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逸闻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本章字节:9122字
点绛唇丁未1冬过吴松2作
燕雁3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4,商略5黄昏雨。第四桥6边,拟共天随7住。今何许8?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1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2吴松:今属江苏省吴县。3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4清苦:形容山的寥落、荒凉。5商略:商量、酝酿。6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7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8何许:何处,何时。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自湖州往苏州见范成大,道经吴松时所作。南宋小朝廷其时已岌岌可危,作者神情黯然,通过景物描写,寄托了这种感伤之情。作者以燕雁自比,描绘漂泊不定、随遇而安的生活,在凄清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自己的忧伤,表达了追随陆龟蒙流连云水的愿望。
词作通篇写景,极淡远之致,而胸襟之洒落亦可概见。起写燕雁随云,南北无定,实以自况,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后文因地怀古,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扬州慢淳熙丙申1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荠(ji)麦4弥望5。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淮左9名都,竹西10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kou)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1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2至日:冬至。3维扬:即扬州。4荠麦:荠菜和麦子。5弥望:满眼。6戍角:军中号角。7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8黍离:表示亡国之痛。见前张元幹《贺新郎》词注。9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10竹西: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春风十里: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胡马窥江:指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十六年。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空城:被金兵洗劫后的扬州。杜郎:杜牧。曾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豆蔻:形容少女美艳。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青楼: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唐代扬州二十四桥。《扬州画舫录》:“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红药:红色芍药花。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姜夔二十二岁时写的,是他最早的词作。词的上片纪行。词人路过扬州,目睹其荒芜残破,百感交集,自度此曲,以抒故国黍离之悲。“淮左”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解鞍驻马之后,映入眼帘的只是丛生的野草,无边的荠麦,与昔日“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而且,更深一层的是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下片志感。词人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到了扬州,他不能不想起杜牧。于是,便化实为虚,将自己初临扬州所见所闻而引起的内心巨大颤动,推到杜牧身上。“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面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
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
相关链接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念奴娇余客武陵1,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qiè)来吴兴2,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3,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4人未到,水佩风裳5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6,更洒菰(gu)蒲7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8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9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
1武陵:今属湖南省常德。2朅:句首助词。吴兴:今浙江湖州。3闹红一舸:乘一只小船行于绚烂的荷花中。4三十六陂:指池塘很多。5水佩风裳:李贺《苏小小墓》:“风为裳,水为佩。”6玉容消酒:谓荷花酣红如美人醉酒。7菰蒲:水草。菰即茭白。8舞衣:指荷叶。9田田:荷叶相连貌。古乐府有“莲叶何田田”诗句。
经典赏析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作者借写荷花寄托自己的身世。词作多处采用拟人手法,使荷花形象更加鲜明、丰满、娇艳可爱。“水佩风裳”用美人的妆饰比荷叶荷花,将其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玉容消酒”、“嫣然摇动”,非常传神地描绘和渲染了荷花妩媚可爱的静态美和随风飘动的动态美。“冷香飞上诗句”更是神来之笔,读之令人“神欢飞越”,同时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和个性融合于荷花的身世之中,象征着自己的高洁人格。
作者对荷塘景色的描绘,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并借写荷花寄托了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不懈追求。
翠楼吟淳熙丙午冬1,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余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2,尘清虎落3,今年汉(pu)初赐4。新翻胡部曲5,听毡幕、元戎6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7,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fu)8清愁,花销英气9。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注释
1淳熙丙午冬:淳熙十三年(1186)。2龙沙:原指塞外荒漠之地,此处指与金对峙的南宋前沿地带。3虎落:护营的竹篱障碍。4汉酺初赐:秦汉时禁民聚饮,朝廷有庆典时方准许,称“赐酺”。酺,朝廷特许的大聚饮。5胡部曲:当时流行北方边疆的民族音乐。6元戎:大将。7黄鹤:武汉黄鹤楼。8祓:除去。9花销英气:靠赏花来消磨壮气。
经典赏析
淳熙丙午年(1186)冬,作者离开汉阳到湖南去,途经武昌,适逢安远楼落成,前往参加庆典,为楼落成而作。虽是庆贺之作,但其中暗寓了作者身世飘零、怀才不遇之感。
词的上片一开始便将高楼暂搁一旁,而将战地风光描写了一番。起首五句确有唐人气象。“层楼”六句,写红槛翠檐,丽人粉香,若无前面的龙沙虎落、毡幕元戍等雄壮景物相配,便觉气格纤弱。作者先写楼外,次写楼内,笔法古拙,却沉着稳健,可谓又拙又重。至下片,写“此人宜得人才,而人才不可得”。唯有玉梯凝望,但见“芳草萋萋千里”,意境亦是深远阔大。“天涯”三句,则由迷惘变为凄厉,清丽变为悲壮。歇拍以景结情,又与篇首冷寂的静景相应,突出了本词登高沉思的主调。全词造句命意,韵味深厚,颇能体现作者的独特风格。
齐天乐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1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2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3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4。露湿铜铺5,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6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7。曲曲屏山8,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9。候馆10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bin)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释
1中都:指北宋都城汴京。2象齿:象牙。3庾郎:指庾信,曾著《愁赋》以抒怀。4私语:蟋蟀叫鸣声。5铜铺:铜制的铺首。旧时门上用以衔住门环之铜器,多为兽面之形,故称铺首。6伊:指蟋蟀。7机杼:织布机。8屏山:绘有山水面之屏风。9砧杵:捣衣石和捶衣棒。10候馆:旅舍。豳诗:《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写入琴丝:即谱成琴曲。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蟋蟀的词,为白石咏物的名篇之一。
词的正面赋写蟋蟀不多,而是通过描写各类人物对蟋蟀声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凄凉的愁苦之情。词的上片写听蟋蟀哀鸣时所生之感受;下片写听后之感想。词中除了抒情的主人公外,还有思妇、捣衣女、旅客、宫女、儿童等,这些人物形象都与蟋蟀悲鸣有关。
全词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虚虚实实,而又意脉不断。作者赋物不滞于物,情调悲切凄苦,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凄凉犯合肥秋夕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1一片离索2。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3,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4,迤逦(yili)5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6,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7。
注释
1边城:南宋时,淮南已是极边之地,合肥为边城重镇。2离索:萧索,萧瑟。3情怀正恶:心情很差,情绪不好。4部曲:此处泛指军队。5迤逦:曲折连绵貌。6羊裙:此处代指准备赠与伊人的字幅墨迹。7“怕匆匆”句:只怕大雁行色匆匆,不肯替我带信,因而耽误了日后相见的约会。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作者客居合肥时的作品,为一首自度曲(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的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