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1
|本章字节:3184字
6腥风血雨
这场政变中,建文帝输了。输了的人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仿照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朱棣是一王登基万家破。没有好下场的还有建文帝的臣子们,当然只是其中的部分臣子。他们的死无比惨烈,令人心悸,令人激愤。
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从此成为一大悬案。有人说建文帝死于自焚,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说建文帝落发为僧,由地道逃出,云游天下,后于正统五年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出于对失败者和弱者的同情,人们在心底不愿相信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建文帝出逃为僧的故事便世代流传下来。
建文帝的三个弟弟都被废为庶人,皆不得善终。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搜出后被囚入密室,直到明英宗天顺年间才被释放。那时他已经五十七岁了,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方孝孺是当时名重天下的大儒。虽然有些书呆子气,为建文帝出的主意也不怎么高明,但人品和学问都是顶尖的。早在朱棣北平起兵的时候,道衍就请求朱棣对方孝孺网开一面,手下留情。道衍知道朱棣这个人杀人不眨眼,视人命如草芥,用了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这种说法来打动朱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希望能够保全方孝孺。
朱棣的反应高深莫测,深得中国式当权者处理事务的三味,成祖颔之。朱棣这是明确表示答应道衍和尚了么?不见得。颔之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我同意了,也可以解释为我知道了。以朱棣如此性格,怎么会受人约束?所以,颔之解释为我知道了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我同意了。这样既给自己留有余地,又顾全了道衍的面子。真不愧是朱棣啊。
至于方孝孺的命运,还是牢牢掌握在朱棣这个现实命运的掌握者手中。道衍的求情,虽然没有成为方孝孺的护身符,却也使朱棣对方孝孺网开一面。以朱棣睚眦必报的性格来讲,如果不是道衍的求情,以方孝孺的表现,朱棣会毫不吝惜自己手中的屠刀,像对待齐泰和黄子澄等人一样,直接杀掉,哪里会跟他去废话?
城破之日,多数官员夹道迎接燕王,而方孝孺却与众不同,披麻戴孝地跑到宫门外大哭。朱棣大怒,却没有就此杀了方孝孺,只是命人把他关进锦衣卫大狱。后来,朱棣想要找人起草继位诏书,所有人都推荐方孝孺。于是朱棣便将方孝孺从大牢中放了出来。
方孝孺与朱棣的这次会晤千古闻名,《明史》和其他的史书都详细地记录了当权者和一个文人的对话。这其中有当权者的卑鄙无耻和暴虐残忍,也有文人的大义凛然和铮铮铁骨。所有这些都透过史书的文字扑面而来,令人悚然动容。
方孝孺见了朱棣仍是放声恸哭。朱棣难得地降低姿态,走下坐榻,对他说:先生不必过于哀伤,我这也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啊。这种只能骗傻子的谎言既是给自己的一个台阶,也是给方孝孺的一个台阶。如果方孝孺识时务,肯折节下拜,就坡下驴,必然能宾主两欢,皆大欢喜。
偏偏方孝孺不领情,立刻反唇相讥:你说的成王在哪呢?
朱棣回答:他已经自焚而死了。
方孝孺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干嘛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只好接着编下去:国家大事应该由年长的人操持。
方孝孺抓住了朱棣的痛脚,不肯放过他,继续穷追猛打,非要在这场辩论赛中将朱棣批驳得体无完肤,方解心头之恨:那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不耐烦了,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下去,给了方孝孺最后一个暗示:这是我们的家事,先生你就不必操心了!接着命左右奉上纸笔,对方孝孺说:布告天下的诏书,只有劳动先生的大驾了。
方孝孺投笔于地,哭骂道:不过一死而已,诏书我是不会给你写的!
朱棣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想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一个人死也就罢了,难道你就不顾念你的九族吗?
方孝孺大义凛然说道:祸灭十族,又奈我何!
铁骨铮铮方孝孺
方孝孺实在是太低估朱棣的勇气了,这种讨价还价是吓不倒朱棣这种掌握着无限权力的当权者的,文人的骨气只会让这些当权者自惭形秽,因此更加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