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弥勒佛”转生了(2)

作者:李康学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7

|

本章字节:11294字

甄业成关怀最多的,除了孩子就是老人。1994年春节前夕,甄业成花钱买了袋水果糖,专程到澧源镇敬老院去慰问老人。这个敬老院座落在县城东一个山湾里。甄业成来到院内,见一老人正在房里火盆边烤火,就上前招呼道:“老人家,您好哇,贵姓哪?”


“我姓桂。”老人站身说:“请坐,你找谁?”


“我就找您,专来看看你们老人。”


“看我们?哟,你是民政局的吗?”


“不是。”


“是镇里的?”


“也不是……”


“我是个教师。”甄业成笑着道:“来,我给你们买了点水果,请大家来吃吧!”


老人听说这是位教师,很感动地说:“难为你这样的好人也来看我们,我去把他们找来吧。”于是激动地将其他院里的人都找来,甄业成数了数,一共7个老人。都是七八十多岁的人。


“你们的生活怎么样?”甄业成要大家都坐下,一面慢慢细谈。


“一天吃几餐?”


“吃两餐。”


“有几个人护理?”


“哪有几个,就一管理员,一天只弄两餐饭,又不洗衣服。”


“你们有什么困难呀?”


“我们就是生活费少了点!一个月每人只40元。吃得不怎么好。炭火也不够。”


甄业成又仔细问了各个老人的身体及起居情况,然后说:“我是当老师的,也是县政协委员,你们提的意见我会给上面反映。”


“那就好!那就好!感谢你这同志热心给我们帮忙。替我们说话。”


“我再给你们每人20元钱,好过春节!”甄业成说着,就从口袋里又掏出140元钱来,给了每个老人20元。几位老人千恩万谢,赞不绝口。


“我走了,你们多保重:”


甄业成告辞回去,果然又以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一份关于办好城关镇敬老院的调查报告。并就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然后送到县政协。不久,县政协领导提案正式将甄业成调查报告呈送县政府,县政府将提案转有关部门,给予了答复处理。


甄业成帮助他人慷慨大方,无微不至,而自己这一辈子的生活却都是在克勤克俭中度过的。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他读书求学常常未得温饱。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后,他把自己的粮食多次救济过学生,最困难的时候,和群众一样挖过野菜,吃过蕨根。七十年代在回马洛等山界上教书,他又将自己的大米给贫困村民兑换,自己常常吃包谷面糊和红薯度日。八中代以来,他住在县城,周围环境条件有了改善,他却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仍然过着极为简朴清贫的生活。他不抽烟,也很少喝酒。生活上没有什么特殊嗜好,他住在一间半简陋的房子里,没有电扇,没有电视,更没有冰箱等现代化家俱,全部的家当一直是一张旧板子床,一个旧木桌,几把小木椅,一些炊具,一个放书兼作放衣的旧木柜和一个小碗柜,那后两件家俱还是姐姐送的。此外就几乎一无所有了。


他平常的生活,每月大抵只吃4次肉,即每星期天吃一次。每次买肉炼点油,炒菜也要管一个星期,小菜则以萝卜、白菜、豆渣、合碴为主食。他很少吃肉,不是不能吃,七十年代初,在“五七”干校锻炼时,他曾和8个人一起,创造过吃两大盘肉(每人2斤多)的记录,他一餐还吃过两斤米一个南瓜。他不肯满足口腹,或讲究吃喝,全都是为节俭着想。生活只要过得去,肚子不饿着就行,这就是生活的基本信条。


平常他煮的饭也是半稀半干,“小菜半边粮”是他多年坚持的习惯:白菜、萝卜之类菜便宜,他买得最多且百吃不厌。他爱吃的还有种菜是豆渣,这豆渣又便宜又饱肚,他常常买来干炒或煮着吃。


1990年4月,他在给贺龙教育基金会捐了1500元款之后,生活十分拮据。为着节省开支,他又瞄准了豆渣作为主菜。这一天早上,他提着一个大塑料桶来到粮店内的豆腐厂,对过称的一位老人说:“师傅,给我买10斤豆渣!”


那老人认得甄业成,他接过桶问:“甄老师,你怎么老买豆渣?一次还买这么多?”


“我喜欢吃哩。”甄业成答道:“豆渣营养高,我喜欢炖吃,煮吃,炒吃,味道硬不错。”


“真是怪呀,别人都只吃豆腐,你却只吃豆渣,还说营养高。”


“我说的没错。豆渣好吃,又便宜,一个月还省不少开支。”


“原来你是算的这个帐呀!”


“不,不完全是!”甄业成又道:“我真喜欢吃哩。”


“好,那就给你多称点!”那位老人说罢,即给甄业成装了满满一桶豆渣,足有20多斤。“来,就算10斤,5角钱。”


“嘿,你怎给我装这么多,不止10斤吧?”甄业成问。


“就是这些啰,你提去算了!”老人说。


“那就谢谢啦!”


甄业成也不再客气,就给了5角钱,然后提着豆渣走了。


这一桶豆渣,甄业成整整吃了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去买了一桶豆渣……。


如此开伙食,一个月下来,甄业成算帐,除去大米,伙食菜钱仅用了5元钱,这可是1990年的5元钱啊!如果换成肉钱,当时在这个县城仅能称一斤半肉。节俭,节俭,再节俭!甄业成就凭这样的节约方式,硬是度过了多年来一个又一个节衣缩食的日子。


甄业成生活简朴,连小偷都对他“手下留情”。1988年9月,有次甄业成值班到深夜12点,回去睡觉时,开门发现后窗被打开,有人进来翻箱倒柜,将他藏在一件衣服里的3千余元国库券偷走了。他当即报了案,公安局派人查了现场。第2天公安局召开会议说:“甄业成一生辛辛苦苦,从牙缝里攒出来的几个钱,买了国库券,突然被人偷了!这件案子一定要破!”


过了不几天,甄业成下班时开开门,忽见屋中间一张报纸包着什么,打开一看,全部的国库券都送来了,那小偷还写了几句话:“姓甄的,国库券送来了,我们对你不了解。你是从牙缝里攒的几个钱不容易,特此退还你,请莫再查了!”甄业成拿着这纸条送给公安局说:“即然这小偷知道改,这事就算了吧!”


甄业成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对别人却那么热心相助,为此许多人都说他“憨”,说他“傻”。他的姐姐起初对此也不理解。1992年9月的一天,60多岁的姐姐专程到县城来看他,进屋后老人里里外外一看,再对弟弟情景一想,禁不住热泪直流地哭道:“业成,难怪人家说你傻,你硬憨得很!屋里什么都没得。黑白电视都没一部,还是我家送你的两个小柜子,你还送钱给这人给那人,到底起么作用?你自己不顾,攒得要死。吃没吃好,穿没穿好,比个农民还差些呀!”


甄业成听姐姐数落完。他平静而又耐心地解释说;“姐姐,你讲的话有些是对的,有些还对我不了解,你想想?要为国为人民。不牺牲个人利益怎么行,我是共产党员。党章上说: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你再看看战斗时期,董存瑞拿着炸药炸碉堡,明知会牺牲,他为什么敢于舍身而上?他不是爹妈的血肉之躯吗?他还不是想到解放全国才这么做,我们今天建设四化,没有人牺牲个人利益,又怎么建设得好国家,何况我这样牺牲点个人利益,比起藿存瑞那样牺牲生命。还算得什么呢?”


甄业成的运一番话说得真诚实在,他的姐姐听了无言以对。也许,他觉得弟弟说得也有道理,此后,这位老人竟再不埋怨甄业成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还给甄业成要送些鸡蛋和清油来。


甄业成说服了姐姐,也更不在乎别人说他如何傻如何憨。他认定了这辈子就向雷锋学习。多做好人好事。他节衣缩食一辈子、所有的收入除了少量的伙食开交之外,几乎全部拿来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他人作了奉献,这里,仅将他从五十年代来一个很不完整的捐献统计数字开列如下:


1955年10月,给梭子丘乡农民甄如玉捐40元。


1956年10月,给梭子丘乡农民甄才雁捐40元。


i965年10月,给官地坪公社买拖拉机捐200元。


1974年9月至1975年9月,给回马洛学生交书籍学杂费200元。


1977年9月,给回马洛大队买机械、办商店共捐1100元。


1978年7月,给官地坪公社车耳坪水库捐100元。


1984年5月,给马合口乡村民谷梅花捐100元。


1985年7月,给马合口白族乡政府成立捐200元。


1985年8月,给马合口乡中学捐100元。


1986年8月,给赤溪乡金家台村火灾捐款100元。


1987年9月,给县人民医院落成捐100元。


1988年6月,给洪家关乡王海燕家捐100元。


1987年7月,给马合口乡刘世根烧屋后捐2,00元。


1989年3—10月,累计给聋哑残疾人捐资400元。


1990年4月,给县贺龙基金会捐1500元。


1990年10月,给洪家关乡龙风村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1年5月,给陈家河镇居委会两村民谢流树买牛蛙捐700元。


1991年3月,给全县党员扶贫捐100元。


1991年7月,给县民政局社救股社会救济捐200元。


1991年5~8月,给陈家河镇居委会邓冒正买猪和粮食计捐700元。


1991年10月,给金藏上坪小学修学校捐500元。


1991年9月,给马合口乡红十字会成立捐200元。


1992年6月,给马合口乡文化科技站落成捐100元。


1992年7月,给马合口乡长马坪村村民谷忠平、谷忠国买牛蛙捐600元。


1992年9月,给市森保节捐200元。


1992年9月,给空壳树乡陈辉同学到北京自费读书捐100元。


1992年10月,给县党校捐200元。


1992年9月,给团县委希望工程捐200元。


1992年9月,给马合口乡刘家峪刘世盛家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2年9月,给马合口乡瓦庄坪村村民向发生买蛙种捐200元。


1992年10月,给芙蓉桥乡合群村钟耀华家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3年2月,给武汉市一患自血病患者捐寄200元。


1993年4月,给麦地坪乡芦场小学修学校捐400元。


1993年4月,给吉首电大分校捐100元。


1993年11月,给县政府募捐办社会救灾和教育投资共捐800元(300元一次,500元一次)。


1993年3月,给凉水口镇谷罗山乡侯九云家买牛蛙和长寿瓜种捐300元。


1995年3月,给全县学生扶助金捐200元。


1994年8月,给洪家关贺龙纪念馆捐1500元。


1994年5月,给淋溪河农民谷镇军救小孩捐500多元。


1994年9月,给团县委希望工程捐100元。


1994年2月,给教委集资办校捐300元。


1995年正月,给澧源镇敬老院捐100元。


1995年5月,给马合口乡万众洛组村民甄国强受火灾,捐现金200元,牛蛙种500元,长寿瓜种300元。


1995年6月,给上洞街二虎溪村向仙华买牛蛙种捐100元。


以上捐款都是100元以上的统计数字,也是甄业成至今还回忆得起来的数字,有些数因为年代久远早记不清了。而几元、几十元的捐赠小数,更不知有过多少。在陈家河镇风木滩居委会,甄业成曾记有明细的十多家的单据,上面记载着甄业成1992年帮助困难村民代交各种税务的情况:


“向春英500元,谢远家375元,周怀玉4·42元,谢远永442元,陈xx500元,谢胜周375元,夏xx200元,谢胜召826元,马xx400兀,向xx400元,邵xx30元(买猪)……”


从甄业成回忆不出的一些几元几十元乃至百元以上的捐献款物,真不知到底有过多少。这几十年来,如果要将甄业成的全部捐款统计的话,那么至少他将工资收入的34,全都拿来献给了学生、农民、老弱、病残者、灾区、国家……值得分析的是,甄业成的捐款,如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其价值也是很大的。譬如,70年代他一次就给回马洛捐款1100元。这个数目如果按物价上涨的情况,不低于现在上万元,所以,甄业成这几十年的捐款仅从经济上来看就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而甄业成这几十年为人民无私作奉献的高尚精神,就更不是以物质价值所能衡量的了。


1991年3月的一天,甄业成应邀作学雷锋的经验介绍时曾说:“我学习雷锋同志到现在几十年了,这些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作了上万件平平常常的好人好事,捐款累计有数万元。”接着,他便从50年代参加工作讲起,将自己在10多所山村小学如何教孩子,如何从生活上关心贫困娃儿上学,如何兢兢业业工作,如何艰苦奋斗办校,如何扶贫帮困,如何节衣缩食的生活历程都作了回忆介绍,一干多人的会场听着他的讲述,竟鸦雀无声,有不少人听到感人处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报告会后,许多人都议论说:“甄业成这样的典型在全国恐怕都很鲜见!他的事迹太感人了!这样的先进人物,就是给他立座丰碑,塑个铜像都应该呀!”还有不少青年男女在听报告后,甚至主动写信给他,要求给他当儿子或女儿,愿服侍他终生,甄业成一一回信表示了感谢,同时也作了谢绝。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