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挥戈南下(4)

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1

|

本章字节:4248字


朱棣的担心是多余的。建文帝又出来搅局了,再次帮朱棣打开了局面。


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建文帝坐不住了,他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两军相持,更不是失败。自己是皇帝,造反的是逆臣,虽然自己在道义上占有优势,但还需要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燕王作乱失败的必然性。堂堂朝廷十几万大军竟然被燕王几万人马打败,实在有损皇帝的威严。黄子澄上前来安慰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用这么忧虑沮丧(胜败常事,不足虑)。这句话原本也对,坏就坏在黄子澄一介书生,根本就不懂军事,他和齐泰推荐代替耿炳文的人选是李景隆。


《剑桥中国明代史》评价黄子澄、齐泰以及方孝孺说: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生于荣华、长于富贵的建文帝盲目地认为他手下的这三位谋臣都是一等一的能臣,加上自己的英明领导,四人组合必能削平天下,受万人敬仰,朱棣这个小毛贼定然是有来无回。


九月,建文帝封李景隆为征北大将军,取代耿炳文率兵北伐。建文帝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景隆身上了,他亲自为李景隆送行,并赐诸将犀玉带以资鼓励。李景隆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很快就到了德州,收拢耿炳文的败兵,加上自己所率兵力,共计五十万。


耿炳文虽然不能野战获胜,至少也能保持平局,长久来看,说不定最后还会获胜。可是以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就只有输而已。


李景隆是开国名将曹国公李文忠的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侄子,还是他的义子,说起来李景隆跟建文帝的渊源很深。朱元璋能夺得江山,李文忠功劳甚大。李文忠病逝于洪武十七年,死因颇为可疑,很有可能是朱元璋下的毒手。洪武十九年,李景隆袭爵曹国公。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但是这句话绝对不能用在李景隆身上,他没有从他才华横溢的父亲那里学到或继承到半点才能,继承下来的只有李文忠留给他的爵位,用现在的话来说,李景隆是个不折不扣的二世祖和大草包。


偏偏他同时是个大帅哥,《明史》上说他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连朱元璋都喜欢多瞅他两眼。李景隆对军事倒也不是一窍不通,做了曹国公后,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练兵。但这次是带兵打仗,不是训练士兵,更不是绣花枕头选美大赛。带兵五十万,这么重的责任他竟然有勇气接下来。也许在他的想象中,带兵和练兵没有多大差别,双方聚到一起,比一比兵力大小,不用冲锋陷阵,不用流血厮杀,弱小的一方就会乖乖跪地投降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建文帝不是伯乐,李景隆也不是千里马,偏偏最后拍板决定的是这个嘴上无毛的建文帝,挂帅出征的也是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李景隆,再加上出谋划策的书生齐泰和黄子澄,堪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最差劲组合。


朱棣得知李景隆代替了耿炳文,大喜过望,对部下说:李九江(李景隆小名九江)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从没带兵打过仗,收拾他再容易不过了。让他带这五十万士兵那不是害他么。赵括这样的人再次现世了。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朱棣靠的不光是运气,还有实力。虽然在战略上瞧不起李景隆,但在战术上他还是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因为李景隆率领的人马不是五万,而是五十万。即便是五十万只羊,也不是那么容易杀的,更何况是五十万手执兵器的士兵。


朱棣很了解李景隆的性格,自己在北平镇守,李景隆欺软怕硬是不敢来攻的,况且守城并不是自己的强项,只有在野战和运动战中才能打败李景隆。但俗话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即使以己之长野战和运动战获胜,自己的兵力也远远不足,要吃掉李景隆的五十万人马,更是难上加难。紧急招募士兵,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匆忙召集的士兵战斗力低下,这种乌合之众只会适得其反。朱棣瞄上的他的邻居,也是他的兄弟宁王朱权。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受封于大宁(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宁王以多谋善战著称,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手下的朵颜三卫由蒙古骑兵组成,更是骁勇善战。


这时江阴侯吴高正在围攻永平,朱棣率军前往解救,吴高撤围而去。朱棣随即折向北行,前往宁王封地大宁。


朱棣不仅是难得的帅才,更是搞阴谋诡计的好手。一路上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到达大宁后,命令士兵潜伏于城外,自己只带少数人马现身露面。朱棣的身份是反贼,宁王对他自然十分戒备,只让朱棣一人进城。见面之后,朱棣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只说自己是不得已起兵靖难,如今朝廷重兵围剿,已经撑不下去了,希望宁王看在兄弟的情分上替他向朝廷求求情。宁王原本怕朱棣来邀请自己一同造反,现在看见朱棣混得这么惨,心一软,也就同意了。朱棣于是在大宁城中住了下来,每天好吃好喝,宁王的防备也就慢慢松懈下来。朱棣没有动作,不表示他的手下没有动作。他的属下趁宁王防备松懈混入城中,秘密交结游说宁王的部将和朱棣一直以来垂涎三尺的朵颜三卫。七天时间转眼即过,朱棣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提出要回北平。宁王作为兄弟,自然要出城送一送,于是宁王朱权就在自己的地盘上被劫持了,妃妾、世子一同被掳,他的部将和朵颜三卫已被朱棣收买,不听宁王的指挥了。宁王就是这样身不由己地参加了燕王的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