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秦观

作者:逸闻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9

|

本章字节:10420字

满庭芳


山1抹微云,天粘衰草2,画角声断谯门3。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4。多少蓬莱旧事5,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6。销魂7。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8。谩(mán)赢得青楼,薄幸名存9。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10。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


1山:指会稽山。2天粘衰草:一望无垠的枯草似乎和天边连在一起。3谯门:即谯楼,门上有楼可以瞭望。4共引离尊:共同举起离别饯行的酒杯。5蓬莱旧事:蓬莱:阁名,旧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卧龙山。旧事:作者过去寻欢作乐的事。6“寒鸦”二句:套用隋炀帝杨广诗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7销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而神思恍惚的样子。8罗带轻分:古人常用罗带赠别,有的罗带还打上“同心结”,以示永不变心。9“谩赢得”二句:化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10啼痕:泪痕。


经典赏析


作者最善于写离情别绪,同一题材,会写出不同的情味。


这首词的上片写饯别的情景。暮霭苍茫,满眼秋色,已令人生愁,画角声声又催人泪下。“烟霭纷纷”既是眼前之情,又隐含追忆中的往事;“斜阳”三句,缘情写景,景中有情,暗示别后征途的凄苦。下片写临别的悲伤。“销魂”承上启下,“香囊”两句写临别赠物。“销魂”、“暗解”、“轻分”曲尽其妙地刻画出依恋惆怅之状。“谩赢得”感叹有情人不能长久在一起,“空惹”写出无可奈何的凄凉心境,最后以征棹远去、回望所见的景色作结,凄婉含蓄,余情袅袅。


此词虽写艳情,作者却能融入自己仕途不遇、前程似梦的身世之感。而且词中写景、抒情汇为一气,错综变化,脍炙人口。秦观此后因此词而得名“山抹微云君”。


鹊桥仙


纤云弄巧1,飞星传恨2,银汉3迢迢暗度4。金风玉露5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6,忍顾7鹊桥8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9。


注释


1纤云弄巧:缕缕云彩编织出各种巧妙的花样。纤云,指七夕的巧云。这里暗点节令。七夕,阴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妇女们向织女星祈祷,请求传授刺绣缝纫的技巧。2飞星传恨:作者想象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二星,无时不闪现出因离别而愁恨的样子。飞星,流星。3银汉:银河。4暗度:指七夕相会事。传说每年七夕,牛郎、织女二星渡过银河相会一次。5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6佳期如梦:佳会之时如在梦中。7忍顾:怎忍回头看。8鹊桥:传说每年七夕,喜鹊架成长桥,供牛郎、织女渡河相聚。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9朝朝暮暮:日日夜夜。这里指日夜相聚。


经典赏析


分居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有在每年的七夕才能渡过鹊桥相会。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被千百首诗词咏唱过,但往往落入俗套。唯独秦观这首词独具机杼,命意高超,亦写景,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融,天人合一,反映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织女深沉真挚的爱情信念。作者描写的虽是须臾相会,但感情并不黏滞、黯然,色彩柔润明朗;织女虽有恨,却将此恨转化为永久、坚定的爱。尤其是结尾两句,把全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不朽的警句。明人沈际飞称之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1。桃源2望断无寻处。可堪3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4,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5。郴(chēn)江幸自绕郴山6,为谁流下潇湘7去?


注释


1“雾失”二句:楼台因雾气弥漫而不见,渡口因月色朦胧而找不到。津渡,渡口。2桃源:即桃花源。陶渊明笔下的仙境。3可堪:怎堪,受不住。4驿寄梅花:南朝宋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给在长安的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赠一枝春。”这里用来指朋友的寄赠和安慰。5“砌成”句:(远方亲人带来的慰藉)反增添了数不尽的离恨。无重数,即无数重。6“郴江”句:郴江、郴山,均在今湖南省郴州市。幸自,本自。7潇湘:水名,指湘江。


经典赏析


绍圣四年(1094),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又被贬徙郴州。这首《踏莎行》表达了此时他失望与怨恨的复杂心情。


词的上片写景。作者在苦闷中希望的桃源无处可寻,他所见到的景色都是朦胧、凄清的,对自己遭遇不幸的凄苦之情自在不言中。下片写远方友人的梅花与书信引发了他的离愁。一个“砌”字,可见离愁之恨的积累与坚固。结尾两句暗示生离死别的无可奈何与赦归的无望。苏轼最喜欢这两句,秦观死后,他将这两句题在扇子上,并写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词作以新颖细腻、委婉含蓄的手法描写了作者特点环境中的特定心绪,抒发了内心不能直言的深曲幽微的贬徙之悲,寄托了深沉哀婉的身世之感,使用写实、象征的手法营造凄迷幽怨、含蓄深厚的词境,充分体现了作者身为北宋婉约派大家的卓越艺术才能。


浣溪沙


漠漠1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2似穷秋3。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4闲挂5小银钩。


注释


1漠漠:轻淡的迷蒙之状。2无赖:词人厌恶之语。3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即秋末。4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5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经典赏析


这首词写一个富家女在阴寒的春天里的寂寞和淡淡哀愁。


词的上片写景抒情。微微的寒气扑入小楼,春天早晨阴沉沉的天气就像深秋一样令人烦恼。下片正面写春愁。把“飞花”比作春梦,抓住了“轻”这一共同特点,显出残梦飘荡难寻之状。把“丝雨”比作愁,抓住了“细”的特点,显出春愁缕缕之态。最后以主人公闲挂宝帘作结,不仅写尽了人物百无聊赖的神情和不知如何排遣是好的愁闷,而且点明上面所写的景物均是初起床后的所见所感。


如梦令


遥夜1沉沉如水,风紧驿亭2深闭。梦破鼠窥灯3,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


1遥夜:长夜。2驿亭:古时候设在官道旁,方便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中途休息换马的馆舍。3梦破:梦中惊醒。鼠窥灯:老鼠胆怯地望着灯盏,想偷吃灯油。


经典赏析


这首小令写作者贬途生涯旅居驿馆的寂寞凄凉。


细味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善用省净的笔墨(通篇只有三十三字),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古代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全词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修饰,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所写驿馆种种景况,无不蕴涵天涯漂泊的旅思况味,婉曲地传出了郁积于心的人生不平。


望海潮


梅英1疏淡,冰澌(si)2溶泄3,东风暗换年华4。金谷5俊游6,铜驼巷陌7,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8。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9。柳下桃蹊10,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释


1梅英:梅花。2冰澌:冰块流融。3溶泄:融解流泄。4“东风”句:东风吹拂,不觉又入新年。5金谷:见前林逋《点绛唇》词注。6俊游:游览胜地。7铜驼巷陌:洛阳铜驼街。此处指北宋汴京。8误随车:无意中尾随(陌生女子的)车子走。9芳思交加:由春色而引起的各种情思。10桃蹊:桃树下的小路。“乱分”句:不经意地把艳丽的春色分到人们家中。西园:汴京西园,作者曾与友人宴集于此。鸣笳:指奏乐。笳,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管乐器。飞盖:飞驰车辆上的伞盖。兰苑:园林,指金谷、西园。未空:没有荒芜。是事:即事事。


经典赏析


元祐二年(1087)五月,苏轼、秦观等十四人会于汴京之西园,饮酒赋诗。绍圣元年(1094)早春党祸将起,作者重游洛阳,以前的旧事记忆犹新,再现心头,但此时是青春已逝,欢情衰歇,今昔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于是顿生归乡之心。


词的上片写白日之春景春思,下片换头继写夜饮赏乐、观月探花之乐事。全词主旨是感旧,由感旧而思归。以今昔对照为基本表现手法,用大量篇幅写旧游之乐以反衬今日之孤独、衰老,感染力极强。


秦观的词常常以温婉平和之音,荡人心魄。它不使气,不着力,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这首温婉的《望海潮》便体现了这种创作特点,是作者的本色之作。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chǎn)尽1还生。念柳外青骢2别后,水边红袂(mèi)3分时,怆然暗惊。无端4天与娉婷(pinging)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6。怎奈向7、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xiāo)香减8。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9,黄鹂又啼数声。


注释


1刬尽:全部铲除。刬,同“铲”。2青骢:骏马,此处指男子。3红袂:红袖,代指女子。4无端:没来由。5娉婷:姿态好,指美女。6“春风”句:用杜牧诗:“春风十里扬州路。”7怎奈向:宋代方言,表示无可奈何之意。“向”是语气助词。8“素弦”二句:琴弦声断了,手帕香消了。喻指失恋。素弦,指琴。翠绡,手帕。声断、香减,均指失恋。9销凝:“销魂凝魄”的简称。黯然神伤、茫然出神之义。


经典赏析


这是作者写于元丰三年(1080)的一首怀人之作,内容为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作者登亭眺望,见芳草“刬尽还生”勾起了无限愁思,引起当年轻别伊人的绵绵遗恨。“柳外青骢”、“水边红袂”,当日情景,宛然再现。“怆然暗惊”追忆的梦幻猛然惊醒,离别之恨油然而生。下片进一步追忆当年的欢乐日子:两相爱悦,月夜情生,十里温柔,多么美满的日子!怎奈梦断香消,欢娱易逝,落花片片,残雨蒙蒙使人不堪。作者写离情并不直说,而是融情于景,以景衬情,即把景物融化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鲜明而具有生命力;把感情附托在景物上,使感情更为含蓄深邃。


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当时秦观三十二岁,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在这种处境下,忆想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


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1。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2。忆昔西池3会,鹓(yuān)鹭4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5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6万点愁如海。


注释


1“飘零”二句:因在外地飘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带也宽松了。2“人不见”二句:所等的人还不来,同自己相对的只有黄昏天边的云彩。3西池:即宋汴京城西的金明池,当年四大皇家名园之一。4鹓鹭:两种鸟名,因其飞行有序,故常用以喻班行有序的朝官。5日边:借指皇帝身边。李白《行路难》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6飞红:落花。喻指被斥逐的一大批同僚。


经典赏析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少游词寄慨身世,闲情有情思。”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秦观此作就是将身世之感融入艳情小词,感情深挚悲切。此词作于作者坐元祐党祸,贬杭州通判,又坐御史刘拯论增损《神宗实录》中途改贬监处州(今属浙江省丽水)酒税,政治上的打击接连而来之时。所以虽为怀念友人而作,却更浸透着词人贬谪之怨,因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词的上片主要写离情和思念之苦,下片则抚今追昔道出了如海愁情。面对眼前美丽的春光,作者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今昔之感。忆起以往在汴京同好友骑马、饮酒的欢乐日子,坐着马车,指点江山,议论时政,何其豪情胜慨。不料,时局剧变,原来的老友们都被逼迫飘零四方。作者只能发出无奈的感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全词以“春”贯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时间的跨度,将不同的时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以及个人的命运等融合为一,创造出完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