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拉德·赛茨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6
|本章字节:6662字
第十一章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
(1937~1949)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6年底,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建立,由此揭开了全面抗日的序幕。自1901年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一大批日本军队长期驻扎在北京。1937年7月7日,一支日本武装部队在北京西南郊附近的芦沟桥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日方即刻由满洲以及日本本土调集大批军队,开往北京。可是,中国人这次真的决定要全力抗击。一场不宣之战开始了。
日本的将军们计划着,以闪电战在三个月内控制中国的中心,从而迫使中国人自己坐到和谈桌上来。开始时这个如意算盘似乎还打得不错:不到7月底,人已疏散了的北京就落入日本人手中。上海的情况却不同,蒋介石派出几支经过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精英部队迎战日军,血战中的日本军围着上海苦苦打了三个多月。直到第二年,当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摧毁了大英帝国在新加坡的军事要塞时,西方人才真正的明白,中国人抗击日军的顽强精神不得不令人敬佩。尽管如此,这些牺牲仍然没有换取胜利:1937年11月,上海前线失守,日军通往南京之路敞开了。蒋介石把首都迁往四川的山城重庆。12月,日军攻陷南京,一周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开始了。日军残暴地血腥横卷一条条大街,强奸妇女、屠杀男人、妇女和儿童,在一个广场上,为数众多的市民和士兵被成批地枪杀。仅此一地,至少有30万人被屠杀。
当时西门子驻南京的代表,德国人约?拉勃,就救了10万余人的性命。纳粹和日本人知道,拉勃在柏林颇有影响,他便借此尽力帮助中国难民。他担任了一个国际安全区的主席,并借此在日本大屠杀的那一周使25万中国人顺利逃亡。45中国人在南京为他竖立了一个纪念碑。日军的暴行作为“南京大屠杀”而记入史册,而且至今仍然是中、日关系中难以愈合的伤口之一。
1938年底,日本军占领了广州和武汉,控制了这里的铁路线以及经济中心。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人拒绝任何妥协、投降。此时的情况显示,日军在华的战线拉得过长,尤其是中国中部、西部那茫茫无际的山林、沙漠拦在他们面前。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战争终于在爆发16个月之后进入了对峙阶段。
内战在持续
统一战线的双方从一开始就开辟了两个战场:一个是抗日战场,一个是国共战场。共产党人把中国北部边境的大片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且在日本占领区建立了敌后“解放区”,也就是说,日军只是控制了其占领区的城市以及借助于铁路线上的碉堡才能触及到的地区和附近的村庄。
中国分成了三个势力范围:被日本占领的中国;蒋介石控制下的以重庆为首都的中国以及共产党控制下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由中国北部边境的两个地区构成:陕甘宁边区和陕北、河南和内蒙地区,以及主要是分散在中国北部的零星“解放区”。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共产党控制的18个根据地的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一亿,红军由当年的72万发展到91万人,党员由当年的4万发展到120万人。
1941年1月,蒋介石部队袭击了活动在重庆政府控制下的安徽省的共产党的“新四军”,杀死了3000余将士。这使人联想起1927年在上海对付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的突然暴力行动。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由此就被埋葬了,尽管两党在公开场合回避这个问题。
“延安精神”
毛在延安开始了这个共产主义思想意识上的莫斯科保护运动。在一系列的理论著作中,他把马列主义中国化,把那指导城市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转化成为指导农民革命运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概念prolearia在中文里表述为无产阶级,普通意义上包括所有“没有财产者”,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
日本占领区的农民仇恨日军,因为他们烧杀掠夺、奸污妇女,抢走耕牛和粮食。这种民族仇恨有助于共产党人发动农民群众。在“解放区”,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从而真正赢得了农民的拥护。他们发动贫、雇农,在党的领导与红军的保护下分土地,从而实现耕者有其田。就这样,共产党人建立了一个革命的农民阵地,这个阵营不再惧怕地主,他们对民族革命毫无兴趣,但对社会革命积极性却很高。
党的干部在敌占区独立开展工作,而且远离延安。这就很需要一个严格的党的纪律,以使党的所有干部按照这个意识形态统一开展工作。为此,毛在1942到1944年间,发动了第一次统一党的意识形态的运动。
以其延安文化艺术讲话,毛泽东确立了未来文艺事业的原则。共产主义的中国,毛这样强调说,只允许一种服务于国家和革命的文化艺术。无论西方的观察家们是否愿意,延安都成了建立一个理想的、富有人性的中国的希望。
内战(1945~194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围绕着收复日军占领区和收缴武器,国、共两党之间开始了一场竞赛。在中国北部,共产党的“解放区”原本接近那些被日军所占领的城市所控制的铁路线,可是国民党借助于美国的在海空方面的帮助,迅速赶往这些北部的城市,从而在竞赛方面获得了优势。另外,日军也获得了指示,只向国民党的军队缴械。唯一例外的是满洲地区,挺进到该地区的苏军把日军的武器转交给共产党。但这也只是在开始时的情况,当苏军在1946年1月撤离时,国民党的军队也接管了这里的大城市。共产党只是按照以往的办法,把满洲的农村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且经过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基础。
到1946年初,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中国中部、西南部以及西部那些战争时期的“和平中国”区,还有那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然为日本占领的长江以南的中国东部地区,都落入蒋介石的手中。而中国北部以及东北部虽然在蒋介石军队的控制下,但是情况像日军占领时那样:他们只控制着大城市、铁路线,而周围的农村却在共产党的控制下。危机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城市有可能被包围,最终被迫投降。美国人意识到这一点,力图在两党之间进行调和,但是蒋介石拒绝任何妥协,因为他的军队在强大程度上至少要4倍于红军,而且有美国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他认为自己稳操胜券。
公开的内战开始于1946年7月。开始时蒋介石的军队连连获胜。到1947年7月,共产党的“解放区”至少丢失了2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早在1947年3月,共产党的中央所在地延安就已经陷落,这是一个标志,尽管它在军事上并没有多少值得庆贺的。可随后,战争的局势却发生了逆转。在1948年10月到11月之间,共产党取得了第一次巨大的胜利:林彪在一场大规模的包围战中,消灭了满洲的国民党军队,蒋介石损失了他王牌军中的47万将士。
与此同时,在中部,在淮河入海区,打响了淮海战役。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蒋派出了他现代化的坦克部队,但是这里却以壕沟战取代了运动战。这支以邓小平为政治委员的红军包围了政府军,切断他们的给养。当蒋家军在1949年1月打算突破包围圈时,他们发现,数十万农民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下,挖了难以计数的坦克陷井。蒋家军投降了。在淮海战役尚未结束之际,北京和天津的政府守备部队已经宣布和平起义。
1949年4月21日,红军轻松地跨过长江,3天后攻克南京。5月27日收复上海。1949年12月,蒋介石带着自己的残余部队从广州逃往台湾。两党统治者历时23年的抗争一锤定音。
国民党失去了中国,但是这失败并非由于军事领导的无能,而是由于它们失去了民心。农民遗弃它们,因为南京政府尽管在国民党的党纲中许诺要进行社会革命,可面对贫困化和残酷剥削在广大农村蔓延的事实,却熟视无睹。随之,国民党也失却了自己在城市中产阶级中的积极追随者。货币贬值把小市民阶层以及下层官员弄得入不敷出、无以生存,而军队和党内的腐败又对此火上浇油。共产党成了更新中国的唯一希望。如果说市民对共产党的进城还报以观望态度的话,但是对于国民党的失败,却鲜有人掉眼泪,这一点是绝对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