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余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2
|本章字节:6744字
人才其实是“养”出来的
曾国藩语录:人才是锻炼出来的,不要眼光太高,动不动就说没有可用的人才。
每个时代,总能造就一代名人。在动荡年代,时代最需要军事人才。因此能看到晚清时代有曾国藩、胡林翼等文人成就的武将雄略。很明显,那个时代需要武将,曾国藩等人只是适应了时代。时代的辉煌不是一个人的力量造就的。在曾国藩等人的背后,还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抛洒热血。曾国藩的英明之处就在于,他能领导人才,能培养人才。世上没有天生的人才,后天的锻炼对一个人才非常重要。曾国藩就透彻地看到这一点。这就是所有伟大人物的共通之处。要想得到人才,首先会培养人才,管理者要有一个鲜明的人才观。这样才能实现“人才繁殖”。
曾国藩说:“人才是锻炼出来的,不要眼光太高。”人人都知道李鸿章是晚清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在一开始,他并不是那种全能人才,只是在曾国藩的教育培养之下,他的政治性格才渐渐完美起来。说到曾国藩培养人才和李鸿章成就一生大业,我们不得不说说这两人之间的故事。
早年,成为新科翰林时,李鸿章就亲自拜望了当时在翰林院德高望重的曾国藩。经过简单的交谈之后,曾国藩便看到李鸿章与众不同,说话条理清晰,而且议论入木三分,是难得的人才。李鸿章离开之后,他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夫人欧阳氏说:“我看这位李鸿章李少荃,非但声朗气清,且眼是鹤形,他日之名位,必定在我之上也。”但他话锋又一转:“他书生意气,官气甚浓,如不加以培养,着实是国家之损啊!”在曾国藩心中,李鸿章是个人才,但他有些高傲,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问题。为此,曾国藩不只一次地考察他。且让我们来看其中最典型的一次。
一天下午,曾国藩刚刚忙完一大堆公务。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用力地眨了几下眼,然后就转道签押房内洗脚。曾国藩正在享受之间,一个差役快步走进来:“大人,李鸿章李大人前来禀见。”曾国藩抬起头,翻着眼睛道:“好的,让他在花厅等候吧!”差役领命,正要离开。曾国藩灵机一动,连声呼唤:“不必让他花厅等候,让李大人进来吧!”差役听了非常惊异,站在那里愣住了。他觉得,曾大人向来接人待客礼数甚严,今天怎么如此轻率起来。他正要开口,曾国藩道:“快去,我与少荃师生之情深厚,没有什么可以避讳的。去请他来这里。”差役没法,只得遵命办事。
李鸿章站在大堂里等了又等,不见差役出来,于是在堂檐下信步走起来。差役走过来,对他道:“李大人,我家老爷听您签押房说话。”李鸿章心中马上一震:恩师向来在花厅接客,今天怎么会在偏房见我?加上等了许久,李鸿章心中一时间七上八下的。随着差役转了几个弯,来到签押房大门前,差役大声说道:“李大人到。”稍稍停顿了一下,曾国藩在里面发话:“好的,让他进来。”李鸿章得话,轻轻推开大门,往里一看,只见曾国藩坐在脚盆前正在洗脚。
曾国藩见李鸿章进来,低头翻眼看着他,然后嘴角一歪,道:“少荃,坐啊!”说完,他又低头洗脚。李鸿章看到老师竟然这样怠慢自己,心中的怒火不打一处来。他僵直地站在原地,见曾国藩还是若无其事,便硬着嗓门道:“恩师大人,今日我来拜访,先在大堂中等待良久,现在才能晋见,您却还在洗脚。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曾国藩见李鸿章情绪非常大,故作不知地教育他:“少荃有所不知,在我平生中,常常要求门生子弟闲暇时多洗洗脚。这不仅可以放松精神,消解疲惫,而且能延年益寿呢!少荃也应多洗脚啊!”
李鸿章几乎要大发雷霆了,他环顾四周,看到衙官、差役都在一旁互相耳语,指指点点。李鸿章见曾国藩一党素质如此卑下,很想宣泄一番,但碍着曾国藩是自己的恩师,他不得不收敛起来。但是,口中不伤人,行动上就要有所表示。李鸿章推开房门,疾走而出,头也不回。他走出大堂时,还听到曾国藩的笑声,其中夹杂着一句话:“这等年轻气盛,怎么能做出大事啊!”李鸿章听了,心中更加忧愤。
他疾步走出军营,心中像被九头公牛冲撞一般难受。他飞身上马,勒紧缰绳,恨不得片刻间就从曾国藩的军营中消失。他一边走一边观察,发现那些侍卫依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让李鸿章求死的心都有了。好不容易走出大营,李鸿章四处张望,自己已在一片旷野之上。他心中不禁自问起来:“在京中他对我不薄,今日怎么会如此轻慢我?难道一个人得志之后会变本性吗?”李鸿章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他又推测:“难道是我有什么劣迹被他发现了?”想到这里,他又摇摇头:“不会,我李某人一向刚正廉洁,并没有什么短处让别人说。一定是这位恩师得志了便忘本了。”想着想着,天色就已经黄昏了。
李鸿章摸摸自己的肚皮,已经有一天没有进食了,现在又无处安身,怎么是好?他快马加鞭,在旷野上奔驰。不多远,他眼帘***现一块农田,有个庄稼汉正在忙碌。李鸿章大不欣喜,走马上前道:“老汉,可否让我借宿一宿。”老汉看了看他,一边收拾农具一边道:“曾帅早先有令,无论哪家住户,都不得收留借宿者,防止有敌人奸细混进来。”李鸿章听了,心中又好一阵难受,此时他更讨厌曾国藩了。他只能继续前行。
李鸿章在马上左顾右盼,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安身的好去处。就在此时,他远远地听到身后有一串清脆的马铃声。回头一看,那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同乡好友程学启。这下他高兴了,起码自己终于能有安身之处了。李鸿章纵马飞奔向好友,两人大笑欢喜中,李鸿章疑问道:“难道乡友也是来投靠这薄情寡义的曾大帅的吗?”程学启听后,勒紧缰绳,仰天大笑:“果然被涤帅猜中了,你还在耿耿于怀呢?”
程学启先下马,然后扶李鸿章下马。他拍着李鸿章的肩膀向他说明自己是如何被曾国藩特殊照顾,又是如何心悦诚服地受聘的。最后他说:“早些时候涤帅找我,开口就是你才大如海,而且相貌不凡,是能委以大任之人。但他也看出你的缺点,说你年轻气盛,这会阻碍你做大事的道路。所以他想教育你一下,让你放弃这傲气,如此你便是一个难得的全才了。”程学启语气诙谐地道:“没想到你果真堕入涤帅之术了。”
李鸿章依然不解:“既然要教诲我,可以直言,为何用这等伤人的伎俩来做呢?”程学启用手指了指李鸿章:“天下自傲者都须用特殊方式教化。今天涤帅戏你,实是对症下药。”程学启一边走一边道:“少荃兄,平心而论,你点中翰林之后目中还有什么人?在回乡修养时我就想劝你,但你趾高气扬,我不想坏了好友关系,所以一直缄口。”李鸿章听到此处,不禁汗颜,低头半天无语。
程学启见李鸿章知错了,于是轻轻在他肩膀上一拍:“好了,少荃兄,还是回去见老师吧!他正在花厅里等候呢!”李鸿章皱着眉头,苦笑了一声,然后尴尬地道:“我错了,我回去认错。”于是,两人飞身上马,快马加鞭地向湘军大营奔驰而来。刚刚进大营,李鸿章就看到曾国藩正装立于花厅门前,翘首等着他的到来。李鸿章心中很是感动,飞身下马,跪拜在恩师面前表示悔过。曾国藩非常欣慰地将他扶起,两人并肩步进入花厅,开始了他们的高谈阔论。
在花厅里,程学启请辞办理公务去了。曾国藩升炕奉茶,李鸿章首先开口:“今日都因学生性急傲慢,还请老师海涵啊!”曾国藩捋着胡须笑道:“你是大才,需要磨砺才能成大器。所以我只能下狠药来祛除你身上的弊病。年轻人为官做大事,切忌心浮气盛。”李鸿章顿时激动起来:“老师果然是识才、养才之专家,晚生终于领教。现在能追随老师,实是小生之幸。”
从此以后,李鸿章就跟随了曾国藩。在曾国藩的一手调教之下,李鸿章成为湘军人物中最突出的代表,他也组建了后来的淮军,在外交上更是才华出众,几乎包揽了后曾国藩时代的晚清外交。曾国藩也常常对别人说: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不但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而且可塑性非常强。通过曾国藩的言传身教,李鸿章渐渐表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潜质。
不得不说,曾国藩坚持的养才思想在李鸿章身上得到完美体现,即只要一个人有点能力就可以任用,重要的是在任用中锻炼他、培养他,这样才能塑造经天纬地的全才。所以我还要说的就是:人才是锻炼出来的,不要眼光太高,动不动就说没有可用的人才。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