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张炎

作者:逸闻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2:38

|

本章字节:8730字

月下笛孤游万竹山1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2之感。时寓甬东3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4,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5,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6?张绪7归何暮8?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9泪,问杜曲10、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注释


1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省天台县西南。2黍离:见前张元幹《贺新郎》词注。3甬东:今浙江省定海县。4孤云:此处为词人的化身。5“连昌”句:谓战乱后的萧瑟破败景象。连昌,唐代行宫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这里借指南宋故宫。古时宫中多种植柳树,元稹有《连昌宫》词。约略,大概。6“谩惊”三句:梦醒后清冷凄凉,独自一人对着烛前的孤影,孤单地抱着空被,有谁陪伴我说短论长?7张绪:《南齐书》有其传,谓之少有文才,喜谈玄理,风姿清雅。此处是词人借以自比。8归何暮:暮年为何还不归乡。9西州:古城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10杜曲:唐代长安城南的名胜地区。此处借指南宋故都杭州的繁庶之地。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张炎家世原本显耀,但元兵入临安后,家产被没,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恐翠”二句:杜甫《佳人》“天寒脆袖薄,日暮倚修竹”句,写一为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化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经典赏析


这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孤游万竹山时,幽清寥寂的环境并未使他淡忘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是其心声的真实反映。


词的起调即令人凄怆渺茫,“孤云”在这里暗喻作者特定的感伤。随之以“故人何处”的呼唤,将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一齐倾诉出来。此时的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萧萧的夜雨袭来,令人不堪忍受。灯光摇曳中,谁能和我共话?作者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作者自比张绪,但现在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已是衰落的蒲柳。“零落依依,断桥鸥鹭”等,勾起作者无端的心事。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作者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


这首词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抒发亡国之悲时,作者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全词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含蓄深厚,意境深邃。


相关链接


西州泪


《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做了大官,仍渴望回东山隐居,后病重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其甥羊昙,“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指石头城)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后世遂用西州泪、泪洒西州、西门洒泪、过西州、醉扣西州、羊昙泪、泪尽羊昙、哭西州门、西州路等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友之情。


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1,平波卷絮,断桥2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3,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4?但苔深韦曲5,草暗斜川6。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7。无心再续笙歌梦8,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1接叶巢莺:用杜甫诗“接叶暗巢莺”句意,指树叶茂密。2断桥:在西湖孤山侧,里湖外湖之间。3西泠:桥名。在孤山下,后湖与里湖之间。4“当年”句:化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意。5韦曲:长安城南唐代诸韦世居地,喻指故居。6斜川:陶潜有游斜川(在江西庐山)诗。此处借指元初宋遗民隐居之处。7“见说”二句:沙鸥色白,因说系愁深而白,如人之白头。辛弃疾词有“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句。见说,听说。8笙歌梦:指宋亡以前的欢乐生活。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西湖春感词,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深沉地抒发了词人感怀身世、眷恋故国的哀思。


词的上片写西湖景物,流露了作者惜春、留春、伤春以及对盛衰无常的感慨。下片着重写身世和家国之变,直写江山受劫后家国之变带来的哀思。全词画面苍凉凄婉,色彩暗淡,音调凄楚,意态消沉,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与日暮时无望的哀愁。结尾几句,重笔渲染,凄艳入骨,尤其两个“怕”字,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南浦春水


波暖绿粼粼(lin)1,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2。鱼没浪痕3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4,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5。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6。新渌(lu)7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8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9。


注释


1粼粼:流水清澈的样子。2苏堤才晓: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3浪痕:细小的浪圈。4断浦:荒凉的水边。5“回首”二句: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6“和云”三句:谓溪水年年冲洗落花,而花香常在。7新渌:指春水。8觞咏:饮酒赋诗。9“前度”二句:用刘禹锡“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溪上,用仙溪刘晨、阮肇天台遇仙女事。见前周邦彦《玉楼春》词“相关链接”。碧桃,仙桃。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张炎的成名之作。词中作者紧紧抓住最能代表江南春色的春水,以清丽流畅的笔触通过歌咏春水而把江南水乡的春天描绘得栩栩如生。因此这首词不仅有鲜明的特点,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作者也由于此词而获得“张春水”的美称。


全词紧扣主题,既写春,又写水,不粘不脱,活灵活现,观察细致,下字工巧,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体物、用典、运语等方面的深厚功力和高妙技巧。


相关链接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八声甘州辛卯岁1,沈尧道2同余北归,各处杭、越3。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4。


记玉关5、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6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7。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8。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9。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注释


1辛卯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2沈尧道:沈钦,张炎词友。3“各处”句:各人分别住在杭州和绍兴。4赵学舟:赵与仁,张炎词友。5玉关:玉门关,此处代指北地。6长河:黄河。7“老泪”句:见前首《月下笛》词注。8“一字”二句:满腔的幽怨无处书写,就连片片枯叶上都是忧愁。9“折芦花”二句:折芦花寄赠远方朋友,意在告诉朋友寄者也像秋天的芦苇一样凋零凄寂。10“待招来”二句:连旧日的沙鸥都已不在,更衬出物换星移和作者心境的凄凉。


经典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赠友抒怀之作,同时也是“亡国之音哀以思”的作品。作者以隐晦曲折的比兴手法,通过蝉、寒鸦及孤雁,抒写与友人离别的愁情及亡国的悲痛。全词情调低沉哀婉,苍凉悲壮。


词的上片忆旧,追叙北游往事,抒写对大宋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无尽悲怆。开头五句回忆在严寒荒远的北地饮马黄河的情景,气象苍莽,意境高远雄浑。“此意悠悠”包含许多无以名状的复杂感受。“短梦”以下怀念故国,感情极为沉痛,对沦亡的大好山河表示凭吊之情。“一字无题处”用夸张笔法写心中悲愁之深之广,又无处倾诉。下片伤今,写朋友重聚后的再分别。作者借湘君、湘夫人故事比喻友人离去后自己的苦闷彷徨。结尾年暗用王粲《登楼赋》之意抒发极为痛切的故国之思。


甘州寄李筠房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1。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2。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3。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4,只赠梅花5。


注释


1“望涓涓”二句:水中的荷花被暮云所蔽,显得朦朦胧胧。2“西风”二句:谓所见的皆是寒风中的孤雁,残月下的沙滩。3“料荷衣”二句:料想李筠房在国破家亡之后,马上披上“荷衣”陪伴“烟霞”,不做元朝之官,宁做大宋的遗民隐士。荷衣,指隐者的服装。屈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烟霞,南朝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4白云休赠:化用南朝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诗意。5只赠梅花:化用“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意。


经典赏析


这首词可算得上是将家国身世之感“打并入”友情之作。


词的上片写登高望景并由此而生的思友及自伤之情。作者与友人一个“无避处”,一个“满天涯”,表明客观形势的险恶及主观感受的抑塞悲凄,自己无法摆脱压抑的感觉,只有将满腔愁绪寄与远在天涯的友人。词的下片,作者把满腔的思愁寄与友人。结句“只赠梅花”,作者以梅花相赠友人,并以梅花互勉,表达出不慕荣华、不畏冰霜的高洁品格,从而成为此词的点睛之笔。


此词风格舒畅,如白云舒卷,爽气贯中,有一种清空摇曳之感。既不同于某些婉约词的柔美妩媚,又不同某些豪放词的生硬死板,而是在清空流转中寓有“波澜老成”之致。选词之精练,用典之巧妙,又自然流露出“一气贯注”之妙,表现出作者词学深厚的功力。


词人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