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迎三军顺利会师刘猴集(2)

作者:李康学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7

|

本章字节:7980字

1922年7月,他参加了中共“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在第一次全国罢工高潮中,参加和指导了长辛店罢工、开滦煤矿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后,到上海参与创办上海大学,同时从事工人运动。1925年2月,参加领导上海22家日商纱厂的汉日罢工。1925年5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任全总秘书长并兼宣传部长和党团书记。6月,和苏兆征一起领导省港大罢工,担任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和总顾问。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广州起义后,任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被选为出席共产国际“六大”及赤色职工国际“四大”的中国代表赴莫斯科,在职工国际“四大”上被选为执行委员,在留住莫斯科期间,邓中夏开始写作《中国职工运动史》一书。此书原计划写30章,在他写完13章时,党组织电令他立即回国,参加革命实际斗争,邓中夏速搁笔奔回了国内,当时有人劝他说,停止这样的写作是一件憾事。邓中夏回答说:“列宁曾经讲过,与其作文章来论革命的经验,不如实际地做革命的经验更为有益。我虽然对于这本书未能及时完成引为恨事,然而能回国参加革命实际工作实为莫大的快事。”


邓中夏回国后,即被中央派往湘鄂西任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1930年9月12日,邓中夏乘一条载货搭客人的篷船在洪湖白螺矶镇靠了岸,顺利到达了红二军团总部办事处。从此开始了领导红二军团的战斗生涯。


二军团的另一位领导人便是贺龙。贺龙比邓中夏小十一岁,与邓中夏比较,他没有很高的文化,然而贺龙却是个在全国很有影响的传奇式人物,有着丰富的武装斗争实践经验能力。1895年,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农民的家中。小时的贺龙念过几年书,他对上学不感兴趣,却对练武十分迷恋,没事就爱动爱打闹。1916年,19岁时,贺龙组织一班乡亲,用两把菜刀劈了芭茅溪盐商,夺了几条枪后,开始了武装斗争生涯,此后数年奋战,竟从一个靠两把菜刀起义的农民汉子,渐浙擢升为雄踞一方的镇守使。北伐战争时期,贺龙率部参加,更以功勋卓著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1927年,在国共分裂的关键时刻,贺龙毅然向共产党靠拢而指挥了有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此后,他被介绍加入共产党组织,从此彻底走向革命道路。他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奉命和周逸群一起,回到家乡拉起了一支革命武装,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数年奋战,终于渐渐壮大起来。


1930年7月4日,红六军与红四军在公安具南洋镇胜利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红四军改为红二军,改编为红二军团,贺龙担任军团长,周逸群任政委。9月,当邓中夏到达洪湖后,政委一职便由长胡子邓中夏接任。周逸群则被派做了地方工作。


邓中夏任红二军团政委之时。中央正是李立三主政时期。此时的中央恨不能革命在一个早上就能成功。决策者不顾实际向各苏区的红军下达了一系列文件指示,强令红军向国民党盘踞的各大城市发起进攻,欲要使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取得胜利。红二军团就是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离开洪湖根据地开始了南征。即准备配合一三军团去攻打长沙。结果,南征途中,在松滋县杨林寺受到敌军包围,而遭受重大损失。部队不得不向鹤峰地区开进,从此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游击生涯。


在部队转战湘鄂西地区的日子里,邓中夏一直想寻求建立一个象江西苏区一样稳定的根据地,以便作为依托。然而,湘鄂西特委却来信要红二军团回援洪湖,因为洪湖根据地此时正被敌人围剿。二六军团的许多同志也坚决要求杀回洪湖,邓中夏最后决定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开辟荆当远根据地,以吸引围剿洪湖之敌。结果,红二军团在接中央指示缩编为红三军之后,即顺利渡过长江,又连克兴山、秭归两城,4月中旬接连攻下远安、荆门和当阳。眼看到荆门之后离洪湖已不远,国民党当局急调两个师又一个旅前来进攻,红三军作战受挫,不得已转往鄂西北地区,“围魏救赵”的计划未能实现,红三军退而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


9月,当红三军得知九师已沿襄河北上接近鄂西北时,邓中夏同意贺龙建议,决定离开房县,寻找红九师并一同返回洪湖。在向南漳荆门推进的途中,红三军派出的骑兵连侦察员终于在刘猴集找到了红九师。万涛段德昌和九师政委陈培荫随即一同到了红三军军部。


当下,邓中夏、贺龙对万涛段德昌陈培荫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双方亲热的握手寒喧之后,就一起召开了三军军委扩大会议。三军各师团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会议。会上,万涛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撤消邓中夏职务,坚决执行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四中全会路线的指示,按分局及省委决定,由万涛担任红三军政治委员。同时决定红三军东渡襄河,向洪湖前进。


万涛宣布了这一系列决定之后,邓中夏感到十分困惑,他没有料到中央会对他作出这样的处分。更没有想到,中共四中全会后的中央,已被王明、博古等人操纵。所执行的国际路线更是不合实际的产物。此时此刻。他只有服从组织,深刻检查自己错误的唯一选择。


是晚,万涛又找邓中夏谈了一次话,万涛说:“老邓呀,你的撤职是中央作的决定,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没有别的想法。是组织上的决定我就得服从。”邓中夏道:“我现在只有回中央去听侯处理!”


“对,你就随我们一起行动,到洪湖后,再回中央去,现在,你应按中央的要求,好好反省一下,给中央写个具体报告。”


“行。我一定认真总结教训。”邓中夏诚恳地说:“我还有个建议,红三军一定要找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就象江西的东固山那样,才可以持久的坚持斗争下去。”


“你放心吧,现在临时湘鄂西省委已经成立,新的中央分局也会领导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万涛显得很自信地说。


红九师与三军七、八师汇合后,三军士气顿时高涨。这一日,部队经丰乐河、洋梓镇浩浩荡荡地向南下开去。


贺龙、万涛和段德昌率领的九师走在前列,段德昌骑在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上,手里拿着马鞭,嘴里大声叫着:“同志们,贺军长和咱们走在一起,咱们唱支歌吧!”说罢,又领头道:“大马刀一预备——起!”


大马刀;红樱枪。


我到红军把兵当,


革命纪律要遵守,


共产党教导记心头,


行动听指挥,


团结又友爱,


官兵同甘苦,


平等来互助,


吃苦抢在前,


享受在后头。


大马刀,红樱枪。


我到红军把兵当,


革命纪律要遵守,


共产党教导记心头,


爱戴老百姓,


处处受欢迎,


遇事问群众,


买卖讲公平,


一针和一线,


不差半毫分。


战士们唱完一支,段德昌又将手一挥道:“同志们,我们再唱一首。‘走上前去啊,’预备——唱!”


走上前去啊!


曙光在前,


同志们奋斗,


用我们的刺刀和枪炮,


开自己的路;


歌声在大道上响起,路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群众。望着这雄壮的队伍,贺龙感慨万分地对万涛说:“我们分别快一年,没想到你们带出了九师这支好队伍呀!”


“这都是段德昌同志指挥有方啦!”万涛说。


“段德昌是一个很不错的将军呀!”贺龙不禁夸赞道。


“那里,这都是党组织领导得好啊。”段德昌又道:“洪湖地区自去年三军走后,这里的环境一直很艰难,现在洪湖受了水灾,敌人又要围剿,光靠我们这九师,很难巩固根据地啊。现在你们回来了,苏区就有依靠了!”


“我们这次回洪湖,一定要好好打几个胜仗多缴获些粮食和武器,让三军也给洪湖人民带个见面礼。”贺龙说。


“对,我们要打胜仗,多搞点粮食回去,对洪湖苏区就是大贡献。”万涛也赞同。


几天后,红三军顺利攻占钟祥县:缴获100多支枪支。接着,部队来到京山县的永隆河。军部在这里又召开了党委会议。会上,贺龙万涛一致决定部队向天门方向发展,开辟襄北新根据地。接着作出布署,决定再次攻占沙洋,打下张截港,争取缴获大批粮食后,将粮食运回洪湖苏区。在永隆河,万涛和贺龙又给夏曦写了一封信,将部队行动计划作了报告。同时又派了九师的团政委金庆堂向后方汇报九师出师的具体情况。金庆堂领命后,即带了几名警卫员又回到了后方。


按照军部决定的行动方案,七八师进军顺利,很快重占沙洋。接着,段德昌率领九师又打下了张截港。这几仗共歼敌1000余,缴枪800余支。同时获取了大量物资和粮食,万涛贺龙又下令从张截港调来大批船只,准备从沙洋将大批粮食赶运灾区。


这天,万涛和贺龙来到沙洋河边,但见从张截港调来的百余大船整齐地摆放在河沿,岸上负责调运粮食的指挥长卢冬生,却在河旁正站着发愣。


“怎么回事呀?冬生,你这里运粮食还无动静呀?”


“报告军长!”卢冬生一个立正说:“现在段德昌派来的船只到了,但是我们缴获的粮食还分散在周围乡下,一时还没有搬运来。”


“好,我们要动员部队全体人员一起去运粮食。”贺龙说罢,遂和万涛带头到各乡镇去组织背运粮食,从早上运到傍晚,直到所有的船只都装满了粮食,贺龙才回军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