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天京陷落(2)

作者:南浦云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2

|

本章字节:9504字

这一次李秀成带来的兵马已经没有上次那么多了,可他的对手兵力却增加了好几倍。除了吉字营五万人之外,鲍超的霆军也赶到了,加上彭玉麟、杨岳斌(就是杨载福,因为同治皇帝叫载淳,他为避讳改了名字)的水师兵力,天京城下已经汇集了近十万湘军,不管是洪秀全还是李秀成,这个仗都不好打了。


由于李秀成实际上并没有把主力部队投入天京城防上来,洪秀全只好命令城里的太平军发起反攻,夺回雨花台。结果因为兵力不足,跟吉字营打了一场硬仗,战死五六千人,最终败回城里。曾国荃在雨花台一带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李秀成才发现情况不好,急眼了,立刻扔下天长、六合回援天京,结果被湘军鲍超、杨岳斌两军水陆合击,李秀成手里掌握的太平军最后一支精锐损失惨重。


从此以后,太平军再也没有力量大举来救天京了。


李秀成吃了亏,动弹不得了,湘军这边就得了便宜,先是水陆齐进夺占浦口,然后死战一天,在五月十五日攻克了九洑洲。


雨花台、九洑洲失守,李秀成的大军也败退了,天京城被彻底孤立了。之后吉字营又相继占领了印子山、上方桥、江东桥、高桥门、七瓦桥、孝陵卫……天京已在湘军的合围之中,粮道被彻底切断,城里的军民开始饿肚子了。


就在城里太平军饿肚子的时候,城外的湘军也开始饿肚子了。


吉字营的兵员太多,曾国藩又因为“犯浑”得罪了朝廷,慈禧太后再也不向着他了,结果老曾能弄到手的银子越来越少。


一开始,曾国藩是能弄到多少银子就给吉字营开多少饷,可是后来手里太紧,只好规定每个月只开一半儿军饷,但很快连一半军饷也开不出来,只好硬着头皮拖欠,一欠就欠了一年多的饷。


眼下安徽、江苏一带,因为连年战祸,老百姓都跑光了死绝了,没人种地,哪儿来的粮食?现在湘军十多万人密集当地,每个月要吃六七百万斤大米,结果搞得米价暴涨,湘军手里本来就不多的一点儿银子,就算全拿出来买米,也只能让当兵的凑合喝口稀粥,更不要提发饷的事了。


湘军,那可不是善碴儿。


这帮乡勇个个都是亡命之徒,他们出来打仗,奔的就是银子。现在拿不到饷,这帮人立刻折腾起来,有些军营开始有人闹饷哗变。这一下把将领吓坏了,赶紧把闹事的抓起来,派人禀报曾国荃,请示要不要杀他几个?结果曾国荃说了:现在咱们欠粮欠饷,这个问题短期内没法儿解决。这帮乡勇都是同乡同村,有的甚至是兄弟父子,杀一个,可能惹恼一帮子,影响太大,还是别杀了。


闹饷不杀,又不能眼看着乡勇们哗变,那咋办?


……要不让他们自己“想辙”去吧?


这时候,因为金陵城被四面围困,断了粮道。为了节省粮食,城里的太平军把大批妇女孩子赶了出来,让她们“自谋活路”,结果这些女人刚一出城就被围城的湘军全部掳进营里,任意奸淫,有些干脆被当成牲口一样卖掉了。


曾国藩手下有个谋士叫赵烈文,是江苏人,眼看着自己家乡的姐妹遭了这样的大难,赶紧跑来找曾国荃,请曾老九帮忙说句话,把这些无辜的老百姓救出来。想不到曾国荃说:现在欠了这么多饷,军营里连粥都喝不上了,我们这些人都没脸见当兵的,哪还好意思去制裁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曾国荃的话,其实是个暗示。


没有粮饷我也没辙,你们这帮当兵的该偷就偷,想抢想抢吧,只要打仗的时候还肯给我卖命就行了。


说实话,这些乡勇从加入湘军那天起,就为了银子而卖掉了自己的性命。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是没有灵魂、没有信仰、没有人性的,湘军从组建之时,就注定要堕落。


当年湘军初创的时候,曾国藩确实想把这支军队搞好,还编了什么《爱民歌》让乡勇们去唱,后来有人残害百姓,曾国藩也抓过,也杀过。可自从咸丰四年攻克武昌,头一次大规模屠杀战俘、进城抢劫,这支湘军就露出了它的本性。之后被困江西,无粮无饷,这帮家伙又在江西地面儿上私设关卡,乱收捐税,到处抢劫……可那时候湘军人数少,规模小,曾国藩还能约束他们,也能弄来银子给他们吃喝。可自从安庆大屠城之后,曾国藩已经再也管不了他手下的乡勇了。现在曾老九又当着将领的面儿说了这些话,结果他手下这五万乡勇彻底变成了土匪!


自从合围金陵之后,吉字营的乡勇们四出抢劫,见谁抢谁。不但抢粮食抢钱,还到处掳掠糟蹋妇女!把金陵城外方圆几百里全搞成了无人区。


连人都找不着了,就更买不到粮食了,结果这帮湘军连粥都喝不上了。


别看混得这么惨,可吉字营里这帮土匪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仍然死守在军营里,有粥喝粥,没粥吃野菜也能扛着,而且打起仗来照样凶狠。


这帮东西哪来这么大的“凝聚力”呢?


原来这帮人早都商量好了,只要攻下金陵城,死的伤的,所有欠饷一律补齐,绝不让他吃亏,活着的,冲进城去抢钱抢女人!


愚昧和贪婪已经被搅拌到了“爆炸”的临界点,吉字营已经不再是一支军队,这些乡勇,也已经不再是“人”了。


鬼!这是一群地狱里放出来的恶鬼!


已经没有湘军“吉字营”了!这支部队,现在成了加在洪秀全身上的一道魔咒。当金陵被攻克,洪秀全死去之后,“吉字营”也就像一道被焚化了的“符纸”,悄无声息地化为烟尘了。


3老曾斗洋人


就在吉字营像个掉在地上的苹果一样迅速腐烂,而曾国藩为了给这帮“土匪”筹粮筹饷,急得在安庆城里团团转的时候,同治二年(1863)二月,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英国佬儿找上门儿来了。看了他递进来的名帖,曾国藩暗吃一惊,赶紧亲自出迎。


这人谁呀?


来的这个英国佬儿是驻华英军司令官史迪弗立。不过眼下这个英国佬儿已经卸任,正准备回国,临走之前“顺道儿”过来跟曾国藩见见面。


那当然了,曾国藩是两江总督嘛,大官!洋人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要说曾国藩这年已经五十二岁,当官也当了二十来年,什么人都见过,什么交道都打过,可跟洋人面对面坐在一块聊天儿,还真没几回。今天跟这个英国“司令”坐在一起东拉西扯瞎白话了几句,史迪弗立渐渐把话头扯到金陵围城上去了。


听说金陵城很大,城里太平军很多,一定很难攻克吧?


这是废话,谁都知道的事儿。


凡是聊天时对方问出这种“废话”来,那就必有所图。曾国藩马上多加小心,先点头称是,看这个洋人下边要说什么。


结果史迪弗立就说了:我们英国方面愿意帮忙,提供武器装备,由你们中国人出钱,仿照以前上海的“洋枪队”组建一支上万人的军队,由英国方面提供训练。


有了英国的训练和新式枪炮,单凭这一万人就能攻下金陵,总督大人觉得怎么样?


这个“洋枪队”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打破,上海失去了军事屏障,局势危险,所以咸丰十年(1860),当时的上海道台吴煦拉拢洋人,成立了一个“中外会防公所”,又凑了一笔钱,找来一个叫华尔的美国人,拉起了一支“洋枪队”。军官全是洋人,当兵的是中国人,虽然这支部队的头目是美国人华尔,可实际上却是英国政府在幕后操纵。最厉害的时候,洋枪队曾经搞到四千五百人。


洋枪队里这帮当兵的,跟湘军的吉字营有点像,也是一帮为了高薪出来卖命、没有灵魂没有人格的家伙。有所不同的是,吉字营这帮人变成了恶鬼,而洋枪队里的兵在洋人的“教导”下,却成了数典忘祖的“洋奴才”,只听洋人的命令,根本不拿自己当中国人看了。


后来李鸿章接了浙江巡抚,一上来就非常厌恶洋枪队,一直想办法整治他们,先是把人数缩减到三千,又找机会收回了洋枪队的一半控制权,最后抓住机会,把这支“洋枪队”全部裁撤了。


洋枪队为什么惹李鸿章讨厌呢?


因为这支部队实际上是英国方面伸进中国军队内部的一根撬杠。这帮英国人一开始在幕后操纵,华尔被太平军打死后,他们派了一个叫戈登的英国军官来当队长,直接控制了洋枪队。又趁着李鸿章跟太平军交战的机会,让洋枪队跟着淮军开进苏南,想借机扩大英国势力。


幸亏李鸿章精,一路打仗一路跟戈登这帮人斗法,最后把个洋枪队整个斗垮了。


说实话,跟洋人斗法,曾国藩还真没多少经验。可他和李鸿章是师生关系,两人很亲近,经常通信,洋枪队是怎么个事儿,李鸿章已经跟他说过了。所以今天一听这个英国人扯这套词儿,曾国藩马上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好嘛,这帮英国人在上海忽悠不住李鸿章,就专门跑安庆忽悠老曾来了——甭来这套,我懂!


曾国藩把小三角眼一抹搭,龇牙一乐:哎呀,这可是个好事呀……可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得请示一下北京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要不你先回上海等着,我请示完了再跟你联系?


见老曾这么说,史迪弗立挺满意,乐呵呵地走了。


他倒是等着去了,实际上老曾这边连个奏折都没写。


请示啥呀,就你们这套玩意儿?自己玩去吧。


这边刚把史迪弗立糊弄走,北京城里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恭亲王奕忽然给曾国藩来了一封信,跟他商量“阿思本舰队”的事。


“阿思本舰队”,又是一件邪事儿。


同治元年(1862)二月,把持中国海关的“代理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提出,由中国人出钱从英国买几条炮舰,送到国内来帮着打太平军。当时北京的总理衙门一琢磨觉得是个好事,就凑出一笔银子交给赫德,让他帮忙买船。


其实这个赫德是个不折不扣的英国特务,他提出这个建议本就别有用心。拿了银子,就让正在英国养病的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赫德是“代理”总税务司,这个李泰国是正式的)帮着买船,结果李泰国就玩阴的,背着中国人招来一个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担任“舰队司令”,又雇了一帮英国水手,而且瞒着中国方面跟阿思本订了合同,说这个舰队以后只服从英国方面的命令,中国人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可以不听……很快,李泰国的花招让中国这边知道了,当然不答应,要求李泰国把那份私下订的“合同”废掉,这支舰队开回国来要接受中国地方督抚的指挥,攻打金陵的时候就直接受曾国藩和江苏巡抚李鸿章的指挥。


想不到李泰国不答应!而且放出话来,如果中国方面不按他的意思办,他就把舰队弄回英国去就地解散,不交给中国政府。


中国政府花钱买的炮舰,弄来弄去成了英国人指挥的“舰队”了,这就是清廷初次跟外国人打这种交道,毫无经验,从头到尾让人家给骗了!


可现在舰队已经被英国人控制,朝廷毫无办法,只好妥协,答应让阿思本率领舰队……恭亲王给曾国藩写信就是商量这个事儿。


曾国藩一听就急了!这老头儿平时蔫头巴脑的,可真犯起倔来什么话都敢说,立刻回信责备恭亲王,说他办事没谱,出尔反尔!既然说了要废除李泰国私下订的合同,把舰队的主权收回来,无论如何也该强硬到底,现在忽然半道上软了,改了主意,这不等于让中国人受洋人的欺负吗?


人生在世得活个理直气壮,绝不能平白让人欺负!


那怎么办?跟洋人要船,人家攥着不给;让他们还钱,人家赖账不还;跟他们开战,又打不过人家……曾国藩说了:不就百十万两银子吗!中国地大物博,有的是银子,这点钱算什么,咱根本不把它看在眼里,与其让洋人欺负,以后还留下隐患,不如干脆直接解散舰队,把船分赏各国,咱不要了!


这叫什么话?


这就是传说中的“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