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刚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4
|本章字节:5876字
中专在省城兰州。潘石屹离家求学,家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只给他买了一张上兰州的火车票。潘诗麟送儿子去火车站。当时潘石屹只有16岁,因为生活不好,发育慢,长得很瘦小,只有一米五多一点。他背着一床棉被,被子里包着一件棉衣和一条裤子。这就是他带走的所有家当。潘石屹瘦小的身躯背着棉被,一步一步地挪动,慢慢消失在火车站长长的甬道里。望着儿子的背影,潘诗麟这位中年汉子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啜泣起来。
回忆往昔艰难生活的时候,潘诗麟语气轻松,那已是过往云烟。唯独忆起儿子在火车站渐渐消失的瘦小背影,他哽咽起来:“为什么那时候家里就那么穷啊?”
他用手背搓了搓眼睛,又擦了擦鼻子,神情因激动而有些恍惚。他说,看到孙子条件很好,想起大儿子当初,心里很不好受。这是他最心酸的事,他和老伴觉得亏欠大儿子太多了。
如今的潘诗麟,和小儿子、潘石屹弟弟潘石坚住在soho现代城一套300平方米左右的复式房里,平常潘石屹只要有空,都会来看望父亲,一起聊天、吃面。另外,潘石屹每次出远门回来,也必定先来看看父亲。
少年时期,潘石屹需要为五分钱烦恼。在他的心里,钱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那时候,钱都是一分、两分、一角、两角的,一元就是很大的数字。对潘石屹来说,钱第一就是能看病、买药。自潘石屹有记忆起,当地一直是合作医疗,无论中药还是西药,所有的药都标价五分钱。为了给潘石屹母亲看病,就得凑够五分钱。五分钱,足以缓解病痛、延续母亲的生命。当潘石屹离家读书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他希望他下次回家,能看到母亲坐起来,坐在床上等他。这是他最大的幸福。
下海经商。
摆脱穷困的渴求,压倒一切。
198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的潘石屹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一个月工资40元,其中有一半他寄给读书的大妹妹。
在机关,潘石屹无所事事。“整个管道局里,除了输油调度处每天在做事外,别的部门全都无所事事,只会给人添麻烦,包括我自己。大家都守在机关里坐着,我20岁出头就在机关里坐着,开始比较新鲜,什么都不干,工资还比较高,下面的人还给我们送点苹果、大米什么的。下面单位有的还给我们送豆腐皮,大家高高兴兴的。但是坐了半年时间,觉得特别没意思。
“在廊坊最后有半年多时间觉得自己也是闲待着的,在一个机关里,有将近1000人,真正能够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不是很多,剩下的人都是干部,干部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干。所以我对下海的愿望特别强烈。”
在别人的身上他看到自己相似的未来:一眼就望到头的一辈子。他写道:“我记得我们办公室分来一个女大学生,我们处长就说,小潘,你去帮她抬张桌子去。结果这个女大学生特别挑剔,再加上那时候桌子质量也不好,她就说这个桌子这里不行,那个桌子那里不行什么的。我等得不行了,就说,这不就是一张桌子吗,赶紧抬回去得了。
“她就说:‘小潘,这张桌子我可得坐一辈子啊,当然得好好挑了。’这句话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我回去后看了看我的桌子,又看了看我的茶杯,想想就一辈子这样度过吗?”
生存的压力以及不甘于平庸的冲动,成为潘石屹1987年离职下海的原动力。同期,与他作出同样选择、放弃铁饭碗的人不少。当时,“发财梦”如沸水里的气泡在无数人的脑子里咕噜咕噜地冒出。一部分聪明的人在政治风向的转变里闻到了商机,心思活泛了起来。1987年,中共十三大承认个体私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在政治上确保了私有企业合法化。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他一篇文章里写道,1988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大量党政干部和事业单位知识分子下海,构成了中国改革30年来的第二代企业家。仅仅1992年一年,中国有12万党政干部下海见《市场的逻辑》,作者张维迎,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潘石屹下海前,他给父亲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潘诗麟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毛昭琴有点担心儿子,潘诗麟说:“只要政策好、社会大方向确定了,国家不走回头路了,儿子脑袋好使,饿不死的。”
1989年,潘石屹给家里第一次寄了1000元钱。这张汇款单上写着“巨额汇款”,当时一般的汇款也就几十元。潘诗麟对老伴说:“儿子在外赚钱,风险也大,我们给他存起来吧。”
海南淘金。
潘石屹辗转反侧,几经折腾,到底来了海南,实现他的黄金梦。
1992年,海南房市火暴起来,无数人来到这南疆的海岛,带着发财梦。就像150年前,在大洋的彼端,无数淘金者怀着同样的美梦到了那“梦想实现之地”加利福尼亚州。
海南,是后来搅得中国房地产行业风卷云涌的一批大佬的发家地。万通的冯仑、阳光100的易小迪、绿城的宋卫平、今典的张宝全都起家于这弹丸之地。soho中国的潘石屹同样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冯仑、王功权、易小迪、王启富、刘军,和这五人并称“万通六君子”。如今,潘石屹、冯仑、王功权、易小迪这四人都在cbd光华路、朝外大街办公,彼此最远距离不超过两公里。
他们的第一桶金是九都别墅。
九都别墅,现在位于号称海口市cbd的国贸大道。在一块长60米、宽35米左右的平地上,排列着两排共八幢别墅。别墅约三四层高,总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保洁公司的刘先生说,有一幢别墅自他2004年来公司起,都一直没人住,也无人打理。这幢荒废的别墅,铁门紧锁,锈迹斑斑。防盗栏的铁锈染黄了白色瓷砖墙面的外墙。从铁门往里看,房间里堆着垃圾、破旧的沙发、拖鞋。二楼的阳台上长着杂草。刘先生说:“这肯定不是私人别墅,是私人的早就要么出租,要么卖了。”他说,这里并不适合居住,四周全是30层的高楼大厦,别墅区和城中村差不多,密不透风,热得很。
我问物业处保安能否租或买空着的别墅,保安说:“你想也不要想,要是能租早就租出去了,能卖也早卖了。那幢别墅是一家大公司的,具体的我也不知道。”这与刘先生说法一致,业主不是私人。
其他的七幢别墅,改成了公证处、房地产中介、茶楼、旅馆等。有家旅馆门口立着一米高的红色木板招牌,写着“别墅级的享受,50元一晚”。一位老太太在旁边摆着水果摊,摊子上方拉了一条绳子,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
当我把现今的九都别墅照片给潘石屹看。他凑过来,晃着头看了照片两分钟:“这是什么地方啊?”我点破这是九都别墅。他一下子挺直身体,仰起脖子:“哦。原来是这里,我十几年没去过了。”
1992年,九都别墅周边还是农田。潘石屹他们以四千元左右一平方米的价位买进九都别墅,不久,以五六千元一平方米的价格卖出。后来,九都别墅最高卖到八千元一平方米。最初的两幢是潘石屹卖的,他的销售天分在这里崭露头角。
2009年8月18日,九都别墅周边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向我介绍,目前九都别墅的报价是4500元一平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