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儒家帝制的终结(2)

作者:康拉德·赛茨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6

|

本章字节:3660字

联军总司令是德国“远征军”的指挥官阿勒夫德?冯?瓦德西伯爵。威廉二世在远征军出发前在布莱梅港口作为动员令时曾引述了一位著名的匈奴人的说法:“一千年前匈奴人在国王率领下赢得远征军称号,此称号至今依然鼓舞人心,德国的远征军称号也要在中国响彻四方,要让中国人再也不敢轻视任何一个德国人。”


作为胜利者的列强们表示,不把中国分割成不同的殖民地,因为他们担心殖民地的瓜分会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火拼。他们彼此商定,要让中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正像后来孙中山所讲的那样,中国从此处在一个连“殖民地还不如”的地位,因为它不是受一个列强的控制,而是被所有列强共同所控制。清朝政府可以保留,因为留下一个软弱而缺乏独立性的北京政府更适合于列强的利益。在《辛丑条约》中,八国向中国提出了实现和平的条件:6名支持义和团的清朝高级官员被判处死刑;大沽炮台以及其他的要塞全部毁除;列强驻军驻扎在使团区的周围,并且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必须为这场战争赔偿白银45亿两。如同以往的战争赔款一样,中国必须为此向外国申请贷款。每年的本息使大清得拿出当时每年全国税收的50%。


清朝的覆灭


儒家的帝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皇帝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可是19世纪所发生的事情使得清朝接二连三的丢失颜面。在19世纪末的10年中,这种耻辱达到了极点:1895年,与中国人一直所瞧不起的日本“倭寇”之战失败;中国被瓜分成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区;尤其是最后的那场灭顶之灾:义和团起义以及八国列强的义和团备忘录。这是要慈禧太后和她的王室承担主要责任的。清朝再也没有力量去保护中国的尊严和主权。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天赋清朝之命显然被收回了。


到这座腐朽的大厦整个坍塌,时间还持续了10年。可是当真正的终结到来的时候,它却不仅仅是清朝的终结,也是两千多年古老的儒家帝制的终结。


就像自清朝以来的那样,反对满人的是一些传统的秘密社团,他们主要的是由农民以及其他的贫民阶层所构成。新的、决定性的变化就在于,越来越多的绅士的后代纷纷背叛满族的清朝。尽管他们的祖父、父亲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保护儒家帝制王国,并且拯救了清朝,可是这些理应继承这一统治的后辈们,此刻却要反对清朝。除了这些农村绅士的后代以外,站在清朝政府对立面的还有那些企业家和商人后辈的新派“商人绅士”。这些新派人物属于那些留洋回来的学生,以及新军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他们要学习西方,在社会生活中担负起知识分子应该担负的角色。清朝政府的这两个反对派之间也发生对抗。农村绅士的后代主张改革,更新国家机构,把儒家的帝制改成君主立宪制。而新派却主张革命,他们要推翻清朝政府,用共和取代帝制。


起初,改革派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慈禧太后为了扼制革命派,在1901年表示支持改革。清朝在1898年就进行了改革尝试,也就是所谓的民族改革运动。这场改革由儒家弟子康有为领导,并且赢得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支持。可惜这场改革仅持续了100天,便被慈禧太后所发动的宫廷政变所扼杀,而康有为则逃亡日本。之后,这位慈禧太后又接受了原来的改革建议,并宣称这些改革都是她的设想。而这场由康有为在日本所领导的改良运动,显然与革命派之间存在着许多分歧。


1905年,日、俄两个列强由于在满洲争夺影响势力范围爆发了战争。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都大获全胜,这一胜利在帝国主义历史上开始了一个转折,因为这是第一次一个亚洲民族的帝国主义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而且战胜的还是一个大国。整个亚洲欢呼雀跃。在此,中国的改革派把这个胜利看作日本立宪帝制优越于俄国专制政体的一个有力证明。日本宪法把议会与政府统为一体,从而使得这个民族的人心振奋、步调一致,从而迅速发展成现代化的军事强国。在北京,慈禧太后被迫答应实施君主立宪。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慈禧太后并非真的愿交出政权,她所做的,只是想利用改革派重新把大权收回到满人的手中,并且在北京控制整个国家权力。在太平军革命时期,各省军队的指挥权隶属于各省衙门,而这些衙门的都督绝大多数是汉人。慈禧现在想把这些权力收回到北京,并且把其中的主要权力交给在北京的满族人掌握。这就给原本支持改革的中国绅士们当头一棒,使他们对在清朝统治下实施改革彻底失望,从而由改革派转入到革命派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