝事,降须洛汭,是谓五观〔一〕。


〔一〕 楚语:‘士亹曰:“启有五观。”’韦昭注:‘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观,雒汭之地。书曰:“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雒汭。”’按汉书古今人表“下中太康”,注:“启子。兄弟五人,号五观”,“下上中康”,注:“太康弟。”按太康、仲康不在五观之数。此并言之,盖误。○铎按:史记魏世家正义:“观国,夏启子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以五观为一人。此以为五人,与书序合。


孙相嗣位,夏道浸衰。于是后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灭相。妃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奔〔一〕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二〕牧正〔三〕。


〔一〕 “奔”襄四年左传作“归”。


〔二〕 “为仍”旧作“仍妃”,据传改。


〔三〕 按襄四年传“以代夏政”下□接“恃其射也”,灭相乃浞事,见哀元年传,传文“灭夏后相”至“为仍牧正”在“伐斟、鄩”下。此文叙事,有乖先后。


羿恃己〔一〕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二〕,而用寒浞。浞,柏〔三〕明氏谗子弟也。柏明氏恶而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愚弄于〔四〕民,虞羿于田,树之诈匿〔五〕,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一〕 “己”传作“其”。


〔二〕 ○铎按:程本作“龙圉”,文选桓温荐焦秀表注引传同。汉书人表作“厖圉”。


〔三〕 “柏”传作“伯”。○铎按:柏、伯古字通。上文“伯因”,人表作“柏因”。郭璞注穆天子传云:‘古“伯”字多从木’,谓伯仲字多作“柏”也。


〔四〕 “于”传作“其”。


〔五〕 匿,读为“慝”。○铎按:传作“慝”。


靡奔于有鬲氏〔一〕。浞因羿室生浇及□,恃其谗慝〔二〕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于过,处浇于戈,〔三〕使椒求少康。逃奔有虞,为之胞正〔四〕。虞思妻以二妃〔五〕,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靡自有鬲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焉。乃使女艾诱浇,使后杼诱□〔六〕,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七〕。十有七世而桀亡天下〔八〕。


〔一〕 ○铎按:传无“于”字。水经淮水注引传作“逃于有鬲氏”,“于”字不省,与此同。


〔二〕 本书“慝”皆作“匿”。按尔雅释训:“谑谑、謞謞,崇谗慝也。”释文云:“慝,诸儒并女陟反,言隐匿其情以饰非。”是“


谗慝”正当为“谗匿”,此疑后人所改。


〔三〕 按传,□、浇当易置。


〔四〕 “胞”传作“庖”。按胞、庖古通用。列子杨朱篇:“胞厨之下”,释文云:‘“胞”本作“庖”。’庄子养生主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释文云:‘“庖”崔本作“胞”。’庚桑楚篇:“汤以胞人笼伊尹”,释文云:‘“胞”本又作“庖”。’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胞人,东方朔传:“馆陶公主胞人臣偃”,颜师古注并云:‘“胞”与“庖”同。’王方伯云:‘礼记祭统云:“夫祭有卑辉胞翟阍者。”又云:“胞者,肉吏之贱者也。”亦以“胞”为“庖”。’


〔五〕 “妃”传作“姚”。


〔六〕 “后”传作“季”。杜注:“季杼,少康子后杼也。”


〔七〕 “夏道浸衰”以下,本襄四年、哀元年左传。○铎按:“夏道浸衰”至“处浇于戈”、“靡自有鬲”至“立少康焉”,襄四年。余皆哀元年。


〔八〕 史记三代世表云:“从禹至桀十七世。”夏本纪集解:‘徐广曰:“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汉书律历志云:“夏后氏继世十七王。”


武王克殷,而封其后于杞〔一〕,或封于缯〔二〕。又封少□之胄于祁〔三〕。


〔一〕 礼记乐记云:“武王克殷反商,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


〔二〕 周语云:“有夏虽衰,杞、缯犹在。”韦昭注:“杞、缯二国,夏后也。”


〔三〕 王先生云:‘“祁”当作“郯”。’昭十七年左传:‘郯子来朝,昭子问少昊氏鸟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继培按:路史国名纪二,少昊后有祁国,即承潜夫论误本言之。


浇才力盖众〔一〕,骤其勇武而卒以亡。故南宫括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也〔二〕。”


〔一〕 汉书邹阳传云:“众不可盖”,颜师古注:“盖,覆蔽也。”项羽传云:“力拔山兮气盖世”,季布传云:“布弟季心气盖关中”,义并同。○铎按:史记货殖传:“田农拙业,而秦阳以盖一州”,义亦同。


〔二〕 论语。“奡”与“浇”同。


姒姓分氏,夏后、有扈、有南、斟寻、泊●、辛、褒、费、戈、冥、缯,皆禹后也〔一〕。


〔一〕 史记夏本纪论云:“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索隐云:“系本“男”作“南”,“寻”作“鄩”,“费”作“弗”,而不云彤城及褒。又斟戈氏,左传、系本皆云斟灌氏。”此文“褒”旧作“襄”,据史记改。“戈”上无“斟”字,疑脱。“泊●”不见于史,盖即“彤城”之误。○铎按:有男氏逸周书史记篇作有南氏,与世本同。水经注以为有南之国在南郡,则作“男”者乃同音借字。以上少□,金德,后嗣禹。


摇光如月正白,感女枢幽防之宫,生黑帝颛顼〔一〕。其相骈干〔二〕。身号高阳,世号共工〔三〕。代少□氏。其德水行〔四〕,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五〕。承少□衰,九黎乱德,乃命重黎讨训服〔六〕。历象日月,东西南北〔七〕。作乐五英〔八〕。有才子八人,苍舒、隤凯、捣演、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凯〔九〕。共工氏有子曰勾龙,能平九土,故号后土,死而为社,天下祀之〔一0〕。


〔一〕 御览七十九引河图云:“瑶光之星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初学记九“蜺”作“虹”,又二引诗含神雾云:“瑶光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生颛顼。”此云“摇光如月”,误。“摇”与“瑶”、“防”与“房”古字并通。


〔二〕 御览七十九引春秋元命苞云:“颛顼并干,上法月参。集威成纪,以理阴阳。”三百七十一引作“骈干”。


〔三〕 礼记祭法云:“共工氏霸九州”,郑注:“在太昊、炎帝之间。”鲁语韦昭注同。汉书律历志云:‘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言虽有水德,在火木之间,非其序也。任知刑以彊,故伯而不王。’淮南子原道训云:“共工与高辛争为帝。”兵略训云:“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按共工为颛顼所诛,不当袭用其号。汉书律历志以高阳为有天下号,此云身号亦异。昭十七年、廿九年左传共工氏,此并以为颛顼事,或出左氏家旧说也。


〔四〕 汉书律历志云:“金生水,故为水德。”


〔五〕 昭十七年左传。


〔六〕 楚语:‘观射父云:“少●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服”上疑脱“不”字。“训”与“驯”同,史记索隐云:‘


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


〔七〕 下有脱文。大戴礼五帝德篇云:“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砺。”


〔八〕 “英”当作“茎”,详上。


〔九〕 文十八年左传“隤凯”作“隤敳”,“捣演”作“捣戭”,“八凯”作“八恺”。按说文“戭”字下引春秋传“梼”亦从手。志氏姓篇“演”作“戭”,与传同。○铎按:尨降程本作龙降,误。王氏广雅疏证一云:“自庭坚以上皆以二字为名。尔雅:“厖、洪,大也。”“洪”与“降”古同声。大临、尨降,或皆取广大之义与?”


〔一0〕昭廿九年左传:‘蔡墨曰:“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鲁语:‘展禽曰:“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此合二书言之。○铎按:汉书郊祀志作“能平水土”。


娀简吞燕卵生子契〔一〕,为尧司徒,职亲百姓,顺五品〔二〕。


〔一〕 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御览八十三引尚书中候云:“玄鸟翔水,遗卵于流,娀简拾吞,生契封商。”注:‘玄鸟,燕也。翔水,徘徊于水上。娀,氏也。简,简狄也,契母名。商,国名,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也。’礼记月令郑注亦称娀简。


〔二〕 书尧典。“顺”今作“逊”。殷本纪作“训”。淮南子人闲训:“五品不慎”,御览五十九引淮南子作“不顺”。


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生黑帝子履〔一〕,其相二肘〔二〕。身号汤,世号殷〔三〕。致太平。


〔一〕 御览八十三引河图云:“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生黑帝汤。”注云:“诗含神雾同。”御览脱“意”字,据艺文类聚十补。○铎按:孙志祖读书脞录据大戴礼少闲篇“商履代兴”,白虎通姓名篇“


汤王后更名,为子孙法,本名履也”,谓汤名天乙,又名履,自无可疑。刘氏论语正义说“予小子履”亦云:“潜夫论亦称子履,是履为汤名也。”


〔二〕 御览八十三引雒书灵准听云:“黑帝子汤长八尺一寸,连珠庭,臂二肘。”又引春秋元命苞云:“汤臂二肘,是谓神刚。”按论衡骨相篇亦云:“汤臂再肘。”白虎通圣人篇作“三肘”。御览三百六十九引元命苞又云:“汤臂四肘。”艺文类聚十二引元命苞、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宋书符瑞志并同。○铎按:“四肘”合两臂言之。“三肘”误。


〔三〕 汉书律历志云:“汤伐夏桀,金生水,故为水德。天下号曰商,后曰殷。”孟康曰:“初契封商,汤居殷而受命,故二号。”


后衰,乃生武丁。即位,默以不言,思道三年,而梦获贤人以为师。乃使以梦像求之四方侧陋,得傅说,方以胥靡筑于傅岩。升以为大公,而使朝夕规谏。恐其有惮怠也,则敕曰:“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时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尔交修余,无弃!”故能中兴,称号高宗〔一〕。及帝辛而亡,天下谓之纣〔二〕。


〔一〕 “武丁”以下见楚语。“大公”楚语无“大”字。○铎按:“梦像”楚语作“象梦”,误倒,王念孙据此订正之。


〔二〕 史记三代世表云:“帝辛是为纣。”


武王封微子于宋〔一〕,封箕子于朝鲜〔二〕。


〔一〕 礼记乐记云:“投殷之后于宋”,郑注:“投,举徙之辞也。时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墟,所徙者微子也。后周公更封而大之。”按史记殷本纪云:“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宋世家同。


〔二〕 史记宋世家。


子姓分氏,殷、时、来、宋、扐、萧、空同、北段,皆汤后也。〔一〕


〔一〕 史记殷本纪论云:“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索隐云:“按系本子姓无稚氏,北殷氏作髦氏,又有时氏、萧氏、黎氏。”按稚氏即黎氏之误,此文又误“黎”为“扐”,误“殷”为“段”。同、桐古字通。髦氏,隐元年左传疏引世本作比髦。○铎按:世本比髦盖北髦之讹,乃一氏,路史后纪四亦误分之。以上颛顼,水德,后嗣契。五德表列于左:


伏羲木德


帝喾



神农火德





轩辕土德





少□金德





颛顼水德





【译文】


从远古到太古,天地开辟,三皇轮流统治,各自树立名号来标记他们的统治时代。接着,七天又安排了五帝统治的时代,再接下来是所定正月的三次废止以及与之相应的夏、商、周三代相继覆灭。天神感应生出圣人来,因而他们能兴起而拥有了国家政权,他们的后代则因为怠慢政事而亡国、因为不断地作恶而覆灭。天神隐微精妙而天神的意旨没有个定准,有时候皇帝依靠了他开国创业,有时候继位的君主依靠了他统治养育民众。太眸以前的事太久远了,从太眸那时以来,稍微可以记录一些。虽然前人专心一意精心思考,但谈论起来却又有失误。所以我汇集古代的说法,写了这篇《五德志》。


社会上传说的三皇五帝,多数人认为伏羲、神农是二皇;那另外一个,有人说是隧人,有人说是祝融,有人说是女娟。这些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还没能搞清楚。我听说古代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或许如同该说,但也不敢公开宣扬。所有这几种说法,在五经中都没有正式的文字记载。所以我大致依据《易经·系辞》,记述伏羲以后的事,将它留给后世的贤人。虽然多数地方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的结论,但也稍微可以拿来浏览以开阔眼界,共同探求他们的真相。


巨人的脚印出现在雷泽,华青踩上了它,生下伏羲。他的相貌是额角中央隆起如日。他的朝代称号是太曝,建都于陈。他的德性属五行中的木。他即将称帝时遇到神龙祥瑞因而以龙的名义来治理各种政事,所以设置了龙官而用“龙”来命名。他创制了八卦,用绳子结成网来捕鱼。


伏羲的后代―帝誉,取代撷项氏而称帝。他的相貌是头顶像北斗星的斗身,他的称号是高辛。他的资质神异灵巧,德行恭敬严肃。他推算日月的运行而举行迎接或送别日月的礼仪,顺应上天的法则,能够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次序来调剂民众的生活劳作。他创作的乐曲是《六英》。当时有贤能的人才八个: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雄、叔豹、季狸;他们忠诚、严谨、恭敬、善良、周到、仁慈、好施、和蔼,天下的人称之为“八元”。


帝誉的后代―即姜宴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下的姬弃。他的相貌是下巴向两旁分开。他做尧的司马,又主管播种,努力种植庄稼。尧统治时遇到水灾,亿万民众靠他渡过了难关,所以舜任命他为“后樱”。起初,烈山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儿子叫柱,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所以柱被确立为五谷之神,在夏朝以前都祭他。周部族兴起后,用弃来代替他,直到现在人们都祭弃。


太妊梦见高个子的巨人和自己交簿,生下文王。文王的相貌是长有四个***。他当西伯,在岐山兴起,解决了虞、苗两国之人的争讼而开始接受上天的命令被拥戴为王。武王两颗门牙合长在一起。他战胜了商封王而制止了残杀,成就了周王朝的治国之道。姬姓的别子封国众多,管、蔡、成、霍、鲁、卫、毛、耽、部、雍、曹、滕、毕、原、鄂、旬吓等封国,始封之君是周文王的儿子。邪、晋、应、韩等封国,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凡、蒋、邢、茅、炸、祭等封国,始封之君是周公旦的后代。周、召、貌、吴、随、分队方、邓、自、潘、养、滑、镐、宫、密、荣、丹、郭、杨、逢、管、唐、韩、阳、瓤、架、甘、鲜虞等采邑或封国以及王氏,也都属于姬姓。


有神龙的头出现在常羊山,触动了任拟,便生下了赤帝魁魄。魁魄本身的称号是炎帝,朝代的称号是神农,取代伏羲氏而称帝。他的德性属五行中的火,他以火的名义来治理各种政事,所以设置了火官而用“火”来命名。这时又砍削木头制成木锹,熏烤弯曲木头来做成木犁、木锄;中午举办集市贸易,招引天下的民众,汇集天下的货物,互相交换以后就回家了,各人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神农的后代―即庆都和龙交簿后生下的伊尧,取代高辛氏而称帝。他的眉毛有八种色彩,朝代的称号是唐,创作的音乐是《大章》。从他开始主动把帝位让给别人。周武王战胜商封王后,把他的后代封在铸国。


含始吞下了红色的珠子,那珠子上刻着“玉英生汉”,后来蛟龙与这位太太交烤,刘邦就出生并兴盛起来了。


巨大的闪电环绕着天枢星而照亮了原野,触动了符宝,生下黄帝轩辕,取代炎帝而称帝。他的相貌是眉骨凸出如龙。他的德性属五行中的土,以云的名义来治理各种政事,所以设置了云官而用“云”来命名。他创作的音乐是《咸池》。这时开始裁制衣裳。


黄帝的后代―即握登看见长虹后心中被触动而生下的重华虞舜。他的眼睛有两个瞳人。他侍奉尧,尧便把帝位让给他,说:“来!你这位舜!上天安排的统治年代已轮到你的身上,真诚地保持那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那么天下就能完全控制住,天赐的福禄将长久地享受到逝世。”于是他在尧的祖庙中接受了尧告老的册命。朝代的称号是有虞。创作的音乐是《九韶》。他把帝位让给了禹。周武王战胜商封王后,把胡公灼满封在陈国,还把长女大姬许配给他。


巨大的星星像长虹一样向下飞到华诸,女节在梦中接触了它,便生下白帝挚青阳,朝代的称号是少埠,取代黄帝而称帝,建都于曲阜。他的德性属五行中的金。他登上帝位的时候,凤凰恰好来临,所以以鸟的名义来治理各种政事。凤鸟氏,相当于后代的历正;玄鸟氏,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祝鸿氏,相当于后代的司徒;堆鸿氏,相当于后代的司马;尸鸿氏,相当于后代的司空;爽鸿氏,相当于后代的司寇;鹊鸿氏,相当于后代的司事。这五种以“鸿”命名的官,是鸿集民众的官。还有五种以“堆”命名的官是五种掌管手工业的官,是使各种器物用具更为便利、使民众劳作更为容易的官。这时又创制了文字契约,官吏们用它来管理民众,百姓用它来考察对方。当时有贤能的人才四个,一个叫重,一个叫该,一个叫情,一个叫熙,他们确确实实能胜任金官、木官和水官的工作,所以重做了木官勾芒,一该做了金官暮收,惰和熙做了水官玄冥。他们谨慎恭敬地对待自己的职事,世世代代没有失去这些职位,终于成就了少啤的功名。


少眸的后代―即情纪看见流星横穿晶宿后心中被触动而生下的白帝文命戎禹。他的耳朵有三个耳孔。他做了尧的司空,主管整治水土,给山河命名,划分九州,制定了九州的进贡物品。大功告成后,帝尧赐给他浅黑色的玉硅来把他的功勋昭告给上天。舜就把帝位让给了他,伤令和尧的告诫一样,禹便登上了帝位。创作的音乐是《大夏》。朝代的称号是夏后。


禹把帝位传给嫡长子启。启的儿子太康、仲康相继即位。兄弟五人,都有昏庸的品性,不能担当帝王的重任,下去呆在洛河之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五观”。


夏启的孙子相继承帝位后,夏朝的统治进一步衰微了。在这个时候后界从钮迁移到穷石,依靠夏王朝统治下的民众而取代了夏帝执政,灭掉了相。相的妃子后缉刚怀孕,从孔穴中逃出,逃跑到有仍国,在那里生下了少康,少康做了仍国的畜牧大臣。


界依仗自己善射,不管民众的事,而放荡地在野外打猎;抛弃了武罗、伯因、熊咒、龙困,而任用寒促。寒捉,是寒国国君柏明氏家族中专门说别人坏话的后辈。柏明氏厌恶他而抛弃了他。夷界收留了他,对他很信任而任用了他,让他做自己的相国。寒促在宫内向后妃讨好献媚,在朝外向大臣赠送财物;愚弄百姓,使界乐于打猎;设置了一套奸诈邪恶的手段,以此夺取了后界的政权,朝廷内外都服从他。弈还是执迷不悟,将从打猎处回宫时,家臣杀了他而把他煮了,还拿他的肉给他的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吃他的肉,被杀死在穷石的城门口。


靡逃到有扁氏。寒促到男的宫中占有了界的妻室,生下了浇和噎;他依仗自己的毁谤作恶弄虚作假,而不造福于人民;派浇使用军队,消灭了斟灌及斟寻氏;让浇住在过国,让噎住在戈国。浇派臣子椒去追捕少康。少康逃跑到有虞国,做了有虞国君的厨师长。虞思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他,而把纶作为他的封邑。他占有田地十里见方,拥有民众五百人,于是能够把自己的恩惠布施给人民而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以此来聚集原来归属于夏王朝的民众,安抚那些原来在夏王朝有官职的旧臣。夏王朝的旧臣靡在有帚聚集了斟灌、斟寻逃出来的遗民,依靠他们消灭了寒泥而拥立了少康。少康就派女艾去引诱浇,派后抒去引诱噎,终于灭掉了过、戈,恢复了夏禹开创的业绩,祭祀上天时以夏后的祖先配享,保留了一切旧有的典章制度。夏王朝共传了十七代,夏莱丢掉了统治天下的大权。


周武王战胜了商封王,便将夏禹的后代封在祀国,将另一个后代封在增国;又将少眸的后代封在郑国。


浇的才能力量胜过众人,疯狂地施展他的勇猛,而最终因为这个原因被消灭了。所以南宫括说:“界善于射箭,界能在陆地上推动船只,都没有得到好死。”


拟姓分出的氏族―夏后氏、有息氏、有南氏、斟寻氏、彤城氏、辛氏、褒氏、费氏、斟戈氏、冥氏、增氏,都是禹的后代。


摇光之星像虹一样横穿月亮,呈纯白色,触动了住在暗室似的房屋里的女枢,从而生下了黑帝撷项。他的相貌是双料身材。他本身的称号是高阳,朝代的称号是共工,取代少曝氏而称帝。他的德性属五行中的水,他以水的名义来治理各种政事,所以设置了水官而用“水”来命名。他紧接在少曝帝衰微之后,当时九黎部落搞乱了道德规范,他就命令重、黎去管理训导制服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而制定出具体的历法,走遍东西南北。创作的乐曲是《五茎》。当时有贤能的人才八个:苍舒、馈凯、祷演、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他们行为整伤、通达事理、宽宏大量、深谋远虑、明察秋毫、公允守信、淳朴厚道、真诚老实,天下的人称之为“八恺”。共工氏有个儿子叫勾龙,能整治九州的土地,所以号称后土,死后成为土地神,天下的人都祭他。


有绒氏之女简狄吞下了燕子的卵,生下儿子契,做尧的司徒,职责是使百姓和睦相爱,使父母兄弟子女和顺相处。


扶都看见白色的云气横穿月亮,心中被触动而生下黑帝子履。他的相貌是每条胳膊有两个肘关节。他本身的称号是汤,朝代的称号是殷。他造就了太平的政治局面。


后来商朝衰微了,居然生下了武丁。武丁即位后,沉默而不发表意见,思考治国的办法长达三年,而梦见自己获得贤人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师傅。于是派人按照梦中所见到的形像到四方偏僻边远的地方去寻找这个贤人,找到了傅说―他正以囚犯的身份在傅岩筑墙。武丁就提拔他为太傅,而让他从早到晚告诫规劝自己,怕他怀有畏嗅懈怠之心,所以告诫他说:“如果我是金属制成的兵器,就要拿你做磨刀石;如果我要渡过大河,就要拿你做船和桨;如果什么时候我碰到大旱,就要拿你做霖雨。敞开你的心,来灌溉我的心!如果药吃了后不头昏眼花,那毛病就治不好;如果赤脚走路而不看地上,那脚会因此而受伤。你要再三告诫我,别抛弃我!”所以武丁能使殷朝重新兴盛,被称为高宗。到帝辛的时候商朝灭亡了,天下的人叫他封。


周武王把箕子封在朝鲜,成王把微子封在宋国。


子姓分出的氏族―殷氏、时来氏、宋氏、黎氏、萧氏、空同氏、北殷氏,都是汤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