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看得开是福——心烦郁闷易生气,自寻烦恼自扰之(3)

作者:文柯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55

|

本章字节:9176字

确实,生活总是不公平的,没有必要去抱怨,我们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这个事实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不能自欺欺人。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让生活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遗憾。


不必处处苛求尽如人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他把画好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一则说明: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认为这幅画哪里有欠佳之笔,请赐教,并在画中标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画时,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划不被指责。画家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式再去试试,于是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结果是,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最后,画家不无感慨地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无论自己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无论做任何事,你不能使每个人都满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标准和角度。为了取得别人的支持,你可以尽量迁就别人的要求,但是你不能期望每个人都对你满意。不管你做什么,打算怎么做,总有人对你表示失望。把别人的感觉、意见放在自己的感觉之上只能造成失败。在仅涉及你自己追求的目标和做事方式等问题上,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学会信任和相信你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见类似的事情。当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边同事们的注意时,会听到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张三说你做得好,大公无私;李四说你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上司赞你有爱心,值得表扬;下属则说你在做个人宣传……总之,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如同飞絮,有的好似利箭。


人生在世,最大的困扰就是沉迷于别人的看法中,或喜或忧,患得患失。完美的东西是海市蜃楼,虚无而缥缈,我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就行了。


别让自己太压抑


人生在世,既要懂得原谅他人,也要学会原谅自己。


倘若一个人不想在感情上永远生活在过去,就应该及早告别悔恨和懊丧。人们都喜欢小孩子,因为孩子的个性总是那样真实,不会像成年人一样虚伪、造作。成年人往往把自己紧紧锁住,向别人展示一个非“我”的形象。他们不仅拼命压抑自我,而且常常为了不说错话而三缄其口,为了不做错事而少动手。与这样的人相处,你会感到枯燥、无聊、呆板,没有生气与活力。他们对别人冷淡,而且会把他们的“压抑”传染给别人。当然,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并非完全是因为“谨慎”所致,这也可能出自幼年某种“心理障碍”的结果。如果在小的时候,一个人就因为大声说话、发表意见和经常“炫耀”而受到训斥或惩罚,那么他就会坚信:表现自己真实情感是错误的。于是,他下意识地压抑个人的情感,从而产生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把自己的心紧紧地包裹起来。


如果你是属于上面这种情况的人,那么,你要尽快解脱出来。首先,任何感情压抑者,对于自己的言行总是要过于谨慎。在鼓足勇气说完一句话后,他就会立刻对自己说:“也许我说错话了,对方肯定会误解我。”记住,永远也不要这样折磨自己。


适当的反省固然重要,但时时刻刻都在反省自己,怀疑自己,那就是病态了。解除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释放自己。你要学会大声地说话,要将自己对他人的喜爱之情告诉对方,经常称赞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只有把心中的压抑释放出来,才可能避免内心的煎熬。


任何人都应该拥有必胜的信念,抹去记忆留下的一切阴影,为潜意识思维拓展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你过去的人生里,可能有过各种各样成功的经历。不管它们的意义是大是小,重要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它们带给你的喜悦与信心。同样,你可能经历过某些不幸和创伤,它们可能在你的心灵上留下痕迹。重要的不是痕迹本身,而是怎样避免自己听命于这些痕迹。你应该用必胜的信念逐渐将这些不愉快的痕迹抹平。倘若你把当前的窘境归罪于父母、亲人或者其他外界因素,以此敷衍自己、宽慰自己,那么这无异于掩耳盗铃。如果你一味地谴责自己,认为自己毫无用处,那也是不可取的。你应该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记住,你应当做一个自信、自立的人。只有你自己才是你命运的主宰,外界力量对你的成功和幸福并不担负完全的责任。只要树立并追求向往中的人生目标,生活就会充满乐趣和意义。


你既要懂得原谅他人,也要学会原谅自己。倘若一个人不想在感情上永远生活在过去,就应该及早告别悔恨和懊丧,否则,只会使自己沉溺于昔日的情感中而迷失方向。记住,过去的错误,仅仅与你当时的行动有关,它并不代表未来。压抑自己,只会使你的潜意识思维处于封闭状态中,从而无法进行自由而充分的能量释放。


把不快记在沙滩上


有位智者和一个朋友结伴外出旅行,在行经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滑倒了,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他,不让他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要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他的朋友问:“伙计,你认为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智者说:“当然。”于是,他在石头上刻下了这样的字样:某年某月某日,在经过某某山谷时,朋友某某救我一命。之后他们继续旅行。


又一天,两个人在海边因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个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颊说:“哼,我一定要记下这件事!”他的朋友说:“随你记,我才不怕!”智者于是找来一根棍子,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写下了这样的字样: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海滩,朋友某某打了我一耳光。朋友看过之后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刻到石头上呢?”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唯恐忘了的事,我要让石头替我记住;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唯恐记住的事,我要让沙滩替我忘了——就这样。”


告诉石头的话,要斟酌。可以将欢悦告诉它,可以将感激告诉它,让它为你看护着一份美好,不让它流失分毫。然而,请不要愚蠢地把怨恨、懊恼、忧伤、烦闷一股脑儿地告诉石头,石头握住你的情绪就不会轻易撒手。当你试图摆脱种种不快的时候,它会殷勤地带着你重温昨日的阴沉愁苦。它揪牢你,不让你做快乐的自己。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53岁时患了神秘的消化病症:头发全掉光了,甚至连眼睫毛都一根不剩,为他写传记的约翰·温克勒说他“活像个木乃伊”。他驰骋商场,风光无限,却终日缺乏起码的安全感。他拥有大笔财富,却疲于捍卫、增长财富。忧虑烦恼使他在53岁时便被判了“死刑”。


死亡之门已经向他敞开。他非常不情愿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退休后成立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他尽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捐钱令他感受到赚钱所无法获得的满足和愉悦。即使当他旗下的“标准石油公司”因《反托拉斯法》的颁布而被处以“历史上最重的罚款”时,他也只是对他的律师说:“不要担心,约翰逊先生,我本来就是打算好好睡他一觉,晚安!”而洛克菲勒的逝世,已经是45年后的事了。


学会放弃烦恼,你便得到了“余暇”;学会放弃烦恼,你便释放了紧张;学会放弃烦恼,你便获得了快乐。


没有解不开的结


纷繁复杂的人生牵涉千头万绪,随便哪一方面哪一时刻的无意识之间,都可能造成误会。误解大多始于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笑话,一个脸色,一篇文章,一封书信,一道传闻,一件用具等都可以成为产生误会的媒体。


人生在世,精神的愉快胜过一切,而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无疑是构成心情愉快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际关系是无法达到和谐的,误会则不然,它会因理解和认识的误会而形成人际关系中的遗憾。所以说,它比直接不良的人际关系更多一层痛苦。它是对美好关系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主观的、有意识的、故意的,而只是因为互相的隔膜、意识的不可通性、感情的客观障碍所致。


消除误解的难处,首先在于未能自觉地意识到你的人际关系中误解的存在。只有自觉地意识到了这点,你才可能产生疏通的动机和目标。


通常,人际关系中容易产生误会的是这样一些人:交谈交往极少者,互不了解个性者,性格内向者,个性特别者,自视清高者,狂妄傲慢者,神经过敏者,常信口开河者,爱挑剔小节者等。


与上述这些人交往,不论是初次的或多次的,你都要注意你的言行是否容易产生歧义,是否可能遭到误解,或者你是否对他存有偏见和误会。


任何人都有他独立的小天地,形成他之所思、他之所言、他之所行,形成他自己的特色。有的人这片小天地呈开放张扬的状态,随时接纳所有的人;有的人则呈封闭压抑的状态,这是不好交际、不善交际、不易交际的人。与后者交往首先得启开那扇封闭的门,待你走进去后才可能发现真正的他。否则,你只能在门外与他交往,这时,各种各样的误会都可能产生。


如果你已经自觉意识到遭到了误解,最简便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直接与误解你的人解释交流,推心置腹,真诚相见。不要搁在胸中,不要犹豫顾忌。你可以借一次家宴、一次舞会或一次公关活动,或一次约会、一个电话互诉衷肠,以心换心,消融冰雪,重归于好。


可能没有这种直接交流的机会,或者觉得直接解释交流的方式有些难为情,那么,用书信的方式,详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许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对方对你误解太深,已经对你形成偏见,乃至把你视同仇敌,消除误解当然要困难许多。一是要有恰当的方式,二是要有一定的时间。你首先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借助误解你的人亲近的、信得过的人,让他在你们中间做桥梁媒介。把误解你的人的怨气和意见,把你的诚意、你的本心都通过这位中间人予以传达疏导。传达疏导到一定时机,你们就可以发展到直接解释交流了。


要知道,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打不破的坚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误解既已形成,不论是你遭到了误解或你可能正在误解别人,唯有交流才能互相理解,消除误会。


别跟自己过不去


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快乐。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一种心态,特别是如何善待自己的一种心态。


生活中苦恼总是有的,有时人生的苦恼,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因为自己想得到更多。而自己的能力却很难达到,所以我们便感到失望与不满。然后,我们就自己折磨自己,说自己“太笨”、“不争气”等等,就这样经常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与自己较劲。


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这样想,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保证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


别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