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俯民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7
|本章字节:8532字
继而又分析说:“当浩大军费与日俱增时期,岁入无法增加,只靠金、银、美钞为保证的金圆券,不过再进一步将人民手中的金、银、美钞储备夺走,以增政府的金、银、美钞储备,而社会生产量和实物并不增加,甚而因战争而大大减少,纸币大增,而实物日减,当然物价只能日益飞涨,而不会停止。故不管如何改革币制,只能是欲无中生有”。上海出版的《经济周报》也专门在其社论中说明此点。文云:“不知是故意还是无知,政府的经济措施,却始终认为:无中可以生有,对人民始终没有放弃玩弄那一套无中生有的把戏。”
《中央日报》1949年1月19日社论则认为币制改革失败,在于纸币印行太多和“不应该以政府所有金、银和外汇为保证,除法令国信以外,更不需要任何保证。”这种观点丝毫不提内战耗费和社会生产的凋敝,实为避重就轻。
蒋经国打虎败阵
在实行币制改革的同时(实行金圆券),蒋介石派其儿子蒋经国赴上海任经济特派员,并负责平抑物价。实际上是全权在握。蒋经国也真想铁面无私,大干一番,为蒋介石固守江…。为此,他组建了“戡建大队”,在中央银行内设置办公室,开始“打老虎”了。其口号是“只打老虎,小打苍蝇”。同时,又组织了“上海青年服务总队”。
蒋经国的中心任务是管制物价,规定所有货物的价格必须停留在“八·一九”之前的市价水平上。也叫“八一·九防线”。为此,严厉打击投机市场,搜查库房、检查市场和水陆空交通枢纽。自8月23日至27日,小蒋指挥上海市六个军警单位全部出动。并下令,对违犯物价管制规定者,吊销执照,没收货物,对负责人予以法办。
蒋经国到上海后,即向青年军人联谊会发表讲话。他说:“在工作的推进中,有不少的敌人在那里恐吓我们,放言继续检查仓库办奸商,将会造成有市无货,工厂停工的现象。不错,假使站在保持表面繁荣的立场来看,那是将要使人民失望的。但是,如果站在革命的立场来看,这并不足为惧,没有香烟、绒线、毛衣、绸缎,甚至猪肉,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相信,为了压倒奸商的力量,为了要安定全市人民生活,上海的市面,是绝不为华丽衣着,而放弃了打击奸商的勇气。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火,上海人民是永远不能安定的。”
同时,他又特别指出奸商和贪官污吏相勾结。因之警告官员们,对贪官污吏将要严办。他说:“上海许多商人……。拥有本店制造的两个武器:一是造谣欺骗;一是勾结贪官污吏。做官的人如与商人勾结,政府将要加倍惩办,戚再玉已经枪毙了。听说不久的将来,还有类似的人,也要得到同样的命运:这就是对身为官吏的人的警告……。共匪和奸商是革命的两大敌人,要同样的打,一起的打。”
《紧急处分令》下达的第十天,蒋经国于上海成立了一个“人民服务站”,其任务是接受揭发和告密。9月10日,蒋经国赣南旧部王升发表《告上海青年书》。同时选拔一万二千三百余青年人,分成二十个大队,专门从事推动群众参加监督和揭发不法事件。
蒋经国处理的第一个案件是陶明启案。陶任财政部秘书,利用职权,泄露国家经济机密,串通商人抛售永纱股票,进行投机。破案后,陶被捕服刑。第二个案件是上海警务部科长张xx和警备部第六嵇察大队长。此二人,因勒索被处决。第三个案件是王春哲,因囤积居奇被处死。因此入狱的,包括巨商大贾共六十四名。经过此三大案件,蒋经国在上海声名大振,成为铁面无私的传奇人物,外国记者则称之为“中国的经济沙皇”。
与此同时,蒋经国还特别强调重视人民的力量。他说:“人民的事情,只有用人民自己的手可以解决,靠人家是靠不住的。要想将社会翻过身来,非用最大的代价不能成功。”经过一个月的雷厉风行的整顿,上海市人民已对蒋经国有了信任感。因此,自“八·一九”以来一个月中,中央银行于上海收兑的黄金、白银和外币,已约值三亿七千三百万美元。其中黄金为十二万五千六百余两,美钞三千二百余万元。
但是,接着麻烦就来了上海一地虽暂时物价稳定,而全国物价仍然上升。因此,流入上海的物资势必因价低而大大减少。上海便出现了物资缺乏的紧张局面。市面供应萧条,上海的生产,也因原料缺乏而萎缩。尤其在外地高价买原料,于上海低价出售产品,迫使生产停工、关闭。
另外,金圆券原本是贮藏的财富,突然变换成加入流通的纸蒋经国:《青年军人联谊会讲演词》(1949年9月12日)。币,更加速了市场物价上涨过程。很多商人还利用金圆券进行囤积居奇。有的携款逃往外地。
例如,上海商人便把上海市民(七百余万)的生活必需品囤积起来不出卖。物价虽平,却真地有市无货了。
为此,将经国又实行限期登记存货。自9月30日起,动员五千六百余人,组成一千六百二十八个小组分头在上海警察局长俞叔平指挥下,实行物资总检查。凡登记不实者,一律查封。
但商人们采取各种手段来抵制登记检查。其中,小蒋也查出一起囤积大案,即扬子公司囤积案。扬子公司是孔祥熙的大儿子孔令侃所主持。宋美龄又于其中有股份。该公司囤积货物,被蒋经国查出后,蒋经国坚持要按律处理。但9月底,宋美龄得知后,便要蒋介石到沪。蒋到沪后,由宋美龄一手挡架,说蒋疲劳,需休息一夜才能谈事,使蒋经国、宣铁吾、俞鸿钧等无法与蒋谈扬子公司囤积案,就各自打道回府了。经过一夜的宋美龄攻势,蒋介石也败下阵来,便决心不许蒋经国干预此案,完全按宋美龄决策行事了。10月2日,蒋介石对其长公子蒋经国就摊了牌,明确表示不许过问这个案子。他说:“人人都有亲戚,叫亲戚大丢脸的事情,请你们各位想一想,谁又能够真正铁面无私呢!我看,这个案子打消了吧”囤积居奇既不能惩办和制止,限价也就难以继续实行下去。
蒋经国听蒋此番表态,完全成了一个垂头丧气的惨败者,对特大老虎不敢打了。于是小蒋威信一落千丈。
同时,财政部又于10月初宣布对卷烟、薰烟草、锡箔、洋啤酒、国产酒、烟叶、烟丝七种货品增加税额七十一倍,结果立即激起抢购风潮和涨价洪波。
还有的厂商,他们因缺料停产,便雇佣无业游民和流氓到上海市面抢购物品,压迫政府放弃限价政策。
因以上种种原因,自10月3日,上海开始抢购物资。以后抢购之风日益严重,真如排山倒海一般。而黑市也日益猖獗。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的限价政策完全破产。10月31日决定取消限价。11月1日正式公布取消限价。限价政策彻底失败。
蒋经国是坚决反对放弃限价的。他在10月24日的日记里写道:
“十月份最后一星期,恐怕亦将成为限价政策实施的最末一周。问题不在于限价不限价,而表示***,怕困难和没有决心。处在政府放弃限价政策的时候,我的主张,既与此相违背,则本应辞职。”
限价政策的取消,标志着蒋介石币制改革和紧急措施的完全破产。物价的继续恶性膨胀,引起了广大城市人民的失望和愤怒。10月25日,北大等高校教授发表停教宣言。宣言中说:“政府对我们的生活如此忽视,我们不能不决定自即日起,忍痛停教三天,进行借贷来维持家人目前的生活。”广大人民对蒋氏的金圆券更失去信心。
经济改革彻底失败;翁文灏内阁倒台;王云五财长去职;蒋经国也于11月6日悄然离开上海,到杭州和老婆团聚去了。
对此,曹聚仁在《蒋经国论》中写道:“新赣南所造成的政治声誉,这一下输光了。有的人提起了经国,就说他是政治骗子;有人原谅他,说这都是杨贵妃不好,害了他。蒋先生的政治生命也就日薄西山了。”
1949年5月以后,人民已拒绝使用金圆券,国民政府财政完全崩溃。
农村经济破产
蒋介石不但在财政、金融及工业方面已经崩溃,农村经济同样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1945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颁布《自耕农扶植办法草案》。规定政府以一定地价征收农地,发放给佃农、雇农,使其按地价分期付款。款项先由政府贷给。征收地为垦荒地、个人所有逾额地、不在地主出租之土地。然后,以一定地价征收之,以一定地价分配给雇、佃农等无地有力者自耕。
1945年10月23日,国民政府颁布“二五减租”令,即减原交租额之25%。
1946年4月29日,国民政府颁布《修正土地法草案》。
其主要内容为:
扶植自耕农。
照价收买私有土地。
规定地价。地价量应以能保护自耕地为标准,由各省、市自行拟定。
关于土地所有权,分国有地、私有地两种。但私有地之矿产不得为私有。海岸一定限度内之土地和天然湖泊、公用水道及其沿岸之一定限度内之土地不得私有;公共道路、矿泉地、瀑布、公共天然水源,名胜古迹及其他依法禁止之土地,不得私有。
以下土地不得转移负担和租给外国人:
农田、林地、牧地、渔地、盐地、矿地、要塞、军备区、边境地区。
但是以上这些政策,均因农民负担太重,而先后破产,无法实行。
仅“二五减租”就不能实现。对此,有关调查资料曾予以专门说明:“地主方面,认为政府所征收之田赋过重,尚有随赋带借及征收地方公粮之负担,所收田租已难应付,倘再减租,除有少数富有之地主表示拥护外,其余中小地主而无其他生业者,多表示反对。”
“地主不予照减,或借故撤佃,连几亩赖以生存之耕地,也将无法保持。减租变成无田可耕。生活实堪可虑。纵政府有命令减租,而地主有钱有势,其不照减,政府当亦无办法,且政府人员多居地主阶级,谁肯抛弃其利益。”
对此,政府制定了解决办法:
一、由中央制定租佃契约。以法律和地方政府强制推行。
二、组织各省租佃委员会,督导执行。
三、组织中央督导团,“分赴各省巡回督察,考核;并协助各省切实推行及解决一切有关之困难问题。”
关于扶植自耕农的方案,也同样无法实施。尽管1948年蒋于福建尤岩县试行扶植自耕农政策,但没有全国性意义,而又日失地千里,军粮一再借征,自耕农又何能幸存。加之物价飞涨,国库空虚,政府亦有何财力供征收土地。故蒋之土地政策,虽欲实行“耕者有其田”之方案,亦根本无条件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