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苏轼(1)

作者:逸闻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9

|

本章字节:13320字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1寓居作


缺月2挂疏桐3,漏断4人初静。谁见幽人5独往来?缥缈(piāomiǎo)6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ing)7。拣尽寒枝不肯栖8,寂寞沙洲冷。


注释


1定慧院:一名定慧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南。2缺月:未圆的月亮。3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4漏断:指夜深。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有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滴水,层层下注,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内的立箭随蓄水上升,逐渐露出刻数,用以表示时间。到夜深时,壶水渐少,滴漏的声音已很难听到了,所以说是漏断。5幽人:幽居之人,这里是作者自指。6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7省:了解,知觉。8“拣尽”句:“拣尽”、“不肯”两词,含有良禽择木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孤傲品格。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词作一写幽人独处无人见,一写孤鸿寂寞无人省,运用双关手法,幽人、孤鸿两两相应,写鸿即是写人,鸿、人一体。托鸿以见人,是作者用意所在,孤鸿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实际是反映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词中所展现的清空幽绝的境界,也正是作者谪居时愁闷孤独、悲慨难遣的心境的生动体现。词境与心境相一致,艺术上达到了精妙的境界。


作者描绘了一个萧索、冷落的环境,细腻地刻画了孤鸿的神情动态。词调清冷,静中有动,寓意深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1聊2发少年狂,左牵黄3,右擎(qing)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6。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7。酒酣胸胆尚开张8,鬓微霜,又何妨!持节9云中,何日遣冯唐?会10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老夫:作者自称。苏轼时年四十。2聊:暂且。3左牵黄:左手牵着黄狗。4右擎苍:右臂托着苍鹰。古人出猎时常臂鹰牵狗。5锦帽貂裘:头戴锦葛帽,身穿貂鼠皮衣。6“千骑”句:大批的人马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7“为报”三句: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太守,作者时任密州知州,其职位相当于汉代的太守。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8胸胆尚开张:胆气很壮,还有豪兴。尚,更。9节:兵符,古代使者所执,以作凭证。10会:定将。天狼:星名,即狼星。古代传说,狼星出现,必有外来的侵略。这里用天狼隐指当时的西夏。


经典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作者在密州任知州。这是作者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淋漓酣畅,一洗绮香、柔弱之态,充满阳刚之美,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也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相关链接


持节云中遣冯唐


据《史记·冯唐列传》载,汉文帝(刘恒)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杀败犯敌。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情况稍有出入(少了六个首级),获罪削职。冯唐(汉文帝时的一个年老的郎官)向刘恒直言劝谏,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2弹指3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4,壁上龙蛇飞动5。欲吊文章太守6,仍歌杨柳春风7。休言万事转头空8,未转头时皆梦9。


注释


1平山堂:欧阳修在扬州大明寺侧所建,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因而得名。2半生:作者时年四十二岁,前半生已过。3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4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于熙宁四年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5“壁上”句:指平山堂壁上仍刻有欧阳修亲书手迹。6文章太守:即欧阳修。


7“仍歌”句:再次听到歌伎演唱“杨柳”、“春风”。8空:梦。9“未转”句: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这里意思更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经典赏析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词的上片写见手迹而感于怀:对恩师的敬仰之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叹。下片因听唱欧阳修词而感叹,感叹恩师的人品学问,而自己前途茫茫人生如梦。词的最后两句说: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深深地埋藏着作者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水调歌头丙辰1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2。


明月几时3有,把4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5,今夕是何年6?我欲乘风7归去,又恐琼楼玉宇8,高处不胜(shēng)9寒。起舞弄10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2子由:作者之弟苏辙,字子由。3几时:何时。4把:持,握。5宫阙:宫殿。神话传说中的月宫。6“今夕”句:出自唐人传奇《周秦行纪》,其中有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7乘风:《列子·黄帝》曾有“列子乘风而归”的记载。8琼楼玉宇:用美玉建筑的宫殿,指月宫。琼,美玉。宇,檐边。指房屋和宫殿。9不胜:禁受不了。10弄:舞弄。清影:月光下的人影。清指月光。何似:哪像,怎么比得上。“转朱阁”三句:转:月光移动。朱阁:朱红色的楼阁。低:平照。绮户:雕花门窗。“何事”句:月亮该不是对人有恨吧,可为什么它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却好像故意要团圆呢?婵娟: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代指明月。典出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的上片由把酒问天开始,作者幻想乘风上天,但又觉得天上寒冷,不如人间温暖,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现实,但又不能决绝的矛盾心理。但却以“何似在人间”作结,说明他对于现实人生还是热爱的。下片抒写了作者和胞弟的离别之情。作者由月的圆缺想到人的离别和团聚,发出了感慨。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自慰,也是共勉。


作者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后世对于这首《水调歌头》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此词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


蝶恋花


花褪1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2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3却被无情4恼。


注释


1褪:枯萎脱落了。2柳绵:即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3多情:此处指墙外行人。4无情:此处指墙内佳人。


经典赏析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就是这样一首杰作。


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


词的上片为时令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多。然而燕子低飞,绿水环绕,芳草从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片写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涵了他人生悖论的思索。


临江仙夜归临皋(gāo)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3,何时忘却营营4。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5。


注释


1临皋:地名,在黄州的江边。作者的寓所在此。2东坡:地名,在黄州。作者曾在此筑“雪堂”居住,别号“东坡居士”。3“长恨”句:抱怨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典出《庄子·知北游》。4营营:来往匆忙、频繁的样子。这里指为名利而忙碌、钻营。5“小舟”二句:此后要隐居于江湖之间。


经典赏析


元丰二年,作者身陷“乌台诗案”。出狱后,贬谪黄州,以罪人的身份被看管。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夜饮醉归自己在黄州的住处,即景生情,以此作展现自己此时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蒙眬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小童酣睡已久,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庄子》句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漂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此引发出结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作者将客观物境与主观心境融为一体,在艺术上达到出神入化之境。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1,何妨吟啸2且徐行。竹杖芒鞋3轻胜马,谁怕?一蓑(suo)4烟雨任平生5。料峭(qiào)6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7萧瑟8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1穿林打叶声:此处指林中的雨声。2吟啸:吟唱。啸,长吟。魏晋士人喜撮口长啸,以示洒脱。3芒鞋:草鞋。4蓑:用棕制成的雨披。5任平生:任其自然地度过一生。6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7向来:刚才,方才。8萧瑟:此处指雨声。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作者贬居黄州时,行于黄冈东南的沙湖道中所作。


全词通过对途中遇雨一事的记叙,表现作者谪居时的胸襟开朗,性格旷达,心绪闲适。上片写途中遇雨,却处之泰然。“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语双关,既说自己向来在风雨中泰然处之,也说在坎坷的仕途上同样处之泰然。下片首两句词意略转。“微冷”之感流露出作者因遭不幸心中泛起的一缕不快情绪,但马上又被那旷达的性格所排遣。天晴了,回顾来时路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之风风雨雨,早已见惯;而仕宦途中风雨袭来,却很难料定。然而,遭受风吹雨打的人却更盼望着晴天。


词写平常的生活经历,却充满着人生的哲理,使读者在谈笑风生中受到启发,在机智诙谐中得到美感。


念奴娇赤壁1怀古


大江2东去,浪淘3尽、千古风流人物4。故垒5西边,人道是6、三国周郎7赤壁。乱石穿空8,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9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lu)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注释


1赤壁:山名。以“赤壁”为名的地方共有五处。其中较著名的有两处:一个是在今湖北省赤壁市,长江南岸;一个是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北,一名赤鼻山,下有赤鼻矶。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是前者。2大江:指长江。3淘:冲洗,淘汰。4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5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6人道是:人们传说是。7周郎:周瑜,字公瑾,赤壁之战时为吴军主将,年仅二十四岁。8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9小乔:周瑜的妻子,姓乔,乔公的小女儿。羽扇纶巾:羽扇,用长羽毛做成的扇子。纶巾,古代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樯橹:船的代称。樯是船上挂帆的桅杆;橹是划船的桨。此处指曹军船舰。故国:这里是旧地的意思,指古战场赤壁。神游:在感觉中好像曾前往游览。“多情”句:应笑我多情。这是倒装句法。华发:花白的头发。作者写这首词时年仅四十余岁,而鬓发已斑白,所以说“早”。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经典赏析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词作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作者贬居黄州期间游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面对眼前江山奇伟的景色,缅怀往事,追慕古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再联想到自己空有“致君尧舜”的才能和抱负,却未老先衰,一事无成,不禁忧愤顿生。词人用雄健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图画,成功地塑造了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的敬仰和对于生活的无限激情。面对着周瑜,词人高唱“大江东去”,奏出了一曲雄壮的山河颂、英雄赞。词的结语看似消极,实则为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可谓慷慨豪迈之情归于潇洒旷达之语。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读者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相关链接


乌台诗案


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转知湖州。任上所写的《湖州谢上表》中说:“臣……荷先帝之误恩,擢至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陛下……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苏轼笔下的“新进”,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的一批投机钻营的“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的“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的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宋神宗在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的百般构陷下,只得降旨将苏轼交御史台审理。苏轼以谤讪新政的罪名被抓进乌台,关押四个月。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充团练副使。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因此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被称为“乌台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