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少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0:41
|本章字节:10534字
为了规划新事业部未来的发展,特别要设计规划几个新刊物。张敏文的事情多了起来,慢慢也开始加班。反倒是朱旭手里活少了,基本没有了加班。不过朱旭因为住在公司旁边不远的地方,有时候下班了也留在办公室写点东西,上上网什么的。他主动去找张敏文,问她需要啥帮助。
张敏文笑着说:“都是李副总编安排的杂事,也没有你能做的事情,你参加的俱乐部有活动,自己赶快去吧。耽误了你找女朋友什么的,我可担当不起。”
时间久了,朱旭不问了。但看老板加班,自己没事,这总不好,所以他干脆下了班就回家,反正自己新买了笔记本,在家干活也是一样的。
8月份,张敏文奉命要赶一批教材,她找郭庆豫和朱旭商量,安排一些人来帮忙校对编辑一下。两人有些为难,因为这个时候刚好是特刊编辑的紧张时刻,但老板有令,两人还是做了一些安排。两个人亲自上阵,承担了一些具体的编辑事务,于是晚上开始陪张敏文加班。
有几次朱旭离开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张敏文还在办公室,忍不住很佩服。但是时间久了,张敏文发觉这个得力助手并不是很愿意陪自己熬夜,心里开始有点生气,慢慢对朱旭就没有好脸色了。
有一天谈话中,她对朱旭说:“刊物的事情,郭庆豫稳重,多给郭庆豫管,你就多想想其他事情。”
朱旭和张敏文熟悉后,有时候把老板当朋友,说话风格也变得和张敏文一样很直接。他说:“不对,我们改半月刊才半年,好多风格还没有稳定,我还想明年再上一个台阶呢,今年刊物是重点。”
张敏文听了当时没有说话。然后就出现了好几次张敏文半夜给朱旭打电话,商量一些具体事情的情况。朱旭心想:“老板疯了吧。这加班都加到半夜了。”但他也是随便一想,没怎么在意。
但有两次开会,朱旭正侃侃而谈,张敏文却眉头一皱,说:“朱旭你快点,说重点,别啰唆。”还有一次两个人私下里谈话,张敏文对朱旭说:“这些小事情不要来烦我了,你们把它搞定就行了。”
朱旭这下有点警觉了。他想自己一贯和张敏文的互动很好,但最近两个月两个人的交流少多了。朱旭觉得有点委屈,如果真有站队这么一说,自己绝对是站在张敏文这边的;每次倪老板找他谈话,他都有意无意给张敏文说话,说张敏文管理上的好处。
但现在张敏文对自己好像意见挺大。现在杂志各个方面都很好,还不是全靠自己和郭庆豫盯着?自己只不过和郭庆豫一起看了下老板们斗争的热闹,用郭庆豫的话说,看高层斗,其乐无穷,难道自己没有参与错了?不过想想何叶天天陪老板加班,老板都暗示自己了,希望能帮点忙,自己也不帮忙,唉,真是做下属的失败啊。可是转念一想,他又有点不高兴:自己是张敏文一手带出来的,张敏文一贯是有什么说什么的,这次和自己躲猫猫,真有点不应该啊。
职场圣经说得好,老板永远是老板。自己和张敏文说话越来越随便,有时候一些平等的沟通可能被张敏文理解为拒绝。老板也是要面子的啊!都怪自己不仔细领会老板的意图,还抱怨什么呢?算了,还是自己主动一点吧。同时他开始提醒自己:以后还是得和张敏文保持好上下级关系,不要让张敏文觉得自己很随便,让她知道自己把她当上级,恐怕这也是下属该做的事情吧?这样一想,朱旭发现自己最近可够怠慢张敏文了。想想看,现在是这么微妙的时期,张敏文很多事情不想让张辉涉及,可不就只有自己主动点了?唉,但愿张辉别多心,先解决老板的烦恼吧。
想通了的朱旭第二天就找郭庆豫商量。两个人检查了编辑部的工作,然后又找了几个骨干编辑开会,提出一个125%的奋斗计划,要求各位编辑拿出一定的时间策划mook选题和帮助教材那边;接下来又细化编辑部工作流程,把一些检查点挑选出来,分工给一些骨干编辑来做;最后明确了编辑部主任和执行主编的检查点。
回头再找张敏文商量,张敏文很高兴,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朱旭趁机对张敏文说:“张老师,实施新计划后,郭庆豫基本管理了编辑部的日常事务。我已经安排人策划了mook选题,而且张辉说他有很多想法,可以接手负责实施,你过目一下。”张敏文看了也说好,满意地对朱旭说:“很详细了,没问题,你安排执行即可,选题报上来我就签字。”然后两个人闲聊一点别的。
朱旭再次主动说:“张老师,倪老板最近老给你压力吧?现在我也不算很忙,你看有什么要我干的,可以安排给我。上次你不是说要策划一些新刊?你知道我对这些挺有兴趣的,这些你可以安排给我。”
张敏文说:“对啊,我正写一个报告,要以我们部门为主,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我正发愁呢。有一些刊物的分析和方向,我不是拿得很准,正好你有空了,这个报告我们一起来写吧。”
朱旭接受了这个新任务。他找了很多资料,但是还缺乏其他竞争对手经营数据的详细信息,想起来陶可可手里正好有一份,就跑去找她。陶可可正生气呢,不答应给他,说她给自己老板看了,张毅群说,“这个数据只能给倪老板等有限的几个人看看就可以了,要作为重要数据保密。”
朱旭也不介意,说:“这个数据要用起来才有价值,保密了就没有意义了。”
陶可可继续:“万一这个数据泄漏得到处都是,我们就不能领先一筹了。”
朱旭笑道:“你还不知道我吗?我这个人保密意识很强的,我只放在我的笔记本上用用。”
陶可可否认他的保密能力:“那说不定,有的人看起来很正直,据说最喜欢糖衣炮弹呢。”
朱旭和陶可可交往多年,知道对付陶可可就两招,请她吃饭,陪她打球娱乐即可。于是赶紧许诺,但这次陶可可看不上这些了:“有些人说过这个数据来路不正,说永远不要的。今天这是咋回事啊?”
朱旭这才明白过来:“我上次就随便一说。你还往心里去了?”
陶可可不干了:“你随便一说,你当时是随便一说吗?好像我干了什么通敌卖国的事情一样。”
朱旭想了一下,说:“当时我不是担心你用色相诱敌吗?你是我们公司的名花,如果你有什么不测那我们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这不值得嘛,对不对?现在既然已经拿到,我们就用用。”
陶可可这才高兴一点:“说什么呢!他是我堂兄的同学,他老婆是我中学同学,我们挺熟的。他在外面有小三的事情被我偶然知道了,怕我告诉他老婆,这才给我数据的。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朱旭赔笑:“对,对,陶老师为我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陶可可饶恕了他,用一只u盘把数据复制给了朱旭。
朱旭还感叹:“看来我们得感谢这个小三。你说你同学也是命苦,找男人的时候为啥眼睛不放大一点啊?”
陶可可有些悲观,“哎,他们说爱情啊,就是女人过高地估计了一个男人和另外一个男人的区别,盲目了呗。”
朱旭愣了一下:“这话还挺有道理的哈。不过要我,就不找小三,离婚我就认真离。”“你看,你看,都没有结婚了,都考虑小三了,男人啊。”陶可可感叹。
朱旭说,“你这哪跟哪啊?我是说,我肯定是一个忠诚的好男人;这跟工作一样,我只要在新起点,就会为它努力工作,哪天和新起点离婚了,我就为别家努力工作,绝不搞婚外情。”
朱旭很快写了一个报告大纲出来,和张敏文讨论了一下,就开始动手写具体的报告。周末还没有写完,朱旭自然在办公室加班,张敏文也在;两个人讨论了一下,进行了分工。写东西是朱旭的强项,张敏文活不多,半途有其他事就走了,剩下朱旭一个人在过道里踱步,想一阵,然后又继续写。陶可可上楼来找朱旭出去玩,没想到朱旭还没有写完,她就问:“你不是写作之王吗?还写不完?我能帮忙吗?”
朱旭说:“还不是因为你说数据不能泄露,不然我就分给我下面的编辑整理了。就是数据整理废了点时间。”
陶可可说:“那我帮你整理吧。”于是也拿了笔记本上来,找了个位置帮朱旭干活。到下午总算干完了。两个人跑去打球吃饭。
陶可可说:“你们新设计的这几个刊物,你看好哪一个?”
朱旭说:“cg是何叶和张敏文的策划,我不太清楚;pcn、计算机技术文摘、i评论和i极客基本上是我的想法,要我说,我都看好。”
陶可可说:“那总有一个优先级吧。”
朱旭叹到:时间这么紧张,我还没有想这个问题。老板们喜欢哪个,我们就先干哪个吧。
“照我看,我觉得这个报告很多内容都很虚,但张老师说先这样对付下,回头再说。我心里也有点打鼓呢。”
陶可可说:“唉,我觉得你们老板是对的,总得先把事情定下来吧。”
朱旭并不完全同意:“还是应该先从市场来。这种做法总觉得过于囫囵吞枣了。”第二天,张敏文和朱旭商量了一下报告内容。下午在会上安排张辉和两个副主任,还有何叶,加上她自己,各负责一个刊物的细节策划。安排分工后,张敏文就把事业部整体的报告交了上去。
这件事情之后,张敏文和朱旭的关系更进了一步,有时候甚至会在下班后请朱旭吃饭,谈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还有一些私事。大多数时候张敏文也会叫上郭庆豫,不然朱旭有点担心郭庆豫不高兴。
张敏文、张辉、郭庆豫、朱旭,再加上何叶,五个人分工合作,分别做五个期刊的具体策划。朱旭负责《pcn》,他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刊物的国内市场,认为局域网这块还属于空白,目前尚没有一本专业的刊物,这是一个机会,说明这种杂志是有市场的。通过这几年计算机的发展,他推测在未来,大到集国公司,甚至政府,小到个人、家庭,计算机必然成为一种常用的办公和日常交际工具,而且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局域网也必然会成为一种主流的联通网络的形式。朱旭感觉这个杂志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广大的。他也在网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人渴望了解局域网的知识,但却苦于无门,而且过去出版的一些局域网方面的mook选题,其畅销度也证明了应该有一个局域网杂志的市场空间。
这是一个时机,是一个可以使他在职业生涯中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会有一本自己的刊物。这种成就感会让他将来更有工作动力。这个机会一定要及时把握。朱旭有点兴奋了。
在想好方案之后,他立马付诸行动,花了两天的工夫写好一份关于新刊建立的策划案。在策划案内他还详细分析了市场需求,列出了刊物各个栏目的规划,pcn配合中文名字“pc局域网”,新颖潮流。只是有一点,朱旭觉得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规划五个刊物,确实匆忙了一点,还好后面还有讨论调整的时间。
开会讨论这五个刊物的具体走向的时候,cg居然是第一个被排除在外的。本来张敏文很看好这个刊物,何叶也下了很多功夫,但朱旭第一个反对。朱旭觉得cg方面要做起来,目前编辑部人才储备不足,而且这几年出版的cg类mook,畅销度也远不如其他方面的选题。
对这样的结果何叶显得有些激动,他对朱旭的意见不屑一顾,认为人才不是问题,大方向才重要。张敏文虽然内心倾向cg,但她觉得朱旭的说法也有些道理,市场数据看起来不支持;当然有时候市场数据什么都说明不了,说不定这是一个大家都没有发现的金矿呢。她犹豫起来。
不止张敏文打了退堂鼓,朱旭接下面的观点让李副总编也退出了支持cg的行列。朱旭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还没有一个成功的刊物定价在15~25元之间。我们的读者好像不能接受这个价位,恐怕将来发行、广告等方面都很难利用原来的渠道;而《pcn》对广告客户来说,不过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广告通道。
“还有,队伍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从我们这两年的经验看,我发现编辑淘汰率基本是在50%,哪有这么容易招来就能用的人?而我们目前的队伍,做《pcn》这样的刊物应该是比较对路的,所以我个人比较看好它。”
何叶的工作并不细致,所以他也找不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朱旭;接下来内部又砍掉了《i评论》这个刊物,大家觉得市场空间不大,高端用户可能上网交流得多,现在做估计晚了。于是上报了三个方案。大老板们也参与了新刊规划的会议,最后通过的是《pcn》。集团决定让朱旭组织一个小团队,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当然,为了显得编辑部团队强大,《pcn》试刊的版权页上,执行主编依然是张敏文,编辑部主任张辉,副主任是郭庆豫和朱旭,跟《pc电脑高手》的编辑部名单一模一样。何叶嘲笑他,折腾这么久,还是副主任。朱旭心想:我又不是为了主任职务,这次是我独立做这个刊物,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呢。就算真为了主任职位,也不算什么,迟早我都会是。
又要负责《pc电脑高手》下半月刊,又要负责《pcn》,朱旭压力挺大,不过他喜欢。