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简帆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4
|本章字节:10530字
说话是一门艺术,讲究门道,会说话将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古希腊寓言中说道,舌头这东西的确是个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你,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言词来诅咒你,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会说话,你就是国王,你的话既能改变别人,也能改变自己。第一节会说话,得天下
会说话,得天下。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就像古人说的那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甚至在电影电视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个人将死人说活的镜头。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侧面反映出会说话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会说话的人,不管说出去的话是多还是少,都不会因此而得罪人,但是不会说话的人只是一味地信任“言多必失”这一哲理。他们因为自己不善于说话,就尽量地不开口说话,这样的确不会轻易得罪人,但是他们的交际范围也会因此而减少。而会说话的人不但不会出现“言多必失”的情况,他们还会因为自己所说的话,而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帮助自己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是否会说话,在对待下面的情况时所采取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有个学校的花房,从来不让学生们随便进出,更不让学生们在里面采花。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走进了花房,而且还采了一朵花出来。在从花房出去的时候,碰见了学校的老师——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女孩很害怕,以为自己将要受到惩罚,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令她难以想象。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走过小女孩身边的时候,只是俯下身去,亲切地问道:“孩子,你能告诉我你摘这朵花是想要送给谁的吗?”小女孩害羞地说道:“我奶奶生了一场大病,我为了她能早点好起来,就告诉她学校里有好多很大的玫瑰,她不相信,我现在就摘下一朵拿到医院去给她看,等她看完了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听了小女孩的话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小女孩,反而又摘了两朵花送给她,并对她说道:“这一朵花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另外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是她培养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小女孩很高兴地接受了老师的花,对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的印象又加深了一些。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小女孩倍感亲切,对待违反校规的小女孩,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反映出其高超的说话能力。
晴晴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她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她表现得非常努力、勤勤恳恳。但是,不久之前,公司加薪的名单里没有她的名字,而一个各方面都不如她的同事却获得了加薪的机会。在晴晴看来,那个同事只会溜须拍马、奉承主任。对于这一点,晴晴想不通,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别的同事。说主管给下属加薪不是根据能力,而是根据那个下属是不是会奉承他。话说出去之后没多久,主管对晴晴的看法就改变了。不但不像以前那样重视她了,甚至还找机会打压她。到了年底,晴晴合同到期的时候,主管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她的绩效考核不及格为由,没有和她续约。
晴晴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而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这是值得所有职场中人吸取的教训。会说话,得天下。而不会说话的人,就只会让自己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一个会说话的人,脑子里装的都是智慧,只有充满智慧的人,才会说出那些具有哲理的话,也才能引起对方对他的敬仰。其实,会说话的人不仅仅只有智慧,他们往往还拥有崇高的思想,拥有崇高思想的人,自然会在说话的时候将自己的思想也表露出来,这样说出来的话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会说话的人与不会说话的人在处理事情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当然他们所得到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古代有个国王,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口的牙齿全都掉了,非常害怕。于是,第二天就找了两个善于解梦的大臣分析其中的原因。第一个大臣听了国王的叙述之后说道:“这个梦的意思是,您家里的人全死了,现在只剩下您一个人了,您是最后一个死的。”而第二个大臣说道:“尊敬的大王,这个梦的意思是,您是家人中最长寿的一位。”如果只是从解梦的角度来说,牙齿掉光确实是所有亲戚都死了的意思,但是两位大臣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就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的智慧,相应的也带来了两者之间不同的结果——国王将第一位大臣打了一百棍,赏了第二位大臣一百金。
但是,那个被打了一百棍的大臣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认为自己解的梦就是真实的,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挨打,对此感到非常委屈;而另外一位大臣却得到了赏赐,满心欢喜。
会说话,得天下。会说话的人受人欢迎,而不会说话的人则会四处碰壁。生活中的人每天都需要与人说话,说话就是交流思想。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否会说话就显得很重要了,简言之,会说话的人得到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而不会说话的人得到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人生在世与人交往就成了必需的社会交际,在这一环节中掌握了说话的技巧,知道运用怎样的方式能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表达出来,就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帮助。而不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其能借以运用的人脉资源就会相应的小很多。这其实就是常说的,会说话,得天下。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是一种高超的说话技巧。掌握了这样的技巧能帮助你在与人相处中,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能得到对方认同的说话方式,帮助自己拉近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需要我们改变自己处事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要多为对方考虑,找到适合自己与对方的共同话题,帮助自己改变与人交谈中的尴尬境况。这样的说话方式,能帮助自己了解对方的性格,进而帮助自己的人际关系得到良性的发展。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要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能分清楚对方的身份,说出去的话有分寸。交谈是两个人的事,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自己觉得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更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兴趣与感觉,考虑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是否能被对方接受。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书呆子与人说话的时候总是爱显摆自己的才学。有一次,晚上睡着之后,被蝎子蛰醒了,但是说话的时候还是不改往日的文绉绉的语气。于是对妻子说道:“贤妻,速燃银烛,你夫为虫所袭!”一连说了好几遍,他的妻子也没听清楚他到底在说什么。他见妻子怎么也听不明白自己说的话,就对妻子形容了一下蝎子的样子,希望妻子这时能明白自己说的话。”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个亮儿,看是什么东西。“这样说了之后,妻子还是没有明白他的话,结果被蝎子蛰得受不了了,于是大声喊道:“老婆,快点灯,蝎子蛰了我啦!痛死我了!”这时妻子总算是听懂了,但是他已经痛得受不了了。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却告诉了我们,在与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接受能力,帮助自己找到与对方的共鸣。这也是说话的时候组要注意的,与别人的交谈就是要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给别人知道,但是,像上面的书呆子似的只顾自己的说话方式,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其实在说话的时候看清楚对方的身份既是一种说话的原则,也是应该知道的常识。说话的时候做到了根据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达到说话的目的与效果。
孔子带着他的学生们出去讲学、游览。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旅途太过辛苦,他们就在树荫底下休息,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马却挣脱了缰绳跑了出去,吃了农民地里的庄家,被当地的农民看见之后,就将马扣在那,不让它走。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的口才相当好,于是就自告奋勇前去和老农讲道理,想要他放了他们的马。但是,子贡对老农说的话全是文绉绉的,老农一句也没听懂,即使子贡费劲口舌,老农还是没有放掉他们的马。
看见子贡无法说服老农,就有一个刚刚跟随孔子的学生想去替子贡解围:“老师,让我去试一下吧?”得到孔子的许可之后,他来到农夫的面前,对农夫说道:“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就这样,一个才华远远不及子贡的年轻人凭借自己说话的方式,从农夫的手里要回了他们的马。
子贡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己与农夫之间的差异,因此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另外一个年轻人虽然在才华以及口才方面都远远不如子贡,但是他说出来的话,能为农夫所接受,农夫能听懂他说的话,所以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说话要看对象,要对对方有所了解,在与熟人说话的时候,因为你们已经是熟人了,你对他的性情有所了解,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之交往。但是,在与初次见面的人说话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喜好,学会在与之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兴趣所在以及对方的接受水平。
但是,与熟人说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方式,对方的身份发生改变,你的说话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变。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他以前的一起吃过苦的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想要谋求一官半职,对他说道:“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他用较为巧妙的方式说出了当年的一些事情,朱元璋听后很高兴,于是就封了他做大官。但是,过了几天他另外的困难朋友听见这个消息之后,想到,都是一起走过来的朋友,“既然他去了能当官,我去了肯定也能当官的。”于是,也从乡下赶到京城找朱元璋去了。
可是,他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因为他不懂得根据对方身份的改变而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一见朱元璋就说道:“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两个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罐子都被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一嘴吃进嘴里了,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并吞下去,这样红草的叶子才一起下肚了……”他说的这些话显然不符合朱元璋此时此刻的身份,于是没等他说完,就将他拉出去处死了。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是一种虚伪,而是一种说话方式,一种说话技巧。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技巧,有时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因此得罪一些人,给自己的人生道路带来隐患。
言多必失:开口之前请三思
言多必失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现实生活中,越是平庸的人说出去的不合适的话就越多。避免这样的行为有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就是沉默,沉默确实能带给你很多有好处的东西,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如果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以及说话的语言,确保自己说出去的话不会伤害到他人。但是,对于你不知道或者是不熟悉的事情最好还是选择沉默。
针对这样的容易说出恶语的现象,佛家就有种种限制性的条例来规定。而且,佛经上也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乌龟,在它生活的年代里,遭遇到了多年不遇的旱灾,自己居住的湖泊都干涸了,由于缺水,凭自己的能力也没有办法爬行到有水有食物的地方。当时,有一群大雁就居住在湖边,乌龟请求大雁帮助自己离开这里,大雁答应了乌龟的请求。于是,一只大雁用嘴叼着乌龟向高空飞过去。大雁一直飞,在经过一座城镇的时候,乌龟忍不住问大雁:“你们这样一直不停地飞,到底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啊?”大雁听了乌龟的问题之后,只好回答它,可是大雁刚一开口,被自己叼在嘴里的乌龟就直接从高空掉落下去了,摔在地上,被城镇的人捡回去,宰掉吃了。
乌龟就是因为自己的多嘴而给自己带来了坠地身亡的下场。这个故事同样也是在警告我们,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语,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与那些说话算话、实事求是的君子交往,对于那些满口假话的小人都是避而远之的。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涵养,都能通过他说的话里面看出来,说话的时候不考虑时机,不考虑后果,只会让自己遭到他人的排斥。
“言多必失”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太多,必然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说出来,别人就会从你说的话里听出你的弱点,然后攻击你。不想要别人攻击你,你就必须注意说的话不要太多。
说话太多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想要避免发生这类情况,就必须在说话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思想,对自己即将说出口的话先思考一下,确定适合在这样的场合里说出来再说。
下面就是因为说话太多给自己带来灾祸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