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55
|本章字节:7838字
以下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不良症状与危害
——容易疲劳
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复杂,包括饮食、工作、生活起居的安排等等。起居安排不好或工作量过大而引起的疲倦我们是经常见到的,可对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疲倦则较少关注。实际上,均衡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五谷、蔬菜、水果、适量的肉食,都是健康饮食的基础。如果饮食不当,就很容易引起疲倦。
——脸色难看
主食不足,身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废物不能及时排除,就会造成肤色黯淡、脸色难看。
——危害脑健康
主食类食物摄入过少,而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对大脑健康的危害更加严重。动物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况下代谢不完全,会使血液中积聚有毒的废物——酮,它能引起恶心、疲劳以及损害脑部健康。近年来,脑部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与不以谷物为主食、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激增有很大关系。
当饮食遇到健康,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有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未必。只要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健康百分百并非遥不可及。
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关键是主动学习,努力实践。客观地说,饮食的禁忌多如牛毛,为此我们要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选择,建议采取如下行动方案:1检测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在这里,我们倡导个性饮食习惯的培养,饮食习惯必须是因人而异的。
2对早、中、晚一日三餐的禁忌有深入的了解,尝试着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比如,早餐一定要吃,不能因为懒惰而空缺。
3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膳食结构”是一个吃什么的问题,我们有许多食物可以选择,但是吃什么,却有很深的学问。通常,要避免摄取过多高脂肪、高糖、高盐、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植物食品和生鲜有活性的食品。
4熟知必要的饮食禁忌。在我国饮食习惯中,食物相克的禁忌是有科学依据的。此外,还要注意避免狼吞虎咽和吃得过饱,少吃烧烤等。
总之,健康靠的不是得病时求医问药,而取决于平时点点滴滴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最终决定你的生命质量。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以下饮食习惯:1定时定量。定时定量的饮食不仅有益生理节奏的调整,也便于压力的解除。
2少食多餐。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少食多餐是发挥工作能力的上策。白天少食多餐(大约2小时吃一次)可提高代谢率,稳定情绪,保持能量充沛,也不会老想着食物。
3早餐不可少。为了维持血糖平稳,早餐一定要吃。分量不必多,但营养要够。
4不能吃得太饱。太饱一定会懒得动,工作效率必不佳。少食多餐可使胃缩小,从而不至于吃得太多。
5不偏食。各类食物都吃一些,长年累月都吃同样的东西极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6不要节食。节食是为达成某种目的而暂时行之,一旦转回平常的饮食,节食的效果往往又会消失,所以饮食习惯应当恒常。
7脂肪摄取量不要太多。营养专家几乎一致认为,摄取太多油脂有害健康,也影响工作表现。每天摄取的总热量中,油脂应低于20%,一克油脂的热量是一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两倍。调理好的食物往往看不出油脂的含量,所以,购买之前应细看说明。
8养成淡食的习惯,避免用油煎炸食物,不妨改用烤焙。
“饮食宜清淡”是古训,《黄帝内经》以来,历代的养生家都强调“饮食宜清淡”,何谓“清淡”,起初只把它理解为“素”。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未免有失偏颇,现代的解释是,以素为主,但“清淡”并不排斥荤,而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清淡”“油腻”相对应。
9尽量选用未加工的食物。即使是添加营养素的强化食品,也不能取代加工造成的营养流失,诸如白面包和香肠都是加工食品。
10多吃高纤食物。许多研究证实,高纤食物可有效降低直肠癌的患病率,对控制血糖也有利,像水果、糙米和全麦食物等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别再吃白面包,取而代之的是把吃全麦面包作为你的一个新习惯。《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于2002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未经精制的谷类不仅富含营养,更是植物纤维的最佳来源,它可以降低患心脏病和ii型糖尿病的危险。
除此之外,食物中的纤维还可以帮助你降低胆固醇,防止某些癌症的发作。另有研究表明,吃的东西里含纤维越多,人们就会越感到快乐。全麦面包比白面包的营养成分高很多,但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吃白面包吗?原因仅仅在于,白面包迎合了生产商将食品的保存期限尽量拉长的需求。
11一天喝8杯水。很多人每天的饮水量不足。在某些地区,公共饮水遭到污染是原因之一。改善饮水设施或购买纯净处理的水来喝,都是可行的办法。
12每天只摄取少量的盐。盐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不可一日无此君”,但摄入过多就有害了,倒不是故意多吃,只是习惯使然。有的人有“吃咸”的习惯,“口味重”,患了高血压等病还不知其原因。但究竟吃多少盐才适合呢?
据生理学家观察,人体对钠的需要量每人每日不超过10毫克当量。长期的高盐饮食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高盐摄入人群的血压水平也高,特别是高血压的高发年龄(40~54岁)的人群。高钠对血压的上升影响尤为明显。
13杂食颐天年。人的祖先是杂食的,时至今日,杂食不应仅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也应成为一种科学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人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是不够熟悉的,不可能对每种食物都进行分析、化验,也记不住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做到每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吃多少蛋白质、脂肪,吃多少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就是吃得杂一些,什么都吃一点,五谷杂粮、鸡鸭肉鱼、水果蔬菜、葱姜大蒜无所不吃,不挑食,不偏食。在每天的饮食里,有主食,有副食,有荤菜,有素菜,粗细兼备,荤素搭配。只要吃得杂一点,一般不会发生营养缺乏。现代营养学家提出忠告:吃得杂一点,要养成习惯。一些西方国家倡导人们要每天吃30种食物。
14营养均衡。人体内营养的均衡,就好比一架零件齐备的机器,零件“七零八落”的机器肯定无法运转;而人体的营养全靠饮食摄取,饮食的单一必然导致营养不均,其结果是影响健康,不利长寿。所以,一些专家开始鼓励人们摒弃千篇一律的速食,回归丰富的传统美食习惯和美食文化。
15多吃水果。现代医学证明,包括荔枝在内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胡萝卜素以及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长期适量吃水果、闻水果香味,是助消化、解疲劳、益身心的良方。
水可活命,水可强体
科学发展至今,人们在寻找诸多抗衰防老的秘诀方法之后,惊奇地发现,水是人类健康的最佳朋友。
身体要靠水将食物转化为能量,还需要水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并保持体温正常。仅仅要维持正常的日常活动,一个肥胖的人在一天中也要消耗3升的水。而当你进行锻炼的时候,每小时要消耗l~2升的水。为了保持适当的水合作用,消耗掉的水分必须及时补充。
水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水占细胞重量的85%,是人体不可离开的“内环境”,只因为水得来容易,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若水价昂贵,得之不易,则它会被认为比粮食肉菜更重要,更能体会出“水是生命之源”的含义了。人体内千万种生化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水便没有人体,没有生命。人若不吃饭只喝水,可存活70天,若不喝水则7天便死亡。可见水对生命的重要。水与人们最切身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水可活命,水可强体,水可治病,水可美容,水可益智,水又与长寿密切相关。
喝水的要求不是“口渴”提出的,而是人体内在的防失水机制提出的。感到口渴才喝水已经迟了,体内已失水多时了。人体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水,细胞失水2%就会影响其生理功能,但此时并不立即感到口渴,因为从细胞失水影响功能到有口渴感要有个过程,人体失水后先引起血液浓度变稠变浓,这是最初的“失水信号”,它经血液传到下丘脑,引起下丘脑的“喝水”中枢兴奋;再通过神经将失水信号传到口与咽部,此时才会感到口渴。这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待到有口渴感时,人体实际上已失水多时,而呈无感觉缺水状态了,即使一感到口渴就立即喝水也为时已晚,犹如田地已干旱多时,到了龟裂程度才去浇水那样。
失水,哪怕是失水2%,也会使体内千百种正常的生化过程受阻,从而使人体生理功能下降,顺序表现为易疲、虚弱、易病、疾病、早衰。人之所以不能“尽终天年”与此有关,所以应在未感到口渴时就主动喝水。人体的各种感觉有很大的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感到口渴了不及时地去喝水,过一会儿“渴过了头”,口渴之感便过去了,反不觉得“渴”了。其实此时身体大受其亏,处于严重失水状态了。
补水比吃补药更重要!人们在代谢过程中,除大便含毒外,体内还在其他系统内生成毒素,需通过肝脏、肾脏、肺及汗液等排除,而这些排毒机制都需要水,主动喝水可及时排毒,已成为共识。现在环境污染愈来愈重,污染物种类也愈来愈多,人体除“内生毒”以外,又遇上了“外来毒”,因此主动喝水排毒就显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