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世立
|类型: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19-10-06 01:54
|本章字节:7984字
我否定“强调”,主张“反思”。代沟其实有人类以来就已存在,它是一种自然形态,绵延不绝而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它并不可怕,但也不应被漠视。这种“存在”直到现当代才被命名为“代沟”而被广为传布人口流播。“代沟”一词六、七十年代从英语直译过来,它的“理论性”产生了巨大的实际效果,即加深了“沟”的深度,这或许是命名者始料不及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说代沟最多的人群是孩子和年轻的一代而非父母和年长的一代,究其原因,后者处于强势而前者处于弱势,于是弱势一方便借助代沟理论的天然性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并以此与强势一方划界,以维护自己的观念和权利不被否定和剥夺。这是弱势一方合理的一面。但现实中,强势一方并非总是错误,弱势一方也并非总是正确,当弱势一方以代沟作为抵抗的武器时,一旦“防止过当”,这种武器难免成为一种抵抗强势一方正确的借口,乃至成为伤及正确的一件进攻的武器。
说得绕了一点。简明一点说,既然代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像柴米油盐一样每天相伴于我们,我们就应用柴米油盐的心态来认识它承认它对待它,而不应该将它提拔到山珍海味的高度。山珍海味就是“强调”,所以我否定。“强调”的结果无助于代沟的填补,反而会加深。世界上有些事情很怪,你心中有嘴不说还不是问题,一说出反而成了问题。强势的一方在承认代沟存在的前提下,必须给予弱势一方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主动营造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而不是以强凌弱;弱势一方同样要理解代沟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不以代沟为借口而拒绝沟通交流,更不能把代沟当武器。
代沟在中国,被说得最多的时候是近一、二十年,再精确一点,是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当下,主要言说者是80后和90后。代沟一词总是和另一个词“逆反”连在一起。这是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年代人的鲜明个性的孩子,他们是时代和环境的受益者,也是时代与环境的受害者。他们身上负载和附带了许多矛盾而又复杂的东西,正面和负面的品质和品格同样彰显。他们受到传统的、环境的强势制约,不甘平庸和顺从而试图逾越或打破“藩蓠”,却又常常因为年轻和用力过猛而走向反面,故给人以豆腐掉进灰里吹吹不得打打不得的感觉。他们的青春比较残酷,没有任何一代人青春时代的内心像他们这样个人与社会与父母有着如此紧张的对抗关系,像他们这样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需要被理解被宽容。他们的“非主流”姿态经常被主流社会和主流舆论垢病和冷看,尤其90后,被毁誉为“脑残一族”,连80后们都假代沟之名如此指认。晏紫的80后学生杨杨不满自己与90后相提并论,曾对我说:我们这一代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90后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表扬不高兴,批评不脸红,除了物质还是物质,除了时尚还是时尚,除了逆反还是逆反。也有80后认为90后与自己这一代没有差别,代表人物韩寒曾这样说过,90后唯一一点跟我们不同,是他们死得晚一点。
我以为,无论80后还有90后,无论他们与父母与年长的一代有多么深的代沟,都是必须用心去对待的一代人,因为世界是他们的,中国的明天是他们的。或者说,中国的今天已经是他们的。
代沟言说者极端的表现是将代沟的对象扩大化,比如儿子说和向老师有代沟。晏紫在宜昌的一个学生叶老师,带一群学生到武汉参加艺术专业考试,规定集体住宿,便于管理,确保安全,一个女孩偏要和男友另外租房同居,叶老师干涉,女孩说和三十多岁的叶老师有代沟,我行我素。叶老师的爱人张老师曾对我说,她带的女学生常给她讲6年一个代沟的故事。儿子的表姐玮玮说,还有的认为不是6年而是3年,三年级和六年级就有了代沟。一个公司白领的80后对我说,他几次跳糟,都是因为和主管有严重的代沟,观念思维不在一个层面,没法对话没法相处。2008年8月26日武汉晚报有一篇文章,标题是《70后与80后:相亲才知道代沟》。女方是80后,男方是70后,接触后女孩方知男孩不知道什么叫msn,不知道尼莫,不知道玉米的同志倾向,不知道什么叫喝杯“拿铁”,不知道卡布其诺,不知道什么是打真人cs,不知道晃姨和韩寒以及他们关于“凹”造型的争论,不知道小四(郭敬明)的“剽窃疑案”,严重的代沟最终使两人告吹。
我曾经反复地反思和追问自己:我的十五六岁时与父母有没有代沟?结论是没有。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没有。我又去问我的同代人和比我年长的朋友,他们也说没有。在我当年下放的宜昌山村,我问过很多中学生,他们也说没有,有人还反问我:什么叫代沟?特别是贫困农村的孩子,父母能供自己上学已是天高地厚,能有钱买文具书本,能有往返的车票钱,父母能给他购买一套校服的钱,懂事的孩子已在心里萌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了,哪会成天对父母喊“代沟”。2008年4月1日,池莉获武汉市杰出人才奖,她将20万奖金捐给了母校武汉大学,然后请文学院的同事喝酒。席间得知她写女儿的一本书即将出版,我问她她和女儿、女儿和她之间有没有代沟,池莉非常肯定地说没有,她说女儿是她从小一手带大,一刻也没离开过,母女之间从没有说过代沟这个词,也从没有过代沟的感觉。
半月后,我又追问到文中先生那里,没想困惑了我多时的“代沟”,被老先生一语道破,如针尖拨翳,豁然见天。他说:什么“代沟”啊,就是差别、差异(哈哈,儿子写代沟的作文中已经说到“思想的差异”了)。差异无处不在,世界就因差异而存在。男人和女人有没有差异?古人和今人有没有差异?就是单个的个体本身都有差异。37年前的知青小徐与37年后的作家老徐有没有差异?只是今人用“代沟”这个词把种种差异放大了,放大成了一个似乎严重其实寻常的一个问题,有什么了不得的?
复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谈到如何填“沟”,文中先生说,人性的共同点大于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就是和谐。和而不同,承认、面对差异,再求和谐,求代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几千年来一个“和”字,几千年后人们才明白“和”是一个自然观、科学观。人类过去一直和自然过不去,现在受了报复,才知道向自然求和了,试图亡羊补牢。解决所谓的“代沟”,我们要向老子借用智慧:道法自然。在儿女的事上不为,是为有为。过去太有为(管教和有为的爱太多),便带来了今天的无能为。父母是自私的,所有的愿望中,不合理、自私的成分很大,孩子在家中总体来看是被父母压着的。但无为不能无序,比如长幼有序,不可颠倒(晏紫听着,你可不能再给儿子当儿子当孙子了)。“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地球、宇宙、人类,因为有序才存在,卫星失序,就会脱离轨道掉下来或飞到别的地方化为灰烬。
谈到子女教育,文中先生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人忧则优,少力则劣。孩子必须要管,关键是怎么管,独生子女的父母不好当。人必须经历忧患,尤其父亲要有这种意识。杨振宁中学数理化极好,其父让其停下来,先读好孟子,结果杨一生感激父亲。以力服人非心服也,以德服人则众心诚服。力与德的尺度,是一种难度很大的把握,不能无力,亦不能无德。在当今,以德治国实际上行不通,应是法治,法治就是“力”。在家教中,则须力德兼备。
文中先生最后引《中庸》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说差异是不可消除的,所以“代沟”也是永远填不平的,填平了,差异就没有了,人和人没有差异,可能吗?现在的孩子成天叫代沟,等到他们当上了父母,孩子也成天和他们喊代沟时,他们就会对此体会深刻了。
文中先生最后建议我用“中和位育”的思想对待和处理由差异或“代沟”引发的矛盾,达到亲子关系的和谐。这于我,实在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仅“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常人就很难做到。我愿以此与众父母共勉。
追问、反思了一圈,我还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并非每个人的青少年都有逆反都喊代沟,我们和我们之前的若干代没有,农村苦读求学的孩子没有,这和文化教育有关,和生存环境有关。穷人家孩子很少喊代沟,是因为这些孩子还处在对物质层面的追求,而追求个性、要求独立、抵制代沟带来的压力和羁绊,则属于高一级的精神层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视为社会的一种进步。像池莉与女儿那样从无代沟的隔膜,恰是物质与精神层面均致满足而达致“中和”,当然是一种理想境界了。
我还以为,代沟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物质与精神失衡的反映。许多被着意强调的“代沟意识”,则是饱暖之后裕余的环境“养”出来的。
在我修改此书的2010年10月,有两万多主要由80后组成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正走红网络。和3000孩子写文章“妖魔化”母亲一样,他们对父母“秋后算账”,不满自己快乐的少年和童年时光被父母强势剥夺,控诉“爱的暴力”。我看了心里很难过,心情很复杂。这是不是杀母文化的端倪?gdp数字不能完全代表幸福指数,更不能代替孩子和父母心灵的幸福。“仓廪足,知礼仪”在今天不再具有经典意义,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找精神的出口,中国人心理的落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传统的伦理伦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颠覆得面目全非,深感当年梁启超所言“今日之中国最重要的不是精英政治而是国民教育”乃大音流响,百年来不落时代之后!
代沟是否还将鼓舌呐喊?“爱的暴力”是否还将延续?代际冲突是否会继续加剧?
我想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反求诸己”不仅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伟人孟子的智慧,也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行为准绳。无论时代、世界发展变化到什么程度,只要这个世界是向好向善的,“反求诸己”就不会过时,而成为医治人类心疾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