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伟大文化的慢性衰落(3)

作者:康拉德·赛茨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6

|

本章字节:3756字

尽管做出了如此严格的界限,然而改革者的每一个项目无不遇到保守派的极大的阻力。1861年,恭亲王在北京为协调与列强的关系专门建立了一个机构:总理府,在里面还特设了一个翻译学校。他于1866年在一封奏折中建议皇帝,把这所翻译学校改建成翻译学院,而学生在校也应该学习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以及民法,他却受到了享有最高儒家权威的翰林院院长、大学士倭仁的强烈批评。倭仁证明说,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取决于其在技术方面的水平如何,而是取决于其领导人及其国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如何。他强调,如果让外国的教授们现在来教授这些学子的话,这些未来臣子的思想就可能为这些外国的思想所影响,那么他们就难以成为真正的儒家弟子。


倭仁写道:奴才们从没有听说过,数算能让一个软弱的国家强大起来……我们唯一能够指望的是,我们的先生们能够给子民们讲清楚儒家的道理,使百姓知廉耻、守德行。现在的这些能人志士是为了将来委以重任而专门培养的,可是如果改变他们所学的科目,让蛮人去教他们,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而且会弃善从恶。那么世界就将走向没落,因为我们把自己的子民驱赶到蛮人那里去了。46


我们尽管更多地把倭仁的这番话看作蒙昧主义的表现,但是倭仁显然比改革者更清楚,部分西化是行不通的。学生一旦接受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思想,那么他们就势必也会用之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儒家的道德也就可能被败坏。


但是事情还不仅仅如此,不但部分西化的计划在教育领域遇到了阻碍,难以进行下去,而且就连建设强大军事力量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对日战争的失败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中国的战舰在现代化方面未必落后于日本,从设计能力上甚至还比日本的还要先进。许多观察家因此对中国感到失望。可是,在海战中,远程大炮不仅缺少炮弹,而且有的弹体中装的竟然不是火药,而是沙子。旗舰的“将军”是原来的一名骑兵将领,他把战舰成一字型列队,结果成了日本炮击的目标。自强运动的部分现代化愿望以失败而告终。


革新运动在继续(1898~1900)


百日维新(1898)


对日战争的失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造成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类似的情况在欧洲也曾有过,那是大约一百年前的事情,正是由于拿破仑的征服政策引发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随着民族主义的形成,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出现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迄今为止的历史上,所涉及到的不外乎是如何保持中国文化的问题,而今所涉及的是如何把中国和中国人作为国家和民族去拯救的问题。这新的民族精神震撼着年轻的官员将士、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层社会以及农村的绅士们,唤起了他们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呼声,这种认识与要求远比自强运动要深刻得多。那些仍然把中国文化看作为最卓越的而要全盘保留的保守派,对改革提出异议:“如果国家丢掉其过去,那么前辈们的思想观念还能保持下去吗?”


走在这场民族运动最前面的是两位年轻的儒家子弟:康有为(1858~1927)和梁启超(1873~1929)。两位都是神童。康有为在7岁时就能用很复杂的古文风格撰写杂文,而梁启超17岁时就考取举人。在参观了香港以及上海的外国租界地之后,这些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给康有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他致力于研究西学,并逐渐形成了信念:作一名中国的改革者。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儒学的影响力,那么进士的头衔是必须的。故此,康有为于1895年与梁启超一起,前往北京参加殿试。当他们到达北京时,刚刚传开消息,政府要与日本签署辱国丧权的和谈协议。康、梁撰写了给皇帝的万言请愿书,并且征集了准备参加殿试的603名考生的签名。这是中国的现代史上第一次“大学生游行”。这份请愿书向皇帝呼吁,驳回和谈协议,撤离首都,继续战斗。正如所想像的那样,请愿书到不了皇帝手中,但它却铺垫了康有为成为改革领头人的道路。


从此刻起康有为一封又一封不断上书给皇帝,而其中仅有一封到了皇帝手中,这也许是由于这封信更多的是以现实的经济问题论述了政治改革的缘故。此外,康有为和他的改革同僚们还经常为那些颇有份量的政治期刊撰写文章,对政府形成一种舆论压力。康是以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的。正是通过这场改革,日本在一代人的时期内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强国,而且它把儒家的伦理、西方的政治机构、军事装备以及工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一种持续稳定的帝制结构把天皇与人民统一在一起,并且建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