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身陇亩,巧遇“贵人”(1)

作者:池昕鸿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5

|

本章字节:12028字

为学军事,东渡日本


蒋介石出生在一个小业主家庭,早年丧父,生性顽劣,幸而其母王采玉对他督导甚严,19岁时蒋为了学习军事以报国,东渡日本。


蒋介石,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人。1887年10月31日(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中午时分,出生于玉泰盐铺楼上。


蒋氏的先世,据其族谱的记载,远祖为周公旦的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国。蒋国封邑在今河南固始县。伯龄之子孙,西汉初年迁陕西长安之杜陵。西汉宣帝时,蒋满出任上党郡太守,后任淮南王相国。满子蒋万,曾任弘农太守。蒋万之子蒋翊,字元卿,于西汉末元帝、成帝时,曾任刺史。东汉初,蒋翊三世孙蒋横为光武帝之大将军。其子山亭侯蒋澄,字少明,迁至江苏宜兴县境(阳羡)。蒋澄之八世孙蒋枢,为晋朝吴郡太守,字伯机,伯机再迁至浙江台州。伯机的二十世孙蒋显,为唐朝末年四明监盐官,又由台州迁居明州(浙江宁波)。子蒋光定居明州。孙蒋宗霸,于宁波东乡小盘山参禅,称摩诃居士,死后即葬于此,称摩诃大公坟。宋代蒋浚明、子蒋琉等,均为朝官或县官。蒋浚明由明州迁奉化三峡。元末,蒋仕杰由三峡迁溪口。计算起来,蒋介石系蒋翊第六十代孙,蒋显的第二十九代孙,蒋仕杰的第十五代孙。


溪口蒋氏成员,自明末以来,均不为清朝当官,一直保有民族气节,与黄宗羲的反清斗争,可以说是互相辉映。蒋的新三房的始祖为蒋祁增,字怀盛,生有三子,名:斯生、斯水、斯千。斯千为蒋介石祖父,字玉表,系蒋祁增之第三子,始改旧业,以经商为主,经营“官盐专卖”盐铺,以及作酒和石灰等商业。盐铺店名为“玉泰盐铺”。店内还挂有“官盐”专卖的招牌,此后家道日益富裕。


蒋玉表与萧镇永兴盐行(亦为专卖)的孙昭水为同行,有世交关系,其子蒋肇聪原配徐氏死后,就娶孙昭水之女为续妻。孙玄木就是蒋介石(前母)娘舅,也是蒋在凤麓学堂的教师。


溪口之东不远处,为任宋村,是蒋介石姐夫的家乡。任宋村之东,又有一镇为畸山下,蒋曾在此从竺景崧读书;溪口西南又有公棠市,在剡溪之南,是一个大市镇。


大凡大人物的祖上,如果是富庶之家,每一写及,便是乐善好施,周济贫穷,蒋的祖父也不例外,并信奉佛教。蒋说他能够研究佛家经典,并手抄佛经多种。他既信佛教,则乐善好施便自然能够做到,这对于蒋的祖父来说,或者不是夸大之词。蒋对他的祖父评价很高,说他“性慈善,待人以恕,而教子孙则严。衣布茹素,耽好内典(佛经)”。又说其祖父对于来往行旅,“施茶给饭以给之,凡六、七年”,“而博爱之旨趣,充然溢乎事境如此也”。1862年,因为清军镇压太平军,奉化逢遭战乱,蒋祖父盐铺停业,家产亦近于毁灭。太平天国失败后,蒋父肇聪22岁,受父命重振家业,专开盐铺。几年后,很幸运,又把家业复兴起来。蒋父是玉表的次子,小名明火,字肃庵,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生。精明强干,善于言词。据乡里人说,凡事不吃亏,还要占三分便宜。亦为乡里排解纠纷,然一生未当官;镇上人给他送了一个绰号叫“埠头黄鳝”,意指其难对付。另有田地30亩。


蒋父不仅经商有方,且好代别人打官司,朱执信受托为蒋父萧庵作的《墓志铭》,对此有记述:


自先生之殁,乡人有讼兴,父老往往相与叹息言曰:“肃庵先生在,不至是也。”


蒋父还善于管理公堂(乡间庙社的首事),经他接手后,“治其社数年,产倍于初”短期内就翻了一翻。这种“小能人”虽不见得是社稷栋梁之才,却是乡间的致富高手。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蒋介石9岁丧父。从此,蒋由母王采玉一手抚养成人。家人中对蒋的一生影响最大的,当是这位乡间妇人了。


王采玉,溪口之西的葛竹人;葛竹原属被称为“越剧之乡”的嵊县。采玉19岁嫁与乡里的俞某为妻。过门不久,夫婿病故,接着公公也死了。“屋漏更遭连夜雨”,王氏生计艰难,于是只好在葛竹庵带发修行。


这无边佛海的暮鼓晨钟,又怎能驱散人世间的愁云苦雨!


王氏精于女红,粗通文字,心地善良,本无心遁入空门。后经玉泰盐铺老伙计王某撮合,再嫁给肃庵为继室。蒋在他所写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中写道,他母亲王采玉——嵊邑葛溪王有则先生之女也。年23,来归先考肃庵府君。


王氏为何会成为肃庵的“继室”呢?朱执信在《墓志铭》中说,因为肃庵——初娶徐氏,生子锡侯、女瑞草而卒,继娶孙氏,无子卒。又娶王氏,生子中正、瑞青、女瑞莲、瑞菊。


王氏来到蒋门第二年,公元1887年10月31日(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在玉泰盐铺楼上生下了蒋介石。他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字瑞元。邑人记不住那许多名字,都称他为瑞元。


1908年,蒋加入同盟会以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按中国人旧俗,“直呼其名”为不敬,所以国人多称他为介石;而他自己最喜欢的名字则为中正。“中正”何来?说法不一:有说是他母亲希望他由“中庸”做到“公正”,故名中正;有说是孙中山很器重他,乃赠名中正;有说是他很崇拜孙中山,所以改名中正。我们认为后说较为可信。因为王氏仅粗通文字,不会有那么多的学问;孙中山器重的干部很多,却并没有为他们“赐名”的习惯。


王氏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瑞莲、瑞菊和一个儿子——周传(即瑞青),瑞菊和周传早夭。


王采玉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她是蒋家的得力主妇,除了帮助、照顾丈夫以外,对上得侍奉年迈的公公,对下得教养几个同母和异母的儿女。这是个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女人;夙兴夜寐,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是她,使这个家显得亮堂,使一家老小感到温暖。


1894年蒋祖玉表去世;丧葬刚毕,次年蒋父肃庵又亡。此时的王采玉,年仅31岁,却10年间两度成为“未亡人”。从此,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守寡26个春秋。


蒋父前妻之子锡侯(字介卿,1875年生,长介石12岁),对继母王氏不甚孝顺,家庭中常生龃龉,1908年(光绪二十四年)与王氏分家另起炉灶。介卿独得“玉泰”全部财产,还继承了他伯父的一份遗产(伯父没有儿子,介卿过继了去),按照当地习俗,立名为“夏房”。介石仍承“周房”(又名“素居”)。后蒋介石的弟弟瑞青出世,“周房”又一分为二——“丰房”和“镐房”,合称“丰镐房”。


1930年的蒋已是中国第一号人物了,他对丰镐房——素居加以扩建,规模不大,但用料讲究,计有房44间,系旧式世家府第建筑风格,雕梁画栋,中西家具齐备,点缀着各色宫灯,颇为精致。这是后话。


胡汉民、汪精卫合撰的《蒋母王太夫人墓志铭》中,提到了这次分家的事:


析遗产分授诸子,以锡侯失母,独加厚焉。


“厚”,就是多“分授”一些,可见蒋母贤惠,对待遗产的风格颇高。


为什么将“素居”称作“丰镐房”呢?丰和镐都是西周京城——文王迁都于丰,武王迁都于镐,两城故址都在今西安附近,以“丰镐”命名,乃是蒋介石向邑人,更是向后人表明:蒋氏仲昆之源,源自周代,西望长安。中国人爱用各种形式,显示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传统,“丰镐房”的命名耐人寻味,分家之后,瑞青夭折。“呦呦鹿鸣”,再也听不见了,王氏心头上所受的打击是沉重的。她找不到她命运多舛的答案,只得求之于神灵,于是吃斋诵经拜佛:祈求菩萨保佑她的儿女、保佑她的家庭。她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羊有跪乳之恩”。蒋对蒋母的慈爱是感激的,对蒋母的期望是领会的。他在所撰的《先妣事略》中说,分家后未及二年,而瑞青弟殇,先妣悲痛深至,精神与躯体因之乃大衰耗,而其期望中正自立之心,亦于是益切矣。


蒋介石就出生在这样一片平凡的土地上,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中。这地方不是《西游记》中的“黑风洞”,也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岗”。


蒋介石又是如何走向成年的呢?


从6岁开始,蒋祖玉表先后为蒋请了两位家庭教师、一是任亨铎,一是蒋谨藩。蒋学的是《四书》、《礼记》、《孝经》和唐诗之类的典籍;“正心”、“修身”、“以孝治天下”、“少壮当努力”,这类古训当是记取难忘的。


蒋祖、蒋父相继去世后,家道中衰;稍后,家庭教师请不起了,但蒋母仍千方百计让蒋就学。从12岁那年开始,他先后到外祖家的葛溪和另外两个村镇,又念了三四年的私塾。少年蒋介石也有些诗才:某日,姚姓塾师,以“竹”为题,令诸生作诗,蒋按时交卷,其中有这么两句:


一望山多竹,能生夏日寒。


小诗朴实无华,抒发了村童的真情实感,博得了姚先生的笑口称赞。


少年蒋介石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淘气。只有蒋母管得住,旁人他是不买账的,故蒋母终日为他提心吊胆。一日,蒋母把他关进房子里,痛加鞭挞;蒋情急生智,钻入大床底下不出来。适有邻居来寻蒋母,蒋乘开门之机,像耗子一样逃出屋外,蒋母又急又嚷,蒋则忽跑忽停,气得蒋母嚎啕大哭。


他常同村里的放牛娃、砍柴娃在山坡、田野间挥刀舞棒,蒋自封为“大将”,指挥双方或一方作战。娃娃们有时被“战”得衣破鞋丢,或伤头、伤手、伤足、最后是:娃娃号哭、家长干预、蒋母道歉。村童们做这类游戏实属平常,因为是发生在少年蒋介石——这个以后成了将军的人身上,故后来为蒋写传记的文人都不愿舍弃;我们也“吾从众”。


二是好学淘气归淘气,学习归学习。一味贪玩的孩子是成不了大器的。蒋的老师毛思诚在其所著《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中说:蒋一旦开始用功,不管周围如何吵闹,还是能够埋头读书或奋笔书写,丝毫不受影响。


经过了几个塾师的教导,蒋能背诵“四书五经”中的不少篇章。好男儿当“求取功名、光耀门庭”、“扬名声、显父母”,这些想法已逐渐培养起来。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蒋的“立志”也在这个时候。


三是早熟。蒋介石在年仅14岁的时候,便看中了一位秀丽、温顺的女子——19岁的堂表姐毛福梅。蒋表示爱情的方式十分豪迈,他公开宣扬愿意同她结婚。王氏好生害怕,怕的是儿子为此惹是生非;但也想为自己找个得力帮手,经过一番思忖,于是央人前往说媒;略经周折,终于定成了这门亲事。小两口的婚礼很有意思,这里,我们借来一段文字:


婚礼开始了,起先他打起精神做筋骨,不使母亲“坍台”,处处表现得彬彬有礼。可到后来,他实在憋不住了,尤其在拜堂的时候,两旁由傧相挟着,礼生喊:“拜——”他只能跪下来;礼生不喊“升——”,就不能站起来。他自幼指拨别人惯了,如今让别人指拨,该多憋气!好不容易听到礼生喊“送新郎新娘入洞房”,他好似得了赦令,霍地直起身子,一手摘下头上的红缨西瓜皮帽,“呼”地向空中抛去,随着一声吹叫,飞一般地跑到门外街上去了。待到人们簇拥着小脚伶仃的新娘走进洞房,找新郎官继续进行坐床、撒帐、喝交杯酒、相量盏时,蒋瑞元早已不知去向。


新婚之夜,毛福梅独坐洞房,面对龙凤花烛,流泪不止。


“洞房花烛夜,月上柳梢头”。新郎官居然“擅离职守”。这样看来,说蒋介石“早熟”,又有点不确切了。


也许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毛氏过门后,对丈夫又疼又哄,对小姑亲亲昵昵;婆媳之间更是情同母女,两代人处得十分融洽。


1902年,15岁的蒋到岩溪村再读私塾,塾师毛思诚(毛以后成为蒋的幕僚)教他温习《左传》、圈点《纲鉴》,使蒋大有长进。夏,蒋到奉化县城参加了一次“童子试”——清政府最初级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为“童生”,然后再去考“秀才”。蒋文场失意,名落孙山,主要在于没有下工夫。因为他在县里看到了科场的一些腐败现象,引起了他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失望;再则,当时正在废科举、兴学堂,蒋多少也意识到走科举老路不一定会有好前程。


20世纪初,西风渐入中华大地,奉化城里也出现了三四所洋学堂。这洋学堂对于青年学子极具诱惑力。因为在私塾里一天到晚,一味摇头晃脑,背诵“子曰”、“诗云”,这种生活是很枯燥的。1903年,16岁的蒋,征得了母亲的同意,就学于奉化城里的凤麓学堂(后为奉化第一中学),妻子毛氏也随同前往。这对蒋母来说,是因为她对爱子单独生活不放心;同时,她更希望早日抱个孙子。


蒋自有他的算盘:从来就是乡下女子向城里人学时髦,携妻入城,也可借此开拓这位贤惠妻子的眼界。那时奉化城办了一所作新女校,校长是一位事业心很强、中年丧夫的闺阁诗人王慕兰。校内设有启蒙班:毛氏这个“上了头”、“开了脸”的已婚少妇,也在奉化城里过了两年“蒙童”生活。毛氏贤惠、乐于助人,受到了同窗小妹妹们的敬爱。


凤麓学堂,只是一所半新半旧的学校。总教习是一位名叫竺麟祥的翰林,新瓶装的还是旧酒,他主讲《礼记》与历史;还有一位是教《周礼》的,这些对蒋介石来说,是“温故”而不“知新”。当然,该校也开设了一点英文、算术等课程。这所凤麓学堂因为内容陈旧,学生们甚不满意,蒋很有一点造反精神,带头闹了一次小小的学潮,几被开除了学籍。


风潮过去,蒋也不愿再待在这个学堂了。“燕燕归来”、小两口又到了溪口。一家人正忙着准备过年,却来了一位举止阔绰的孙家舅父——孙琴凤。(他是蒋父第二个妻子孙氏的堂弟)。孙在宁波经商,见识多;他尊重蒋母,也欣赏外甥在“凤麓”的越轨行动,便介绍蒋到宁波继续上学。


“飞鸟择林而栖”。新年刚过,即1905年春,蒋又就读于宁波的箭金学堂,毛氏也同到宁波伴读。小两口租了一间住宅,过了一段小家庭生活的日子。


宁波,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实行“五口通商”中的一口,濒临杭州湾,与上海隔海相望。两地往来,乘轮船朝发夕至。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被“渐”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了。箭金学堂有个老师叫顾清廉,先生博学、他教学生《周秦诸子》、《孙子兵法》、《说文解字》和《曾文正公全集》;他向学生讲解世界大势,鼓励学生出洋留学;他还向学生介绍孙中山“伦敦蒙难”的故事。


蒋第一次听说中国有个革命家叫孙中山——他浪迹天涯,在国外鼓吹革命。蒋敬佩顾老师的博古通今和思想开明,顾欣赏蒋介石的勤学好问和追求进步。


“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顾老师把一部心爱的经过一番圈点的《曾文正公全集》赠给了这位高足。


青年蒋介石在投身革命前,读了四书、五经、尚书、孝经、左传、纲鉴、若干周秦诸子和曾国藩文集之类。


民国以前,“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们读的书也就是这些;应该说,蒋的“国学”基础还是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