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逸闻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本章字节:8314字
1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西。2“明月”句:月光明亮,惊醒了栖息在枝头上的喜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月明惊鹊未安枝。”别枝,斜出的树枝。3“清风”句:蝉在清风吹拂的深夜鸣叫。4天外:天的远处。5“旧时”二句:从小桥过溪拐个弯,土地庙树丛旁那家往日见过的茅店又出现在眼前。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罢官后,闲居上饶时所作。
词的上片由夜行途中见到、听到、感受到的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香、蛙声,勾画出了夏夜的恬静以及预示丰收在望的喜人信息。下片写天外疏星、山前微雨、溪回路转、小店的显现,反映了作者夜行的情趣及其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全词纯用白描,笔法轻快,语言朴素生动,境界疏朗,是辛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相关链接
书清凉境界壁
辛弃疾
江左何时见王谢,风流且对竹间梅。
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
忆李白
辛弃疾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永遇乐京口1北固亭2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3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4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5,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6,封狼居胥7,赢得8仓皇北顾。四十三年9,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10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1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2北固亭:一名北固楼,在今镇江市东北固山上。晋人蔡谟为储军备而建。3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君主,曾建都京口。4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他生长在京口,曾在这里起兵北伐。5金戈铁马:刘裕曾两次北伐,先后灭南燕、后燕、后秦,一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后来推翻东晋,做了皇帝。6元嘉草草:指刘裕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准备不足,草率出兵北伐的事。作者以此劝说南宋统治者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出兵北伐。元嘉,刘义隆的年号(424—453)。7封:古代在山上筑坛祭天的仪式。狼居胥:古山名。即今河套西北的狼山。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8赢得:落得,剩得。9四十三年:作者南归(1162)至出守京口(1205),已四十三年。10可堪:怎么能忍受得了。佛狸祠:佛狸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打败宋文帝,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修建一座行宫,后称佛狸祠。神鸦:吃祠神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的鼓声。
经典赏析
这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此时韩侂胄正筹划出兵北伐,作者积极支持,并希望韩侂胄等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要重蹈刘义隆等人草草出兵的覆辙。
词的上片作者面对锦绣河山,怀古喻今,不仅表达了对孙权、刘裕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元嘉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自己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作者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使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相关链接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战国时赵将廉颇,善用兵,晚年被免职后,跑到魏国。秦攻赵,赵王想再用廉颇,怕他已衰老,派使者去探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还披甲上马,以示不老。使者受廉颇仇人郭开贿赂,回报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1相媚好2,白发谁家翁媪(ǎo)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u)赖4,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吴音:作者填此词时居于江西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故称此地方言为吴音。2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3媪:古代对老妇的敬称。4亡赖:此处意为顽皮、淘气。亡,同“无”。
经典赏析
作者生平一向重视农耕,曾言“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其号“稼轩”即由此而来。
这是一首很朴实清新、甚至口语化的田园词。作者选择江西一户农家宁静、安定的劳动和生活镜头,勾画了翁、媪及其三个儿子颇有生活情趣的场面,从一个侧面描绘了一幅江南农家的风俗画。词作表现了作者对淳朴农民的友善之情和对小儿情态的欣赏。感情真挚,描写生动,富有生活情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1?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年少万兜鍪(doumou)3,坐断东南战未休4。天下英雄谁敌手5?曹刘6。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神州:见前胡世将《酹江月》词注。2“不尽”句: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兜鍪:头盔。这里借指士兵。4“坐断”句:指孙吴雄踞东南,与魏、蜀战事不断。坐断,占据,割据。东南,三国时吴国地处中原的东南方。5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6曹刘:指曹操和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经典赏析
这首词和《永遇乐》(千古江山)写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可以并读共赏。作者把登临怀古和感慨国事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他对中原的怀念和对屈辱苟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慨之情。
词的上片即景抒情,下片借古喻今,感情激越,气魄阔大,笔法活泼,用典自然贴切,通篇没有一句指斥南宋朝廷的话,但意在言外,弦外有音,发人深思。作者不仅善用问句,如“何处望”、“多少事”、“谁敌手”层层设问;还善于把古人的语言和诗句融化入词,如杜诗、裴注的成句等,这些都是辛词的写作特点之一。
相关链接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说,曹操与孙权战于濡须坞,失利,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1,桃叶渡2,烟柳暗南浦3。怕上层楼4,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5,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6,试把花卜(bu)归期7,才簪又重数8。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9。
注释
1宝钗分:即夫妇离别之意。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分为两股,情人分别时,各执一股为纪念。2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据传因晋王献之曾于此送别其妾桃叶而得名。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3南浦:见前张耒《风流子》词注。4层楼:高楼。5飞红:飘落的花瓣。6鬓边觑:指斜看鬓边所插的花朵。7把花卜归期:用花瓣的数目来占卜丈夫归家的日期。8“才簪”句:意谓反复占卜。簪,把花插在发髻上。9“是他”三句:她怨春的梦话。
经典赏析
这首词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
词的上片写行人去后的凄凉。开篇三句点明别时的节气,衬托悲苦的心情。中二句写别后的思念与由此而引起的心绪。“断肠”三句写春去花落,无人爱惜,莺声鸣啭,无人劝阻,由此而更增添她的愁苦。下片写盼归的急切心情。换头三句通过占卜归期的神态来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中二句写梦中相思之情。末三句以怨春作结。
其实,这是一首具有政治内涵的词作,作者用曲折顿挫的笔法,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人的苦愁,寄寓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作者满腹的怨恨,却不说破,于是就可以使人用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和发挥了。难怪清人黄苏《蓼园词选》云:“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
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2。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3?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4。
注释
1遣兴:抒写一时的情致。2“近来”二句:近来我才明白,盲目相信古人的书是全然不对的。作者此处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指自己按照古人的遗训而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结果反受到当朝者的排挤和打击,故而发出这种愤激之词。3我醉何如:我醉得怎么样。4“以手”句:我用手不耐烦地推开松树说:“走开,走开!”此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酒醉后的情态和心理以及自己倔强的性格。《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
经典赏析
这首词大约为作者后期闲居瓢泉时所作。上片一个“且”字,写出作者在所谓欢笑后面的痛苦,这种痛苦就在于壮志未酬、河山未复。所谓古人书“全无是处”的反语,是作者发泄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下片惟妙惟肖地写出词人的醉态,用“松动”写醉酒的东倒西歪,真是活灵活现。酒醉之深不正是说明作者的抑郁之深吗?正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满腔的悲愤显得更加深沉。
这首小词虽是作者一时即兴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法发泄内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的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作者只好借用这种方式,畅快淋漓地宣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