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55
|本章字节:7064字
司机先生笑着说:“这个陌生人的帮忙让我一整天的心情大好,也让我相信,人不会永远都倒霉。在轮胎问题解决后,我的心似乎也打开了,而好运似乎也跟着进门,那天早上乘客一个接着一个,生意也比其他人多一倍呢!所以,遇到麻烦,不必心烦,生活不会永远都在不如意之中,事情总会有转机!”
“生活不会永远都在不如意之中,相信事情一定会有转机”其实也是一种乐观的心理暗示力量,当司机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的心中自然充满自信,他相信,人生一如日出日落,黑暗过后必然是黎明。因此,生活态度乐观的人,就会像司机一样,相信机会随时都会出现,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埋怨,因为他知道,风雨过后就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既然好运必将来到,就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烦扰。你认为呢?
还在因为眼前的不如意生气吗?不要让一时的不如意困扰你的心情,笑一笑,你会发现,天大的问题终究有解决的方法。地球一直都在转动着,从未停止过,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如此,凡事都会有转变,只要能乐观以对,你终究会等到好运。
决定心情的,在于心境
世间许多事情本身并无所谓好坏之分,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但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感到奇怪,就问苏格拉底说:“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住,连转个身都困难,你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苏格拉底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若干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是多层建筑,苏格拉底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等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你住这间也那么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底楼有底楼的好处,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苏格拉底仍是快快活活。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有哪些好处呢?”
苏格拉底说:“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七层楼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柏拉图说:“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是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大卫是饭店经理,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大卫,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那么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先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你自己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
那天,大卫被三个持抢的歹徒拦住了。歹徒朝他开枪,幸运的是发现较早,大卫被送进急诊室。
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大卫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大卫的一位朋友见到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他当时想了些什么。大卫说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不会死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大卫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大卫就这样活下来了。
只有你才能掌握你的快乐,你是想像大卫那样开心地活着,还是想充满郁闷地活着,都由你自己来决定。
改变淡漠的生活态度
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在科研领域中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数学定理。尽管他在科研事业上出类拔萃,然而他却是一个情绪障碍症患者。他性格孤僻内向,成天关在小房间里看书学习,演算公式,攻克难题,几乎谈不上人际交往。他为人沉默寡言,兴味索然,给人一种“古怪”的印象。他在40岁左右才在别人的催促下结了婚。但他结婚时不知如何操办婚礼,婚后不知道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由于过分内向离群,对外界反应不敏捷,社会适应力很差,他曾遇到车祸,身体也因此大受影响。
这位数学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障碍症状,心理治疗学上称之为淡漠症。淡漠症患者往往表情淡漠,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绪体验。他们对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如此,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他们几乎总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般亲属外无亲密朋友或知己,很难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
他们似乎超凡脱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淡漠症患者都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
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从而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单独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取得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刻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淡漠症患者适合在人少的场所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事业和过隐居生活,不适合在人员众多的场合工作。
淡漠症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情绪特征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讲,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这样就会出现淡漠症状。
由于淡漠症患者往往无法与他人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治疗目标就是要纠正其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及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可要求他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应使其懂得一个道理:人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天地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沉醉在奇趣欢乐中,这样才能充满生活的乐趣和前进的活力。要尽力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并逐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往,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这样,情绪淡漠的冰山才会逐渐消融,世上也才会又多一个快乐的使者。
以下是少女们对于“什么东西使她们幸福”的回答:倒映在河上的街灯;从树叶间隙能够看得到红色的屋顶;烟囱中冉冉升起的烟;红色的天鹅绒;从云间透出光亮的月儿……
虽然这些答案并没有充分表现出幸福的完整性,但无疑却存有某些宇宙美的精华。想要成为幸福的人,重要的秘诀便是:改变淡漠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