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霸主英国极力推行自由贸易(1)

作者:韩青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9

|

本章字节:3242字

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强国,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攫取更多的利润,英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甚至不惜使用非常极端的方式军事战争来打开海外市场。


推行自由贸易新主张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工业化国家,它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世界上除英国之外所有其他国家的工业力量的总和。但是英国的人口有限,大量的工业品迫切需要找到海外市场。可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英国一方面极力向各国推荐自己的工业品;另一方面也像前文所讲的那样,向全球提出了新的贸易主张自由贸易。


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自由贸易的理论,他认为:“贸易促进社会分工,更细的劳动分工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生产力的提高,后者进而带动需求与供给的增加,需求与供给的上升回过头来又进一步促进贸易的发展,使市场容量与深度发生新的升华。”


事实上,当时的英国是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820年,英国制定的制造品平均进口关税率是45%~55%,而当时北欧的丹麦的进口关税率是25%~35%,欧洲中部的普鲁士的进口关税率是8%~12%,而与英国隔海相望的荷兰只有6%~8%。


为了打开别国的市场,英国率先取消了本国的贸易保护,希望通过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了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取消了丝织品进口的禁令。19世纪40年代英国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是,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1854年完全取消《航海条例》,英国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而丹麦下调到了15%~20%,普鲁士下调到4%~6%,荷兰下调到了3%~5%。谈及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家宏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国力的强盛:“这个时候它已经不需要条例来保护了,相反的,它需要自由地向世界各地去发展。就是说,英国本身经济迅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而且产品的竞争力非常强,它需要其他国家也向它开放市场,开放市场就意味着推行自由贸易。”


鸦片战争:炮火掩护下的自由贸易


由于拥有无可匹敌的工业优势,自由贸易政策让“英国制造”得以在更广阔的市场里长驱直入,英国制造品的出口量占到了世界制造品贸易的23。但英国在推行自由贸易的时候,靠的并不完全是英国产品的竞争力。正如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如果某个国家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理论,那英国就会坐在谈判桌上与之进行谈判;如果某个国家拒绝,英国就会用武力来解决。其中最为典型、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例子,就是开启中国近现代史的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遭到了中国查禁。为什么当时自称最文明的国家要向中国走私毒品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的产品无法同中国的产品公平竞争。


从清朝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却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但是,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一直很小。同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限制了对外贸易的规模,这让英国商品在向中国输入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英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