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君臣恩义(3)

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1

|

本章字节:2792字


这年三月,世宗北伐契丹。四十天的时间,刀枪未动就一举占领了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内)、益津关(今河北文安县境内)和淤关(今河北霸县境内),还有宁州(今河北青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三州十七县。就在柴荣意气风发,准备乘胜前进的时候,柴荣忽然染病,不得已班师回京。


北征途中,赵匡胤迎来了他生命的巨大转折。这个转折起源于一块木牌。某日,世宗审阅送来的奏章时突然发现文书袋中另装有一块木牌。这块木牌长三尺有余,上面刻着没头没脑的点检作天子五个字。这块木牌立刻在世宗心里投下了深深的阴影。禁军殿前都点检职位的重要性,张永德身份的特殊性,他的能力和性格,让病中的世宗万分担忧。


五月,世宗返回京城汴梁,病情更为严重。一般来说,皇帝去世前都会对政局进行一番调整,为继任者扫清障碍或者为继任者创造施恩的机会。世宗自知自己时日无多,随即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以皇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梁王,第二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燕公,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充枢密使,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并同平章事,韩通另升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以赵匡胤兼任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实际遭到贬斥,赵匡胤收获颇大。


回过头来看,这块改变了后周权力格局的木牌出现得甚是蹊跷,这件事情和后来的斧声烛影都是疑点多而史料少,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仔细分析少得可怜的史料,而后做出可能最接近真相的推测。


这件事情唯一明确的就是结果,赵匡胤取代张永德称为禁军殿前司的最高长官。有人据此怀疑木牌事件的背后策划者就是赵匡胤,不过单凭结果就来断定原因的做法并非毫无漏洞,仅仅根据结果就一口咬定赵匡胤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事件背后的黑手直接针对的显然是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很明显这是个简单而高明的借刀杀人之计。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可能是侍卫司都指挥使李重进所为。张永德与李重进确实曾经不和,但是已经在显德三年(956年)和解,而且即使张永德被免职,世宗也不可能让李重进兼任殿前都点检一职,所以不能确定李重进便是幕后黑手。


当然,读者也不要突发奇想,猜测可能是世宗自己导演了这场戏。世宗要罢免张永德,直接一道命令就可以了,根本就用不着耍这些花样。


不过,赵匡胤是受益者,这是确切无疑的。别人斗来斗去,最后反倒便宜了一边的赵匡胤,让他轻轻巧巧地把胜利果实捡了去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赵匡胤又不是道德标兵,以他处心积虑安插亲信、结交权贵的手段和心计,以及他后来发动的兵变的行为来看,无论怎么说都洗脱不了嫌疑。


世宗当然明白这件事情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要借自己的手来除掉张永德。世宗自己也想解除张永德的威胁,所以将张永德从要害部门调走,从这点来说,世宗确实是遂了幕后黑手的心愿,不过接下来他就挑选了心目当中最可靠、最忠诚的赵匡胤继任殿前都点检。他自认为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赵匡胤绝对不会篡夺自己后代的江山。


世宗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赵匡胤几年之间就升到殿前都指挥使这个高位,成为殿前司的领导人之一,固然是他作战勇敢、奋不顾身,却与世宗的有意栽培和提拔分不开。世宗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恩义加上如此的信任还是没有抵得过赵匡胤对权力的追求,柴荣死后刚刚半年,赵匡胤就篡夺了柴家的江山。所谓君臣恩义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