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劳改生涯(1)

作者:陶少鸿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7

|

本章字节:8658字

由于战火阻隔,陶禄生写给三叔的信在路上走了半年,才送到住在昆明一个偏僻小巷的钱太太手里,但她已无法把它交给丈夫,因为此时陶玉林和他的部队被解放军赶到了中缅边境,一个叫马子坝的地方。


这天傍晚陶玉林接到了翌日越过边界向缅甸撤退的命令。向来办事果断利索陶玉林被这道命令弄得踌躇起来。他在漂泊着晚霞的河边踱着步,异国吹来的风把他的头发撩得跟他的心绪一样零乱不堪。他久久地眺望着北边的天空和大地,一种早已忘却的情怀油然而生。长庚星跳出天幕时,他毅然回到营部,将他的几位连长叫到帐篷里来。


在外混了这么多年,陶玉林毕竟学了些韬略,他先给下级军官们每人倒了一杯茅台酒,心情沉重地说:“大家细细品吧,恐怕明天以后再也尝不到家乡的滋味了。”军官们闻言,一齐望着他。他仰头喝下一杯酒,问道:“你们愿意有家不能回,有国不得归吗?”军官们参差不齐地摇头。他又问:“你们乐意用外国的青山埋忠骨,不用马革裹尸还吗?”军官们不动弹,点头和摇头都有点为难。陶玉林苦笑一下,调侃道:“我这人不怕枪子怕蚊子,据说缅甸的蚊子一咬就打摆子,而且它们最喜欢叮中国人,它们说中国人的血比缅甸人的血味道好。”军官们笑得很勉强,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陶玉林。


他又斟了一杯酒端着,却不喝,叹一口气说:“蒋委员长到台湾去了,把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扔在这荒山野地。打共产党打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他们真得了天下。古人云,胜者为王败者寇,我们真成了东逃西窜的草寇了!”说到此,他话锋一转,极为自然地捡起了古往今来的劝降者和投降者经常使用的那句话:“古人还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各位弟兄,你们想不想识时务,当不当俊杰?”军官们互相窥探表情,有人喊:“我们听营长的!”陶玉林就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好,我实话实说了吧,上峰令我部明日清晨撤往缅甸,我不打算去。老子宁作故乡鬼,不为他乡人!愿意跟我走的,马上出发,投奔解放军;不愿意当俊杰的留在原地,咱们各走各的道,河水井水两不犯!”


陶玉林的思想宣传工作做得恰到好处,没有任何人反对他,他率领全营人马倒背着枪打着白旗趁着夜色奔向人民解放军。在急促仓惶的奔跑中陶玉林不禁想起二十年前带着几十名游击队员反水跑下青龙山的情景,恍惚间觉得二十年只是跑了一个圆圈,现在他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再一次反水的陶玉林受到了解放军很好的接待。解放军对投诚人员实行愿留则留,愿回家就发给路费的政策。陶玉林的部下有一大部分留了下来,经过整编,成了解放军。陶玉林对戎马生涯已感到十分厌倦,于是选择了回家。他怀揣着解放军开具的有关证明文件,骑着跟随他多年的战马回到昆明那条不起眼的巷子里,才看到侄子那封迟到的信。与钱太太纵情缱绻亲昵温存数月,陶玉林才携太太起程,在使用了滑杆、马车、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历尽种种旅途困顿之后,才到达汉口。陶玉林把太太安置在岳父家,然后独自回安华,他打算先回老家看看,若情况还可以,再接太太去。


陶玉林回到萸江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满街是抗美援朝的红绿标语,他从中发现了大哥那独特的笔迹,于是去县政府找他。但县政府的人告诉他陶玉田病了,住进了信义医院。陶玉林便去了医院。多年不见的兄弟俩都给于对方一种陌生感,互相问候了几句后,陶玉田就催促三弟去找陶禄生,说在他身边呆久了,恐怕把病传染给他。


陶玉林便去县委找侄子。很凑巧,陶禄生刚从青龙镇回来。陶玉林发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陶禄生已从一个毛手毛脚的激进青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共产党人,一脸的严肃,并且和他保持着一段距离。陶禄生看过解放军给他开具的证明后,对他的投诚之举表示了赞许,然后嘱他持证明去县政府报到,参加一个政治学习班。


到了学习班一看,陶玉林才觉有点不妙,学习班集中的都是他这一类人,而且不能自由活动,四周有持枪的卫兵把守。学习了半个月的有关文件之后,有关部门宣布根据有关指示送他们去洞庭湖畔劳动改造。几位前国民党军官跳起来抗议,但陶玉林情绪稳定,他基本上已是个散淡之人,把世事看得很开,觉得随遇而安才是应该采取的态度。不过在被押解上船,侄子来码头上最后一次看他时,他还是不轻不重地问了一句:“禄生,这就是你所说的我的个人前途么?”


陶禄生正色道:“三叔,如今是特殊时期,对你们这一群特殊之人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你的个人前途,是在你洗心革面,改造成了新人之后。”


陶玉林便十分理解地点了点头,俯首贴耳地上了船。船过小淹时,朦胧地忆起在遥远的过去与王桂芝在稻草堆里打滚的情景,他悠然自得地用口哨吹着一支叫十八摸的家乡小调。


在洞庭湖中那块芦苇洲上的劳改农场里,陶玉林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平淡的三年。管教干部很欣赏陶玉林的爽朗性格,给了个相对自由的事做,放鸭子。陶玉林赶着鸭群在湖里漂来漂去,犹如闲云野鹤,从来没人管他,因为八百里洞庭浩渺无边,他不可能逃出去,朝鲜战场就离得更远更远了。当了三年鸭司令后,他获得了提前释放,于是去汉口接太太。钱太太起初不愿跟他回安华乡下,但敌不过他的死缠活磨,终于犹犹豫豫地随他踏上了归途。


他们乘船抵达小淹,上岸后,陶玉林雇了顶轿子抬太太,又叫了脚夫挑起一对箱子,沿着二十六年前出走的路线逆向而行。过了双幅崖,陶玉林让太太下轿步行,给轿夫付了优厚的酬劳。经过劳改的陶玉林深知让前国军少校营长的太太坐轿出现在村人面前,会有极不好的政治影响。但即便如此,钱太太的出现还是在村里引起了轰动。


这天刚刚下过一场雨,石板路冲洗得很干净,钱太太年轻的脸红红的,好奇地东张西望,高跟鞋在石板上橐橐橐响得有味道。比她更好奇的是陆续跟过来的石蛙溪人,他们议论她漂亮的脸蛋,又细又高的鞋跟,波浪般翻卷的披肩黑发,更不会放过那一袭开衩很高的旗袍和衩缝里时隐时现的雪白的大腿。钱太太对这些乡邻们友好地微笑,带点讨好的意味。人们簇拥在他们身后,指指点点,津津乐道。走进自家禾场时钱太太遇到了难题,禾场是用黄泥筑的,已被雨水泡软,不知深浅的钱太太一脚踩下去,再拔出腿时,高跟鞋就留在泥里了,一只穿白袜子的小脚尴尬地悬在空中。钱太太急忙将脚重新套进鞋里去,再拔另一只脚,于是另一只脚又重演了这滑稽的一幕。四周立即掀起了一阵哄笑。钱太太又羞又恼,摇摇欲坠,危急之中,陶玉林大步走到她面前,身子往下一蹲,钱太太就趴在了丈夫背上。围观者们都噢地一声发出了惊叹。陶玉林背起太太,又从泥里拔出高跟鞋来一只手提着,晃晃悠悠地走过禾场,跨上阶基,才将太太放下来。陶玉林的举动使村人们兴奋不已,特别是他替堂客提鞋的行为,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了石蛙溪人生活中的经典故事,在后来的岁月里常议常新。


陶玉林放下太太后发现父亲正蹲在门槛上,一动不动地凝望着他,皱纹深刻的脸显得很平静。父亲的身躯看上去跟这幢已显老态的房屋一个颜色,仿佛他就是从门槛里长出来的。一只蝙蝠在陶秉坤头顶的黄昏里一掠而过,大概在捕食蚊蚋。


陶秉坤瞥了儿子一眼,起身说:“你回来了?”


陶玉林嗫嚅道:“我回来了……”


陶秉坤的神情好像多年以来他一直蹲在这门槛上等儿子,他拍打拍打肩膀,岁月的尘埃就纷纷洒落。陶秉坤说:“进屋吧。”兀自转身,把一个苍老的背影无声地嵌入堂屋的昏暗中。陶玉林怔了片刻才跨进门槛。他设想过各种与父亲重逢的场景,但都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为此,他竟有些莫名的伤感。


钱太太开始随着丈夫过农家生活,但这种生活之艰苦,远远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不说上山劳作,就是那一日三餐也让她难以忍耐。那种掺了大量干薯米的饭食不仅味道寡淡,且闻上去总有股猪潲味。钱太太每餐都看着碗里的饭发愁,像吃药一样为难。不过最终促使她离开陶玉林的是另外一件事。那是她来到乡下的第七天,也是她在乡下呆的最后一天。全家都上山下田做工夫去了,只有她留在家里,学着做点针线活。这时石蛙溪村贫农协会主席陶玉财来串门,一口一声三嫂,喊得异常亲热,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贫协主席说着说着就在钱太太身边坐下来,一只手蛇一般向她的大腿游移过去。趁她不备,那只手一下子钻进了旗袍的衩缝,不待她反应过来,就迅速地捏住了她最隐秘的部位。钱太太猝然一声尖叫,惊吓得脸色苍白,逃到里屋关上门,瘫软在地上。贫协主席很气愤,往地上吐一口痰,骂道:“又不是黄花闺女,跑什么跑?狗日的伪军官太太!”跺跺脚,意犹未尽地走了。陶玉林收工回来时钱太太正在屋里嘤嘤地哭。在钱太太的哭诉声中陶玉林愤怒地砸烂了一个茶杯。接着,他奔到陶家院子,操起一根杂木棒将陶玉财好一顿暴打!翌日,陶玉林请二哥陶玉山挑起她来时携带的那些东西,将他唯一的一位明媒正娶的太太永远地送出了他的生活。


出门时太阳正好,禾场已经干燥,但陶玉林还是将太太背在背上,只是没有提她的高跟鞋。陶玉林背过了禾场,还是没有将太太放下,沿着蜿蜒的石蛙溪,一直把她背到双幅崖外。钱太太两条细长的玉臂紧紧搂着陶玉林的脖子,把脸埋在陶玉林后颈窝里,泪水汩汩不绝地沿着陶玉林的颈子流下来。


很快,陶玉林就为自己暴打贫协主席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作为阶级报复的典型,他再一次被捕,关进了县劳改林场,继续他漫长的劳改生涯。


水上飙率领的解放军和蔡如廉带领的县大队将龙老大盘踞的老鹰寨团团围住,但是攻不上去。老鹰寨四周全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有上山的路径。土匪们凭据天险,躲在山上的岩石后或洞穴里,朝山下滚石头,放冷枪,气焰十分嚣张。解放军和县大队朝山上猛烈扫射,可无济于事,反被土匪打死打伤了十几名战士。


水上飙那张被战争硝烟熏黑的脸板结起来了。最初听蔡如廉介绍情况,得知制造了惨案的土匪竟是龙老大时,他感到了莫大的震惊,而作为龙老大的押寨夫人,山娥无疑也在为虎作伥。他继而怀疑,龙老大是和国民党军的残部相勾结了,不然他何以要与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对?水上飙拼命回忆二十三年前他被龙老大蒙面送下老鹰寨的情形,但他没有办法确定那条秘密通道的出口在哪个方向,倒是记起了龙老大对他说的那句话:“就算你们共产党得了天下,我们也不想沾你的光,只要你不带兵来剿灭我们,就算烧了高香了。”没想到这句话竟然在二十三年后得到应验。龙老大成了屠杀革命干部的罪魁祸首,他当然要带兵剿灭他。但是硬打硬拼显然不是办法,只会造成更多的伤亡,看来只能想另外的办法了。水上飙苦苦思索,当山娥的面影从遥远的岁月里隐约显露出来时,他有了一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