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中天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50
|本章字节:13288字
三司即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这是管财政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叫三司使,次官叫三司副使,号称“计相”。
中书管行政,枢密管军政,三司管财政。行政、军政、财政“三足鼎立”,皇帝就成了最高仲裁者。这是二府三司制的用心所在。但结果却很糟糕。二府关系不顺,三司莫名其妙,或互不通气,或相互推诿,或政出多门。最后,只好模糊二府职权。
2宰与执
二府三司既然是宰相机关,则宰相就应该是其长官,但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
第一,宋代三省长官,基本上是有其职无其人,职位长期空缺,尚书令更是从不委任。第二,宋代宰相名目繁多结构复杂,而且有正有副。正宰相跟唐代差不多,叫“中书门下平章事”,从一品;副宰相叫“参知政事”,正二品,也叫“执政”。执政包括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枢密使,与宰相合为“宰执”。至于三司使,地位又略低,叫“位亚执政”(《宋史·职官志》)。第三,宋代还有“超级宰相”,叫“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名臣文彦博、权奸贾似道,都担任过此职。更可笑的是,超级宰相也有正副,副的叫“同平章军国事”,比如哲宗时的司空吕公著就是。
另外,宰相的官名,至少改了五六次,不详述。
3相权与皇权
宋代的宰相制度如此复杂,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削弱的办法是分散,加强的办法是集中。结果,宋代的宰相,权力既小,地位也低。比如唐以前的宰相,见了皇帝是要赐座赐茶的,然后从容应对侃侃而谈,叫“三公坐而论道”。宋的宰相,却只能站着。又比如唐代的政事堂,可以号令四方。政事堂下发的“堂帖”,权威不低于皇帝颁布的“诏敕”。但在宋代,宰相就没有这个权力了。
总之,从宋代开始,帝国政治的走向,就是集权——既收地方之权集于中央,再收中央之权集于皇帝。
四、元代宰相
1中书省
宋代政事堂名为三省,实际上令出中书,尚书、门下徒有虚名。因此,到了元,干脆废除尚书、门下两省(三置三废),只留中书,下辖六部。于是,尚书、中书、门下的“三省制”,就变成了只有中书省的“一省制”。
元代中书既由三省合并而来,自然位高权重、机构庞大。最高长官中书令,例由皇太子兼任,不过虚领其衔。次为右丞相、左丞相(元代以右为上,左为下,故称“右左丞相”),各一人,正一品,为实任宰相。右左丞相之下,是平章政事,从一品,为丞相之副。其下,是右丞、左丞各一员,正二品;参政二员,从二品。他们之下,才是六部尚书,正三品;侍郎,正四品。由此可见中书省之贵重。
2省、院、台
然而,三省虽然变成了一省,三分相权的思路并没有变,只不过是废除三司,代之以御史台,即中书、枢密、御史,一省、一院、一台,共同构成宰相机关的三大并列机构。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关,枢密院则是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和次官的官名与宋代相同。总体上说,元代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就相当于汉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府,只不过不再“开府”。因此,不是“府”,而是省、院、台。
综上所述,汉、唐、宋、元,相权都是“一分为三”。汉代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列”,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隋唐是“三省分权”,中书管决策,门下管审核,尚书管执行。宋代则是行政、军政、财政“三足鼎立”,中书省管行政,枢密院管军政,三司管财政。到了元代,又回到汉,仍然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列”。
但中华帝国的“三权分列”,目的是为了皇帝集权,因此绝非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一言以蔽之:三权分立为民权,三权分列为皇权。
3元代宰相特点
元,是蒙古人的政权。因此,元代省、院、台的主官,一定是蒙古人。如有例外,则需“赐姓改名”。此其一。其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枢密院长官枢密院使,例由皇太子兼任。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则例由皇太子或贵戚兼任。其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在各大行政区都有派出机构,分别叫行中书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简称行省、行院和行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行省,它就是现在省级行政区的起源,我们后面还要再讲。
五、明代宰相
1内阁
明代初,帝国仍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设左右丞相总理六部事务。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谋逆”一案发难,撤销中书省,并严令永远不得议立丞相。清人入关以后,承袭明制,也不设宰相职务,从秦汉开始实行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明的“内阁制”和清的“军机制”。
内阁,即大内之阁。因其办公的殿阁在大内,故名。实际上,中国古代官制,但凡前面有“内”字或“中”字的,差不多都与宫廷或禁省有关。因此,明代的内阁,并非法律上的中央政府,本质上仍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按理说,它只能相当于东汉的台阁(尚书台),不等于唐代的三省,更不等于宋元的中书省。但是,东汉有台阁,也有公府。明代,却是连名义上的相府或政府都没有的。所以,明代的内阁,只能叫做“不是政府的政府”。
当然,内阁的成员也不能叫宰相,只能叫阁臣和辅臣。
2大学士
明代的阁臣是大学士,也叫内阁大学士。因为办公地点或在殿(如武英殿),或在阁(如文渊阁),所以又叫殿阁大学士。
大学士最早设于唐代。天宝初年,在崇玄署(宗教局)置大学士一员,由宰相兼领。北宋时设置渐广,多为优礼大臣的荣衔。明代大学士官阶正五品,朱元璋废相后充当皇帝的政治顾问,明成祖时参预机务,明中叶时成为内阁长官。
内阁大学士也叫中堂。中堂之称,始于宋代,指宰相,原因是宰相在中书省的政事堂办公。明代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自然也可以叫“中堂”。何况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民间当然尊其为“相爷”,甚至称作“相国”,把“入阁”看作“拜相”。至于官场,则称其为“阁老”。前面说过,阁老,原本是唐代中书省资格最老的中书舍人的尊称。明代内阁的任务跟唐代中书省相似,内阁大学士和中书舍人的官阶,也都是正五品。因此,以“阁老”称呼内阁大学士,倒是恰如其分。
内阁制度成熟定型以后,大学士们也有了班次。首席大学士叫首辅,也叫首揆、阁揆。第二名叫次辅,其他则为群辅。内阁鼎盛时期,首辅俨然首相,权倾朝野,无人胆敢与之争锋,只不过没有宰相名分罢了。嘉靖时的严嵩,万历时的张居正,都如此。
3内阁制与宰相制
但是,无论首辅权势有多大,内阁制与宰相制,都有天壤之别。
第一,宰相府或政事堂是中央政府,府中有僚属,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之尚书省,明初之中书省,均统摄六部。内阁却既没有行政机构,也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第二,宰相位极人臣,阁臣则品秩不一。品级最高的华盖殿大学士也只有正五品,最低的竟只有从七品(副县级)。所以阁臣的地位,要看加衔。比如明初名臣杨士奇,官衔为“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少傅和尚书都比大学士级别高。
第三,宰相有决策权和执行权,许多事情都可以按照既定方针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明代阁臣却只能“票拟”,也就是在一张小纸条(票)上拟出意见,送皇帝定夺。皇帝看过以后,再正式用朱笔批出,叫“批红”。阁臣票拟的意见,皇帝不接受,或者乱决定,或者不表态(留中),阁臣也没有办法。遇到荒唐皇帝,就连“批红”的事也由太监代劳。结果,真皇帝和真宰相,变成了司礼监宦官。
总之,按照宰相制度,主权在君,治权在相,皇帝有国,宰相相国,明代却并非如此。所以,内阁不是政府,阁臣不是宰相。说白了,他们不过是皇帝的“大秘书”。
六、清代宰相
1内阁
清代保留了内阁,并升格为名义上的最高政治中心。清代内阁,有三殿三阁。三殿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是文渊阁、体仁阁、东阁。三殿三阁都设有大学士,满、汉各二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俱定为正一品,都加殿阁衔,相当于宋代的“中书门下平章事”;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从一品,不加殿阁衔,但兼六部中的某部尚书,相当于宋代的“参知政事”;内阁学士,满六人,汉四人,从二品,并兼侍郎衔。另外还有其他官员,最低一级是中书,正七品。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都叫中堂。
内阁地位如此崇高,当然要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军机处。
2军机处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立,初名军机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为军机处。
军机处的一大特色,是“有官无吏”。军机处的官员,大的叫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小的叫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大小军机,即皇帝的大小秘书。军机大臣当中,资历浅的,叫“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一两年后,由领班军机大臣奏请皇帝,除去“学习”二字,正式成为军机大臣,叫“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军机处行走”。至于首席军机大臣,则被称为揆首、领袖,相当于明代内阁的首辅。
这些称呼,一看就知道不正规。事实上,所谓“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都只是“差使”,不是“官衔”,因此也没有品级。论品级,要看“本职”(比如大学士、尚书、侍郎)。所以,一个人,如果职在军机却不是内阁大学士,仍不被视为“宰相”;内外官员即便资深权重,也仍以官拜大学士为荣。总之,军机有权而大学士有名。只当大学士没有用,只当军机大臣不光荣,只有既是大学士,又入直军机,才是“真宰相”。
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就成了花瓶。一切重要文件,均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的形式下达。经由内阁发出的,叫“明发”,多半是些无关紧要可以公开的事情;不经内阁,由军机处用四百里或六百里递送的,叫“廷寄”,全是机密文件。于是,分明是“御前机要室”的军机处,就成为凌驾于内阁和各部院之上的最高政务机关。
军机处在清代,存在了一百八十多年,是实际上的宰辅之区。
3宰相制度小结
综上所述,宰相制度史,就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史。皇帝制约宰相的办法,一是分权,二是夺权。因此,西汉有三公,东汉有五府,唐代有三省,宋代有二府三司,元代有省、院、台。这是分权。西汉的尚书事、东汉的尚书台、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则是夺权。最后,帝国的政治,便由集权而专制,由专制而独裁。
中央部门
中华帝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因此,帝国的中枢,除了宰相和宰相机关,还有大量的其他官员和部门。其中最重要的,是行政部门、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至于其他部门,则不胜枚举,已不能尽述。
一、行政
1概述
中华帝国的中央官制,两汉是公卿制,隋唐宋元是省部制。
所谓“公卿制”,就是以三公(或五公)为宰相,九卿为中央各职能部门长官。三公相当于国务总理,官署叫“府”;九卿相当于政府部长,官署叫“寺”。因此,两汉的中枢机构,就是公府和卿寺。公府是宰相机关,卿寺则包括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公府有三,即三府(三公之府);卿寺有九,即九寺(九卿之寺)。一帝、三公、九卿,或一宫、三府、九寺,就构成了两汉帝国“权力金字塔”的塔尖。
所谓“省部制”,则是以三省(或政事堂,或中书省)为宰相机关,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行政部门。三省相当于三府,六部相当于九寺。因此,帝国的中央政权,仍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隋唐在皇帝之下,六部之上,有中书省(隋称为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即一帝、三省、六部。宋在皇帝之下,六部之上,有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元在皇帝之下,六部之上,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即一帝、三权、六部。
明清两代无宰相,但六部仍如隋唐宋元,是帝国的中央行政部门。
2九卿
九卿,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说法,就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中尉。他们的官俸,都是“中二千石”(月谷一百八十斛)。当然,所谓“九卿”,只是一种说法。是否只有九个(《汉书》列出的就有十个),或九卿之外还有列卿,有争议。很可能,称其为“九卿”,只是为了表示“一、三、九”(一帝、三公、九卿)的层级和结构。总之,名为九卿或九寺,实则中央各机关总称。但这些机关和官员,倒有半数以上是为皇家服务的,或者本来只是皇帝的家臣。真正值得一说的,反倒是他们的某些属官。以下做简单介绍。
郎。郎是光禄勋的属官。光禄勋也叫郎中令,是宫廷侍卫的总管。郎中本是廊中。秦制,殿上不准携带兵器,侍卫们都站在廊檐之下,所以叫“廊中”。可见郎中令就是侍卫长,郎官就是侍卫。因为接近皇帝,所以成为做官的一个捷径。
尚书。尚书原本是少府的属官,也是皇帝的政治秘书,地位不高权力不小。依照当时的制度,大臣上书,要写正副两份。尚书先看副本,然后决定是否上奏。皇帝的诏令,尚书也要留底。大臣上奏,常使尚书宣读。大臣有罪,也派尚书问状。所以,汉武帝能用“领尚书事”来架空宰相。东汉设立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的叫守尚书郎(一说称郎中),满一年叫尚书郎(也叫台郎),满三年叫侍郎(都是郎)。长官尚书令,秩千石。唐代,尚书令成为尚书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但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当过)。
中书。中书也原本是少府的属官,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中书的长官是中书令,早期由宦官担任,司马迁受刑后就曾任此职。唐代,中书令成为中书省长官、宰相。
侍中。侍中在秦是丞相属官,汉代成为皇帝的生活秘书,管皇帝的“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初学记》引《齐职仪》),所以俗称“执虎子”。说白了,就是帮皇帝捧痰盂夜壶的,但在当时却是“官二代”们竞争的岗位,曹魏时还有“仕进不止,执虎子”的说法(吉茂讥讽魏文帝侍中苏则的话)。因为接近皇帝,侍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东汉已“比二千石”,唐代更成为门下省长官、宰相。
3六部
六部制度,是隋文帝的创造,后为唐、宋、元、明、清五代继承、发展、完善,一直延续到晚清。事实上,六部制度的建立,使帝国有了分工严密的行政机关。因此,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以后,鸦片战争以前,六部制度基本不变。
第一,部数不变,都是六个。
第二,部名不变,都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第三,职能不变。吏部管官员,即组织部或人事部;户部管度支,即财政部兼税务局;礼部管礼教,即文化部、教育部兼外交部礼宾司,还兼精神文明办公室和国家重大活动办公室;兵部管军政,即国防部;刑部管刑律,即司法部;工部管营造,即建设部。
第四,排序不变,即吏、户、礼、兵、刑、工。但官员的流转,则另有序列,即吏部和兵部为前行,户部和刑部为中行,礼部和工部为后行。如果要升迁,则工部尚书升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升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升户部尚书,户部尚书升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升吏部尚书(请参看《宋史·职官志九》)。
第五,结构不变。部有长贰,部下有司,部、司两级。
第六,官名不变。六部长官都叫尚书,次官都叫侍郎;各司正职都叫郎中,副职都叫员外郎,属官则有主事等。因为汉代有九卿,所以六部尚书也称六卿。但明清两代,各部尚书、侍郎,同为六部长官(第一长官,第二长官),都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因此都称为堂官,也叫部堂,各司官员则称司官。
略有不同的,是六部官员的官阶:
尚书,唐正三品,宋从二品,元正三品,明正二品,清从一品。
侍郎,唐正四品,宋从三品,元正四品,明正三品,清正二品。
郎中,唐从五品,宋从六品,元从五品,明正五品,清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