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商海洗礼(2)

作者:秦晴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2

|

本章字节:6038字

当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和拿破仑三世在欧洲展开一场争霸战时,约翰·d洛克菲勒则在大西洋的彼岸发动了一场“战争”。他首先派弗拉格勒到湖滨铁路公司,弗拉格勒直截了当地对湖滨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说:“你们希望长期接受大笔的生意吗?”普法战争期间,铁路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这样的好事找上门来,湖滨铁路公司求之不得。于是,亨利·莫里森·弗拉格勒继续说道:“那好,现在春、夏两季我们的石油不再用水运,全部由你们铁路公司来运输,怎么样?”“那太好了!”湖滨铁路公司的负责人兴奋地回答道。当然,湖滨铁路公司知道标准石油公司不会轻易把好事让给他们,他们肯定会要一笔可观的回扣,即使这样,湖滨铁路公司仍然会比那些没有固定生意的铁路公司有赚头。由此,标准石油公司与湖滨铁路公司达成了一项秘密契约:标准石油公司运送每加仑石油的运费为10美分,其他石油公司则需付36美分,但湖滨铁路公司只能从中拿10美分,剩下的26美分归标准石油公司所有。在获得湖滨铁路公司的运费折扣后,约翰·d洛克菲勒继续运用标准石油公司的经济权优势与各个铁路打交道,并从中获取更多回扣。


当那些还在炼油业苦苦征战,或是不得已退出的炼油商们开始不断攻击约翰·d洛克菲勒的不公平做法时,约翰·d洛克菲勒是这样解释的:“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公平,批发价不是都比零售价便宜吗?标准石油公司能保证铁路公司每年都能有千百万桶石油运输,难道不应该享受一点优惠吗?铁路公司宁愿和一家能够保证营业额的大公司做生意,而不愿意和其他不可靠的小公司做生意,这难道是标准石油公司的错吗?如果有人能够保证铁路公司的营业额,铁路公司也会与他合作的。”


1871年11月,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总经理汤姆·斯科特提议,让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铁路公司同一些炼油商,特别是标准石油公司结成同盟。为实施这一计划,斯科特事先拿到一份成立空壳组织的特许执照,该组织被命名为南方发展公司。1872年,约翰·d洛克菲勒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总经理汤姆·斯科特达成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铁路公司将对所有的炼油厂大幅度提高运价,但加入南方发展公司的炼油厂可以享受最高为5折的原油和成品油运费折扣。但协议中最有威力的一项条款是,南方发展公司的成员能够从竞争对手的货运上得到“补偿”。也就是说,其他炼油厂每运送一桶油,铁路公司就得给南方发展公司的加盟成员一定的折扣。根据另一项拟议中的规定,加盟南方发展公司的炼油厂,都可以获得竞争对手的详尽货运资料,而这些资料恰恰是低价打击对手的无价之宝。为什么美国的大铁路公司都争着向约翰·d洛克菲勒及其同伴提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呢?铁路公司又是如何从结盟中获利的呢?由于各家铁路公司在此前大打价格战,导致运费急剧下降。因此,这些铁路公司也像石油生产商一样,急需有人对它们之间的纷争进行仲裁,避免自相残杀。


南方发展公司最初的资本额为20万元,分为2000股,约翰·d洛克菲勒和弟弟威廉以及弗拉格勒各占180股,这使标准石油公司在这个联合体中享有的权力比任何一个股东都多。南方发展公司的主旨就是要由标准石油公司出面维持三大铁路公司的平衡,保证每家公司都可以得到预先确定的石油运输份额。根据有关设计,南方发展公司的45%石油运输量由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承担,275%归属伊利铁路公司,另外275%归属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约翰·d洛克菲勒将成为它们公认的裁判,努力以公平的方式管理联营业务。


那些未加入南方发展公司的小炼油商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强烈抗议,他们把约翰·d洛克菲勒及其同党称为“魔鬼”、“四十大盗”。在一片狂乱之中,当地市民组织一小批抗议者在附近的各个城镇穿梭,组织火炬集会,呼吁群众加入自己的行列。《石油城钻架报》每天在头版刊登同谋者的名单。名单上为首的便是彼得·沃森,接着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和其他6位标准石油公司董事,这些名字被放在一个黑框之内。破坏与抗议未能吓倒约翰·d洛克菲勒,反而使他愈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油溪是一个充斥着无赖和冒险家的人间地狱,它需要一位强者进行统治。约翰·d洛克菲勒一向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无可指责的,他说道:“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组织,而那些采油商都是粗野暴躁的家伙。只要一声号令,他们就敢起来闹事。”自以为有道理的约翰·d洛克菲勒觉得没有必要解释自己的行为,他根本不理会那些等在门口的记者。事态愈是混乱,约翰·d洛克菲勒反而愈加冷静。在同伴们最惊惶的时候,他却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镇定,没有在压力面前改变自己的立场。像所有锐意改革者一样,他要靠自己去实现更高的目标。他料到自己的行动在一开始会被目光短浅者误解、甚至遭到抵制,但他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必定能够付诸实践。


采油商同盟把“油区”划分为16片,每片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阻止向南方发展公司成员私售原油的行为。与此同时,采油商也在法律方面展开攻势。他们在哈里斯堡游说州议会废除南方发展公司的特许执照,还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份足有93英尺长的巨幅请愿书,要求对整个石油行业进行全面调查。经过长时间的谈判,铁路方面首先妥协了,表示立刻废除与南方发展公司签订的秘密折扣条约,另拟新的条约,新的条约涉及各方人士,主旨是平均分配原油及运输生意,各方代表均在新协议上签了字。这一次,约翰·d洛克菲勒在新的协议中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实际上,南方发展公司与产油区的冲突,并不是单纯的利益冲突,它是旧工业向新工业过渡时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当炼油业从昔日零散的、小本经营向大规模企业发展的时候,一些大企业的领袖开始反对一窝蜂似的开采,他们期望炼油业能向规则化、统一化方向发展。但产油区的领袖们只注重自身的利益,他们无法接受这种先进的思想,矛盾由此产生。虽然这一次产油区方面取得了胜利,但产油区真的是最终的赢家吗?


5打不倒的约翰


也许有人认为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南方发展公司的事件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约翰·d洛克菲勒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一定会想尽办法完成。当油区的人们在回望胜利果实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其实最终的胜利并不属于他们,在与南方发展公司的争霸战中,标准石油公司几乎完全控制了克利夫兰的炼油设备,约翰·d洛克菲勒才是最大的赢家。


南方发展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平息后,约翰·d洛克菲勒同克利夫兰各炼油厂之间的激烈斗争暂时告一段落。如果是别人,可能会采取适当的措施巩固已有成绩,然后再展开下一步行动,但约翰·d洛克菲勒快速展开新一轮的攻势。约翰·d洛克菲勒决定公开组织大规模炼油商联盟与那些反对者对抗。1872年5月中旬,也就是南方发展公司解散一个月之后,约翰·d洛克菲勒和弗拉格勒来到匹兹堡,与当地最重要的炼油商威廉·g沃登、威廉·弗鲁进行洽谈。随后,他们又带上一份成立全国炼油商同盟的计划赶往泰特斯维尔,其目的是成立炼油商同盟卡特尔。卡特尔的中央董事会负责就运费问题与铁路公司交涉,并且通过向成员分配炼油配额来维持成品油价格。所有炼油厂都可以加入,但董事会主席一职必须由约翰·d洛克菲勒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