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疆村民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9
|本章字节:9758字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市),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是北宋王室的外戚。在少年时,他侠气喷薄、慷慨激昂而且留意国事,对于权倾一时的贵要,亦敢于加以抨诋,这种思想,在他词作中有所表露。另一方面,他又博学强记,曾遍读唐人遗集,笔端驱使温(庭筠)、李(商隐),但却没有从科举走入仕途,只是为衣食所迫,担任过一些吏职,还曾做过武弁。后经李清臣等人的推荐,才得转入文官,做过泗州(今安徽泗县)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横塘,自号庆湖遗老。词集名《东山寓声乐府》。
贺铸的生活时代,是处在宋初老辈词人相继去世、后起之秀正纷露光芒的时候。贺铸与苏轼、秦观等人交游,词风也深受影响。总的说来,还是以浓丽婉约为其词作的主要风格特色,而又还有豪放的一面。
被历来文人认为是贺词婉丽风格的代表之作是《青玉案》、《天香》、《石州引》等几首,尤以前者为最有名。另外,如《六州歌头》、《小梅花》等则是受苏词影响。他还有一些受民歌影响的小词,写得也很出色。
鹧鸪天
重过阊门1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2,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3。旧栖新垅两依依4。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1阊门:苏州的西城门。
2梧桐半死:枚乘《七发》:“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白居易《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这句是用梧桐半死半生来比喻自己丧偶。
3原上草,露初晞(xi西):指死亡。晞,干掉。古乐府《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xiè泻):草名。《薤露》:古挽歌名。
4旧栖:指以前两人同住的寓居。垅:指坟基。
【简说】
这是一首悼亡词,其中充满着对亡妻低徊怀念的感情。开始就说“万事非”,写出不堪回首的慨恨。作者还拣取了“挑灯夜补衣”这一场面来说明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的生活。这样,作者失伴之后的悼念之情,就因为有现实生活作基础而显得真挚感人。
捣练子
收锦字1,下鸳机。净拂床砧2夜捣衣。马上少年3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飞4。
【注释】
1锦字:用锦织成的字。旧时指妻子寄给丈夫的书信。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远方丈夫之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这两句是说收起织好的锦字回文诗,走下了雕着鸳字的织机。
2床砧(zhēn针):砧是指捣衣石,床即支撑捣衣石的架子。捣衣:古代生丝织成的绢,质地挺硬,裁制成衣服前需拿木杵在石上捶软,所以天将寒冷时家家都在捣衣准备过冬。如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就是写妇女夜间捣衣,准备送给在关外远戍的丈夫。
3马上少年:指征人,即织妇的丈夫。
4瓜时:瓜代的时候。指征人服役期满换人来接替。见《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这句是说瓜代的时候已经过了(服役期满),但却只见雁儿南归,不见征人回来。
【简说】
以闺情来反映征戍之苦,在唐人诗中为数不少,尤以李白最为擅长;但这样的内容,在文人词中还是少见的。贺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王朝北方边患频起,这几首反映征戍的词作虽然不脱文人气息,但那种充满民歌情味而又以清婉见长的格调,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捣练子
砧面莹,杵声齐1。捣就征衣泪墨题2。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3。
【注释】
1杵(chu楚):捶衣的木槌。两句是说捣衣石的面上光滑莹洁,捣衣时木槌的声音响成一片。
2捣就:捣成。泪墨题:用滴下的泪水磨墨写信,题上征人姓名。
3玉关:即玉门关。戍人。即征戍边地的军人。这两句是说将征衣寄到玉门关就有万里之远,何况征人的戍地还在玉门关之西更为遥远的地方呢。这里玉门关是虚指,极言其远。
捣练子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1。
【注释】
1这两句是深入一层的说法,说不是由于赶着捣衣而不睡,捣衣是为了夜长如年、难以入睡,这样就反衬出对远方征人情意的深挚。
捣练子
边堠远1,置邮稀2。附与征衣衬铁衣3。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4。
【注释】
1边堠(hou后):边境上了望敌情的土堡。
2置邮:驿站。马递为置,步递为邮。
3附与:附给。这句是说书信之外还附上御寒冬衣衬在军衣里面。
4两句是说征人回乡既不可能,只好指望多多在梦中相见,只盼望开春后能接到征人来信。
生查子
西津海鹘舟1,径度沧江雨2。双3本无情,鸦轧4如人语。挥金陌上郎5,化石山头妇6。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7。
【注释】
1津:渡口。海鹘(hu胡):鸟名,即海东青,雕的一种。海鹘舟:指一种快船,行驶时迅速如鹘。
2径度:径直地度过。本句说快船在江上冒雨疾驶而来。
3双:即双橹。
4鸦轧:即轧轧(yà),象声词。此处指摇橹声。
5挥金:挥金如土。陌上郎:指对爱情不忠实的丈夫。这里用《秋胡行》的典故,《秋胡行》一名《陌上桑》,写的是鲁国秋胡外出做官五年,在归家途中见一女子采桑于陌上,便用金子来引诱她,被她所拒,归家后方知该女即是相别五年的妻子。刘向《列女传》记载了此事。
6化石山头妇;古代很多地方有女子久等其夫不归,因而化为石头的传说。刘义庆《幽明录》:“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如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其他如江西、安徽等地都有望夫石成望夫台。这是以望夫石来说明自己的态度。
7两句是说你该不会忘掉你亲生的小女儿吧。
【简说】
望夫化石是流传人口的民间传说。作者借此对许多妇女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上片写别时情景;不说她自己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却说双橹如在作人语。下片写别时的叮咛。先说只恐你成为挥金如土的负心人,而我却宁作望夫之石。最后想以三岁小女来维系丈夫的爱情。
小梅花
缚虎手。悬河口1。车如鸡栖马如狗2。白纶巾。扑黄尘3。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5。作雷颠,不论钱6。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7。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8。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9。揽流光。系扶桑10。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释】
1缚虎手:手能缚虎,形容勇力过人。悬河口:口若悬河,指说话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太尉王衍每云:‘听象(郭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两句是指有能力、有才干。
2这是说穷困而嫉恶如仇,象后汉朱震那样的人只有破车疲马。《后汉书·陈蕃传》记载说,朱震检举济阴太守单匡和其兄中常侍单超。当时谣谚说:车如鸡栖(鸡窝)马如狗,嫉恶如风朱伯厚(震字伯厚)。李贺《开愁歌》有:“衣如飞鹑马如狗。”
3两句说戴着白丝巾,仆仆奔走于风尘之中。
4这句用李白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蓬蒿人:草野之人。指世人不识贤才,而贤才终将脱颖而出。
5两句是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原句。是说铜人离开时咸阳道上只有衰兰送客,十分凄凉冷落。天如有情,天也会老,人就更不用说了。
6颠:即风颠,狂放不羁。雷颠:指后汉雷义。《后汉书·独行列传》载雷义曾助人免于死罪,并始终不接受罪者的二斤酬金。后回乡,被荐举为秀才,刺史不准他辞让,“义遂阳狂被装走,不应命。”这两句是说要效法雷义,不把钱财、官位放在心上。
7旗亭:市楼。用王维《少年行》诗:“新丰美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斗,酒器。斗酒值十千文,指酒极名贵。
9当垆秦女:用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语如弦:韦庄词《菩萨蛮》:“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这里指胡姬的笑语象琵琶弦上的乐声。
9遗音:遗留下的歌曲。指汉武帝《秋风辞》,结尾有“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句子。意思是感叹欢乐不长,人生苦短。
10扶桑:神话中的树,太阳在这里出来。这里扶桑就是指太阳,系扶桑即要留住时光,与“揽流光”是一个意思。
争奈:怎奈。这句是指愁恨来时即使一天也挨不过去,全句用反跌手法,结束上文。
【简说】
本词用健笔发挥胸中块垒,由于自己才能出众而又遭遇不时,心头涌起失意沉沦之恨,只好借美酒销愁,以歌舞排遣。
贺铸善于采用前人诗句入词,这在本词尤为特出。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1。锦瑟年华谁与度3。月桥花院,琐窗3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4。彩笔新题断肠句5。若问闲情都几许6。一川烟草,满城风絮7。梅子黄时雨。
【注释】
4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横塘:在苏州西南十里,上有桥,桥上有亭,景色清幽。南接越来溪,通石湖。”尘:本指踪迹。芳尘连用,指美人。两句写别情。叙述自己目送美人远去,以后不再经过横塘来相会。
2锦瑟:绘着彩色花纹的瑟。《周礼·乐器图》:“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日锦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华年,是指美好的青春时代。谁与度:即“与谁度。”和哪个一起度过。
3琐窗:雕绘着连环形花纹的窗子。《后汉书·梁冀传》:“窗牖皆有绮疏青琐。”
4冉冉:流动貌。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
5彩笔;南朝江淹曾梦见郭璞向他索取笔,江从怀中取出五色笔还他,后来做诗就无美句。见《南史·江淹传》。这句是说因美人不至而提笔抒怀,空有肠断魂消之句。
6都几许:共有多少。
7一川:一片平原。风絮:随风飞舞的柳絮。
【简说】
《中吴纪闻》说贺铸“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常作《青玉案》词云。”本词问世后被誉为“绝唱”,作者且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称号。“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竹坡诗话》)
全篇以华瞻的词藻抒写“望美人兮不来”的“闲愁”。上片写美人去后,月桥花院、琐窗朱户,都不见其踪迹;怅惘之余,有虚度年华之感。“只有春知处,”是将希望寄托于姗姗来临之春天身上。下片写春日迟暮,望而不来。希望渐少,闲愁愈深,终于发出“都几许”的疑问。结末三句,都是春来横塘路上的景物,又都足以引起“锦瑟华年”的喟叹。“一川烟草”,是二三月间,“满城风絮”,是三四月间,“梅子黄时雨”,是四五月间,总之是写闲愁之多以及时间之长,使得“谁与度”的含意更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