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名人轶事(4)

作者:李康学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7

|

本章字节:8084字

此次偷袭,除了贺香姑姐妹牺牲外,另外还死了3人,伤了3人,敌人还抓走了廖汉生的妻子和儿子。廖汉生写了一信把情况报告给贺龙,贺龙派警卫员赶到洞长湾,将贺香姑等烈士在山边作了掩埋,然后把游击队接到了红三军部。接着,贺龙任命徐焕然为鹤峰县第四游击大队长,廖汉生为副大队长,游击队又继续活动起来。半年之后,这支游击队终被编入红军部队,廖汉生被调到红三军军部当了书记员。多年前,廖汉生想当一名红军的心愿这时才得以实现。


在加入红军队伍之后,廖汉生进步很快,从军部书记员开始,他先后担任过团、师、军及大军区的许多重要职务,解放后还任过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200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十二、史学泰斗向达


向达先生是湖南溆浦县麻阳水人,1900年生,国际知名的史学界泰斗。他同翦伯赞、一样,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精英。


向达才华卓异,20出头便在商务印书馆做了翻译编辑,一干就是六年,期间不仅和梁思成合译了著名的韦尔斯的《世界史纲》,自己还单独翻译了勒柯克的《高昌吉古经》。年仅二十六岁的他,竟写出了《龟兹苏祗琵琶七调考源》这样的专著。一时间史坛震惊,三十岁的他又写出了《三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论证了唐代“俗文学”的产生,是渊源于佛曲,令业内专家刮目相看。


虽然向先生为学聪颖过人,为人却憨直、是非分明。就连他之所以要投身于敦煌学的研究,有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对外国强盗劫掠我国文物和艺术瑰宝之愤慨,要与他们一争高低。他曾利用在英、法留学的机会,分别抄录、摄影、整理了被外国盗去的太平天国文书、莫高窟经卷、新疆吐鲁番古文书等一大批重要珍贵史料,为抢救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向先生为人憨直是从解放前便出了名的,早在1942年~1944年间在莫高窟考察时,他便在《大公报》上发表了题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他牵带的几个问题》,批评了少数名流学者为一己之利,占据洞窟,恣意损坏壁画的卑劣行经,并建议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但可惜未引起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重视。


而在1946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显向先生作为一知识分子的良心,当时北平发生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特务分子公开在北大民主广场撕毁进步学生有关罢课斗争的布告和标语,向达当即上前制止,并喝斥道:“你们就是反对罢课,也不能撕毁别人的……,在北大,任何人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北大四十八年光荣历史被你们丢尽了。”那些特务吼道:“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资格讲话!”他一字一句的回道:“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姓向名达。”后来这批闹事的特务被开除,但向达先生也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且名列第三。


而晚年的他,更因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受到了身心的迫害,在“双百花针”提出期间,他提出了史学界要百花齐放,不能只开“五朵金花”,在学术观点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个别结论不能代替具体的历史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比如考古发掘,怎能说明哪一锄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哪一锄是马列主义的?”结果他的学术上的坦白后来却为他招来沉重的灾难,几乎是在身心俱残的情况下还嘱咐友人“不必耿耿”,将如“凤凰涅槃,获得新生。”然而先生终因不堪重负,于1966年12月含冤自杀,1980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肯定了他一生对党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十三、张友桃摇“李”传情


张友桃是湘西的“刘三姐”。数十年来,她的歌在湘西土家民间一直流传不衰。


“十八女配六岁郎,又当妻子又当娘。


睡到半夜喊娘亲,叫我怎么做他娘?”


这首歌,是张友桃哭诉自身辛酸经历的一首不平之歌。原来,1916年出生于今张家界市永定区红土坪乡粟山村(原属沅陵县辖地)的张友桃,5岁时就丧了父,12岁时,她被叔父送给不满一岁的金渊章做了童养媳。苦不堪言的折磨,终于使她在18岁时选择了“走脚”(逃婚),此后就一直流浪四乡,并拜师交友学会了唱歌。其族人曾多次干涉她的婚姻,均被她严辞相拒。她在四处唱歌中,结识了男歌手李子尧。张友桃向他倾吐了真情之歌:男男女女上歌台,恨我肚里无文才。


心想与哥唱盘歌,干田螺狮口难开。


干田螺狮口难开,为何带信久不来?


一付鱼网吞下肚,万千疙瘩解不开。


万千疙瘩解不开,花针落肚挂心怀。


请哥进屋歇歇脚,蜂糖当作清茶筛。俩人相恋之后,张友桃又借歌声传达了她的叮嘱:二人相恋莫做声,要学花生泥里生。


石榴开花暗结子,坛子里点亮肚里明。


千嘱万嘱嘱情哥,嘱哥恋妹莫嘴多。


阳雀吐血跟嘴害,石榴断枝因籽多。在一次众歌手相聚的歌会上,一位名叫龚大雷的歌手,在与张友桃对歌盘根问底时,把张友桃与李子尧相恋的事唱了一支歌道:桃妹门前一枝桃,十人过路九人摇。


树上桃子你不吃,为何抱到李子尧。此歌传入张家族长耳中,族长以一女不能嫁二夫为由,强行指责拆散了张友桃和李子尧的婚恋,张友桃失恋后唱道:自从那日匆匆别,望他就象兔望月。


一付鱼网吞落肚,心中打起万千结。


脚踩门坎手拔闩,垫起脚跟望郎还。


来来往往人不是,相思泪水可行船。四年之后,张友桃最终和唐家溪一位老实农民结了婚。1959年5月,年仅43岁的张友桃不幸病逝。


十四、贺兴桐的贺龙情结



以创作《元帅之死》、《贺龙军长》等电影剧本闻名的贺兴桐,1940年出生在桑植县芭茅溪,后迁回老家洪家关。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当过红军。当年,只是弹丸之地的洪家关,仅有百余户人家。跟着贺老总干革命,光贺姓便出了108个烈士,72个寡妇。1950年冬,贺兴桐随叔父贺学生来到重庆,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见到这位侄孙很高兴,当即将他送进重庆巴蜀学校读书。先后进这所学校的还有贺学商、贺萍、贺兴亚、贺兴洲、贺腾蛟、朱芳应。因为是革命子弟,一律由国家照管,后来实行薪金制,均由贺龙、薛明二老损吃俭用供养。贺兴桐读书很聪明,但是也很调皮。有一次,他在校园内爬上一棵大树巅掏鸟窝,教导主任何履之气极了,打了他一巴掌,校长刘西林吓得不行。贺龙知道这件事后,不仅没护短,还派警卫员王金水把他们请来,开门见山道:“要是我当老师,就要这样……”说毕,狠狠踢了贺兴桐一脚。贺龙对他管教严格,其良苦用心不言自明。1957年春,贺龙访问南亚回国,路过重庆,当着西南局书记李井泉、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的面对正好在场的贺兴桐问:“你高中快毕业了,将来准备干什么!”贺兴桐道:“准备考北大,读中文系,将来当……。”任白戈一语点破道:“当作家,好哇!我就当过作家,当年在上海滩与鲁迅同过战壕,笔伐对手,其乐融融,往事如烟,寝寐难忘啊!——兴桐,好个龟儿子,你的志向好啊!”贺龙说:“好是好哇!但是,要上北大,先去北大荒;想当作家,先种庄稼。”结果,贺兴桐被送去北大荒。两年后,由于表现好,又经过考试,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1965年,贺兴桐大学毕业,分配到甘肃日报,接着,上山、下乡,“汗水洗灵魂,锄头挖修根”,先后磨炼了13年。1978年,被调到潇湘电影厂,当了9年编剧,其间好长时间在北京电影学院深造。此后,贺兴桐南下深圳出任宣传部副部长,不久又到海南组建中国民族文化城,然后到重庆当长江三峡投资公司董事长,并且兼任中化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与常务副秘书长。花甲过后,登上社会舞台,频频亮相于国内国外,中华中国亚洲国际世界的桂冠顶戴不少,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青睐。



贺兴桐自小在贺龙身边长大,耳提面命,受过贺龙元帅不少教诲,熟悉贺龙元帅的一生,脾气和性格更是了如指掌。贺龙元帅不幸在文革中被迫害至死,贺兴桐悲痛欲绝,决心要为贺龙元帅写几部电影,歌颂贺老总的光辉业绩。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一边读书,一边构思谋篇,创作《洪湖浪》电影剧本,发表在上海大杂志《收获》上,北影拍摄时更名为《元帅之死》。这部影片反映了贺龙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写了晚年的贺龙顽强与林彪及其死党作斗争的真实情景。此片播出后,感动了全国广大的观众。许多人都写信给他,称赞他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贺龙。就是这部影片,使贺龙的形象第一次被搬上了电影银屏。


1981年,他集中精力又创作出了名作《贺龙军长》。这部影片,由潇湘电影制作厂制作,介绍贺老总在革命低潮时,如何将自己的二万条枪连同自己的生命交给共产党,又如何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故事。在北戴河观看样片,得到了彭真、杨勇、薜明等同志的充分肯定。影片放映后,全国同样反响强烈。


这两部电影问世之后,贺兴桐又相继写了《青春无悔》、《来自地狱的信使》、《天涯月正圆》、《飞吧,天鹅》、《痴恋》等二十余部电影电视,同时创作了《静静的湖水》、《武陵魂》等数部长篇。还写过许多散文、诗歌和词赋。同时酷爱书法,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传记题过书名,不少作品为国际政要、商贾大亨以及林林总总的博物馆,、图书馆所收藏。2004年2月他自撰自草一幅《锦绣大理序》,在香港拍卖300万港币,开创翰墨昂贵的先河。这300万港币当即被他捐献。同年4月,他还代表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狂草辛弃疾《永遇乐》成幅长卷送给访华的美国原总统布什。老布什称赞这幅书法价值连城,香港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直译为“价值一千万”。美国现任总统的老爹,当年在中国呆过,颇通一点汉语,觉得翻不准,数字译少了便连连摇头摆手,连说了几个“喏”一时成为佳话。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