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康学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6
|本章字节:11120字
“我是正月十九随明总兵出征的,我们一共八百人,到达雅酉汛时,正是快近中午的时分……”高明珑心有余悸地回忆道。他将镇筸与永绥两支清兵如何相会,在雅酉又如何遭受苗民攻击,夜半如何突围,总兵明安图和伊萨纳等将领如何战死的经过,都作了详细的叙述。
“你是如何跑回来的?”刘提督最后问。
“我是被一块石头砸中头部,当时昏死在地。等我醒来,才发觉遍地都是清军尸体,义军也撤走了,我才侥幸逃了回来。”
“你确定一千多官兵都被打死了?”
“是的,确实都被打死了,明总兵、伊副将、彭厅主、戴把总,丁巡检等头儿,一个都没跑脱。”
“嘿,真是罕见之惨败!”
作为掌管一省兵权的提督,其职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身任这个要职的刘君辅不禁感叹万分。他属下的一千四百余清官军,竟然全都被打死了,逃回来的仅只这一个伤兵,他觉得真不可思议。
“你下去吧!”
伤兵起身退出了房去。
刘君辅似乎做了一场噩梦一般,他无奈地抓起笔来,给皇上写了一份紧急奏折,将讯问伤兵的笔录如实作了反映。
写完奏折,他仰头朝床上一倒,心中已觉得几分惧怕。也不知皇上会不会震怒问责于人。记得三天前,他在辰州协巡视时,明总兵曾送禀报,告知苗民有暴动迹象。他急忙往镇筸赶了来。谁知刚刚到达镇筸,就得知明安图带去出征的官兵全部被歼!如今,镇筸镇守城所剩的兵力仅五百余人了。手中无兵,寸步难行。现在他亦只有派人传令,急调靖州、辰州兵来征剿,自己则只有坐等各地援兵的到来,同时,还得等皇上的圣旨批来,才好决定行动!他于是坐镇镇筸内,也不敢轻易出城了。
京城金銮殿内。八十五岁的乾隆皇帝近来有些昏聩了。各地每天传来的奏折令他不胜其烦。特别是接连传来的一些苗民动乱的消息,令他坐卧不安。先是川省传来秀山青龙的苗民杀了杨百万,接着是贵州松桃大寨营石柳邓聚众祭鼓作乱,再有湖南提督刘君辅的火急奏报,内称永绥境内雅酉汛苗民大暴动,镇筸总兵明安图和永绥协副将伊萨纳等一千四百余官兵全被歼灭!乾隆看到这一奏报,不禁震惊不已。他提笔批旨道:“明安图被贼戕害,固由冒昧轻进,但所带兵丁为数不少,何至不能抵御?如果因贼势较众,止于兵无纪律,尚能与贼打仗,被贼冲散,自属可原。倘系兵不顾将,一见贼至,即纷纷溃去,致镇将为贼所戕,此等临阵逃散之兵,若不查明严办,何以肃军律,而儆将来?”
乾隆将此次清兵被歼的原因怪罪为兵而不责将,可见其判断有多糊涂昏聩。不过,为了扑灭苗疆已经遍燃的起义烈火,乾隆在调兵遣将上是很清醒的。他知道,要把苗疆苗民的反抗镇压下去,必须得选派一位非常能干的统帅。过去,任过贵州总督的张广泗,是他曾很欣赏的首选将材,此人治理苗疆很有一套手腕,可惜他在西征金川中已死于非命。现在,乾隆最看重的人物是现任云贵总督的福康安。福康安是满州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之子。傅恒之妻乃乾隆帝的嫂子,据传乾隆与这位嫂子亲密异常,甚至传闻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他很得皇上的格外宠爱。在仕途上,福康安由最初宫中的三等侍卫迁升至一等侍卫,尔后又一路攀升,从户部侍郎升到满州副都统,再升迁历任过云贵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等等。这个总督的职位,好比现在掌管数省的大军区司令员,其职位高权重。而福康安又贯于征战,在远征金川、平定台湾之乱、讨伐青海西藏等战役中曾屡建功勋,以此也深得乾隆的青睐和器重。而眼下新的统帅到底选谁,他想先征求一下军机大臣和珅的意见。
不一会,乾隆派人将和珅叫来相商道:“近日,湘黔苗民作乱,朕欲派一统帅统兵前往征剿,你看派谁当此帅比较合适?”
和珅是个极善于拍马屁的大贪官,又知道乾隆一惯倚重福康安,这会儿听了皇上的问话,就干脆提名道:“去苗疆征剿苗匪,需一得力统领,依臣看来,此重任非云贵总督福康安莫属。”。
乾隆听罢,立刻点头道:“嗯,让福康安当此统帅,行,朕就任命他了!”说罢,乾隆提笔写了任福康安为湘黔苗疆督剿统兵元帅的御旨。接着,和珅又对乾隆建议道:统帅既定,各省总督、督抚亦需适当人去担任,工部尚书和琳文武兼备,与福康安是好搭档,如派他去接任四川总督,必能协助福康安大人扫清逆苗。”
乾隆想了想道:“派和琳去四川任总督倒也合适,他可带并从秀山进击,与福康安在贵州相汇,再向湘境苗区进剿。其他各省总督暂不变动。”说罢,又吩咐提笔拟旨,将工部尚书和琳任命为四川总督,再分别又给湖广总督福宁,四川总督和琳、湖南巡抚姜晟、提督刘君辅、贵州巡抚冯光熊、提督彭廷栋等人批下御旨,督令他们务必服从福康安的调度,相互协作配合,尽速将逆苗征剿。接着,乾隆又派人将侍卫德愣泰和额勒登保叫来吩咐道:“德愣泰,朕派你和额勒登保速去云南福康安处送御旨,然后你们留在他身边,协助他领兵作战,去剿苗贼,你俩愿去吗?”
德愣泰道:“皇上圣旨下了,我们一定照办!”
“嗯,朕派你俩速去,一定要督任福康安尽快去剿贼!”
“遵旨!”德愣泰和额勒登保一起挺直身子答道。
处理完苗疆征剿派兵之事后,乾隆才舒展开蹙眉。这时,和珅又奏道:“皇上,今年八月,是您八十大喜的日子,护佑我大清江山也整有六十年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为您老人家好好庆贺庆贺啊!”
乾隆微微一笑道:“庆贺可以,到时朕也得把皇位传给儿子了。”
和珅道:“皇上龙体安康,我大清还离不开皇上的护佑。”
“不,”乾隆摇头道:“朕在位年岁不能超过圣祖。”
乾隆所指的圣祖即康熙皇帝。和珅知道乾隆对圣祖康熙十分崇敬,据说,康熙六十一年春,乾隆以皇孙身份首次得见圣祖,那时康熙正为选嗣皇而犹豫未决。皇四子雍正将儿子乾隆的生辰八字递上去,康熙帝曾仔细审看。这皇孙的生辰八字写道:“辛卯,丁酉,庚午,丙子。”旁边有一算命相士的批语曰:“此命富贵天然,佔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难,子嗣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方成格桢祥。”正是因为见了这皇孙的生辰八字,康熙帝才权衡利弊,毅然立下了:“皇四子雍亲王胤桢最贤,我死后立之为嗣皇”的遗嘱。同时又嘱托雍正必封弘历为皇太子。雍正即位后,恪遵康熙遗嘱,在乾清宫举行密立皇储仪式,将立弘历为皇太子的密旨密封于铁匣之内。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上。康熙死后十年,雍正驾崩,弘历就顺理成章地登位当了皇帝。这也是乾隆为何崇敬康熙的重要原因。
和珅揣度准乾隆的心思,知道他不想执掌皇权超过圣祖,于是也不再委劝,只是借贺岁为由,又恭维道:“皇上登位六十年了,与圣祖相比肩也算得上是洪福齐天了!”乾隆哈哈大笑道:“托圣祖之福,朕应该算是十全老人不为过吧!”
和珅问道:“敢问圣上,说的是哪十全啊?”
乾隆道:“朕所言十全,即两平大小金川,两平准葛尔汗国,平回部,平缅甸,平台湾,两平廓尔喀,平安南国,合起来即十全武功也。”
和珅听罢,连连点头道:“皇上所言甚是,十全武功,真乃盖世无双。”他口里这般奉承,心里却明白,乾隆所指的这些战争并不都是打赢胜仗的,有些根本就谈不上武功,然而他决不敢提出异议,皇上怎么说,他都只会赞赏有加。
乾隆这时又道:“朕虽算得上是十全老人,然而并不敢掉以轻心,此次苗疆叛乱,需得从速扑灭。朕派福康安去统兵征剿,应当有必胜之把握吧!”
“有,这决无问题,”和珅马上应道:“福大人久经沙场,加上有和琳大人等骁勇战将配合,扫平苗疆将指日可待,皇上就等着听捷报吧!”
“好,只要把苗疆平定,朕也就高枕无忧了。”乾隆如此说毕,才欣然下了龙椅,转身去了寝宫。
5夜宴话别
傍晚时分,和珅出来回到西直门内一四合院家中,当即把其弟和琳叫来相告道:“我已向皇上推荐你出任四川总督,你收到皇上的圣旨了吗?”
和琳回答道:“我刚收到,皇上让我从速赴任,直接去四川秀山征剿逆苗。”
“那你打算何时动身?”
“我想明早就出发。”
“嗯,圣旨在身,应当雷厉风行!”和珅点头道:“今晚好好喝杯酒,我为你饯行。”说罢,即吩咐家仆快去弄酒菜。
不一会,家仆将酒席备好,兄弟俩坐在桌前边饮边谈起来。
和珅感慨道:“你此去四川,重任在身,剿灭苗匪,实非易事啊!”和琳道:“哥哥请放心,弟乃学武出身,此去苗疆,正好有用武之地,我若不把这逆匪剿灭,誓不回来见皇上和哥哥!”
和珅道:“你有信心就好,此去苗疆征剿,打了胜仗,就能立功。来,兄弟我预祝你旗开得胜!”
“干!”和琳端起酒杯,彼此一饮而尽。
几杯酒喝过,和珅又道:“人生在世,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相当初,父亲在世时也曾叮嘱过我们俩,读书要用功发愤,要立志干番大事业。我们兄弟俩总算也没辜负先父的一片期望,现在能有这番成就,那也是先父庇佑的福分啊!”
和琳道:“是啊,可惜先父去世太早,兄长那时才十岁,我也才七岁,母亲带着我俩,不知白了多少头发,幸亏有叔叔帮忙,才得入咸安宫官学读书。”
和珅又道:“那段读书的经历没齿难忘啊,我那时主张你学武,我学文,现在看来真是很对,有一次,大诗人袁枚看了我们俩兄弟的诗,他写了批语曰:‘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看来这袁诗人还真有预见。现在你当了总督,我在皇上身边任大臣,不正是被他的预言验中了嘛!”
和琳笑道:“我能有今天的出息,主要还靠你这当哥哥的提携。要不是你在皇上身边受宠,皇上怎能知道有我。”
和珅亦笑道:“皇上宠我是不假,我自才华突出也是事实嘛,要不皇上怎么偏爱我。”
和琳又道:“想你二十五岁那年,考举人都没中,要不是你去当了皇上的侍卫,又哪有现在的出息。”
“这就叫天命吧!”和珅叹道:“我进宫当了侍卫,开始并没引起皇上注意。有一次临幸山东,我随侍同坐在一辆骡车上。那天皇上问我是何出身?我说是文员。皇上又问我进过考场没有?我说庚寅年曾赴举。皇上再问出的何题,我告知是孟公绰一节。皇上问我还能背此文否?我说能背。于是将孟公绰一节文字背了出来。皇上大加赞赏,说我记忆过人,也中得举。此后,皇上对我就多次提携,直到当到现在这个位置。”
“你有才干,皇上当然会赏识!”和琳又道:“皇上爱作诗,你也会作诗;皇上爱书法,你也会摹仿他的书法。听说皇上干催由你代他写御笔题词,可有此事?”
“当然有。”和珅得意的点头道:“宫内有许多御制题词都是我代皇上写的。”
“难怪皇上这么信任你。”和琳又道:“有你这样的哥哥在朝廷走红,我在外做封疆大臣心里也安稳多了。”
和珅喝口酒道:“只要皇上信得过,咱们的日子当然都好过。不过,你这次去,与福康安要合作好,凡事多尊重他,不要与他过不去。”
“这你放心,我与福康安已成至交,以前与他那点过节,自从征廓尔喀后彼此已化解了。”
那就好。我就是考虑要让你与福康安多亲近,此人甚得皇上信任,你和他相处得好,一切就好办了。”
俩人谈到这里,彼此又喝酒吃肉沉默了一会。接着,和琳放下筷子道:“我已吃得酒醉饭饱,待会儿回去还得收拾收拾。”
“别急,我还要给你送样东西!”和珅道。
“什么东西?”
“你看看吧!”和珅起身进内房,将一件小巧灵珑的玉制关公像拿出来递给和琳道:“这个你佩戴在身上,保你平安无恙。”
和琳接过关公像看了看道:“哥哥想得真周到,有关公庇佑,此次我出征,定能百战百胜!”和珅又道:“你去后,家事有我关照,尽可放心。”
和琳道:“好,家事都拜托你了,我的儿女大事也都靠你主持操心了。”
“行,都包在我身上,你安心出征去吧!”
兄弟俩谈到这里,和琳便告辞回了家去。
6统兵出征
云南昆明,总督府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内。总督福康安斜倚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本《孙子兵法》,正轻声吟读。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孙子说得多好啊!福康安读到这段话不禁击节赞叹。作为带兵将领,福康安最欣赏的用兵之道,其实也就是一个“猛”字。在他看来,猛,也就是快速、迅疾之意。趁着敌人不备,要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消灭敌人。这种用兵方法,不就是孙子比喻的“激水漂石”式的勇猛战法嘛!福康安想到这里,心下很有些得意。他这个人单从外表看,也是一个威风凛凛的猛将。他生得虎背熊腰,身材粗壮,额角分明,耳大鼻隆,眉目浓黑,一双鹞眼透着一种凌厉无比的穿透气势。从个人性情来说,福康安更是一个说一不二喜欢勇猛果敢的人。小的时候福康安有一次在咸安宫上学回家,经过一个胡同口的时候,一个比他高一个个头的顽童欺他年幼,喝住他道:“喂,你小子有钱没有,跟老子孝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