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悲士不遇赋

作者:赵逵夫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4

|

本章字节:4288字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伟大史学著作《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是我国最早的通史。赋作共有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全赋仅二百字,意思不完,当非全篇。


《悲士遇赋》直面“士”的生命存在价值问题,“悲”是文章主旨。刘熙载《艺概·赋概》云:“司马子长《悲士不遇赋》云:‘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此即述往事思来者之情……可见古人言必由志也。”


悲夫![1]士生之不辰,[2]愧顾影而独存。[3]恒克已而复礼,[4]惧志行之无闻。[5]谅才韪而世戾,[6]将逮死而长勤。[7]虽有形而不彰,[8]徒有能而不陈。[9]何穷达之易惑,[10]信美恶之难分。[11]时悠悠而荡荡,[12]将遂屈而不伸。[13]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14]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15]哲之乱也。[10]炤炤洞达,[17]胸中豁也。[18]昏昏罔觉,[19]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20]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21]古人惟耻。[22]朝闻夕死,[23]孰云其否。[24]逆顺还周,[25]乍没乍起。[26]理不可据,智不可恃。[27]无造福先,无触祸始。[28]委之自然,终归一矣。[29]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华书局影印本)


[1]夫:句末感叹词。


[2]不辰:即生不逢时。辰,时。


[3]顾:回看。


[4]恒:经常。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有“克己复礼为仁”的话。克己,指约束自我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某种社会伦理规范。


[5]志行:志向与操守。《易·升彖》:“南征吉,志行也。”本意指得行其志。


[6]谅:推想。韪(wěi):善。戾(li):乖张、违反。


[7]逮:及。


[8]彰:彰明、显明。


[9]陈:陈列。


[10]穷达:指人生的通达与窘穷。


[11]信:确实。


[12]悠悠荡荡:飘忽不定。


[13]屈伸:弯曲与伸展。


[14]微:幽深。吁嗟:感叹词。显然:显明的样子。


[15]好(hào):喜好。夷:傲慢。


[16]哲:哲人。乱:混乱、混淆。


[17]炤(zhāo)炤(zhāo):明显。炤,同“昭”。洞达:通达、透彻。


[18]豁:开阔。


[19]罔(wǎng):无,没有。


[20]忖:忖度,思忖。


[21]没(mo)世:终身,一辈子。


[22]耻:以……为耻。


[23]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意谓早晨参透大道,傍晚死去也心甘情愿。


[24]孰云其否:谁说它是不对的。


[25]逆顺还周:逆顺的周而复始。


[26]乍:忽然,猝然。


[27]据、恃:均为依凭义。


[28]无造福先,无触祸始:指按老子“祸福相依”的辨证观点,不去主动追求所谓福,也就是避开了祸。


[29]委:委弃。



赋以沉重的悲叹“悲夫”带起,指证“士”之生不逢时,只能顾影独存、羞愧难耐这种悲剧性生存状态。对于“士”来说,“惧志行之无闻”是“恒克己而复礼”的精神动力;“恒克已而复礼”则是为了使自己的“志行”“有闻”,能够为世所用。但是,现实社会中“世戾”却与“才韪”形成巨大的矛盾冲突:越是致力于才学追求,越会得到“逮死而长勤”的徒劳结局。“有形”却无法彰明,“有能”却难以施展,正是社会给予“士”的最不公平的待遇。社会用人制度往往颠倒美恶、穷达标准。所谓“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的天道公理,只是“士”们的迂阔幻想罢了。人性的弱点是势利相争,好生恶死,好贵夷贱。只有参透这人世本相,“士”才不至于因“昏昏罔觉”而“内生毒也”!既然“理不可据,智不可恃”,“士”当何以自处?文章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心理平衡机制。一是“没世无闻,古人惟耻”,仍应以积极的态度努力修德明道,“朝闻夕死”可也;二是人生逆顺浮沉不定,祸福相倚,功名富贵未必是福,应以“委之自然”的达观态度看待人生。


从《悲士不遇赋》看,它一方面杂糅了儒家积极用世与道家委任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对不合理的世道人情颇多指责。与董仲舒《士不遇赋》相比,容量更大,感情力度更强。联系司马迁的不幸人生遭际,可知他的写“士”亦是写自己,故能有强烈的打动人心力量。


就表现技巧而言,本赋说理抒情相间,不重夸饰;仿效骚体,不全用“兮”字句法,且有成段的四言句,与当时风行的大赋体式不同。


(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