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第五章 曾国藩的用人之律(12)

作者:赵月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9

|

本章字节:3872字


他;权臣宇文察也写信给长孙俭说:近来听说您部内县令犯罪你自罚三十杖,警示众僚。过去虽听说过”王臣謇謇,匪躬之故”,说的是忧公忘私、知无不为的事,但还不如您舍身


自罚、训诫群僚。听说之后,很是赞赏。


揽罪法也创造着僚属的主动积极性。它对僚屑行为的否定是通过自我反省的”反躬法”作出的,这就是传统儒学的”恕”道。结果,同样以曲折的方式激励了僚属。因为按照


”恕”道不应当再让官长”自责”、”自罚”了,谁要再引起这种后果,就会惹发众怒、引火烧身。推功揽罪是一种稀见、难得,过分的极端举动也正因为如此,它具有撼动人心的感化作用效果。


西魏文帝时,长孙俭做荆州刺史兼东南道行台仆射。辖区内郑县的县令泉璨有不法行为,被百姓告发,经过审讯,所告属实。长孙俭召集僚属,当众宣布:这都是因为我教诲不够,


恩信不及。是我的罪过,不是泉璨的过错。于是在官衙前,袒衣露肉自罚了三十杖,却没有制裁县令。据说,自此之后,”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听说此事后,下诏褒勉慰劳他;权臣宇文察也写信给长孙俭说:近来听说您部内县令犯罪你自罚三十杖,警示众僚。过去虽听说过”王臣謇謇,匪躬之故”,说的是忧公忘私、知无不为的事,但还不如您舍身自罚、圳诫群僚。听说之后,很是赞赏。


揽罪法也创造着僚属的主动积极性。它对僚屑行为的否定是通过自我反省的”反躬法”作出的,这就是传统儒学的”恕”道。结果,同样以曲折的方式激励了僚属。因为按照


”恕”道不应当再让官长”自责”、”自罚”了,谁要再引起这种后果,就会惹发众怒、引火烧身。椎功揽罪是一种稀见、难得,过分的极端举动也正因为如此,它具有撼动人心的感化作用


三是不罚示恩法。中国古代有一种通行的施之于僚属的责罚力式杖罚,也即打板子。各级官长都拥有对僚属的杖罚权


。但精于治道、治术的官长们往往放弃这种法定的惩罚权,


不依恃杖罚而求得治理、、唐玄宗开元初,砀山县令韦恒”为政宽惠,人吏爱之”。遇皇帝出巡,硒山应当供应衣食住行事宜。当时沿途州县惧怕这一重要事情安排不好,”务于鞭扑”,督责吏人。韦恒”独不杖罚而事皆济理”。德宗贞元时,吴凑做京兆尹,僚吏”非大过,不行笞责”,召来当面问清事情原委,批评之后放归继续工作。”吏尤惕厉,庶务咸举。”


陆象先,玄宗先天二年做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在官”以宽仁为政”。同僚司马韦抱真劝说他:希望您厉行杖罚树立威名。否则一旦下僚懈怠起来,却没有震慑他们的东西。陆象先说:做官能够治理就行了,何必用严刑来树立威风!损人利己,那不是{:恕之道。后来,陆象先又做了蒲州刺史、河东道按察使。次,一个小吏犯罪,陆象先只是批评他几句,就放他回去了。旁边的录事说:这种情况按法应当行杖。陆象先驳斥说:人情都是相差不多的。你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如果说今后一定要打板子的话,那就从你开始吧!一席话说得录事”惭惧面退”。按照陆象先的说法:天下本来是没有多少事的,只是那些庸人插手干扰,这才搞得繁不胜繁。如果在源头上就以清静安之,不用发愁,事情自然就减少了。因而,陆象先前后做州刺史,”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


武则天时徐有功为蒲州司法参军,”为政宽仁,不行杖罚”,胥吏们感恩戴德,互相诫约:谁犯了徐司法杖罚,大家就一起来贬斥惩罚他!结果,胥吏们争相做好自己的工作,直


到徐有功任满离开蒲州,没有个人被杖罚过。


玄宗先天时,李日知做刑部尚书。他做官的风格是”不施捶挞而事集”,即不用杖罚威胁,公事也都办利索了。有一次,一个令史接到诏敕,竟忘记了当天发下去。这当然是了不得的过失,作为刑部长官的李日知自然发怒了。他召集众僚,命人取来杖板,准备杖罚这个小吏。但转而一想,又改变了主意。对那个令史说:我要是打了你,天下人肯定会说你能撩拨我发怒。而一旦真的打了你,你的声名也就完了。不光矮同僚半截,你的妻子儿女也瞧不起你子。这次就饶了你吧!从此之后,”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